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医学在线教育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摘要:受肺炎疫情影响,我国开启了由传统教育模式向在线教育模式转变的探索。在线教育模式以丰富的教学资源、突破时空的限制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个性化教学等特点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学习机会,提升了教学效果,扩大了继续医学教育的覆盖面,促进了医学教育公平,对医学终身教育体系的发展乃至我国整体医疗水平的提高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在线教育模式;继续医学教育;教育资源
随着现代科学以及教育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终身教育体系已经成为互联网信息社会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医学教育是以人体为研究对象,以造福人类社会为目标的一种精英教育。继续医学教育(ContinuingMedicalEducation,CME)是医学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在职医务人员继续学习新知识、新方法以提升职业素质和专业技术的一种终身教育形式,是推动医疗体系建设和壮大医学人才队伍的重要手段。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的学员来自一线医疗单位,临床工作中医学知识的快速更新和实践能力的不断提高使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但特殊的工作性质和较大的工作压力又使他们的学习时间和空间都受到限制。党的四中全会要求“发挥网络教育和人工智能优势,创新教育和学习方式,加快发展面向每个人、适合每个人、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如何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解决医务人员的工学矛盾,探索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医学终身教育体系,是当前继续医学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受肺炎疫情影响,我国开启了融合“互联网+”“智能+”技术的大规模、全体系的在线教育模式。截至2020年5月8日,全国有1454所高校开展在线教学,103万教师开展在线课程107万门,合计1226万门次[1]。目前我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4.23亿,较2018年底增长110.2%,占网民整体的46.8%,在线教育呈现爆发式增长[2]。可见在未来的继续医学教育中,资源共享、传授知识、学习支持服务一体化的在线教育模式将逐步成为提高成人医学学习有效性的新方式并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
1在线教育模式的定义和特点
在线教育模式是以计算机、手机、平板电脑等多类电子终端产品为基础工具,充分利用互联网及多媒体技术构建网络平台,通过视频直播、数字化课程等进行授课,搭建多元化交流平台如微信、QQ、站内BBS进行师生交流答疑从而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时时处处能够进行有效学习的一种现代化教育模式。在线教育模式有灵活的授课方式、碎片化的知识管理、便捷的学习形式等特点,最为突出的是丰富的教学资源、突破时空的限制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个性化教学模式。
1.1教学资源丰富
互联网种类繁多的资源为继续医学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环境。它的开放性、时效性、共享性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不论是基础医学知识,还是最新前沿动态,不论是文字图像,还是声音动画,都可以通过网络有机融合[3]。在线教育模式可以随时更新知识内容,利用互联网查阅最前沿的医学科研进展和课程资料,使学习者能及时了解医疗科学的最新动态,为临床工作提供坚实保障。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搭建虚拟仿真实验和培训平台,以虚拟现实问题展现现实环境,使教学环境与实践相结合[4],培养了学习者的诊治思维能力和临床技能。
摘要:目前在线教育进入规范化时代,催生了线下课堂到线上课堂的融合迁移,多种教学模式并行推进。同时,课程思政亟待创新,基于传统思政课程的新型线上课程思政的探索逐渐深入。依靠医学专业课程的协同力量,结合实际发展现状,课程思政应在新思潮的解构中获得重构。在线课程思政要找到共情点,把握“出口”与“入口”,实现线上、线下课程的相互融合与促进。
关键词:在线教育;课程思政;新时代;立德树人;共情点
