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幼儿启蒙教学范文

幼儿启蒙教学全文(5篇)

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幼儿启蒙教学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幼儿启蒙教学

谈幼儿畲族舞蹈启蒙教学策略

摘要:畲族舞蹈文化融合审美与现代,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浓郁的民族地域风格是福鼎太姥文化的一部分,有着灿烂、文明的悠久历史。对幼儿进行畲族舞蹈启蒙教育,应打破以技艺学习为主的传统教育理念,让幼儿从自身出发,找到舞蹈的生命力和表现力。基于此,文章从认识畲族、欣赏畲族舞蹈、提炼畲舞基本动作、学跳畲族集体舞、创编畲族舞蹈、在传统节庆活动中推进再现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畲族舞蹈;启蒙教学;实施策略

畲族是我国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自称“山哈”,意味着山里的客人。畲族舞蹈具有“原生态”舞蹈特质,有其典型性风格和鲜明的程式化动作。其中蕴含了民族文化背景、民族精神、生活习惯、风土人情等丰富的内涵,为课程开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幼儿现实生活中与畲族舞蹈植根的民间文化土壤相隔离,偏离幼儿的兴趣特点与接受能力,因此对畲族舞蹈了解不深,没有充分领略其文化蕴意。具体表现在教师对畲族舞蹈文化了解不深,忽视对幼儿内涵、气质的培养。教学重形式轻内涵,依然延续传统“一板一眼”动作模仿的教学方式,过于追求动作的准确性;重模仿轻创新,缺乏对舞蹈背后蕴含的文化价值的挖掘,教学创新意识和能力淡薄。教师常常会本着促进儿童成长的美好愿望,将成人世界的东西、成人认为有价值的东西灌输给儿童,更多地只注重舞蹈本身对于儿童身心发展的价值,而对儿童的内在感受和情感体验却关注不足、倾听不够,缺乏基于儿童的视角和立场去设计和反思活动的能力。为此,应改变以前传统、单一化的课程模式,力求在设计与组织上有所突破。根据许卓娅教授的“系列层次活动理论”,教师设计与组织畲族舞蹈启蒙教学的“六部曲”,即:认识—欣赏—提炼—探索—创造—再现,以幼儿的情感体验贯穿始终,每个环节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使幼儿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体验畲族舞蹈,满足舞蹈带来的自我的需要和乐趣,使幼儿与舞蹈内容、动作之间达到“和谐”之境界。

一、认识畲族

1.创设畲族文化班级环境在主题活动“美丽畲乡”中,创设富有畲族特色的主题环境,悬挂畲族斗笠、花带、织布机、陈列架摆放畲族器皿等,主题墙展示“畲族传统小吃”“畲族传统节日三月三”“畲族歌舞”“美丽的凤凰装”等图片,从而利用环境的隐性作用,了解畲族人民的生活习俗、传统节日、感受特有的凤凰装花纹色彩的美及蕴含的意义等,不断挖掘畲族风情内涵,为更好感受、理解畲族舞蹈奠定基础。并且开展专门的集中教育活动《我知道的畲族》《畲族“三月三”》《畲族“四月四”》等。2.走进畲乡,体验畲族生活福鼎市非常注重畲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畲族的传统节日“三月三”“四月四”,祭祀祈福,以歌为媒、以歌传情、以歌会友,世代相传、延续至今,成为畲族民族文化中一颗耀眼的明珠。在“三月三”,笔者带领幼儿走进岭头山“第三届谷雨节畲族歌会”,“四月四”,走进福鼎市磻溪镇赤溪村“凤凰节畲族歌会”,进行实地采风生活体验活动。刚到村口,就看见畲族姓氏旗帜飞扬,美丽的畲族姑娘们身穿凤凰装,唱着悠扬的山歌,迎接八方来客。畲民们敲锣打鼓,在舞龙祈福、祭祀神明、祈求平安。孩子们还观看畲乡迎亲、学习打制糍粑、包牛角粽、制作乌米饭等民俗活动,品尝美食小吃。畲民们还邀请孩子们一起来跳竹竿舞、玩抄杠、赶野猪、摇锅、稳凳等畲族民间游戏,感受神秘精深的畲族文化。采风活动让畲族文化真正植根于孩子们心里,尝试从文化内涵的层面去诠释畲族舞蹈的表演风格,对孩子们欣赏、理解、学习、创作畲族舞蹈,丰富其文化内涵有一定作用。

