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医学外科专业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摘要:为改进麻醉学教学,对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近2年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外科学总论试卷中麻醉学内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八年制学生总体基础知识扎实,但部分学生不重视外科总论中麻醉学部分学习,临床思维能力有待提升,因此在教学中应强调麻醉学的重要性,加强临床案例分析和英语词汇的教学。
关键词:八年制医学生;外科总论;麻醉学;试卷分析
麻醉学是一门集临床麻醉、疼痛诊疗、重症医学、体外循环及相关教学和科研于一体的二级学科[1],在整个临床医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麻醉学在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外科学总论中作为独立章节进行讲解。众所周知,考试是教育测量的具体形式,不仅可以评价学生学习情况,而且还是检查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只有坚持试卷分析,才能更好地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北京大学医学部2012、2013级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外科学总论麻醉学试卷进行分析,以提高外科总论中麻醉学教学质量。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近2年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外科学总论考试试卷,其中2012级46份,2013级49份,参考学生考前均已完成14学时的麻醉学理论学习及1周的麻醉学见习。
(二)研究方法
摘要:目的探讨泛在学习环境下专科临床医学专业外科学学习模式的构建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级普通专科临床医学专业2个班级113名学生为观察组,通过建立的外科学学习通平台,创设泛在学习环境辅助外科学教学。选择2015级普通专科临床医学专业2个班级106名学生为对照组,对照组学生未关注学习通平台的学习内容。比较2组学生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及自主学习效果。结果观察组学生期中和期末外科学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自主学习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教师通过学习通平台推送外科学知识点,创设泛在学习环境,学生课堂外无线学习切实可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和教学效果。
关键词:泛在学习环境;临床医学;外科学;自主学习;学习模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5级普通专科临床医学专业2个班级106人为对照组,其中男50人,女56人;年龄19~21岁,平均年龄20.70岁。2016级普通专科临床医学专业2个班级113人为观察组,其中男53人,女60人;年龄18~21岁,平均年龄20.15岁。2组学生在性别、年龄、学习成绩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采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龙明等主编的《外科学》为授课教材,理论学时为78学时。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按教学计划拟定教学内容,教师将教学内容制成多媒体课件,根据大纲要求讲授重点和难点,常规布置课后作业。观察组采用网络平台创设泛在学习环境教学方法,具体如下。
【摘要】肝胆外科作为从普外科发展出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是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临床课程之一。本文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背景下,从肝胆外科临床教学过程中多种教学模式结合、腹腔镜微创技术辅助教学、加强学生人文教育以及培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等方面探索如何立足学科特点,切实提高医学生培养质量。
【关键词】临床医学专业认证;肝胆外科;教学改革
1多种教学模式联合教学
一直以来,肝胆外科教学仍常采用传统的LBL(Lecture-BasedLearning)讲授教学模式,以带教老师讲述为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学习效率低,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且容易让学生忽视临床思维的培养与实践应用能力的训练,这显然与前述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相悖的。近年来,多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例如PBL(Problem-BasedLearning)教学法、CBL(Case-BasedLearning)教学法等为临床外科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途径与思路,目前在我国医学院校中运用越来越广泛[2]。