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音乐艺术培训范文

音乐艺术培训全文(5篇)

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音乐艺术培训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音乐艺术培训

新时期下中国钢琴教育发展路径研究

一、专业音乐院校是增强中国钢琴世界影

(一)强化专业音乐院校钢琴教育的专业领先性

专业音乐院校作为国家培养音乐人才的专门机构,钢琴教育专业水平和硬件设施条件非综合大学艺术院系与民间音乐培训机构所能比拟。特别是经过几十年的学习、模仿、积淀,中国专业音乐院校不但拥有但昭义、朱雅芬等国内领先又具有一定世界影响力的杰出钢琴大师,一大批中青年骨干教师也迅速成长成为支撑中国钢琴教育发展的栋梁,如中央音乐学院吴迎、卞萌,上海音乐学院李坚、唐哲,中国音乐学院李民等等,他们中大都在国内完成了扎实的钢琴基础教育,有国际著名音乐学院深造或交流学习经历,理论知识丰富,善于将东西方文化中精彩的音乐篇章以及先进的教学方法相融合,形成自己独特的演奏、教学风格。现在,这些钢琴专业教师们正活跃在中国钢琴教育事业上,成为提高中国钢琴世界影响力的有力保障。专业音乐院校作为中国钢琴教育的火车头,没有国际眼光就不可能有领先眼界。要加强钢琴教师国际交流学习,突出培养和提高年轻教师的专业业务水平,解决好钢琴教育后继有人的问题,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提高,要采取激励措施,鼓励年轻教师走出去,充分学习借鉴国际一流院校的先进的办学、教学经验,始终保持钢琴师资力量的领先和先导地位。

(二)增强专业音乐院校钢琴教育的创新性

专业音乐院校在推动中国钢琴教育创新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特别是近年来,专业音乐院校钢琴创新性作品层出不穷,比如,王建中的《情景》、徐振民的《唐人诗意两首》、刘力的《秋山鸣》、张朝的《皮黄》等,这些作品整体风格现代,结构完整,与传统联系紧密却不失个性,而且不再盲目追求现代技术和模仿西方钢琴流派,注重诠释时代旋律,具有典型的中国音乐风格和民族音乐特色。同时,钢琴与中国民间乐器的合作越来越广泛,出现了很多如钢琴与古筝,钢琴、二胡与箫,钢琴、二胡与古筝,钢琴、笛与箫等合作的作品,一改钢琴只与西洋乐器的合作形式,形成独特的东方韵味。此外,钢琴教育内容也冲破西方传统教材模式束缚,开始重视演绎中国音乐风格和再现民族音乐特色,让习惯于演奏西方作品的学生逐渐接触并转向演奏中国风格钢琴作品,增强对本民族音乐文化的理解,这已经成为中国钢琴教育发展的新动向和新趋势。中国钢琴教育要增强世界影响力出路还是在于创新。专业音乐院校作为中国钢琴教育的旗帜,加强创新是本分也是责任。钢琴来到中国的一个多世纪里,历经模仿和学习,到现在的融合和创新,所形成的独特中国韵味的钢琴之声,是一种完全不同于西方又能被西方人接受的审美体验。正是这种独特的东方音韵,才使得中国钢琴艺术在世界的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中国钢琴教育也唯有创新,才能保持旺盛的生机,在国际舞台上拥有话语权。专业音乐院校拥有最优秀的师资、生源和教学土壤,加强钢琴教育创新责无旁贷。

(三)推动专业音乐院校钢琴教育“走出去引进来”

