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银行投资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摘要: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投资银行“从无到有”经历了突破性的成长,同时作为“投行皇冠上的明珠”的并购业务也是投资银行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从我国投资银行并购业务的现状入手,通过与美国的投行并购业务对比,分析我国投行并购业务所面临的问题,最终阐释改善投资银行并购业务的政策建议及措施。
关键词:投资银行;并购业务;思考;政策建议;措施
随着1984年商业银行全权主导我国最早的投资银行业务,再到1992年证监会大型券商获批能够对企业公开募股进行承销,打破了商业银行对投资银行业务的垄断,再到1997年“银券分离”的分业经营的规定,我国的投资银行发展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截至2019年底,根据我国证券业协会的证券公司信息公示和我国银保监会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法人名单》,我国投资银行业的公司构成现状(如表1所示),同时市场出现了几家头部投资银行瓜分了近50%的并购业务的市场(如表2所示),包括中金公司、中信建投证券、华泰联合证券和中信证券。同时,1984年我国第一次出现横向并购,1997年出现混合型并购,伴随着我国的五次并购浪潮,我国投资银行逐渐把并购业务发展成为核心业务。
1文献综述
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对我国投资银行并购业务的现状作了较为充分的研究。潘钊玮(2017)通过具体的收入结构图对我国投资银行的并购业务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投资银行的并购业务作了简单的概述。王俊(2018)创新性地将我国并购市场和投资银行的财务顾问业务相结合,给出了关于我国投行发展并购业务的建设性建议。卢文华(2019)通过分析百年来美国的六次并购浪潮来解释对我国并购市场的影响,并提出经济发展是内在动力、金融机构是助推中介、杠杆是双刃剑等结论。贺美玲(2020)通过分析疫情后我国的并购市场,认为从长远来看,我国的并购市场将会更加成熟与理性。严文斌(2020)以一位投行业内人士的角度,分析了投资银行并购业务和风险管理之间的关系,在确定关系的同时提出改善建议。任培培(2019)从我国资本市场实际出发,通过研究我国投行并购业务的现状,着重分析了我国并购业务问题产生的原因。刘洋,徐欣(2017)系统分析了我国投资银行业务现状,并简单提出了我国投行业务转型的大方向。柴彭颐,秦东宇(2002)横向比较了中美两国投资银行在企业并购中的业务运作情况。但是,国内大多数研究者基本都侧重于纵向研究国内投资银行的并购情况以及投资银行的历史发展,而近年来较少研究者会对投资银行的并购业务情况进行横向研究,即通过我国与其他发达国家投资银行的并购业务进行对比分析,即使有所涉及也没有详细展开。
2投资银行并购业务的定义与现状
2.1并购业务的定义
[提要]随着金融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在华外资银行规模不断扩大成为趋势,外资进入后对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更需引起重视。本文在分析外资绿地投资进入我国银行体系现状的基础上,从管理、信贷、研发、业务、人才等渠道剖析外资绿地投资影响中资银行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进而影响银行体系稳定性的作用机理,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外资银行;绿地投资;银行体系;稳定性;影响机制
一、引言
随着金融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实力雄厚的外资银行纷纷开展跨国经营,获取更多市场份额,发展中国家也通过颁布银行业开放措施,削弱银行业引进外资的管束条件,以更好地吸收和利用外资,在金融全球化进程中更多获益。银行体系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健康、稳定发展关乎国民经济的良性发展。自我国加入WTO后,商业银行加速推进股份制改革,并取得显著进展,中资银行的盈利水平、资产质量、核心竞争力均显著提升,不良贷款率下降,但在经营效率、内部治理结构、风险防范、业务创新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因此外资银行的进入犹如一把双刃剑,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本文将在分析外资绿地投资现状的基础上,剖析外资绿地投资对中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机制,并就我国银行业如何应对挑战,抓住机遇,增强中资银行的国际竞争力和风险防范能力,提升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外资银行在华绿地投资现状分析
