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中学国际教育范文

中学国际教育全文(5篇)

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中学国际教育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中学国际教育

新课标下国际教育学生文化自信探究

[摘要]高中阶段是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和民族情怀的重要时期,面向高中阶段选择国际教育的学生开展文化自信培养意义重大。文章对高中国际教育中出现的教育主导权、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问题进行了分析,明确了新课标下高中国际教育中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并从课程内容设置、主题教育、拓展活动等方面提出了基于新课标的高中国际教育学生文化自信培养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阶段;国际教育;文化自信

自我国在高中阶段开展国际教育以来,至今已二十余年。新课标的推行使高中教学工作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针对高中国际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立足学生文化自信培养需求,基于新课标开展高中课程教学改革,优化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方法,探索完整、系统、操作性强的教学实践策略,深化高中国际教育学生文化自信培养改革。这有助于引导学生自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最终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高中国际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高中国际教育主导权问题

目前,我国高中阶段的国际教育有两种办学模式,一种是外方直接投资,学习课程由外方安排;一种是中外联合办学。在我国普通高中兴办的国际教育主要采用第二种模式,它是以普通高中为依托的国际教育,具体表现为以国际班或国际部的形式进行办学。在这种模式中,中方开设普通高中的教育课程,旨在让学生能够接受普通高中教育,通过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获得普通高中毕业文凭。外方则承担国外高中教育课程,学生通过完成相关课程学习来获得外方高中文凭。与此同时,高中阶段的国际教育还会设置外国语言习得课程及IP、IB课程,以让学生获得相应的课程分数,为其申请就读国外大学做准备。高中阶段国际教育办学模式中最突出的问题便是“教育主导权”问题。上述第一种办学模式用于外方直接投资兴办的国际学校中,教育主导权由外方掌握,学生接受的基本是纯粹的国外课程设置下的教育。第二种办学模式依托于普通高中,虽然形式上要求选择接受国际教育的学生通过高中学业水平测试,但学生学习的目的是出国留学,其在国内参加高考的概率近乎为零。实际情况是接受国际教育的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是外国语言文化习得,外语及其文化的学习几乎花掉了整个高中阶段全部的学习时间和精力,中方的教育主导权也在无形中被忽视。新课标的出台,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了有力保障。教师要明确教育“为谁培养人”和“培养什么样的人”,要清醒地认识到高中国际教育必须是中国的教育。教育国际化绝非要将国内学生的价值体系和意识形态纳入西方轨道,也非崇洋媚外,排斥本国传统文化的偏颇、功利的不理性教育。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教育主导权由谁直接掌握意义重大。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应当注重教育主权的维护,重视高中国际教育的定位和人才培养方向,这样才能正确把握高中国际教育的办学方向。

2.高中国际教育课程设置的重心问题

点击查看全文

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拼音教学方法研究

摘要:本文将结合笔者在白俄罗斯一中学的汉语课堂教学实践,初步探讨汉语国际教育实际教学中,笔者所理解的汉语拼音国际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并结合学习者的文化背景和学习习惯,初步浅谈汉语拼音在国际汉语教育中的教授和学习方法。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汉语拼音教学;教学方法

一、研究背景

在汉语国际教育相关领域,关于教学方法的研究已经颇为成熟,不仅有国内众多教育、师范研究院所的专业性理论支持,更有国家汉办孔子学院、孔子课堂以及各驻外使领馆教育处所主持领导的海外汉语教学实践的丰富拓展。多年来,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卓越成长、硕果显著,不仅在世界教育领域获得好评和人气积累,更为提升中国形象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积累了非常多成功的汉语国际教育实践案例和教学方法,这其中,关于文字、语言、文化等方面教学方法的探讨和研究已有很多著述,颇具规模,而在汉语拼音教学方法的研究上,笔者认为仍有很大空间。汉语拼音,作为汉语言文化的一项重要的支撑性内容,在汉语国际教育教学实践中,也是一项主要内容,因此,对于国际汉语教学中拼音教学方法的研究是具有实际意义和研究价值的。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汉语教师志愿者奔赴世界各地的汉语课堂,这些年轻人所亲身经历的异国教学日常和教学经验积累正是一笔宝贵的教育财富,因此,基于这样的探索和初步研究态度,笔者决定及时记录自己在汉语国际教育普通岗位上,对于一些教学方法的思考和探索。