国家有疆土,音乐无国界。专业音乐院校要推动中国钢琴教育增强世界影响力必须走出去。目前,国际著名音乐院校每年都有中国学生考入,国际重大钢琴赛事也必定有中国专业音乐院校选手参加,越来越多的中国钢琴人走出国门在各类重大国际钢琴比赛中拔得头筹,如李云迪荣获第14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第一名,宋思衡荣获第61届玛格丽特•隆—雅克•蒂博国际钢琴大赛第一名,孙颖迪荣获第7届弗朗茨•李斯特国际钢琴比赛第一名,沈文裕荣获美国拉赫玛尼诺夫国际钢琴大赛第一名,张昊辰荣获第13届范•克莱本钢琴大赛第一名……这些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80年代甚至是90年代的中国青年一代钢琴演奏家,大都经历了先国内专业院校学习,然后到国外学习深造的人才培养模式。他们的成功刷新了中国钢琴教育历史,也标志着中国钢琴教育事业及钢琴演奏艺术进入一个崭新时代。专业音乐院校要推动中国钢琴教育增强世界影响力还必须引进来。举办国际钢琴艺术节、邀请国际著名钢琴教育家开办讲座、举办国际钢琴大师班等都是引进来的主要方式,吸引国际优秀钢琴大师来华讲学,不仅有利于学习和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和先进经验,也有利于拓展国内钢琴教师的国际视野,提高钢琴业务水平。另外举办高水准的国际钢琴比赛,也是“引进来”的有效手段。如国家文化部主办的代表我国钢琴演奏艺术最高水平的中国国际钢琴比赛,坚持按国际标准和水平来组织和筹办,每届均邀请世界一流的钢琴家担任评委,至今已吸引了众多国际优秀钢琴选手参赛,并正式加入国际性权威音乐组织——国际音乐比赛世界联盟。这些中国举办的国际钢琴比赛已逐步成为一种最有吸引力的文化交流和国际交往方式,为提高中国的艺术形象和国际地位夯实了基础。

点击查看全文

市场经济管理下音乐培训机构发展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也促使着观念的进步,物质资料的极大丰富,使得广大人民群众逐渐重视起文化生活,更多的人选择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因此也使得社会发展中逐渐滋生了一系列的培训机构,音乐类即为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在新阶段获得显著的发展。为此,本文主要以赣州市章贡区为例,针对市场经济管理下音乐培训机构的实际发展展开深入分析,对于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加以具体阐述并提出相关的解决举措,希望能够对音乐培训机构的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关键词】市场经济管理;音乐培训机构;发展;赣州市章贡区

一、市场经济管理下音乐培训机构发展的意义

音乐教育在顺应新课程教学体制改革的客观影响之下。在学习中需要学生能够掌握最根本的科学文化素养,同时能够提升自身的音乐文化修养。音乐教育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在人类情感以及心灵的净化洗涤中承担着重要的作用,人们精神在音乐节奏以及音调的感知中获得激励,陶冶情操,坚定理想信念,对于思维的锻炼以及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影响,有利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1]。音乐能够放松心灵,丰富精神世界,因此贯穿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始终,但是在长期的应试教育影响之下,音乐教学活动的开展往往受到忽视,一些音乐教师的专业素养不高,教学活动的开展较为机械化,使得学生的音乐学习效果不高。在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之下音乐培训机构在社会中获得显著的发展。加强素质教育,全面促进学生发展,音乐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之一。在市场经济管理下,音乐培训机构的发展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丰富精神世界,同时也是顺应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是提升音乐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在学生成长发展阶段逐渐意识到家庭教育对学生艺术修养提升的重要性,部分家长会让孩子选择学习一种乐器,音乐培训机构因此为学生音乐学习提供了场地,通过对专业音乐知识的系统化学习,使得音乐这门艺术获得传承,提升了音乐教学效果。音乐培训机构能够对学生展开一对一的教学,在客观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能够转变传统的机械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建立起完善的音乐学习体系,以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进步。

二、赣州市章贡区音乐培训机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在赣州市章贡区,音乐培训机构虽然获得显著的发展,但是对于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依旧不可忽视,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音乐培训机构的发展规模不大

点击查看全文

音乐中考改革对中学音乐教育发展的影响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教育体系日渐完善,对素质教育尤其是艺术类素质教育改革的呼声与日俱增。因此,国家为培养高素质人才,随着近几年的发展,将中学音乐课的内容、性质、课程的数量进行不断的调整,以满足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进入21世纪以后,对中学艺术类课程的调整更加鲜明。本文以音乐中考改革为研究背景,以中学音乐教育为视角,立足于学校、教师和学生三个学校方面,家长、培训机构和就业三个社会方面对中学音乐教育发展的意义。

