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政治哲学常识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摘要:高中政治学科教学容量大、知识难度深、教学节奏快、评价要求高等现实问题困扰着刚升入高中的学生,种种的不适应往往导致学生学习成绩下滑、心理压力增大,这对高中政治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和学生的全面发展都是相当不利的。初高中政治要做好教材衔接、教法衔接、学法衔接、评价衔接,高中政治教师不仅要关注初高中政治在课程理念和教学内容等方面的共通之处,又要关注学生心理、意志和性格的培养,从而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初中政治;高中政治;教学衔接
2004年3月,教育部颁布实施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课与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校政治理论课相互衔接,与时事政策教育相互补充,与高中相关科目的教学和其他德育工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高中政治课在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教学实施等方面与初中政治课存在着较大差别。高中政治学科教学容量大、知识难度深、教学节奏快、评价要求高等现实问题困扰着刚升入高中的学生,种种的不适应往往导致学生学习成绩下滑、心理压力增大,这对高中政治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和学生的全面发展都是相当不利的。因此,做好初高中政治教学的衔接工作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一、教材衔接
初高中政治都强调以人为本,兼顾育人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以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为核心,在教材体系构建上以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为主线,有机整合了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多方面内容。而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是一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的人文综合性课程,集理论学习、社会认识和公民教育于一体,它不仅聚焦社会中的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生活等对象,以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关于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的主要观点为内容设置必修课程,而且还以科学社会主义常识、经济学常识、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科学思维常识、法律常识、道德伦理常识等知识为主要内容设置选修课程,这样的设置充分着眼于学生的现实生活需要和未来发展需求,把理论知识寓到生活主题之中,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需要。但高中政治作为一门涵盖心理健康、道德品质、法律常识、社会主义建设常识、经济常识、政治常识、文化常识、哲学常识等教学内容在内的综合程度最高的课程,其庞杂的课程体系、复杂的理论要求和密集的教学容量往往对知识结构不太完善的初中生而言具有相当高的学习难度。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要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把握其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实施建议等,对教材的基本内容、体系结构及其特点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实现教材与教学参考书、党和国家有关文件、时政材料及经典著作等辅助性资料的有机整合,把教材不仅作为知识和信息的载体,也作为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开展活动的工具。同时,教师还要充分考虑教材文本精神、现实社会生活、学生生活经验等的有机联系,在取舍教材内容、安排教学进度、优化教学过程、创新教学手段等方面创造性地创设学习情境,努力寻求学科知识与思想教育价值的交汇点,引导学生根据教材的主要理论观点、学科逻辑结构和思想教育方法来把握教材内容的精神实质。例如,必修课程《政治生活》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主线,更加关注学生的政治生活实践,按照“公民—政府—国家—政党—国际社会”这样层层递进的关系来组织教材,教师可以分别从公民、政府、中国共产党、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关系、国际社会等角度来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如从政府的性质、宗旨、原则、职能、决策、行政等角度归纳政府的知识串,从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执政理念、地位、指导思想、执政方式等角度归纳中国共产党的知识串,这样就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让学生在阅读教材、思考问题、探究学习、感悟知识中接受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点,帮助他们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
二、教法衔接
新课程实施之后,初高中政治课发生了很多积极的变化,特别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转变教学方式等先进理念已经不同程度地体现出来。但中学政治课程改革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去改进和完善。如学科地位缺失、教师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有待提高、教学实践中仍存在着片面强调书本知识、知识目标和课堂教学而忽视实践环节和情感体验、教学评价仍然存在方式单一和功能僵化等问题。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要注重学生的道德体验和道德实践,引导学生通过调查、参观、访谈、项目研究、情境分析等方式来增强道德学习能力。这种结合时政热点、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方式更多的停留在道德行为规范上,在情境问题的分析和理解过程中更加注重开放性问答。但高中政治教学更加关注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和我国发展的时代特征,重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的深入剖析,学生不仅要对问题进行有理有据的深入分析,更强调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而,高中政治强调要采用灵活的教学策略,把教师主导的“目标—策略—评价”过程和学生经历的“活动—体验—表现”过程结合起来,切实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高中政治教学方法必须根据当前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教师的经验和特长、教学条件等进行设计和选择,努力组成一个切合实际、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教学方法系统。在“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观的指导下,高中政治教学要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组织有效教学。首先,高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各种思维成分趋于稳定状态,个体差异水平趋于基本定型。高中生的形式逻辑思维和辩证逻辑思维逐渐发展和成熟,高中政治教学要利用初中生已经达到的形式逻辑思维水平和辩证逻辑水平为基础来创设学习情境,设置合适的教育目标,让学生能够超越日常经验的狭隘界限,以问题解决为核心,让学生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发现、从被动应答到主动探究,引导学生在范例分析、价值冲突、比较鉴别、探究活动中学会全面地、动态地看问题。其次,高中学生的伦理道德相对于初中生来讲已经相当成熟,他们能够比较自觉地运用一定的道德知识、道德情感、道德信念来调节自身道德行为。高中政治教学要采用道德推理教学、价值澄清教学、行为矫正法等道德教育模式,充分汲取民族传统道德与国外优秀道德成果创设认识教育情境、情感教育情境和行为教育情境,这不仅是教育主体政治观念及道德品质构建、生成与共享的过程,也是教育主体发展自身本性而进行的“对话”与“理解”的价值介入过程,实现教师价值引导与学生道德自主建构的统一。