二、教学实际及方法探索

国际汉语教学在国外课堂的特殊性和挑战性在于,面对的是来自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学习者,他们是在自己本土接受汉语知识,这一点与在中国留学的汉语学习者不同,在自己本国本土的学习者需要更多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感受和认知汉语这种新的语言文字的规律。以笔者所在的白俄罗斯中学为例,该中学本学期共有汉语学习班级五个,每个班级平均每星期有两节汉语课。时间是有限的,而且跨度很大,怎样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较长的周期内保持汉语学习兴趣,并掌握学习方法,这就要求教学者具有相应的教学策略创新与实验思维,勇于探索最适合本土的方式,让学生能够有效地学习汉语知识,感受汉语文化。作为教学主体一方的学生,要理解汉语拼音———这种形似、但意义不同于西方拉丁字母的语言符号,是具有挑战性的,因为人都是以母语为第一语言和思维习惯寄托的,对于非母语的第二语言,具有先天的距离感,以白俄罗斯所使用的斯拉夫语言为例,其语言与汉语在诸多方面的差异性更大,如何能够在一开始就拉近这种差异,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增加学习兴趣,这需要教师在一开始就找到适当的切入点,引入汉语拼音概念。作为教学主体另一方的教师,在非中国本土的异国课堂上,如何有效、正确地传递汉语的拼音识读方法和拼写规律,也是具有挑战性和需要认真思考的。首先,作为跨文化语言传播者,对于所在国文化,特别是所在国语言知识的掌握起到很大作用。以在白俄罗斯为例,在这样一个以斯拉夫语言———俄语言体系为主的文化背景里,如果能够有效结合俄语的发音技巧和语言规律,将其应用到汉语教学实践中,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起到指导和辅助作用的。在发音方面,汉语的发音位置和发声习惯显然与俄语不同,但如果能找到俄语发言和汉语发音之间的一个平衡点,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学生避免弯路,开始走上正确的汉语发声之路,并且能够因此而减少学生因为发生问题而产生厌倦或畏难情绪的情况。比如,汉语拼音字母的c、e、j的发音对于白俄中学低年级的学生具有难度,笔者发现他们更习惯于在单词或背字母顺序时发音,而在单独的字母发音时具有难度,于是笔者决定,结合俄语字母的ц、э、з进行引导性的模仿练习,然后在教授实际应用意义的汉语词汇“蔬菜”、“白俄”、“姐姐”的“菜”、“俄”、“姐”时,引入字母c、e、j的单独发音,并在此时着重练习,引导学生应用联想的方法巧记发音,相比于枯燥的单独记忆字母发音或许更加便于学习。同理,在使用俄语时也可以提醒学生注意,比如“идти”这个俄语单词里有汉语拼音字母j的发音,引入本土语言类似发声,应用联系和关联的方法,帮助学习者进行识读学习。相较于汉语文字象形性学习的趣味性,学习拼音的过程对于外国学习者来说无疑是枯燥的,首先因其与拉丁文字形似音异、易于混淆的属性,其次是由于拼音与汉语文字的一一对应学习过程是相对困难的,不易于记忆。因此,学生常常喜欢直接用本国语言标注文字发音,直接越过学习拼音标注这一过程,这在笔者所在的白俄中学汉语学习课堂初期非常普遍,虽然这样“外国腔”的文字发声可以勉强实现,但是这是不利于日后的学习的,因为汉语所讲究的“字正腔圆”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拼音的拼读规律所贡献的,如果初始学习阶段就这样跨过拼音标注,对于日后重要的拼音学习是不利的,显然是不提倡的。在汉语拼音的教学策略上,拼音教学是主要目标,但并不是唯一内容,可以加入其他语言或非语言手段的,以此减轻汉语学习者启蒙阶段的困难。在课堂设计上,可以结合声调以及手势、拼读趣味游戏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拼音的多变性和规律性,提升学习信心。比如,分发写有声母和韵母的字母卡片,多多鼓励学生进行拼读尝试,并告知其所拼读出的发音对应的汉语文字意思,学生会很有成就感,并且依据其发声的不同音调,代表不同意义,给学生树立声调的概念。