在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发出了“不懂互联网、不善用互联网,就无法有效开展工作”的时代拷问[1],在报告中做出“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的指导[2],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针对思政教育深刻指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3]网络作为信息传播的主流媒介,在传播信息的同时传播思想,是新时代思想宣传的新阵地,对新时代思政教育而言也是新的发展领域。尤其是肺炎疫情暴发后,教育部《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4],线上教育已经成为思政教育的主阵地,要加强在线课程思政的教育实践。
1在线教育发展现状概述
线上教育模式日新月异,催生了线下课堂到线上课堂的融合迁移,由线下经验带动线上教学,线上内容丰富线下教学,多种教学模式并行推进。一是线上直播教学。对接网络直播类教学平台如“雨课堂”。其是“学堂在线”与清华大学在线教育办公室共同研发的智慧教学工具,目的是全面提升课堂教学体验,让师生互动更多、教学更为便捷。二是优质资源私播课(SPOC)。对接教育部优质教育平台,搭设独立云课堂。三是音频课程自学形式。利用喜马拉雅音频平台,开展优质专题资源学习。四是VLOG自媒体。利用自拍剪辑、自主上传,使师生在知识的传授与反馈的过程中实现全面互动,做到交流零距离、监管零距离。
2分析传统课程思政的“破”与“立”
课程思政是指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发挥“潜行思政”的作用,结合主体思想政治理论课,健全完善课程育人格局,达到“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的目标,并将立德树人潜移默化地融入其中[5]。自“上海模式”开启之后,课程思政逐渐迎合高校课程改革的新要求,与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殊途同归,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新的生长点。但是随着教师对课程思政的新鲜感减退,其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难度加大,“破”与“立”问题已经显现,因此应在新思潮的解构中获得重构,破之有道、立而不倒。一是价值维度的破与立。传统思政教育在价值取向上崇尚整体性、统一性、一致性,把课程思政当成思政与专业教育的简单结合。而课程思政要求在思想上产生共鸣,注重思想与情感的互动,引发心灵之间的碰撞。另外,在表达上要面向未来,在专业上要实现统一。思政观点与专业知识要匹配,如可以将钟南山院士不畏艰难、勇赴抗“疫”前线的事迹引入医学专业课程教学中,使课程思政“有情有义”“有滋有味”。二是认知维度的破与立。在传统思政教育中,在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模式下,“中心”思维引起的对立关系被逐级放大[6]。随着个性化、多元化发展和各种思潮的冲击,“去中心”思维已成为新的潮流。教育者要有定力,有智力,有黏力。所谓定力,即用思想引领教育,在教育中实践思想。所谓智力,即对专业知识透彻掌握、对思政观点运用自如,以增强思政观点的说服力。所谓黏力,即塑造个人魅力和亲和力,将学生被动受教变为主动接受,实现立体育人,从而育人树德。三是方法维度的破与立。“术业有专攻”的思维理念导致师资专业化程度高、综合能力弱,在这种现状下如何优化师资力量和教学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要整合师资,教师需要尝试跨学科、跨专业联合备课,通过思想碰撞互相突破学科的思维限制。其次要整合专业课程和思政课程资源,比如通过医学伦理课和课程思政的整合,在提升道德素养、培养人文情怀方面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实现教育资源供给主体的多元化,有助于建立课程思政资源库,为消除跨专业知识性障碍提供借鉴平台。
摘要:自2020年以来,社会大环境的变动使得各级教育的学生和教师迅速适应在线学习和在线授课,在线教育的现实需求和实际应用范围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这也迫使各大直播平台迅速完善和发展。本文将“互联网+”时代在线教育、传统在线教育与传统线下教育相对比,结合“互联网+”的时代背景及社会对于科技创新型人才的要求,综合学生、上班族等不同层次需要接受教育的人群以及教师、学校等多方面的需求,全面分析在线教育的优缺点及所要面临的挑战,探索将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有机结合、合理高效的教学策略,是未来新型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在线教育;远程教育;教育方式;直播