外资绿地投资在我国发展已有四十余年,其发展规模、组织形式、进入地区不断变迁,随着外资在我国银行业渗透程度加深,其机构数量不断增加,经营范围逐渐拓充,服务对象趋向多元,与中资银行竞争与合作并存。外资银行在华绿地投资呈现组织形式变化多样、发展规模逐渐壮大、进入地区不断扩张、经营情况总体稳定等特征,与中资银行展开合作与竞争,促使我国银行业格局不断变迁。
(一)组织形式变化多样。外资绿地投资采用外商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分行、代表处形式,其中前两种为法人形式,后两种为非法人形式。自1979年日本外资银行在华建立代表处,迄今外资绿地投资占主导地位的组织形式经历了从“非法人”到“法人”的变迁。改革开放初期,国内外经济金融联系程度不高,外资进入我国数量少且意愿不强,追随客户进入我国的外资银行,通过建立代表处等非法人形式满足客户金融需求。2006年以前,外资以法人形式存在的机构数量仅14家。随着开放程度推进及客户金融需求的提高,外资绿地投资数量稳步上升,为适应形势变化,银监会颁布条例,鼓励外资绿地投资更多采用法人组织形式。此后,外资绿地投资变迁为以法人为主导形式,法人机构数量及占比不断攀升。
摘要:委托投资作为银行理财自主投资的重要补充,是未来银行理财转型、居民大类资产配置的重要工具和依托。在探索过程中,由于对市场风险认知不到位、风险和收益目标定位不清晰、投资久期把握不准、对外部管理人的管理不科学等问题,总体来说银行理财对该工具运用效果不佳。随着居民财富配置均衡化趋势、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未来银行理财子公司将成为居民财富保值增值的主要平台。委托投资符合社会化分工的趋势,应与自主投资优势互补、分工协作,发挥应有作用。本研究回顾了委托投资的发展历程,总结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委托投资在银行理财投资管理体系中的定位,提出了委托投资管理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银行理财子公司;委托投资;资产配置
一、引言
作为一种重要的投资模式,委托投资在资产管理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从全国社保基金、保险资金、年金到银行理财,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使用。但从效果来看,社保基金和保险资金使用委托投资工具较为成功,银行理财则差强人意。出现这个反差的原因是什么、委托投资在银行理财投资中到底应该如何定位、委托投资与银行直接投资两种模式间如何分工及协调配合、怎样对委托投资进行科学管理、委托人与管理人的边界如何划定等?本文将主要解决上述问题。
二、委托投资的概念及发展历程
(一)委托投资的概念和起源委托投资是一种相较于自主投资而存在的投资模式,是指委托人将资金委托给外部专业管理机构,由外部管理人按照与委托人协商确定的投资策略、投资范围、投资限制进行主动投资管理,外部管理人收取管理费等相关费用并获取超额业绩报酬,委托人获取投资收益主要部分并承担对投资管理过程进行监督管理的业务。委托投资外部管理人通常是指依法设立的在投资领域具备投资管理专长的机构,包括但不限于证券公司(含券商子公司)、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含基金子公司)、保险公司(含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期货公司、信托公司、商业银行及其他具有专业管理能力的资产管理机构等。委托投资在中国的发展起源于全国社保基金。为探索社会保障基金的保值增值,2000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建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即全国社保基金,并设立社保基金理事会负责管理运营。按照《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全国社保基金运营采取直接投资和委托投资两种模式并行的投资方式。