【关键词】音乐中考改革;音乐教育;教育发展

一、相关政策的实施

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1]对学校美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具体要求如下:学校美育课程是以艺术课程为主体,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丰富优质的美育课程和美育实践活动课程构建科学的美育课程体系。通过加强美育课程与各科的渗透与融合,创新艺术人才的培养模式,大力改进美育教学,深化学校美育教学改革。在学校中要提高师资的整体素质充实教学力量,“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多位一体的美育协同育人机制”,统筹整合学校与社会美育资源。要加强对美育教育的投入力度和评价制度,保障学校美育健康发展。美育改革是我国美育工作者近年普遍较为关注的话题,这次改革真正把音乐课程提高到了新的历史点。[2]虽然过去也对音乐课程进行多次改革,做出积极有效的调整,只是一直空喊口号没有落到实处,师资不增加,课程数量不增加等。但这次改革把音乐直接与升学相联系,真正触动教育部门管理者、学校的“神经”。虽然国家制定出新的政策,但没有具体落实到各省、市,缺少统一标准,在国家政策框架之下,建议各省、市根据自己教育发展的情况制定更精细的标准,这就造成无论执行时间、考试课程分数的比例以及考试内容等各不相同,形成了多元化、多标准的形式。[3]

二、音乐中考改革的意义

中考改革无论是对学校方面还是社会方面的影响都是空前的,受到了各方面的重视。对学校方面具有实际的意义,根据政策调整课程的比例,增加音乐教师的数量,更积极主动地实施中考改革政策。

(一)对学校方面的意义1.对学校领导管理者在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多数学校领导管理者会认为音乐课无非是教学生唱歌跳舞娱乐性课程,然而误解了音乐教育的功能,学校领导管理者不考虑音乐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是否有意义,更多关注的是学生文化课的学习、关注学校的升学率。这项政策的实施可以让学校领导管理者更加重视音乐课,消除“主科”与“副科”的偏见,对所有的课程一视同仁。提高管理者对音乐教育美育功能、德育功能和智育功能的认识,真正了解音乐这门学科,做到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领导积极开展课外音乐活动,比如音乐会、讲座、合唱比赛等,充分调动学生学生参加音乐活动的积极性。加大对教学设备设施的投入,比如音乐教室、多媒体教学设备、钢琴或电子琴等,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音乐、实践音乐。2.对音乐课程比例调整的意义中学音乐课程安排比重较低,根据教学计划,音乐课程开设的课程量本已很少,[4]与其他科目课程数量相比,语文、数学、英语课每班每周5节课甚至更多,政史地物化生每班每周2节课,而音乐课一周一节,以往每到学生进入期中或期末期间,每班每周一节的音乐课很难达到要求,这段时间的音乐课都被“主科”占用。初一、初二年级音乐课基本达到教育部规定的课时,初三年级由于面临升学考试,甚至取消了音乐课。在中考改革政策实施以后,将会改变这种情况。音乐课在中学课堂中的数量得到保证甚至增加课程课时,比如每班一周两次音乐课。对于初三年级学生,可以通过音乐课减缓升学压力。在完成教材内容的同时还可以对中西方音乐史、中国传统音乐、音乐美学等方面的知识进行拓展延伸,增加学生的知识,真正领略到音乐魅力。3.对教师方面的意义音乐课程成绩计入中考成绩,对专业音乐人才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尤其是声乐老师和器乐老师,提高音乐教师在学校全体教师中的比例。同时,对音乐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加强音乐教师专业知识和能力,掌握更全面的知识,在教学中不仅是教授课本中的内容,也要拓展其他方面的知识,比如音乐史学、音乐美学等,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音乐加入中考,也要转变过去的教学方式,探索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与形式,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更加热爱音乐、喜欢上音乐课。4.对学生方面的意义音乐课与其他主要科目比,趣味性与自由性都较高,[5]我国著名音乐家冼星海曾说:“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音乐成绩计入中考成绩,学生是最大的受益者,让他们真正有了时间学习音乐、更喜爱音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音乐教育真正的作用。音乐中考改革让学生更重视音乐课程的学习,淡化音乐课程是“副科”这样的观念,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审美能力,更深刻领略音乐的独特魅力。通过对音乐的学习在最终专项考试的“表现”领域中,可以任一选择器乐或声乐作为考试内容,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美、体验美,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比如,在平时的器乐学习中,对学生毅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在表现音乐时可以发挥自己对音乐的理解,给学生想象力的发展提供空间;乐器演奏时需要学生识谱和记谱,这对学生记忆力培养有很大的帮助。政策实施后,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从音乐的各个方面发展学生的音乐能力,包括识谱能力、视唱练耳能力、对节奏的掌握、音乐欣赏、音乐历史、演奏能力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音乐纳入中考不仅可以使学校领导管理者更加重视音乐课程,促进了课外音乐活动的开展,加大了对音乐设备设施的投入,同时,对音乐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大大增加,提高了音乐教师在学校全体教师中的比例,也对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文化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中,教师积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体验感受音乐的魅力。中考改革同样对学生家长、校外培训机构和高校的音乐师范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点击查看全文