三、综述

点击查看全文

汉语国际教育文化教学研究

摘要: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对加强文化软实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汉语国际教育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这一背景下,加强汉语国际教育文化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分析当前汉语国际教育中文化教学的现状,探讨深化汉语国际教育文化教学的策略,以期进一步促进汉语传播,提升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关键词:“一带一路”;文化教学;汉语国际教育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加强汉语国际教育文化教学的意义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加强汉语国际教育文化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在周边国家的顶层设计,一方面是我国增加与深入对外开放的需求,另一方面更是强化对亚欧非和世界不同国家的互利合作需求。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主要内容是政策沟通、资金融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和民心相通等方面,而汉语言文化就成为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载体,加强汉语国际教育文化教学其意义自然非常重大。汉语国际教育是针对非汉语者,将我国的母语向外推广,不单是简单的进行教学,更重要的是将我国的文化进行传播,可以说是一种把外汉语教学与汉语国际推广组合的一种形式。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文化内涵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精神文化、物质文化、道德和习俗等内容,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推进,汉语国际教育文化教学对象不再仅仅是国外的留学生,还包括从事与汉语工作相关的社会人士以及热衷我国文化的国外人士。而这些人在汉语言的学习过程中,语言的学习自然是作为首要位置,但是文化往往有着更加重要的作用。语言作为文化与思想理念的关键载体,在大量的研究中也证明,有效地语言教学会伴随系统全面科学的文化教学,所以建立文化课程教学非常重要,首先是利于学习者对语言的学习。我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就是一个单一的汉字,会隐藏着很多的文化信息,要理解和掌握这些语言,我们需要通过对其文化背景的分析认识。例如我国的“鱼”字,在我国古典籍民歌中用鱼来象征男女配偶,人们常说“鱼水情深”形容的就是融洽的夫妻感情。要挖掘这一文化内涵,就需要从“鱼”字进行挖掘,“鱼”字本身有象征女性,鱼腹子多,超强的繁殖能力,而古代提倡多子多福,所以用“鱼水情深”表达了古代女子的美好愿望。其次是利于我国文化的传播和推广。随着“一带一路”的大力推进,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主动学习汉语言,在语言课的教学中,语言作为文化与思想理念的关键载体,自然就会加速文化的传播,而借助这样的机会,也更加有利于将汉语与中华文化共同推向世界。

二、当前汉语国际教育中文化教学的现状分析

汉语国际教育设立于2008年,是为满足汉语国际传播应运而生的一门新兴学科,到2015年,有关全国来华留学生数据统计知道,已经有397635名各类外国留学人员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811所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其他教学机构中学习。虽然每年都存在留学生增长的趋势,但是汉语国际教育中文化教学的现状依然让人担心,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化教学不集中

点击查看全文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古代文学课程教学

随着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程度的不断深化,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为培养高层次对外汉语专门性人才的作用日趋明显。作为该专业基础课程之一的中国古代文学,由于受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影响,在教学上出现了一些难以适应的新问题。本文从教学内容筛选、教法选择与课后要求三方面呼吁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古代文学课程进行一些探索,以期充分发挥该门课程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作用。