社保基金理事会负责的直接投资范围限于银行存款、在一级市场购买国债等相对简单的资产投资,而其他投资则委托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人管理和运作并委托社会保障基金托管人托管,这部分资产品类复杂,面临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等多重风险,包括二级市场投资利率债、信用债、一级市场股权、股票、商品、衍生品等。社保基金外部投资管理人根据与社保基金理事会签订的投资管理合同,在限定范围内开展投资,通过专业分工,提高全国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能力。继全国社保基金之后,银行也开始借鉴并采用委托投资模式。一是银行自有资金,主要是通过金融市场部、金融同业部等部门将银行表内资金委托外部机构开展固收类资产投资,由于存在合理避税优势,一般采用定制公募基金的形式;二是银行理财资金,可投范围广泛,且2013年后经历理财规模大幅上升的历史时期,在自身投资能力跟不上规模快速扩展要求的大背景下,大量资金通过委托投资方式进入市场,一开始以固收策略为主,而后又开始大量开展权益类策略投资。银行理财资金有两种投资模式:一是以委托投资为主,仿照全国社保基金的运作方式,所管理资金主要依靠委托投资进行,采用这种方式的银行较少,相对激进;二是以自主投资为主、委托投资为辅的模式,这种模式下,委托投资主要通过参与较高风险和收益弹性的资产对理财底仓收益进行增厚,相对比较稳妥,是绝大多数银行理财采用的投资模式。
(二)银行理财委托投资发展历程2014年以来,银行理财委托投资大致经历了快速扩张、全面收缩、稳定发展三个阶段。对应到自身业务管理水平,大致分为粗放、谨慎和良性发展;而对应到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则体现为上涨阶段、下跌阶段和结构性机会阶段。2012-2016年,银行理财迎来规模快速增长时期。这一期间,银行理财产品余额连续三年超越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位居资管行业规模榜首。到2015年底,银行理财产品余额23.5万亿元,同比增长56%。大量资金需要投资资产,但理财投研人员数量有限,开始寻求外部机构承接资金。这一时期委托投资的主要策略是固收,在利率下行期,固收账户普遍收益较好。但2016年四季度发生历史级别的债灾,委托投资账户普遍受损严重。很多银行刚刚进入这个领域,账户存续没多久就开始大举赎回,遭受了较大损失。债市波动到2018年初才开始逐渐好转,紧接着股票市场发生较大风险,整个2018年沪深300指数自高点最大回撤超过30%,且全年基本没有喘息的机会,银行理财委托投资账户再次遭受较大损失。2017-2018年,接连发生的债灾和股灾使得银行理财委托投资业务全面收缩。一部分银行彻底清仓,完全退出该市场;少部分银行则边退边看,压缩一定规模、精简账户后等待市场机会。这一时期,委托投资被行业内部普遍妖魔化。2018年后,债市和股市相继迎来较好表现。2018年全年为利率债行情,2019年城投债表现良好;2019年伊始,随着中美贸易摩擦出现缓和,国内A股市场迎来估值回归,2019年4季度后则表现出科技+医药+消费的结构性机会。但这一时期,参与委托投资的银行理财数量不多,多数银行已在2017-2018年清仓退出市场。
摘要:本文从投资者的角度,对中小银行在信用风险防控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加强团队建设、寻求外部合作、建立内部信用评级体系等建议,以提升中小银行自身信用风险防控能力。
关键词:中小银行; 债券投资; 信用风险
债券投资业务是商业银行金融市场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优化资产配置结构、提升资产质量的重要工具,具备收益稳定、风险可控等特点。因此,在缴纳法定存款准备金和留足必要的流动资金后,商业银行往往倾向于加大对债券类资产的配置力度。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2019年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截至2019年末,银行间债券市场托管余额为86.4万亿元,其中存款类金融机构持有债券余额为49.6万亿元,持债占比为57.4%。债券已经成为商业银行除发放贷款之外的第二大资产配置对象。信用债的投资价值与投资难点从债券品种分析,在负债成本压力加大、贷款整体收益率难以有较大提升的背景下,商业银行配置信用债具有较高的性价比。一是收益相对较高,与国债、政策性金融债等风险小、收益低的利率品种相比较,信用债总体收益率要高出几十个基点。在资产配置中增加部分信用债,通过承受一定的信用下沉可以提升总体收益水平。