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职业中学教育范文

职业中学教育全文(5篇)

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职业中学教育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职业中学教育

职中会计实践教学探讨

【摘要】随着我国各类企业数量和规模的不断增加,对于专业的会计人员需求量越来越大,我国各级各类学校要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具备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优秀会计人才。在职业中学中开设会计课程能够为有会计从业倾向的学生提供学习和发展的平台,通过职业中学的会计课程学习,可以获得初级会计师资格,为今后的高层次、专业化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职业中学在进行会计实践教学时必须要创新教学模式,提升会计教学质量和水平。文章就主要围绕职业中学会计实践教学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探讨。

【关键词】职业中学;会计实践;教学研究

一、当前职业中学会计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会计专业的教学理念比较落后

当前职业中学在组织会计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着教学理念比较落后的问题。很多中职学校为了扩大招生,往往将升学率和考证率作为会计专业教学的主要方向,从而忽视了对教学实践性的探讨研究。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以学生能够考取相应的会计职称为教学目标,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的培养,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就是为了评职称这样的思想误区,学生的专业能力得不到提高,毕业后即使获得了职称也面临着经验不足、就业难的问题。

(二)职业中学会计教学课程体系不健全

职业中学会计教学的课程内容体系还不够健全,对于职业中学的学生来说,他们本身的理论文化知识基础较差,在进行会计专业课程的学习时有可能会存在对专业内容不理解的问题,教师如果不注重合理的设置教学内容,忽视教学课程体系的层次性,一味的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灌输,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从而影响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学质量。

点击查看全文

职业中学课堂教学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国家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职教二十条”的提出,为职业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铺平了道路。职业中学作为职业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应立足于学校自身的特色和定位,来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其成长为创新、创业型高素质人才奠定扎实的基础。本文对职业中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探究,希望为实现中职人才培养目标提供一种新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中职学生;创新创业;培养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倾斜,中职学校教育走向了拐点,转型升级迫在眉睫。纵观现阶段的职业中学课堂教学,可以发现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总体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水平仍较为落后,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重点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1]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就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其走出校园、顺利走向工作岗位,甚至创新创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职业中学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现状

职业中学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学校的大力培养,也需要企业以校企合作的方式积极融入其中,通过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方式来提高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职业素养等综合素质。笔者对现有的职业中学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后发现:目前,职业中学学生的创新意识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学生们在学习理论知识时,大多依靠死记硬背。学习实践操作技能时,缺乏创新意识,不善于进行科技或技能方面的创新。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笔者在调查走访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入分析,其主要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单一目前,职业中学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较为落后、单一,教育体系并不健全。对此现状进行探究,发现主要原因为:一是职业教育与社会脱节。职业中学作为为社会培养、输送人才的一类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往往囿于一种思维,缺乏和外界的联系和沟通,更不用说展开全方位的合作了。校企合作、定点实训、实训基地建设等和人才培养相关工作开放程度不足,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缺乏民主性,导致该培养方案往往为一家之言,未充分考虑到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也与当下的市场对人才的要求不符,培养出来的人才创新意识不足,市场竞争力较弱。二是在职业中学教育教学中,存在着重视学历、轻视培训的现象;重视学生们的职前培训,忽视对他们的职后培训。这些问题的存在实际上都与职业中学的办学模式具有直接的关系。传统学校的办学模式往往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如果职业中学一味照搬,往往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起不到良好的效果,也不利于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全面的培训和提升。

2.欠缺双师型教师职业中学既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又需要他们具有实践操作经验,唯有此,才能使学生成长为全面型、创新型的实用型人才。[2-3]目前,职业中学师资力量不足,双师型教师队伍所占的人数较少,这就导致学生们往往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但实践能力低下,缺乏足够的创新意识。这些问题的存在就会导致他们在走上工作岗位时,由于缺乏创新意识,导致他们的竞争力不足。

点击查看全文

职业中学音乐多媒体教学浅析

一、职业中学音乐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的意义

在职业中学音乐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将音乐教学内容以文字、声音、图像等信息形式展现给学生,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易于学生理解那些具有抽象感性的音乐知识,以更加直观和生动的形式予以演绎。职业中学音乐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的意义在于:

1.1职业中学音乐教学中应用多媒体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们对音乐的兴趣。

针对职业中学学生的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是顺利开展教学的首要因素。一般来说,职业中学学生正处于猎奇心较重的年龄阶段,但是其获取抽象知识的能力又较弱,那么,利用多媒体就可以将他们的注意力更好的吸引到音乐课程内容中来,提高学生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培养他们的潜在音乐创造能力。

1.2职业中学音乐教学中应用多媒体可以使得课堂教学更具有效性。

多媒体音乐课堂可以使得课堂教学具有较强的感染力,通过文字、声音、图像等形式不断引导学生跟随课堂内容步步深入,产生共鸣,从而实现教育感染的作用并获得收更好的教学效果。

1.3职业中学音乐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还可以不断开拓学生的音乐视野。

点击查看全文

如何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职业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中国教育发展到目前,特别是职业中学中,无论是校方、教职员工还是学生思想教育方面都存在严重问题。

1、职业中学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职业中学校方在对学生的教育中重技能、轻思想。许多学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只是象征性的设置思想政治课程,只以形式完成为目的,而不是将此作为有效载体,达到育人的目的。还有,学校思想政冶教育相关制度有待进一步健全,形成合力。有些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尚未形成体系,没有制定切实可行的操作程序和规则,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具体运行中缺乏制度保障,导致教职工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相互协作的合力。

2、教职工自身思想政治素质有待提高。部分教职工思想观念出现偏差,意志不够坚定,受西方资本主义思想侵蚀严重,躺在功劳簿上享乐,奢靡之风弥漫,不愿意进一步探讨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未能做到与时俱进。打铁还需自身硬,教职工尚且如此,何谈教书育人?