一、注重教学内容选点,兼顾培养学生兴趣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是注重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学、中国文化及中外文化交往有较全面的了解,进一步培养有潜能的对外汉语专门人才。然而,许多学生将这个专业理解为教外国人说汉语,不可能再深入到教外国人学中国文学经典。有相当部分的学生忽略了汉语国际教育所承载的文化传播与交流作用。在此错误观念基础上,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古代文学课程学习现状从开始就偏离了应有的方向。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古代文学课程设置仅有80学时,时间短,任务重,老师缩减授课内容,最终却顾此失彼,无法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学生听课犹如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既领略不到文学瀚海的博大精深,也难以对课程知识留下深刻印象,更不用说对中国古代优秀的文学作品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喜好,古代文学课程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所发挥的作用明显不足。因此,结合该专业需求,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是汉语国际专业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值得思考的问题。传统的古代文学教学重在文学史的构建,以时段为界将古代文学划分为几个部分,同时,对代表作家的生平、创作思想内容、作品艺术特色加以介绍分析,重在知识的传授,重结论,轻赏析,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育目标有一定距离。作为新兴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要想发挥古代文学课程应有的作用,就要结合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赏析能力,注重人文精神的熏陶,使学生领略到古代文学经典之美。以讲授杜甫为例。学校课时差别大,选择内容不同,可以说体现了一个学校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主观倾向。笔者以古代文学史精品课程在网上搜索,从几所高校公开的精品课程设置的课时进行比较:淄博师专3课时,陕西师范大学8课时,长江大学4课时,郑州大学2课时。从课时数字比较可以看出,一个经典作家的教学设计,在课时设置差别较大。最多的8课时,最少的只有2课时。在内容选择上,有的略去了生平。在创作方面,有的略去了古体诗,较多学校只讲律诗。可以说,内容的选择和处理,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改革观念,由此也决定了课时长短。笔者认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预习的空间。学生自己能读懂的,可不讲或少讲。如杜甫的生平,完全可以教给学生去预习,不必要占用课时来讲述。对内容的选择从量的方面去考虑,可以先不讲杜甫的古体诗,课堂上集中时间和精力来讲杜甫的律诗,在讲授律诗时,也不必过分从诗歌史的方面去梳理,强调诗歌题材转变、律诗形成过程和叙事技巧完备等,而应结合具体作品来理解和感悟杜甫诗歌的主要风格。当然,在内容筛选方面不是越少越好,而是要在一定量的基础上兼顾学生的兴趣培养。也就是说,在教学内容的选定方面,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必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还以杜甫为例,由于时代原因,这些90后的学生很难理解杜甫的忧国忧民及其诗歌的精神内蕴。既要让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走进杜甫诗歌,又不至于感觉太枯燥,在授课时就要选择合适的角度。笔者所从教的汉语国际教育班级,学生大多为女生,她们对于古代女子的关注以及对爱情婚姻的关注会更多。经典的《兵车行》《三吏》《北征》等,她们不太感兴趣,而且中学阶段大多了解。在这样的基础上,笔者转换视角,结合杜甫其他作品来理解,如选讲杜甫《即事》:“闻道花门破,和亲事却非。人怜汉公主,生得渡河归。秋思抛云髻,腰支胜宝衣。群凶犹索战,回首意多违”[1]。这首诗是写唐代宁国公主惨淡回国,途径秦州(天水)的事情。安史之乱之后,肃宗为向回纥借兵,平息战乱,把宁国公主嫁给回纥王,当时才14岁,但回纥王第二年就去世。按风俗宁国公主当殉葬,据理力争后达成妥协条件:宁国公主用割面毁容的方法来免于殉葬。宁国公主用刀子把面容划破,放还唐朝。杜甫路过秦州,知此事后,把这段史实浓缩成五律《即事》。对于宁国公主的遭遇等,学生兴趣非常高。这样教师可以趁此讲解当时的历史背景、杜甫叙事诗特点、“诗史”特点,等等。又如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咏王昭君:“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笔者结合许多咏昭君的诗词来帮助学生理解此诗,同时也兼顾了学生的兴趣。如联系南朝江淹《恨赋》:“明妃去时,仰天太息。紫台稍远,关山无极。望君王兮何期,终芜绝兮异域。”李白咏昭君诗:“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燕支长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生乏黄金枉画图,死留青冢使人嗟。”王安石《明妃曲》有“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角垂”,姜夔词有《疏影》:“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塑造的昭君多是凄苦、憔悴的哀妇形象。吴瞻泰《杜诗提要》这样评价杜甫的昭君诗:“发端突兀,是七律中第一等起句,谓山水逶迤,钟灵毓秀,始产一明妃。说得窈窕红颜,惊天动地。”意思是说,杜甫正是为了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在比较不同的咏昭君题材的作品后,观看有关王昭君内容的视频,如“当代梅兰芳”李玉刚表演的《昭君出塞》、杂剧《汉宫秋》的片段等,诗乐舞一体,古代史实与当代明星相结合,让学生欣赏、沉浸在令人震撼的美感之中,真实感受古代文学作品之美。从而理解杜甫诗的“诗史”特点,这样的效果显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针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注重国际文化交流的特点,讲课时就要对于国际影响大的诗人多补充些资料。如李白与杜甫诗歌讲授时,除了传统的古代文学内容外,应增加他们在国际交流方面的资料。如以故事的形式讲日本著名学者吉川幸次郎对杜甫的崇拜、日本学者专门到南阳白河岸边寻找当年李白的足迹,等等,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这些大家的印象,又和他们的专业密切相关,他们的兴趣点自然会有所提高。