一、教学语言要科学准确,规范得体
高中思想政治课本身理论性较强,专业性术语较多,教师在理论概念和意义的表述时,必须准确无误,不能含混不清,模棱两可,这是语言科学、准确的首要要求。例如,高一思想政治《经济生活》第一课中外汇的定义,即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这种定义是固定不变的,教师不能依据自己的意志来随意改变。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在要求是为人师表,那么,在上课时,教师的教学语言要规范得体,时刻要牢记自己是一名教师,特别是在政治课堂上,要给学生传输正确的思想,传递正能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教学语言要幽默诙谐,抑扬顿挫
教师教学语言的速度快慢、声音大小、语调升降都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处理好教学语言的组织与表达,会增强课堂的吸引力,提高教学的效果。善于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学生听这样的课会感到很舒服,很惬意。例如,在讲“哲学”内容时,教师可以用幽默的语言来描述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形而上学、机械主义等观点,学生理解这些概念时就会变得很容易。另外,教师要恰当地控制好语速音调。例如,学习一般材料的时候,可以加快语速;讲解理论原理时,要放慢语速,提高音调,引起学生的注意力,用声音提示学生学习的重点。当学生注意力分散时,要放慢语速;当课堂情绪高亢时,要露出微笑,加快语调,声音响亮。
三、教学语言要生动形象,深入浅出
高中思想政治课本身就比较抽象,内容枯燥无味,书本上的知识都比较抽象难懂。要想让学生认真地听讲,语言就必须生动形象,使学生听起来容易理解,学习起来较轻松,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政治常识》中,理解我国的国家制度与基本理论:国家、国体、政体、民主与专政、国家职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时,教师就要善于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表达,借用古言诗词,编成绕口令的形式,让学生很容易记住这些概念。另外,还可以引用广告语,扩散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思考,例如,新课标人教版政治必修四的生活与哲学的内容,就可以用“舞台有多大,心就有多大”来引入学习的内容,哲学本来就蕴藏在生活之中。运用生动的语言,将枯燥的政治理论具体化、形象化,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巩固知识,提高学习的效率。
作者:林伦学 单位:贵州省遵义县第一中学
摘要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哲学与艺术思维融合有助于丰富思想政治课堂的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学习热情;有助于开阔学生视野,提升他们的创新思维;有助于弘扬民族文化,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率。而哲学与艺术均需要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哲学与艺术的本源都是来自于生活,这些共性特征的存在使得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哲学与艺术思维融合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因此,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哲学与艺术思维融合,须要注重对思想政治教学中哲学内容与艺术内涵的分析,寻找共同的切入点进行融合,进而借鉴艺术作品和艺术形式去组织教学的内容和方式,同时,要注重教师艺术素质的培养,建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学哲学艺术思维融合
一、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哲学与艺术思维融合的意义和价值
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哲学与艺术思维进行融合是一种新的教学思路和教育手段,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身以及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1.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
思想政治教学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是相对枯燥的一门课程类型,仅仅依靠教师自身的讲解和传授,学生被动学习和思考,单一的教育手段加之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比较单调,尤其哲学部分对于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要求较高,这就使得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的学习,特别是哲学部分的学习热情较低。思想政治教学中哲学与艺术思维融合有助于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实现哲学与艺术的思维融合,把艺术的内容和知识融入到哲学教育中,为枯燥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注入了新的内容,使整个课堂更加丰满,这极大地丰富了政治课堂的教学内容,提升了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热情[1]。
2.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升他们创新思维
【摘要】思想政治课是中学教育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在素质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在阐述思想政治课性质、任务的基础上,分析思想政治课在中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中学;作用
一、中学思想政治课概述
1.性质。思想政治课是对中学生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以及有关社会科学常识教育的必须课程,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它对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中学思想政治课具有以下特征:(1)思想性。即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并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加强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的情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人文性。即以优秀文化、民族精神教育和培养学生,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坚定的意志,增强学生健康的思想情感,引导他们确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最终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3)实践性。即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实际,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将学习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通过自主体验与发现,逐步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并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第四,综合性。即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实际出发,有机整合道德、法律、身心健康等多方面的学习,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均衡发展。