二、欣赏畲族舞蹈

欣赏是对作品的整体感受、体验和理解的审美共鸣过程。[1]如果缺乏对作品背后民族文化的理解,单纯从动作肢体语言表演上欣赏,就无法全面感受和诠释作品的灵魂,使其仅停留在表面,为欣赏而欣赏,因此必须通过“多感官”“多通道”对畲族舞蹈进行全方位的欣赏,才能达到预想的结果。例如:欣赏畲族舞蹈《采茶》,先让幼儿了解畲族采茶文化,在此基础上,教师讲述《畲家姑娘采茶的故事》,让孩子从心里慢慢喜欢并接受这个角色,随后播放畲族采茶舞音乐,引导幼儿结合故事情节欣赏活泼、欢快,具有浓浓的畲乡韵味的乐曲旋律,感受热闹的采茶场景,同时聆听与汉语不一样的畲语,使之产生兴趣。随后教师穿上畲族凤凰装,戴上凤冠头饰,把自己打扮成畲家采茶姑娘的形象,手拿竹筐,以“坐蹲步”“踹踏步”等畲族特有的舞蹈动作出场,充分展现畲家采茶小姑娘热情、豪爽、活泼的动作美。孩子们欣赏后情绪激动,个个跃跃欲试,有模有样地进入角色扮演,很快地了解畲族舞蹈的基本动作规律。还利用区域活动、午睡起床、放学的时间等段播放畲族舞蹈《采茶》《捻糍粑》等视频让孩子们欣赏。孩子们“打开耳朵”去聆听音乐,感受旋律的节奏、韵味,同时可以欣赏舞蹈表演者的表情、动作,从而更深层次地去体会舞蹈背后所表达的情感和内涵。

点击查看全文

启蒙教育视角下的幼儿舞蹈创编与教学

〔摘要〕舞蹈教学,尤其是舞蹈创编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对幼儿身体、心理发展都有着相当积极的作用,不仅如此,它还是培养幼儿创新精神的重要基础工作。但当前的舞蹈创编教学存在着脱离幼儿实际的情形,必须从启蒙教育的视角出发予以必要的纠正。

〔关键词〕幼儿舞蹈;启蒙教育;舞蹈创编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及教育实践的日益深化,幼儿教育的重要性也日益突显,成为当代教育中的重要一环。舞蹈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幼儿的肢体训练、智力开发乃至全面发展都有着相当突出的作用,其中幼儿舞蹈创编与教学更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当然,受主客观各种因素的影响,当前幼儿舞蹈创编与教学中尚存不足,最为典型的便是专业技能比重过重、统一化倾向明显乃至过于重视经济效益等,忽略了儿童的学习心理、学习特征,换言之,也就是未能从启蒙教育的视角开展幼儿舞蹈创编教学。启蒙教育是教育中的初始环节,应强调从初学者的特殊性出发,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措施。

一、启蒙教育视角分析

启蒙,指启发蒙昧,使人明白事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启蒙指的是通过宣传教育来使社会接受新思想、新事物,启蒙运动就是这个含义,而狭义的启蒙则专指针对幼儿的启蒙。启蒙教育是以启蒙为目标的教育,与幼儿教育在内涵与外延上有着很大的重合性,一定程度上可以等同于幼儿教育。所谓启蒙教育视角,指从启蒙教育的理念出发而秉持的教育视角,它包含双重含义:第一,教育的目标是为了启蒙。启蒙教育是为了促进儿童的成长、发展,这是其根本目标。以舞蹈创编教学为例,启蒙教育视角要求舞蹈创编必须服务于幼儿的成长发育。第二,教育需要从受教者的特征出发。启蒙教育的受教者不同于一般教育,年龄结构偏小,思维方式不成熟,因此,教师也必须立足此点。

二、启蒙教育视角下的幼儿舞蹈创编研究

幼儿舞蹈创编服务于幼儿教育,必须紧扣幼儿的心理、行为特征,才能取得相应的教学效果。启蒙教育视角要求教师从幼儿学习现状出发,采取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点击查看全文

绘本教学对幼儿教育启蒙作用分析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幼儿的启蒙教育越发重视。绘本教学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学习的效果也显而易见。绘本作为儿童艺术,能激活孩子的想象,是创意性很强的教育资源,是教师与幼儿有效沟通的桥梁。基于此,针对绘本教学对幼儿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阅读能力和兴趣、注意力和观察力、美术能力、道德情感情启蒙作用进行分析研究,以期通过绘本教学进一步提高幼儿教育水平。