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这几年我们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尝试将多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联合引入至肝胆外科临床教学中,使得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多样,更加符合临床教学特点,应该说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PBL教学模式以问题为中心,任课教师提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在课后去自行查阅资料,并通过团队协作来解决实际问题,然后学生对问题进行阐述,老师最后进行评价总结,学生就会知道自己的不足,这样就提高了去主动获取知识的积极性。而CBL教学模式以案例为基础,学生围绕具体的典型案例展开分析与讨论,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然后任课教师根据案例进行讲解总结,学生学习就很直观,可明显增强记忆效果。两种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侧重点有所不同。PBL教学模式侧重问题的核心,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学生主要在课外自行收集相关资料;而CBL教学模式则主要体现在案例的形式,一般在课堂上完成。将PBL与CBL结合起来既可以问题为中心又可以案例为中心,PBL教学法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索知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但可能会对部分知识的理解还存在欠缺,当结合了CBL教学法后,通过具体生动的案例分析,可以让学生通过案例将此前不理解的问题解决了,使之前模糊的基础知识更加清晰化。事实证明,在肝胆外科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模式联合的方式,能有效地综合两者优点,提高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学生掌握知识更为扎实,同时还可促进学生发现、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2腹腔镜微创技术辅助教学
肝胆外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临床学科,如何能让学生较快地掌握临床知识及实践技能是任课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传统的开放手术示教存在着诸多弊端,不利于医学生临床思维的养成。近年来,腹腔镜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为肝胆外科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同时也为肝胆外科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机会与手段[3]。腹腔镜微创技术辅助教学与传统的手术示教相比较,具有种种显著的优势。首先,在传统教学中主要通过模型与挂图让学生对解剖结构有个大概的了解,但明显缺乏实际视觉感与具体认知。而利用腹腔镜技术则可直接观察到真实的人体解剖结构,图像清晰直观、立体感强,还能观察到病理状态下各器官的解剖形态,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认知规律。其次,传统的开放手术因受到时间、空间以及无菌条件等限制制约,允许参观人数有限,并且肝胆外科手术野较深,不能很好地观摩手术全过程,学生容易有疲劳感,会产生应付了事的心理,教学效果势必不理想。而腹腔镜辅助教学能清楚地展示整个手术的动态全过程,具有视野宽阔、清晰的优势,学生可以身临其境观看现场手术,在此过程中学生还可以随时提问和讨论,教师可以随时讲解,使学生对手术操作过程印象深刻,教学效果更好。此外,腹腔镜设备除可输出高清晰度的影像供直接观看之外,还可进行录制,再将保存的丰富影像教学素材进行编辑整理,制作成视听教材,简便易行。根据教学的需要,利用计算机软件还可截取所需内容集中制作在一起,通过直接对比让学生产生对疾病的全面动态认识,掌握对相似疾病的区分鉴别能力,使其所学知识更加系统,掌握更加牢固。腹腔镜辅助教学用于肝胆外科临床教学,增进了师生在教学中的互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其临床思维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更能强化医学生微创观念的建立,培养他们“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3加强学生人文教育
17年制医学生普通外科阶段性特点对循证医学思维教学的需求
1.1现代医学教育对医学生要求更加全面化、系统化和现代化
7年制医学生普通外科的教学设计是为了培养精英化、专业化的高端医疗人才,使其具有先进性、世界性、开放性的眼光和领袖气质。国际医学教育组织(instituteforinternationalmedicaleducation,IIME)于2001年制订了“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globalminimumessentialrequirementsinmedicaleducation,GMER),医学毕业生的核心能力包括7个部分: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能力、医学科学基础知识能力、沟通技能能力、临床技能能力、群体健康和卫生系统能力、信息管理能力、批判思维和研究能力。这些能力“标准”针对医学高等教育毕业生,对医生职业所要求的核心要素,均作了全面和详尽的规定[2]。如何在临床教学中达到这一教学目标,深刻了解临床教学特点,制订切实高效的教学策略,是当前医疗教育改革的重点问题。