2.任务。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和我国中学教育的根本任务决定了中学思想政治课的任务,可以把它概括为:(1)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教育。这是中学思想政治课的首要任务,即教授学生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常识及社会科学常识教育。(2)培养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和人生的能力。这是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基本任务,即从培养学生多种能力入手,逐渐形成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3)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对中学生来说,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其最终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即通过教学实践,让学生从而坚定学生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
二、思想政治课在中学教育中的作用
1.政治教育作用。政治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政治教育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影响人们政治观点、信念和信仰的社会活动,它的实施者通常是国家、政党或政治集团,受教育者是整个社会成员或他们中的一部分,为此广义政治教育又称社会政治教育。狭义的政治教育指在学校中进行的各种影响学生政治观念、信念和信仰的课程和活动,所以又称学校政治教育。作为学校政治教育的主要工具,思想政治课首要的作用就是通过教授学生思想政治课,传授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不断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使他们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自觉学习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是思想政治课最基本的作用,也根本上它区别了它与其他学科。要最大程度发挥思想政治课的这一作用,就要求该课程教师在坚持党的教育方针这一基础之上,用社会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去培育学生。
一、以教材中的优秀素材渗透德育
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教育的最主要的学科,因此,开展德育教学具有独特的优势。政治教材中的任何一节知识点都可以作为德育渗透的优秀素材,而且都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例如,哲学常识主要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为已任,不管是唯物论、辩证法,还是认识论和价值观等,都能够引导学生建立科学的观点。当教师在讲授这些知识点的时候,将德育穿插在其中进行授课是每一位政治教师的天然职责,这样的教学能够做到润物无声。再如,在讲授“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时,为了更有效的让学生正确地认识到逆境也能成才的深刻道理,教师可以结合“青蛙效应”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其中深刻的道理;“在一锅滚烫的开水中将一只活青蛙突然投向到锅中,就在将要落入锅里的一瞬间,青蛙奋力一跳,竟然死里逃生了。接着,专家又将锅里的水换成温水,将青蛙缓慢地放入到锅中,这个时候青蛙在锅里悠闲的漫游着,但是,随着水温逐渐的升高,这只青蛙却没能跳出水面。”接着让学生分析这只青蛙最后的悲剧说明了什么?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我们是否也在上演着青蛙式的悲剧?学生们开始展开激烈的讨论,很多学生得出一致结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节知识点,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进一步地去思索:“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所蕴含着的深层哲理。这样的教学,既能够优化政治课堂的教学结构,又能提高政治课堂的教学效率,而且还能够促使德育教育在政治学科中的渗透得到更进一步的落实。政治常识则是宣传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政党观、民族宗教观、国际关系观的有力阵地,教师可通过大量知识载体,因势利导,培养学生对我们祖国、我们人民、我们党的热爱之情。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开展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
要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需要教师在政治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将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探究知识,去学习,以此来逐渐地开展德育渗透的目标。要想将高中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需要政治教师在教学设计上以及学习方式和课后反馈等方面都把学生放在第一的位置,教学时,还要同时兼顾到教学的导向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保学生实现全面均衡的连续性发展。德育教育可以通过课堂的互动教学、情境教学的方式来代替传统课堂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的内心体验,多倾听学生的内心感受,这也能够有效地改变学生过去死记硬背的机械式的学习模式,引导他们转变自身的学习方式,逐步地转移到自主探究知识的学习方向上来。设置开放的教学氛围,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探究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也有利于引导学生实现道德行为和认知行为的和谐统一,增强他们的认知,强化他们的思想意识,促使学生真正地理解学习政治知识的内涵,以此来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健康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认真地钻研教材,选择灵活多样的且切合实际的教学手段,就一定能够提高政治课堂的教学效益。四、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对于学生来说,教师既要是知识渊博的智者,同时也应该是学生道德修养的榜样,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要具备崇高的思想道德素质与精湛的业务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教育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来。开展德育教育时,教师首先需要考虑自身人格对学生可能会产生的影响,并把这作为教育、熏陶学生品格的重要手段之一。基于此,教师授课时,要注意自身的形象,言传身教,用自身良好的行为习惯,坚定的信念和意志去教育学生,去影响学生。此外,政治教师也应该具有远大的理想、渊博的知识,坚定的立场以及高尚的情操,实事求是,这些都在无形中对学生起着很好的带头示范的作用,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不断地建立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师还要具有高尚的师德,比如,要有强烈的使命感和坚强的意志;还要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和判断力,对真、善、美要由衷的敬仰,对假、恶、丑要愤怒鞭挞。教师这些素养都能够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影响。
三、总结
在思想政治课中开展德育教学,实施德育渗透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端正自身的教学指导思想,确立正确的德育观念。此外,政治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重对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以情感人,情理交融,努力提高政治课堂教学的质量;拓宽政治课堂的教学渠道,把政治课堂教学延伸到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当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提高思想政治课堂的教学效率,才能将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充分地发挥出来,为社会的发展培养出更多所需的人才。
作者:贾晓静 单位:河北省唐县第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