关键词:绘本教学;幼儿教育;启蒙作用

幼儿启蒙教育是当代教育的起点,其对孩子未来的学习以及性情品格的养成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及科学的不断进步,对幼儿教育更加注重。绘本作为一种以图画为主要表现内容和形式的读物,造型生动活泼、构图和谐美妙、色彩清新明丽,对于孩子富有很强的诱惑力,其中包含的欢快韵律感,诙谐有趣、夸张拟人的措辞也非常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而绘本中与生活体验息息相关的唯美图画容易同幼儿的情绪产生共鸣。因此,绘本受到了众多幼儿的喜爱,如果将绘本普及应用到幼儿早期教育中,培养幼儿阅读的积极性,协助其了解画面与文字的联系,对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绘本是一种融合了文字、图画和故事等诸多要素的儿童文学样式,绘本被称为“孩子的第一本书”和“伴随孩子一生的书”,被公认为是幼儿早期教育的最佳读物,图文并茂的绘本对幼儿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皆有很强的提高和辅助作用,随着绘本阅读时代的到来,绘本教学在我国受到了高度的重视。绘本教学指的是教师借用绘本工具,用讲故事的形式来实现教学目标的活动。教师可以综合利用各种手段,经过对绘本的形象解说,让幼儿自觉地加入到听故事和说故事的进程中,直接感受教师在说故事时的投入与专注,学会与人分享自己创作的故事并把真实的生活经验融入故事中,绘本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教育作用[1]。

一、绘本教学对幼儿想象力和审美能力的启蒙

想象力是每个健康幼儿都具有的内在心理能力,富于想象是幼儿的天性,而幼儿想象力的激发离不开环境,充足的光线,布局美观的书架、展台,舒适温馨的桌椅,优质多样化的绘本图书,这些都为幼儿的想象力创造了美好的空间。绘本中有趣的图画、丰富的故事情节,蕴含了多样和生动的想象,绘本教学既满足幼儿的生活经验又符合幼儿的认知规律,通过多样化的绘本教学过程,幼儿更加便于在头脑中储存更广泛的表象材料,获得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为孩子的想象积蓄丰厚的素材,从而推动幼儿想象力的发展。在绘本教学中,幼儿通过欣赏场景,激发潜在的想象,自由地展开联想,从而挖掘画面中蕴藏的情节,进入有趣的故事世界,促进幼儿的理解和想象。这是一个由观到想再到思的过程,利用绘本进行教学,能触发孩子自由飞扬的想象世界,幼儿往往会根据大人的语言描述,在头脑中产生画面形象,使文字包含的场景得以充分展现,在这个反复融合的过程中,幼儿的想象力就会得以锻炼和发展[2]。低龄幼儿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于情感的把握往往趋于表面,教师在绘本教学时,要注重活动情境的创设,让幼儿摆脱日常状态,进入绘本欣赏境地,美国凯迪克金奖得主艾伦•赛迪说过:“好的故事会改变孩子的思维、情感、心灵和看待事物的眼光。”[1]教师在观察时发现,幼儿拿到一本喜欢的绘本,即使上面的文字很难理解,也常常表现得爱不释手,以图画为主,图文并茂的绘本将文字与艺术创作合而为一,为孩子搭建了一个特别有效的认知途径,引导幼儿不时将自己的感情、思维、意识和品行映射到图中形象上,在脑海中出现鲜活生动的审美意想,并在与其交往的过程中获得审美愉悦。绘本的每一幅画面都不是多余的,而是经过艺术大师精心构思和设计的,画面不论是写实还是写意,无论是浓墨重彩,还是轻描淡写,都具有独特的美感,让人赏心悦目。好的绘本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让孩子在观画和品读中陶冶心灵与情操,进而提升审美能力。例如,在品读经典绘本《月亮的味道》《野兽园》的过程中,幼儿可以感受画面之美、文字之美、意境之美。