二、注重学生参与,走出多媒体教学的误区

长期以来,传统的古代文学教学课堂形成了重讲轻练、老师热情讲、学生被动听的局面。多媒体的使用,成了古代文学课堂授课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据集美大学孙桂平在调查的基础上指出:“多媒体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中国古代文学课堂类似于‘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可能性诗意,而倾向于使教师变成传授古代文学知识的理性工具。”多媒体教学在古代文学课堂上所发挥的作用已超过了其应有的作用而开始走向反面。多媒体教学在形式上显得过于张扬,而情感心灵等内容实质被光电环境挤压,致使“中国古代文学的学科特征和固有的人文精神正被不断消解”。复旦大学骆玉明教授在讲授古代文学课时,就很少用或不用多媒体。即使用了多媒体,还是要在黑板上板书,用他的话来说:“在黑板上写字,是当老师的快感。”他讲课时,书上有的就不讲,避免重复。南京大学莫砺锋教授讲课也很少或不用多媒体。他在讲杜甫时,也讲作家生平,但他善于结合自己的情感和游历的经历,使人感到不枯燥,效果要比用课件详细展示杜甫生平却印象深得多。当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古代文学课,在教学方法上,就要努力学习著名学者们授课的精讲的本领,而不是把备课功夫都用如何使用多媒体上。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应该放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将来要具备传播中国文化的这一目标出发,在能力方面要有意识培养传播文化知识的实际操作能力。这不但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基本功,而且还要将掌握的知识传递给他人。因此,笔者曾尝试发动学生搜集资料,结合中国文化交流的热点问题,在课堂上引入“唐文化的魅力———以XXX为例”微课试讲活动。在课堂上利用几分钟时间让学生试讲,集体评论。具体步骤是:教师将一个班进行分组,每组选定一个教学内容,集体备课,一人试讲,全班师生进行评议。每节课小组轮流,通过这样的方式,深化对中国文学对中国文化传播的重要性的认识,也锻炼了学生传播中国文化的操作能力。学生从学习中国文学的被动角色转入传播中国文化的主动角色,这既提升了学生的参与度,又体现了本专业建设的特点。只要持之以恒地开展类似活动,总会显现出专业建设的长远优势,也有利用在教学中营造互动环境。当然,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古代文学课堂上还可让学生吟咏背诵,可以就一个话题讨论,可以让交流自己的心得,等等。总之,老师的讲授是在学生充分参与基础之上才去进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参与者、实践型的学习者。而不是一个可有可无、没有任何压力、领略多媒体的听众。