一直以来,远程在线教育一直被视为一种替代教育途径,特别适合继续寻求教育机会的成年学习者。而且随着2020年社会大环境的巨大变动,各级教育的学生和教师也迅速适应了这种虚拟教学的模式。在线教育是一个连接远程教育、远程计算机交互、教学技术和认知科学的新兴领域。实际上,线上教育的模式历史悠久,自20世纪50年代,B.F.Skinner教授就提出利用电子教学机器来提供一些个性化的学习方案,他建议使用先进的技术来引导学习者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程序学习,并立即给予学习者反馈以说明其学习效果。到20世纪60年代,FredKeller教授开发出了一种个性化的学习系统,学生可以首先自行阅读制定的课程材料,然后与导师进行一对一的讨论和评估,只有在得到导师的肯定完全掌握了前面的学习材料之后,才能进入下一个阶段的学习。这些前辈借助在线教育有效利用教学设计促使学生获得有针对性的学习效果,而这些早期的教育创新为当代虚拟教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传统的远程教育与当前的在线教育还是有一些区别的。传统的远程教育通常是采用提前录制的视频的方式授课,而当前的在线教育则是在之前回放课程的基础上,实现了教师与学生的实时授课,将教室由线下搬到了线上,这不仅仅极大限度地扩充了教室的容量,并且也解决了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同时,也因其借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共享的东风在某种程度上对自主学习给予了鼓舞。
1在线教育的机会
在传统教育中教师是知识的灌输者,而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这种教授方式的缺陷在“互联网+教育”发展迅猛的今天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互联网+教育”逐渐对传统教育的底层结构进行重新构建,而在线教育提出也给教育方式带来了一场新的春风,为今后的教育教学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1]。在线教育的蓬勃发展,如一些大学课程在线平台,包括慕课网、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等,和一些公共课程APP,如腾讯课堂、网易公开课、学堂在线、有道精品课、得道等,给更多希望继续接受教育的不同层次人群提供了机会,进一步提高了社会民主化水平,让更多愿意学习的人有了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2]。我们必须承认线上教育在学习的时间、地点等方面没有具体严格的限制,一切是依照学习者的习惯和爱好,所以,在线教育是上班族群体个性化发展的产物,具体到某个人就像是为其量身定做的高质量服务。学习者可以根据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学习,提高了学习者的受教育自由度。在线教育的蓬勃发展也带动了在线会议、视频直播的井喷式爆发。以腾讯会议为代表的在线会议系统可以允许来自世界任何地方的专家、学者、学生等加入,为线上实时交流提供了新的平台;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直播体系可以允许短视频推广、在线直播带货等,为线上交易经济提供了新的机会。此外,虚拟实地考察和虚拟实验室也是应运而生的新兴在线交互模式。综上所述,在线教育将带动多方位多角度的现代化新兴产业。与此同时,这些新兴产业将反作用于在线教育,为其发展搭建平台。无论何种模式最终被优选,它们都将会向提供完整教育信息化解决方案的系统集成商发展,成为经济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2019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中国北京举办了主题为“规划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引领与跨越”的首届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世界联合会荣誉主席陶西平先生指出,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正在个性化教育中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结构上更加开放的教育和时时、处处、人人学习的泛在学习方式将使教育生态产生革命性的变革[3]。这无疑是对在线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线教育将搭乘5G的顺风车,使得学习者能够在海量的移动数据和智能设备间进行交互,智能的、多样化的随时随地学习场景将指日可待。
2在线教育面临的挑战
在线教育和网络学习现已初步得到各界的认可,但是使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资源有机融合的平台或产品较为缺乏[4]。在线教育的大流行也面临着一些实际的问题和挑战,包括学生的自律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一些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互联网的覆盖率低;一些学生计算机使用水平较差,无法很好地操作在线学习系统;以及多子女家庭,如果家中只有一台电脑时,就会出现争抢电脑使用权的窘境;如何将线下的教学资源,如课堂笔记等,整合到网络平台从而实现共享是将来线上教育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之一。