音乐美学视域下的音乐形式美研究

艺术培训这一教育,其主要是通过授课、讲座、大众传播媒体等方式或手段来进行生产或发展。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及提升,百姓的物质生活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其对自身素质的要求也日益增强,高雅一族的艺术也日益走进普通百姓的生活,这一客观环境的出现,也就使得很多家庭期望孩子通过艺术培训使其自身得到良好的发展以适应社会的步伐,在学员家庭中,参加艺术培训已是其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在我国目前的艺术市场中存在着消费群体及市场潜力较大、经济收入也较为可观的特点,而音乐也要在美学角度下尽可能地发挥艺术形式的创新和美,这样才能让音乐的发展表现出勃勃生机。

音乐形式美的基本要素

音色、音准、速度、力度以及节奏等是音乐艺术形式美的基本构成要素。首先,音色。在音乐形式美中,音色是最显著的要素。音色通过音质、工艺、情调三种途径表现出来。音质色彩主要表现在歌者和音乐材料两个方面。音质的水平既和乐器的制作工艺有关,又和演奏者有关。工艺色彩依赖于演奏者的技术控制能力和理解水平。情调色彩通过演奏者的控制能力和艺术想象力表现出来,赋予作品情绪变化。以音色为中心,产生或消失“完形压强”,从而获得音乐形式美。其次,音准。音准是相对的,在音乐艺术创作中,音准从陋境发展到稳境,再上升到活境。演奏者可以根据音乐情势要求恰当地运用音律、音高。第三,速度。音乐形式美的宏观表现依赖于对速度的掌控。音乐作品具体量化了音乐的速度,不过在实际演奏中由于不同的演奏者有着不同的艺术经验,对同一个音乐作品会有着相对不同的量化处理。第四,力度。音乐表演应当富有起伏变化,并且演奏者能够控制得当,赋予音响立体感与层次感。人们在力度训练上常常将“力度域”分成不同的等级。高水平的演奏者能够非常细致地把握力度等级,表现出很强的音乐力度控制技术。第五,节奏。与周而复始简单运动的节拍不同,节奏随着音乐情绪、音乐形态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节奏涉及音乐内容、音乐风格等较为复杂的语义学表现。以上这些音乐形式美的基本感性材料,是实现音乐艺术形式美的必备条件。为了充分体现音乐艺术形式美,在此基础上还必须合理组织、加强结构美的构建,而在这些基本元素中,对于音乐美与力的把握和平衡非常关键。

音乐形式的结构美

音乐艺术形式不仅需要处理好基本要素等细节内容,还必须处理好乐曲全局与块状性质的布局,构成富有整体性的音乐律动,产生富有一定层次的音响效果,实现音乐结构的艺术形式美。就音乐结构形式美的规律而言,国内外美学家有着不同的理论解释。托马斯•阿奎那曾经指出三条规律:鲜明、和谐或适当的比例、完美或完整;荷加斯曾经指出六条形式美的规律:量、错杂、单纯、一致、变化与适宜。音乐形式的结构美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总体组合规律和部分组合的关系。适用于前者的规律有适宜、和谐、统一等,适用于后者的规律有整齐、对比、均衡、节奏、对称、比例等。音乐艺术形式表现、处理、把握结构美,就应当遵循以下规律。首先,和谐。音乐形式的各个基本要素需要协调一致。音色、音准、速度、力度以及节奏等要素虽然有着质的差别,但是在一个音乐作品构架内需要相互融合,促进整体的协调性。音乐艺术形式的和谐包括三个层次:作品整体形式的协调一致、创作主体和听众的和谐、主体和对象的协调一致。其次,平衡对称。音乐艺术形式中的平衡对称主要反映为对立面的交替。每个单位元素均可以通过对立面进行反衬,以烘托自身的特征。各个单位在相互映衬时,保持平衡对称,将多样性统一到音乐整体当中。第三,整齐一律。整齐一律是音乐艺术形式美的基本要求。在音乐艺术中,将不一致的元素融入到整体当中,化为整齐一律的元素。在具体的音乐艺术表现中,速度、节拍等元素中相当范围内保持整齐一律,在整体中整合多样化的音高、时值等因素,将各个有机组成部分统一成整体。演奏者需要将“杂多”的元素,在整齐一律的速度和节拍中有组织地展现出来,以形成音乐艺术结构美。