三、注重课后管理,强化积累习惯的培养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在能力方面要求掌握基本的人文知识,熟悉中国国情和社会文化,对中国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法律等有较全面的了解。有人认为,对该专业的学生,在古代文学作品背诵方面,不应该像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一样要求那么高。笔者却不以为然。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要实现专业能力培养目标,将来胜任在国外传播中国文化的工作,自己不能仅仅满足于对中国文学、中国文化及中外文化交往有较全面了解,而是要有对此有很深的感情和强烈的爱。要达到此境界,对古代文学作品没有扎实的背诵能力和积累习惯是远远不够的。要想影响身边的人去构建汉语语境,或者说去构建学习中国文化的语境,古代文学作品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这就要求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必须在背诵、积累上下功夫。周绍贤在《道家与神仙》一书中说:“诵诗可使六腑安宁,秽气消亡,可以启智悟道,招吉纳祥。”强化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背诵能力,对于陶冶他们的道德情操,辅助对古文名篇的理解,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都非常有益。汉语国际教育古代文学课后重视吟诵体悟,多读多背,强化习惯培养,应该说是与该专业学生的长远发展利益相一致的。培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背诵积累习惯,刚开始要求不要太高,设置目标要让他们觉得可以实现。如要求每天背诵一首诗。坚持两个月,如果真能做到,已经很不容易了(据课堂提问,一周能背7首作品的学生很少)。在达到较低目标之后再逐步提高要求,如一学期需达到多少的背诵量、积累量。我们要给每位学生以期望和鼓励,因为正确的评价、适当的表扬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提高他们的背诵、积累兴趣。笔者在教课中,经常强调背诵的重要性,强调用零碎时间背诵,比如利用等车,路上走路的空隙,两三个同学就可以相互检查督促等。课堂随时花三五分钟的时间检查,虽然只是提问几个同学背一两首诗,但是效果还是很好的,培养了学生吟诵的习惯。福建师范大学李小荣教授曾在《旗山访谈录之名师有约》节目中接受采访时说:“我让每人背一首唐诗,有的学生就背李白的《静夜思》这首小学的诗来应付老师。”出现这样的例子,李老师心里特感到悲凉。后来他尝试一些抽背等强化背诵、积累的方法,所教年级背诵情况大有改观。作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古代文学课,在课后管理要求上,也要注重学生文学作品背诵积累习惯的培养。长期坚持,也能达到与汉语言文学专业一样的基本功,也只有这样,古代文学在该专业中的支撑作用才能得以彰显。综上所述,国际汉语教育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在内容选择上,应充分考虑学生心理承受和兴趣,同时兼顾国际文化交流特点。在教学方法方面,应该努力纠正以老师为本位,过多讲座式的讲授,走出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的误区,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体地位,探讨注重学生操作能力培养的“微课试讲”教学方法。在课后要求方面,强化督促检查,注重背诵和积累习惯的培养。三方面齐抓共管,向有限的教学时间资源和空间要质量,才能使该专业学生在文学知识储备、作品审美鉴赏解读能力、文化传播能力等方面有所提高,只有这样,汉语国际专业古代文学课程的设置才能在本专业课程体系中发挥应有作用。

点击查看全文

语言文学类学科专业一体化路径研究

摘要:黑龙江大学文学院在学科专业一体化实践中,注意本科教学体现“基础与前沿并重”理念,探索本科管理队伍“学科化”的模式,突出各类平台对本科生参与科研工作的巨大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关键词: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专业;一体化

现代大学肩负着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的双重使命。如何将这两项任务有机结合,使其互动发展并形成良性循环,就成了各学科、专业都需要思考的问题。黑龙江大学文学院从自身实际出发,牢固树立学科专业一体化的发展理念,在该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黑龙江大学文学院的前身是成立于1958年的中文系,是黑龙江大学历史最悠久、底蕴最深厚的学院之一。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文学院在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学院目前开设有汉语言文学和汉语国际教育两个本科专业,其中汉语言文学为国家级特色专业,2019年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成立于2001年,黑龙江大学是国内较早开设该专业的高校之一,当时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东北地区对外汉语教师培养的空白,2009年该专业被评为省级重点专业。学科建设方面,文学院目前拥有中国语言文学博士一级学科授予权,开设有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拥有中国语言文学硕士一级学科授予权,开设有8个二级学科学位硕士点和1个专业学位硕士点,科研实力较强,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黑龙江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列入B类。