二是信用债与贷款相比风险较低,且在信息披露和流动性等方面优势明显。截至2019年末,我国信用债市场整体违约率低于1%(含城投债券),低于国内商业银行平均不良贷款率(1.86%)。但从投资者角度来看,不同商业银行在债券信用风险的管理水平方面差距明显。目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在国家产业结构持续调整优化、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债券市场出现低收益率与高信用风险并存的局面,债券违约事件增多。相对于大型银行,中小银行的债券投资业务在资产规模、系统支持和团队建设等方面均存在明显劣势。中小银行应在业务发展过程中明确自身定位,增强分析研判能力,完善信用风险防控手段,提升市场竞争力。近年来,伴随经济周期走低和行业景气度下行,企业的债务压力普遍偏重,债券发行主体违约频率增加。国内债券违约呈现规模持续上升、行业分散、企业地域分布广泛等特点。截至2019年底,共有132个发行主体发生信用违约事件,发行主体共涉及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2个行业。违约情况的复杂性给中小银行债券投资业务的风险防控带来了很大压力。
中小银行信用风险防控面临的问题
(一)从业人员专业水平较低,投研分析能力较弱相较于大型银行,中小银行资金业务的从业人员较少,专业水平普遍不高,对产业、行业发展动向及微观企业情况缺乏深入的分析和了解。而及时获取并分析行业及企业信息是债券投资决策和信用风险防控的基础,不仅直接影响机构的投资收益,更会影响机构资产配置的安全及资金业务的稳健运行。
(二)区位优势较弱,人才吸引难度较大受地区发展水平、信息资源、薪酬待遇等因素影响,目前,国内债券投资市场上专业的信用分析人才普遍集中于一线城市的大型银行、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各地区中小银行对专业信用分析人才的吸引力较小。根据2018年印发的《中国银监会关于进一步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的通知》(银监发〔2018〕4号)的要求,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异地事业部、业务部、管理部、代表处、办事处、业务中心、客户中心、经营团队等都要经行业主管部门批准设立。此后在一线城市驻点的中小银行陆续将其金融市场业务团队迁回本地,但其在当地招聘的专业分析人员大多并未选择回到总行。
(三)信用风险防控依赖外部评级,缺少技术手段支撑目前,部分中小银行未能建立科学有效的信用风险识别和评估体系,对债券信用风险的识别仍然依托于发行主体的外部评级和债券本身的债项评级等信息。然而,如果从评级分布来看,国内绝大多数发债企业的主体评级都集中于AA、AA+和AAA三个信用等级,若参考国际公认的BBB-为投资级的标准,国内发债企业几乎全部为投资级。这种现状无疑给投资者的信用风险甄别带来较大困难。因此,单纯依赖外部评级难以真正防范信用风险。
1存款保险制度的积极作用
(1)稳定存款人信心,提升银行业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最主要的目的是防止银行挤兑和银行恐慌,防止存款人盲目挤兑银行,影响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因为商业银行在整个经济中的关键作用,所以银行危机的负外部性对经济体的打击巨大。有了存款保险制度,商业银行的经营问题不会引起存款人的心理恐慌,降低恐慌性挤兑可能性,提升了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促进储蓄存款和投资的增长
商业银行是高负债企业,它大部分的经营、投资活动都需要举债完成,存款作为最主要的负债支持了商业银行的投资和经营活动,只有储蓄增长才可以推动投资增加。存款保险制度保护了存款人的储蓄存款安全,尤其是中小存款客户的资金安全,既降低了商业银行对存款大户的依赖,又能持续稳定的促进投资,从而推动经济的稳定发展。
(3)为商业银行创造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
中小商业银行和大型国有银行的竞争从来不公平,鉴于资产质量、资本充足、风险管理、资金来源、定价能力等方面的巨大差异。引入存款保险制度会为中小商业银行创造一个较以往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因为存款保险制度实行限额补偿,所以资金富裕的储蓄客户会将存款分散到多个商业银行以保证所有的资金都安全,否则会损失限额赔偿外的资金,这样无形中为中小商业银行吸取存款创造了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