然而创新性的解决方案也已经出现,例如偏远地区提供移动热点,计算机操作技术的培训,各地对在线学习设备的福利捐赠等[5]。回顾远程在线学习的相关研究发现,交互对在线学习的关键作用已获得大家的认可。杜威指出,交互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6];Woo等认为,对于在线学习,教学交互是最关键的要素[7];加里森认为,增多师生间、学习者之间的交互机会将会给在线教育带来新的成就[8];Trentin提出,在线学习的效果取决于教学交互[9];郑燕林认为,在线学习的生命线是指向实现多维联通的深层互动[10]。综上,利用社交网络平台建立学习者在线社区、在线学习共同体,以推动在线学习的人际互动将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同时,基于网络的合作学习过程不同于面对面的交互,还是很容易让学习者产生一种独自学习的孤独感,进而失去学习兴趣[11]。在线教育无法使学生和教师面对面交流,教师无法很好地观察到学生的状态,学生也无法获得直观的感受,并且有些家长也更喜欢线下的有温度的有连接的教学场景。到目前为止,在线教育技术还是存在着很多不足和问题,无法给用户带来较好的体验感,平台内容有待完善,不能彻底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也未能达到预期目标[12]。在线教育的日渐盛行不仅对传统课堂教育产生巨大影响,也给传统线下职业培训带来冲击。无论是在线上还是线下会议中,培训师的演讲技能对培训人员的知识获取起着主要作用,人员之间的认知距离对知识获取的影响较小。会议组织者在选择培训师时,不但要重视其知识、经验积累的数量和质量,更要重视其演讲技能[13]。类比推理后,我们不难发现在线教育将对传授者表达能力和演讲方式提出了考验。直播是传统课堂教学的线上形式,但在线教育绝非是简单地“课堂搬家”或是“教科书搬家”。对于作为组织者的教师们来说,在线学习是一种教学策略,其本质是一种促进学习的技术,在付诸教学实践之前,需要对其进行精心设计[14]。在问题导向型任务的指向下,准备与应用学习资源,利用多种学习工具,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协同知识建构。对于接受教育的学生来说,在线学习过程中也会创新性地联合多种在线学习和社交媒体工具,完成需要小组协作完成的项目,综合提升了各种能力。对于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高校而言,线上教育的教学效果也因采用与以往不同的评估方式来评估,不仅要注意学生的理论成绩,也因综合考虑在线交互模式下的学习过程,如互动讨论、学生主导的教学等。
摘要: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继续教育,构建惠及全民的终身教育培训体系”“发展在线教育和远程教育,整合各类数字教育资源向全社会提供服务”。国家明确对继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使作为提供继续教育主力军的高校站在了信息化改革的前沿。“互联网+”时代,如何紧紧抓住信息技术变革的契机,转型实现多屏全网跨平台用户场景融合,实现“互联网+继续教育”是高校要探索的首要问题。
关键词:大数据;MOOC;高校继续教育;VR技术
我国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在现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企业大学逐步形成新态势,我国企业大学数量已超过2000所;职教集团发展迅猛,我国由高职院校牵头组建的职教集团已近1000个;随处可得的网络资源、线上教育等,冲击着高校继续教育特别是非学历教育的发展空间。在线教育成为继续教育发展的新态势,移动互联网时代推动着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升级。高职院校要在实践中不断改革创新,大力推进在线教育、MOOC(慕课)、VR技术在继续教育中的应用,建设社会继续教育信息化服务平台,为供给侧改革与新旧动能转换提供强大助推力。
一、大数据——精准市场定位,分析培训需求
继续教育正朝着终身化、信息化、市场化、社会化、专业化趋势发展,在国家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战略引领下,大数据技术快速更新,已经越来越多应用于信息收集、数据分析和决策提供之中。大数据技术所带来数据思维与数据技术,使得学生学习需求的获得、管理体制的优化、办学模式的改革等方面都发生了转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终身教育与学习型社会建设已经成为国际共识,“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进入教育领域,推动着我国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功能变革。继续教育要始终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要按照社会、市场需求办学,大数据在继续教育中的应用,不单纯是数据采集、数据计算,真正的核心在于挖掘数据中蕴藏的情报价值为教育形态变革提供强大动能。首先,大数据技术对继续教育受众对象、需求、课程等海量数据源据进行处理和把握,使得继续教育决策转向基于数据的发展方式,更加有针对性和有序性。