一、本科教学体现“基础与前沿并重”理念

在夯实专业基础知识方面,文学院的两个本科专业除了开设有传统的基础知识类课程外,还注重引导学生自觉从“经典”中汲取营养。汉语言文学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均设置“专业经典导读”课程,开设3个学期,每学期20学时,共计3学分。经典导读的内容分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汉语言文字学等方向,分别由相关教研室的骨干教师承担教学工作,主要介绍本学科的经典书籍,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阅读”,在阅读中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开阔研究视野。为使“专业经典导读”的效果更加明显,不流于形式,该门课程采取“闭卷”考核的形式,学生在赏析优秀作品的同时,还要将相关的内容牢记于心,融汇于自身已有的知识体系之中,为其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在关注学科前沿方面,文学院一直强调本科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与时效性。学院每年将教师本科授课内容的更新程度作为评选教学优秀奖的重要依据。文学院所有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为本科生上课,保证了学科的前沿知识能够下沉到本科教学第一线,让学生汲取最新营养,在理解和掌握教科书上那些基本概念的同时,联系学科动态来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知水平。汉语言文学专业举办“学术性读书会”,邀请知名作家、专家学者与本科生进行面对面交流。汉语国际教育专业重实践,学院就定期组织有海外教学经历的志愿者教师来校座谈,让本科生了解汉语国际教育的重要意义以及目前国际中文教育的最新状况。除此之外,学院还专门为两个专业分别设立“学科前沿问题”讲座,一般由学院科研骨干担任讲座嘉宾,主要面向低年级本科生开设,目的是希望学生一入校就能够具有开阔的视野,引领其关注科研、关注前沿。

二、注重本科管理队伍“学科化”建设

目前多数高校均采取专业课教师“不坐班”的管理模式,所以对于本科生特别是低年级本科生来说,与其日常接触最多的是辅导员和办公室负责教学管理的老师,而一直以来辅导员、教务员与专业课教师分属不同系统,各自有独立的工作内容和知识体系。黑龙江大学文学院使学院的辅导员及教务管理队伍“学科化”,打破条块分割,使其成为本学科中的一员,要求其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用掌握的学科知识弥补学生专业方面的不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目前学院的辅导员基本都在攻读中国语言文学各学科方向的博士研究生,教务管理队伍也已经基本实现了本学科博士化。2019年6月黑龙江大学出台了《学业导师管理办法》,要求在本科一年级各班均配备学业导师,每位学业导师指导的学生人数不超过30人。学业导师的职责主要是引导学生建立专业认知、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科研能力等。文学院则提出使学业导师“学科化”,每年从近期留校的年轻博士中择优选聘各班的学业导师,教师除了向学生讲解本科阶段的课程体系和学习方法外,还要将自己学科抽象的专业知识具象化,讲给这些初入校门的大学生,使他们从大学一年级就开始逐步建立起科研意识。学校虽然要求这一工作只在大一阶段进行,但文学院鼓励各位导师后续仍然能够和自己所带班级保持联系,在专业知识方面为学生答疑解惑。高水平的本科教育是科研后备力量的“蓄水池”,持续的科研培养不仅能够提高本科生的质量,更能够为后续的学科招生提供良好的生源。从“学业导师”到“学术导师”,虽仅一字之差,但打破了本科生与专业课教师“只课上谋面、学期结束再难相见”的传统模式,使教师成为学生学术思想的引领者、专业知识的领路人,提高了本科生对于学校、学院、学科的认知度,培养了师生之间的感情。

点击查看全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