1.2当前临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循证医学思维的培养提出需求
随着医学规模的扩大、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成才要求的提高,我们发现当前临床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加强循证医学思维的培养,可以有效提高和改善临床医疗教学效果,不断努力达到医学改革现代化的要求。
1.2.1学生掌握知识程度与临床需求间的矛盾在不同教学阶段,医学生掌握知识程度不同,仅仅在课堂学习中,学习了医学理论,缺乏实践应用经验。而在临床实践中,需要临床医生针对个体化患者,综合考虑复杂临床问题,采取已有医学成果,做出最佳的诊治方案。在临床实践初期的医学生,由于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脱节,缺乏将医学理论应用到医疗实践中的桥梁,常见问题包括不能发现患者疾病的主要问题、难以选择行之有效的诊断方法、无法评估和选择现有的治疗方法。在临床实践中期的医学生,常见问题包括过度依从上级医师的医疗决策、缺乏求证精神和根据医疗结果修正反馈的学习态度。在临床实践后期的医学生,常见问题包括经验性医疗行为的养成、发现临床新问题和探索新诊治方法的能力的缺失。循证医学思维的引入,为解决这一矛盾提供了一种有力的工具。
1.2.2先进医学理论要求和滞后的临床实践训练方法间的矛盾现代科技辅助技术推动医学教学的改进,医学教育发展日新月异,新的医学理念和方法学不断丰富医学研究手段,现代医学生的学习具有后发优势,站在前人肩膀上,学习了最新医学理论体系,但临床实践训练方法相对滞后。由于地区医学发展不平衡、历史原因造成的医学临床教师教学意识和教学能力的差异,当前我国临床实践中依然存在经验式医疗思维,缺乏循证医学意识和临床科研态度,难于引导学生进行医学知识的深入学习和临床难题的科研探索。在临床教学中引入循证医学思维的培养,有利于克服地区人员医疗水平的差异,帮助和改进建立先进的现代循证医疗临床诊治思维体系[3-4]。
【摘要】医学期刊是医院学科建设的影响者、推动者。医学期刊为医院学科发展服务是其必然属性。学科发展铸就杂志的学术质量,提升了杂志的内涵与品牌,二者相辅相成,交相辉映。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医学期刊如何更好地助力医院学科建设、反映医院的学科实力和构成医院学科建设的品牌要素,提出要以期刊的社会职能引领学科创新,以期刊的交流作用促进学科技术的规范与提升,以期刊的综述作用导航学科布局以及以期刊的编辑职能来促进学科人才成长等思路。
【关键词】期刊;医学;医院;学科发展
一、以期刊社会职能引领学科创新
医学期刊是医学创新发展的窗口,也是医疗同业、各学科之间探讨交流的平台。医学期刊刊登论文,一方面方便人们对医学技术是否真正科学进行客观评判;另一方面具有指导作用,可指导同行们的医学实践与医学创新活动。因此,以医学期刊的职能而言,传播医学新技术、新成果、新理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是学术期刊的使命所在。医学期刊通过刊载和推广医学创新成果,进而推动学科创新,使医院学科建设迈上新台阶[4]。医院学科创新主要体现在服务、技术与科研的创新上。科研的创新是一个不断积累与拓展的过程。从现有服务、知识、技术与经验出发,萌生新的思想,或者改进、实践,形成初步结果,经过专业、同行评议后反复修改,逐步完善,最终得到科学、严谨的证据与结论,进入医院学科建设体系。这个过程离不开信息的反馈和交流,优秀的学术期刊作为新知识、新技术的交流平台,要刊登学科领域的领先性创新与重大进展,通过选题策划、科研设计、组稿、审稿、交流与编修等活动,发挥推动科研创新的重要作用。《临床小儿外科杂志》自2007年起,按照从大到小,从专业、专科再到专病的选题思路,通过向杂志编委和小儿外科医生们发放问卷调查和召开编委会议等形式,于每年七月开展专题报道的征集工作,先后策划了儿童肢体矫形、小儿先天畸形、外科黄疸性疾病等多个专题,如小儿先天畸形专题从疾病概况到具体医院各专科管理、从诊疗模式到具体手术方式、从现状到远景展望等方面都做了较为纵深而全面的探讨,起到了良好的学科引导作用。有杂志编委立足医院新生儿外科牵头成立了湖南省先天畸形医疗协作组,举办了多次全国先天畸形诊治研讨班。医院新生儿外科发展成为胎儿与新生儿外科,是湖南省先天性畸形矫治中心。
二、以期刊交流作用促进学科技术的规范与提升
科学哲学家库恩认为:一门学科应有自己的范式,即包括定律、理论、规则、方法和一定范例,形成一个有内在结构的整体。就医院学科建设而言,道理基本相同。我们判断医院某一学科是否称得上“成熟”,除了看该学科是否建立起较为稳定的疾病收治范畴外,还要评估患者需求、提供诊疗技术服务的能力以及学科科教研整体情况。当一个学科发现有些事实不能纳入原有“范式”时,往往需要进行局部的修正或者补充,这样,学科水平才能得以不断地发展和提升。《临床小儿外科杂志》于2007年对栏目进行了优化和重组。根据我国小儿外科起步晚、各地小儿外科发展不均衡、小儿外科专业医务人员少、较多成人外科医生兼做小儿外科手术、手术技术亟待普及和规范的现状,开设“手术演示”栏目,以图文讲座的形式,介绍小儿外科常见手术、重大手术、新手术,形式新颖,实用性和操作性强,受到基层医生欢迎。以本院骨科发展为例,“髋臼坐骨结节周围骨盆截骨治疗儿童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以及“先天性胫骨假关节的手术治疗”在杂志发表以后,儿童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手术技术得到规范和推广[5]。先天性胫骨假关节手术日益成熟,获得国家级别专利和科技成果多项,小儿骨科的学术影响力稳步提升。
三、以期刊综述作用导航学科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