3、学生的思想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存在反差。中学生崇尚自我、讲求独立,喜欢标新立异,对事物的认识有独特的视角和观点,不愿意接受简单化甚至他们认为的“教条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所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现实存在反差。

4、教学方式方法空洞,效果流于形式。教职工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导致教学方法抽象空洞,过分强调灌输的作用,使学生对所受教育内容产生质疑。教条化、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忽视了被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使被教育者产生逆反心理,制约了学生对思想政治的理解和内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

二、对症下药解决职业中学思想政治教育问题

点击查看全文

常州职业教育论文

一、近代常州的职业教育

历史考察职业教育在中国追根溯源应该到古代的艺徒教育或家传教育,那是完全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手把手的现场学习。19世纪70年代后,随着洋务运动的深入和民族工业的蓬勃发展,培养自己的技术工人和技术人才成为社会的急需,创办实业学堂、兴办实业教育便应运而生。一般认为,中国近代的职业教育经历了两个阶段,最初是由洋务运动发起的实业教育,进而转为为近代中国制造业服务的职业教育。可能由于起步较晚的原因,常州实业教育的思想并不是十分突出,直到1927年,常州的职业学校才开始出现以实业救国为特征的飞机科、汽车科、土木科等。相反,由于地方民族工业比较发达,尤其是纺织业,因此,常州的职业教育有一种因势而生、促进民生的特点,在专业和课程设置上发挥地方民族工业的特长。例如,常州的纺织业领先于苏南地区,因此,常州早期的职业教育多以绘画、刺绣、桑蚕、染织等专业为主。在教育理念上,近代常州职教完全体现了当时盛行的经世致用的教育主张。教育的目的不是基础教育,教育的目标也不是文人大师,而完全是当时社会急需的科技人才。教学的内容也主要是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在教育模式上,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这些与当今的高职教育理念都十分近似。

二、现代常州的职业教育

(一)解放初期的职业教育

解放初期,常州的工业、农业都处于萧条期,需要注入强心剂刺激它们的发展。职业教育得到一度的支持和促进,尤其是很多工厂企业加入到职业教育中来。这个时期的职业教育沿袭了当年职业教育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模式,课程设置应用性强,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毕业出来的学生能够很快到生产一线发挥作用。1950年,顾峤若、李鸿业等为适应记账方法的改革,创办私立常州真理会计补习班,先后设簿记班、会计班、成本会计班、统计班。迄1960年,全市共有15所职业中学:大成一厂纺织机械中学(1958年),大成二厂中等技校(1958年),大成三厂职业中学(1958年),民丰厂职业中学(1958年),常州机器厂职业中学(1958年),中华电机厂职业中学(1958年),常州化工厂职业中学(1958年),常州变压器厂职业中学(1958年),常州戚墅堰机车车辆工厂职业学校(1958年),常州建筑机械厂职业中学(1959年),常州开关厂职业学校(1959年),常州拖拉机厂职业中学(1959年),常州市政工程机电技术中学(1959年),常州市无线电厂职业学校(1960年),常州市二五三厂职业中学(1960年)。后来发生的和阻碍了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对普通教育的偏重使得很多人轻视职业教育,仅在一些普通中学里设职业教育班。1980年,市第七中学设毛纺保全班、棉纺保全班,市第九中学设无线电班、机械班,市第十七中学设拖拉机班,市第十八中学设服装班、塑料班、电工班。1982年,市第九中学设会计班、幼儿保教班。1983年,市花园中学开设大客车职业班、化工有机合成班。同月,市第二十五中学设电子模具职业班。市第二十三中学附设高中职业班。1985年,常州市控制电器厂与市第二十三中学挂钩,开设电子技术职业班。工、建材、城建、财经、卫生、艺术、物资等多个行业的14所中专校群体。市里各行业和大型企业也共建有14所技工学校,教育部门举办的有12所职业高中。

(二)改革开放后的职业教育

当改革开放春风吹起,常州市政府划定了新北工业园区,展开招商引资,大力兴办企业和工厂,对职业人才的需求又一次被推向高潮。此时,市政府很好地发挥了统筹职能,采取统一政策予以扶持,各类职业学校得到协调发展,很好地服务于常州纺织、服装、机械、电子、建材、化工等支柱产业。2004年,常州市整合三所市中心无发展空间的职业中学,易地新建占地105亩的职业教育中心(现为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首创了城市职业教育中心模式,开创了通过资源整合建设职业教育中心发展职业教育的先河和模式效应,为新世纪常州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建设常州高职教育园区奠定了基础。早在2002年,以一所工程型本科院校为龙头、五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进入的常州高等职业园区已经成为我国第一个以高等职业教育为鲜明特色的高职教育园区,涉及信息、机电、工程、轻工、纺织装类职业院校,基本上覆盖了制造业各个专业门类。目前,已建成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校企所合作的常州科教城和江苏省唯一一个省级示范性高职教育园区,真正走出了一条科教一体、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高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之路。新时期的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加强对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加强应用型课程和实训课程的开发,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践训练场所,让实训对象了解产品生产的过程,创建职业教育有别于高等院校本科专业培养的特色教育;另一个特点是校企协作,即学校与企业共同建立实习就业基地、共同参与办学过程、共同培养技能人才、共同建设实训基地、共同开展技术研发。不仅使教学更贴近企业和用人单位,而且,也为学生尽快进入“职业角色”创造良好的条件。

点击查看全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