二、绘本教学对幼儿阅读能力和兴趣的启蒙

绘本教学提升了幼儿的学习兴趣,绘本教学与传统的幼教形式显著的不同,就是把单调无趣的文字转变成生动富有童趣的图画和文字,其很大程度提高了孩子对故事内涵的兴致。幼儿如同一张白纸,其情绪及举止都还处在发展的最初时段,此时孩子的思想行动、好恶见解、性格特性、学习思维等都还没有形成,因此幼儿教学无法依赖孩子的学习思维及行动思维等,只有激起兴趣,在孩子喜欢的事情上融入知识,才能达到幼儿教育的目标。因此,在幼儿教育中兴趣显得得最为关键。绘本教学精美生动的图画就能完美地吸引孩子阅读学习的兴趣,再加上教师对幼儿科学的启发与指导,孩子学习的效果就会快速提高。精心挑选的绘本,会转变语文教学枯闷的情况,绘本基本都是画家大师创作的作品,它们经过岁月的检验,虽然历经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但还会被如今的幼儿所喜欢,并且很多幼儿都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绘本不受时间、空间、地区所制约,这不是无理由的,绘本的制作者必须在有限的画面里将一个文学作品讲解得既生动又有趣。这就需求画家在限定的空间里描绘出众多的信息,而生动的画面就会产生文字所达不到的效果,一本好的绘本书,会让一个不认字的幼儿只看图画也能“读”出个大概。传统灌输式的文本阅读是一种僵化了的阅读方式,不符合低龄儿童的思维特点,不能有效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低龄儿童的思维是一种具体形象且偏向表象的思维,而画家往往是注重了孩子的思维特点和接受程度才进行创作的,所以绘本虽然字数少,但画面丰富、有趣,通过画面讲述故事,充满童真童趣,比平常纯文本越发会激起幼儿的阅读兴趣,从而让幼儿喜欢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幼儿阅读不同于成人阅读,它的核心不是让孩子通过读书学到多少知识,而在于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帮助孩子掌握一些基础的阅读本领。读书兴趣是早期阅读的基础和重点,在绘本教学中,挑选恰当的分级读物是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枢纽,遵从儿童心智发展的规律,为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提供适合的读物,有助于幼儿获得积极的阅读体验、产生愉悦的情感,进而维持和促进幼儿的阅读兴趣。

点击查看全文

幼儿舞蹈教学启蒙教育论文

一、立足幼儿特点,巧用方法,培养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

在幼儿舞蹈教学中,有的教师偏向技能目标,忽略了幼儿的年龄特点与心理特征。为了让幼儿掌握规范的舞蹈动作,教师开展强制性、重复式的枯燥训练,致使学生学得辛苦、无趣。其实,幼儿舞蹈启蒙教育的目标并非单纯地训练幼儿的舞蹈技能,而是促使其体会到舞蹈学习的乐趣,逐步培养与提高幼儿对舞蹈的浓厚兴趣。在创编舞蹈时,教师可以结合幼儿的特点,利用幼儿喜欢游戏的心理特点,通过幼儿视角感受各种形象与角色,将故事情节或小品巧妙地融入舞蹈中,使舞蹈教学游戏化,并运用肢体动作灵活展示故事情节与人物形象,使之更具故事性、灵活性与趣味性,提高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促使幼儿主动参与,自觉、自愿地舞动起来,感受到舞蹈的乐趣,避免了单纯灌输与操练带来的厌烦情绪。如在教学“吸腿跳”的舞蹈动作时,笔者让幼儿把一条腿当成“树”,另一条腿当成“小猴子”,玩“猴子爬树”的游戏,比一比哪位幼儿的“猴子”爬得又快又高,充分调动了幼儿的表现欲。

二、遵循幼儿规律,科学训练,发展幼儿的协调能力

幼儿的肌肉、骨骼都十分稚嫩,所以教师应重视幼儿的身心特点,立足启蒙教育视角,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选取适宜的教学内容,展开科学的训练,增强幼儿的感性认识和学习趣味,培养幼儿的舞蹈感知力,发展幼儿的身体运动技能,提高幼儿的学习积极性。首先,由形象入手。不管是理解能力,还是身体协调性,幼儿都处于不成熟的阶段。因此,教师必须注重启蒙教育,从身体认知与形象入手,增强幼儿身体感知能力与感性认识。如教师可以借助儿歌的生动形象,引导学生认识头、腰、肩、腕等身体部位;其次,由日常生活入手。如在教学舞蹈“小鸭子”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想一想鸭子的嘴是什么形状的,鸭子是怎么走路、吃东西的,然后让幼儿试着模仿鸭子的动作,比一比谁的动作更标准,以提高幼儿观察与辨别的能力。通过这样的反复练习,还可以逐步增强幼儿的身体协调性,使他们的舞蹈动作更准确、更熟练、更优美。