其次,教育大数据技术的学习分析技术和自适应学习技术创新出现,使得教育形态呈现个性化和多样化。而对于继续教育来说,高校充分借助大数据精准市场定位,分析培训需求,如何使大数据在教育培训行业创新性应用成为继续教育发展方向的决定性因素。最后,大数据技术为继续教育形态的个性化多样化提供了可能。随着适应学习技术、学习分析技术等教育类大数据技术创新出现,继续教育逐步向个性化定制、多样化模式、有效化促进发展。1.利用大数据精准继续教育行业市场定位。精准的市场定位是高校进行继续教育的基础,基于大数据的市场数据分析和调研是高校继续教育准确市场定位和市场开发的首要条件。数据挖掘技术和信息采集技术能够建立基于大数据数学模型对未来培训市场进行预测,同时给研究人员提供足够的样本量和数据信息。确立大数据战略,以需求为导向拓宽学历教育、培训、线上教育等各项调研数据的广度和深度,从大数据中提取教育培训行业市场构成、细分市场特征,进行科学系统的信息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在项目评估和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建议,借助信息数据来分析和判断,用以保证学历教育、培训、在线教育定位个性化,提高高校继续教育品牌市场定位的行业接受度。2.利用大数据明确培训对象需求。高校培训要以需求为导向,更好地精准把握培训对象对自身提高的知识需求、能力需求,就离不开常态化的调研、数据收集、积累和分析。在充分进行市场调研、问卷的同时,随着网络媒介的多样化,对网上教育培训行业的评论数据进行收集。各种媒介收集到的有用数据可建立学员大数据库、网评大数据库,利用大数据技术的分词、聚类、情感分析等了解培训需求和问题、兴趣偏好和培训市场的口碑现状,以确定和改进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并设置更为合理的培训模块,提高服务质量。善于利用大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且在市场营销加以运用,必将成为高校继续教育发展的助推器。3.利用大数据加快产教研融合。党的报告提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推进人才和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要深化产教融合。近年来,产教融合大多数采用校企合作办学模式,进行人才培养的单向度合作。而高校在人才培养和教学科研内力提升上,不具备产业影响力和实时追踪乃至推动产业前沿发展能力,在专业建设上不具备可持续发展潜力,从而带来人才培养滞后性风险。我国高校探索产教研融合的程度越来越深,创新教育形态逐步发展,大数据产业异军突起,高等教育的继续教育创新和产学研融合的发展面临重大机遇和挑战。大数据有横断学科的显著特征,大数据技术的深入发展促进了学科与专业的相互融合,配置产业基础性技术,对产业领域产生深远影响,改变其生产服务方式。对继续教育的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融合产生“大数据+”的特征,同时为打造多学科协同发展提供突破口和依据。
二、网络化管理——继续教育新转型
1.在线教育是未来继续教育的发展趋势。美国哈佛大学的网络社会研究中心和瑞士圣加仑大学的信息法研究中心提出的一个新概念——DigitalNatives即“数字原住民”,是对80后甚至再年轻些的这代人状态的真实写照。他们一出生就面临着一个无所不在的网络世界,对于他们而言,网络就是他们的生活,数字化生存是他们从小就开始的生存方式。无论是在校教育还是继续教育,局限在教室内的现场教育已经无法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学习需要,知识的获取手段和更新速度迫切要求继续教育向网络化、多媒体终端化、在线化教育转型,未来将是泛在化的教育融入社会,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未来。凭借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等技术优势,在线教育在继续教育领域掀起了一股革命性的浪潮,在线教育从教学时空多维度进行拓展,增强了教学吸引力,激发了学习者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受益面。推进在线教育是部分高校面向未来的战略部署,更是未来继续教育发展的趋势。慕课(MOOC)作为在线教育的主力军,这两年已经逐步进入发展的“平台期”,微课、翻转课堂等在线课程的出现,都为继续教育模式的创新发展指明方向。我国高校积极打造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平台,如清华大学的“学堂在线”,上海交大的“好大学在线”,通过集合慕课、在线课程、数字校园等不同行业资源进行产教融合的发展模式,推动在线教育。部分院校进行创新课程展现形式,将慕课、微课与传统课堂的混合式教学融入数字化校园云平台建设。2.在线教育带来教育新变革。我国教育有三大难题:教育不公、创新能力不够、就业难。教育不公,在校舍发展均衡的条件下,主要体现在师资力量的不公;创新能力不够,与教育模式有直接关系,统一的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扑灭了学生的兴趣点和创新火花;就业难是最大的民生问题,就业需求缺口最大的本科生却是就业难点,问题就在在校时未针对未来职业规划进行系统的打造和学习,无法走出校门就适应社会。