音乐形式结构组合

在实际的音乐表演中,乐部、乐段、乐句、乐节和乐汇等各形式结构之间存在着契合与衔接的问题,即“间歇”,也被称之为结构间的转换。从心理分析来看,情绪唤醒水平有着一定的阈值,激发情绪需要一定的时间,平复情绪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当人们沉浸在音乐演奏中的某个情景中时,忽然情景发生了转化,新的场景突然出现会导致人们产生心理抗拒,并体验到不和谐感。因此,在组织音乐结构时,必须认真分析作品,领会作品,感受作品的灵魂,遵循音乐形式结构美的规律,把握转换分寸,才能进行生动传神的演出。要实现音乐艺术形式美,就应当适应精神需要,富有音乐形式审美价值。在注重音乐形式的基本感性材料的同时,还必须遵循音乐形式组合规律,注意音乐表演的适宜性。“适度感”是音乐形式美组合的总原则,其主要包括音乐形式对音乐形式的适应、音乐形式对人们的审美需求的适应及音乐形式对客观对象的适应三个部分。在音乐二度创作时,还需要考虑音色和音色的适应,力度层次处理恰当与否,速度变化合不合理等。由此可见,音乐艺术形式美存在于人们的审美中,其形式美的独立性是相对的。

点击查看全文

音乐艺术保障机制及优化

一、组织保障

音乐艺术惠民工程的开展是政府行为,因此政府主导是音乐艺术惠民工程的最基本的组织保障;另外,群众文化馆作为音乐艺术惠民工程主要的实施者,其责任亦不可小视,配合政府,承办各级大型示范性文艺活动、品牌赛事,是群众艺术馆的重要职责之一。目前,各级政府部门对文化惠民的意义均有较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开展了许多惠民活动。例如,沈阳市文广局主办下开展的“双百万”工程(即2011年内将有100万市民接受到免费的艺术培训,100万市民欣赏到专业的艺术演出);锦州市举办的历届京剧票友节以及“群星大课堂”活动。上述活动的开展无疑体现了政府在文化惠民方面的积极态度。除了上述大型、专项惠民工程以外,沈阳和锦州两地的群众艺术馆均将日常开展艺术惠民作为其工作任务。例如,按照辽宁省文化厅的文件,锦州市群众文化馆公益服务项目主要有:(1)深入到企事业单位、学校、社区及军营进行文化辅导,提升群众文化活动水平;(2)将馆内部分排练场及辅导教室向优秀民间团队免费开放,并组织相互展演、交流;(3)深入做好民间文艺团队管理及建设工作,培育优秀民间文艺团队,充分利用我市丰厚的文化艺术资源,并设法将其变成知名品牌,既繁荣群众文化,又增强我市文化软实力;(4)“群星大课堂”推向城乡,丰富城乡文化生活,促进公益性文化普及辅导工作;(5)组织文艺团队到乡村演出,加强农村文化建设;(6)举办锦州地区各类艺术大赛,举办美术、书法、摄影展览,并以此为平台,繁荣、活跃群众文化生活;(7)开展对农村基层艺术辅导,满足农民群众对艺术的渴求。

上述服务项目的确定,均是开展艺术惠民活动的重要举措。各地均开展了对群众艺术馆的评估工作,明确设立若干指标,切实保障群众艺术馆的服务质量。音乐艺术惠民工程的开展在组织保障方面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政府积极性不高、群众艺术馆与政府相关部门的协调不够等方面。上述问题需要从思想认识和制度建设两个方面进行解决。从思想认识方面,各级政府一般都对艺术惠民有较为清醒的认识,但认识高度不同,因而在实践中开展的具体工作亦不相同。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体,一切社会成果都属于人民,在政治上人民享有民主权利,在经济上人民享有生活保障权利,与此同时,人民在文化艺术上自然也有享用文化艺术的权利。我们的文化方针始终坚持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方针;在文艺上则明确执行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所以认真贯彻社会主义的文化艺术方针和方向,必然要使文化艺术成为人民的,使之为民所享、为民所用。而让广大民众直接参加到文化艺术活动中来,并且能不断地提高参与活动的主体条件,这意味着工程的设计和组织者是在有目的、有计划地创造着广大群众的文化素质和审美心理素质,自然也是从一个有效的途径上造就着民族的精神素质。为了加强音乐艺术惠民工程的开展组织保障,可以考虑制定出台政策文件,明确相关部门在组织音乐艺术惠民工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把相关任务目标列入科学发展指标考核测评体系,以使政策保障有效加强。从而提高政府的责任感,建立一种长效机制,将音乐艺术惠民工程作为一种常抓不懈的工作,使得音乐艺术惠民工程成为一种惯行。