三、尊重幼儿差异,鼓励创造,发挥幼儿的舞蹈个性

舞蹈不单只是动作模仿,还是创造性的艺术,需要学生自由发挥、自我表现,进行想象升华。但是,在舞蹈教学中,有的教师忽略了幼儿的主动性与差异性,采取统一标准,缺乏创造意识与个性,所以导致部分幼儿因动作难度大、性格内向等原因,不敢表现,失去学习兴趣。在启蒙教育视角下,教师要尊重幼儿的个性,搭建宽松自由、自主表演的舞台,给幼儿提供自由选择的机会,解放幼儿的头脑与手脚,让幼儿能主动参与舞蹈活动,最大限度地释放幼儿的创新思维与个性潜能,提高他们的舞蹈能力。如教师可以给幼儿提供各种舞蹈材料或道具,营造和谐的环境,激发幼儿的舞蹈激情,然后要求幼儿伴着音乐节奏即兴舞蹈,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这样一来,幼儿会更加积极主动地舞动起来,感受舞蹈的快乐,提高学习舞蹈的信心。如女生可以用“披风”绑头,表演新疆舞;男生可以选择“手环”当“手鼓”,配合女生做“转圈”“踮步”等动作。

四、总结

点击查看全文

幼儿钢琴启蒙教育教学与实践

【摘要】本文从笔者的教学实际经验出发,依据幼儿钢琴启蒙教育的特色,探析幼儿钢琴启蒙教育过程中教学的应用与实践。同时剖析幼儿钢琴启蒙教育与教导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幼儿钢琴启蒙教育教学方面的主张,对于培育和提升音乐素质美学教育具有实践性意义。期望可以对广大钢琴教育工作者在幼儿启蒙钢琴教学有所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幼儿;钢琴启蒙;教学

一、我国钢琴教育的发展概述

十九世纪末,中国的上海、北京等地开始开展私人钢琴教育活动,二十世纪初音乐在“学院”运动中取得社会地位。新中国成立后,中央音乐学院于1958年正式成立由小学到博士生阶段的完善音乐教育体系,积极促进了全中国的音乐教育的实施。回溯我国钢琴教育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钢琴教育开始整体稳定性发展。许多家长会规划孩子在课余时间选择学习钢琴:第一,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家庭个体经济普遍呈螺旋式上升,父母会对孩子的美育教育产生需求。一方面是考虑孩子自身的艺术方面关于音乐素质的修养与提升,另一方面是曾经在父母孩童时期,童年的经济条件没有结出丰硕的音乐教育成果作为遗憾补偿。在众多乐器中,钢琴被视作拥有丰富的音乐表现力而成为家长们的首选,在演奏时需要演奏者通过身心全方位进行合作,这将影响到整个脑细胞的发育,同时训练孩子的创新思维发展与动作和谐。于是,许多学龄前儿童在父母的鼓励下开始学习钢琴,这标志着钢琴教育进入了一个非常炙热的时期。

二、目前幼儿钢琴启蒙教学的现状与弊端

钢琴艺术教育的本质即音乐素质教育。根据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简明教育辞典》的诠释,美育即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那么作为钢琴教育者,应培养学生充分理解和善于欣赏感受艺术美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产生艺术美的兴趣和无限的开放创造能力。由此可见,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主要内容,其作用是培养学生拥有审美能力的过程化教育。在幼儿钢琴教学的启蒙初级阶段,国内可提供琴童学习钢琴的途径分为“营利性”与“非营利性”的机构与组织,在社会音乐教育中多数家长的常态化选择为以下几种方式:1.通过类似家教的方式请钢琴教师来到家中授课;2.通过介绍或就近方式到教师固定的个人工作室学习;3.通过宣传的软广、网络平台或其他途径选择音乐学校或国内连锁与非连锁机构学习;4.参与报名所在地区的少年文化宫进行课余素质学习。相比之下,科班出身从业钢琴教育者的数量有限,作为专业的个人工作室所能容纳学生的人数有限,所以组织当地的音乐教育资源在音乐艺术培训学校学习钢琴课程逐渐成为一种趋势。正所谓利弊共存,无论是哪种社会音乐教育都会存在些许问题,导致当今的音乐教育特别是在启蒙阶段缺乏完善的统一教学标准以及钢琴教育平台。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目前存在的弊端:

(一)课程内容培训与管理非统一标准化

点击查看全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