在线教育作为新业态、新产业之一,其发展趋势体现在智能化、个性化、国际化、泛在化,最能体现“互联网+教育”的本质。它给传统教育带来三个层面的变革,第一层面:知识获取方式的变革,即人机结合的认知方式,它极大地改善了教育不公的情况,各大高校的优秀师资通过慕课平台将自己的微课展现出来,提供给感兴趣的学习者。第二层面:变革教学模式,利用技术建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行为,学生通过慕课平台的在线课程找到自己喜欢的领域进行探索学习,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创造性。也可以通过在线课程学习职业培训课程,在校期间就获得职业体验。第三层面:商业模式的变革,学习的时间成本和物质成本大幅降低,使得在线教育方式更加适宜于利用业余时间自主学习的成年人。O2O线上线下混合式教育作为继续教育的新模式,着眼于受教育者的学习兴趣,为受教育者提供可以定制的教育产品,不断促进着高等继续教育的革新,成为继续教育改革发展的助推器。3.在线教育的发展促进多元化教育学分互换。我国教育呈多元化发展,高等教育就有普通本科、高职教育、自学考试、函授、在线课堂等,有多品牌,多标准,多模式的特点,并且我国的非学历教育成果不够系统,缺乏统一的标准与规范,导致学习成果的积累与转化难度较大。在这样的教育生态环境中,在线教育的发展推动了大数据下将多品牌多模式的教育统一学习成果,进行标准化确认和学分互换,建设学分银行。高校继续教育中心通过搭建学分银行在线学习平台,通过线上线下服务逐步进行在线教育学籍、证书、学分、学位政策的研究和制度设计,搭建电大、函授、高职、自考、社区教育等各类各层次的学习成果框架和学分银行,最终探索建立适应终身教育体系要求的在线教育管理体系。
摘要:互联网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优秀在线学习平台促使教育资源公平化,传统线下课堂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诉求。充分利用在线学习平台,发挥线上与线下优势,提高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已成了必须的趋势,本文作者立足新疆,就本校医学微生物学学习现状,对在线学习平台在医学微生物学课堂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说明。
关键词:在线学习;平台;优化设计
医学微生物在医学课程中起到桥梁作用,连接了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该门课程主要研究与人体健康疾病有关的微生物的形态特征,培养特性,生化反应等特性,以及致病的机制,人体的抗感染免疫,目前常用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其所导致的感染性疾病的防治措施等。是生命学科,基础医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可为今后学习临床上各种的感染性疾病,传染性疾病等奠定扎实重要的基础理论。
1在线学习平台的出现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融合线上与线下的学习模式早已引入国内。混合式的学习方式是将传统的课堂与网上学习资源混合的模式,其核心是将传统学习方式与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相结合。换言之,它混合的是传统课堂与网络学习、集体授课与自主探究、线上与线下,强调的是在恰当的时间应用合适的学习技术,从而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由于大学生对网络的使用频率高、依赖程度大,网络新技术不仅深刻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也对传统课堂模式产生了剧烈冲击。
2传统线下课堂中存在的劣势
作者所在的学院位于相对师资力量薄弱,教师经验匮乏、资源欠缺、课堂学习模式传统的新疆医科大学克拉玛依学院,加上没有奖惩措施去监督学生课前预习,学生课前预习效果普遍欠佳,我校学生普遍存在一些学习主动性不够、基础比较薄弱、学习能力有限、没有养成较好的学习方法等问题。医学微生物针对临床专业共54学时,其中理论课36学时,实验课18学时,在传统的课堂授受模式下,由于实验课时和实验室条件限制,教师难以在一次实验课上针对同一个实验操作进行反复讲解和多次演示。学生学习能力各有差异,部分学生通过一次讲解和演示并不能充分理解实验内容,无法进行正确规范的实验操作。此外,在教师演示的过程中,由于学生人数的原因,导致只有离教师最近的个别学生才能完整观察到教师的全部操作,外侧位置的学生难以观察。教师需要在课堂上花较多时间来讲解实验教学内容,再加上教师操作演示、观看视频等占据的时间,每次课留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时间并不充裕。尤其是一些需要使用较多无菌培养基的实验,一般都由老师在课前提前制备培养基,但是这样就使学生失去了动手操作的机会,难以掌握不同培养基制备的内容和操作方法;而若由学生在课堂上来制备则会导致上课时间不足,难以完成全部的教学内容。因此,我校的医学微生物学这门课程线下授受模式的改进与方法建构是当前重要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