二、人员保障

人员保障是指参加音乐艺术惠民工程的人员组成和来源。音乐艺术惠民工程的实施离不开具体的演出团体和演员。在实施音乐艺术惠民工程中,要注重两支队伍结合。无论是艺术培训工程,还是艺术共享工程,都做到专业院团和群众艺术团体相结合。按照《沈阳市艺术惠民“双百万”工程实施意见》,“双百万”工程采取以政府为主导,以艺术院校为培训平台,以艺术院团为演出主体,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的运作方式,通过广泛组织面向大众的专业艺术培训和覆盖城乡的艺术服务,进一步满足群众文化艺术需求,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实现百万市民共享培训、百万市民共享高雅艺术成果的目标。由此可见专业院团在音乐艺术惠民工程中的主体作用。但是,在专业院团改制的大背景下,强调其社会服务职能的同时,不能忽视其作为企业的营利性,如何调动专业院团的积极性,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另外,业余团体也是音乐艺术惠民工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要对人民群众在文化生活中的首创精神予以支持和鼓励。扶持和发展民办文化,是政府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政府的支持和倡导,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从而更广泛地实现人民群众的文化利益,逐步实现文化的“社会化”,这也是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构成。目前,音乐艺术惠民工程中人员保障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不在于人员是否充足,而是在于激励机制不够上。激励机制的欠缺主要体现为演员和培训人员积极性不高。构建音乐艺术惠民工程中的激励机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加强宣传教育。在政府对音乐艺术惠民工程认识深化的基础上,要加大宣传力度,对从事艺术工作的专业和非专业人员进行思想教育,特别是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沈阳市政府已经意识到,实施艺术惠民“双百万”工程,既是一项系统工程,又是一项全民工程。因此,艺术院校和国有的文化单位参与,民营的文化企业也参与,在实践中探索形成了民营文化企业参与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新路子,实现了两种体制相互融合,共同推进。

第二,组织表彰评奖。例如,广东省惠州市市委、市政府每年拨出100万元,用于支持市作协等10个文化团体的艺术产品创作、艺术产品创作奖励。继续发掘并培养秉承传统、技艺精湛的民间艺人,开展民间艺术大师的评选活动,激励挖掘民间艺术文化精髓。酝酿筹备建立惠州“文化艺术精品”奖励基金,争取政府投入和动员社会、企业赞助,加大对产生重大社会和经济效益的文化艺术精品的奖励和扶持力度,扶持人才,多出精品,推动惠州的文化艺术进一步繁荣。改革和完善文艺创作的工作机制,实行“以奖代补”、“以作品带人”的工作模式,同时多方面、多渠道地为文艺工作者提供展示艺术成果的各种平台,宣传作品和扩大影响,调动创作人员积极性,激励多出作品,不断建立壮大创造精品的人才团队。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能力,努力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让全体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切实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沈阳和锦州两地均组织了形式各样的音乐艺术惠民活动,如组织专场演出、比赛,开展免费培训、辅导等。调查显示,锦州市群众艺术馆采取的方式主要有自主选择和意见反馈两种。在音乐艺术惠民方面,凭借着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经验,选取民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和活动内容。还要充分尊重和尽量满足不同社会群体的不同文化需求,不断处理好普及与提高的关系,使人们都能在“文化享有”上各得其利,在“文化提高”上各得其所,在“文化创造”上各尽其能。目前,音乐艺术惠民工程的内容选择主要采取上述方式。关于音乐艺术惠民工程活动内容的选择,应当本着以民众需求为导向的原则,选择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内容。为保障音乐艺术惠民工程的内容选择符合民众的需求,需要建立一套意见反馈机制,保持畅通的信息反馈渠道,时刻掌握民众的需求,通过意见反馈的方式确定节目内容。另外,组织群众性文化活动,使民众亲身参与到音乐艺术惠民活动中来,不但作为受众,同时能够成为演出者、参与者。由此,可以在民众的参与过程中使民众作为惠民工程活动内容选择的主体。这样可以直接反映民众需要,使得音乐艺术惠民工程的内容真正贴近生活、让广大人民群众满意。

点击查看全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