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中学教育专业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摘要:大学教育和中学教育的衔接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以临床医学专业为例对此进行了探索。我们通过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形式制作了基础医学先修课程,并进行试点学习。调查问卷结果显示,中学生对本课程接受度较高,认为能够激发生物、化学等相关学科的学习兴趣。基础医学先修课程不仅对中学生在高考后专业选择起到引导作用,而且可以作为中学教育与大学医学教育的一种有效衔接。
关键词:大学教育;中学教育;教育衔接;基础医学;先修课程
一、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教育与中学教育衔接的实践
目前大多数高中仍然以传统的文理分科教学模式为主,学生在学习中选择余地较小,因此主动学习,特别在是根据个人兴趣进行深入的探索性学习不足。这种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在完成高考后,对大学专业的选择缺乏自主意识,具有很强的随机性[2]。高考制度改革后,这个问题将会提前到中学阶段,主要体现在选择专业时没有明确倾向性、缺乏对所选专业的理性认识、主要以教师或家庭其他成员的导向为主等问题。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如医学院校、理工类院校中这些问题表现比较明显,尤其是临床医学专业的选择上尤为突出[3]。临床医学专业因为其专业性强、就业率高、待遇保障好等特点,是高考中的热门专业,也导致其录取分数居高不下。在本科教学的过程中发现,本专业的学习对学生的个人素质要求较高,特别是对其理性思维能力、性格的坚韧性等方面都有一定要求。部分学生进入医学院校后难以适应学科要求,学习效果不佳,集中出现的问题包括学习过程中兴趣不高,考试前集中突击过关,甚至放任自流,严重者无法完成学业、中途退学。2018年省级质量工程项目指南指出,鼓励高校建设一批面向高中、具有本校优势与特色的大学先修课程,能够起到供高中学生选修课程。为了进一步顺应新高考模式下的教学改革,加强学生早期兴趣培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我们设计了基础医学先修课程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OpenOnlineCourse/MOOC)。通过设计制作基础医学先修课程,以短课程的方式,向中学生介绍临床医学以及相关专业所涉及课程。这不仅起到提前启蒙、激发学生对相关专业的学习兴趣,为将来的专业选择起到引导作用[4-5],而且加强了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的衔接。基础医学是研究人的生命和疾病现象本质及其规律的科学,是现代医学的基础,也是高等医学院校教学的重要基础环节。因此,基础医学先修课程整合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免疫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系统解剖学等相关学科内容,是一门供中学生自主学习的科普性、综合性医学基础理论课程。我们组织安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以及第一附属医院相关专业经验丰富的教师和专家,设计制作了一批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相关的课程,包括组织学与胚胎学、人体寄生虫学、生理学、病理学、人体解剖学、医学微生物学、病理生理学等课程。基础医学先修课程在线课程分成理论和实验两个部分,理论部分主要包括基础医学各个学科课程的基本理论、结合实验观察指标以图片或动画的形式演示课程主要内容、讲解课程要点以及与相关临床疾病的相关性等。实验部分则从生活中常见的医学、生物学相关现象,结合中学生物学教学内容,设计虚拟实验,供学生操作和学习。学习者可以通过网络的在线课堂进行学习,内容包括课程简介、讲义、教案、多媒体教学课件、理论教学录像、教学图片、教学动画、相关临床病例、习题库等多项开放资源.
二、衔接教育实践的效果
通过基础医学先修课程MOOC的建设,以在线学习的方式面向中学生开展医学相关知识的推广普及,系统介绍基础医学总论部分和各系统重要实验内容的相关理论知识,突出基础医学各个学科的知识性、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建立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教学体系。该课程分别在不同学校进行了试点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们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在初、高中开展基础医学先修课程接受度调查。本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148份,其中初中学生103份,高中学生回收问卷45份。结果显示,55%的初中学生和75%的高中学生有意愿通过在线教学的方式学习基础医学先修课程;70%的初中生和83%的高中学生认为将初、高中的生物、化学实验内容穿插入基础医学先修课程中会对他们的基础课程学习具有帮助。超过90%的被调查者认为,通过基础医学先修课程的学习,能够加深对临床医学专业的认识,有助于未来专业的选择。同时,该课程在马鞍山某中学班级进行试点学习后对学生调查结果还显示,90%以上学生认为本课程内容能够扩展课外知识;60%的学生认为,对以后个人专业的选择起到帮助作用。此外,我们还将该课程对医学专业大学新生进行了开放学习,使他们刚入学时就了解本专业的特点、知识体系和基本要求,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生通过学习后,激发了专业学习兴趣,学习更有主动性,提高了后续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
三、结语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以来,中学教育已显现出加强社会责任的培养的教育改革浪潮,加强教育质量,建立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已经成为很多国家和地区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措施。因此应对中学教育采取质量控制手段,以确保儿童的身心健康和和谐发展,在各部门协同努力下,对中学教育进行评价、价值判断与指导。但是,中国的教育质量监测还没有形成标准体系,缺乏相关的政策指导。本研究拟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深入中学工作实践,探讨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并结合中国中学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一、中学教育质量内部控制问题现状
中学教育质量的主要主体是中学教育质量的相关负责人,包括直接参与者和监测人员。监测机制的组成、性质和地位直接影响到监测工作。但是,中学教育质量其中一个问题表现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对监控主体的不明确,学校管理者对普通教师的地位不认可。要形成一个系统的监测小组,不明确主体地位,上层管理层和普通教师缺乏有效沟通,系统会影响民主化与科学化的监督工作。监控实施过程是教育质量监测工作的主要部分。但大部分教师甚至管理者对管理的具体应用的监控手段和注意事项,这一问题是不是很理解,导致监测手段没有实际意义。
二、中学教育质量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原因
对教育质量进行监控。很多老师听了教育质量监测的第一反应是安装了监控摄像头,即监控和控制教师的执行情况,比如老师认为监控是不是在每一个班上安装监控视频,我觉得这是必要的,因为家长看到老师的日常工作,看不到体罚。这个想法可能导致一些老师对教育质量监测的负面印象,是一个硬性的、缺乏人性的措施,将难以实施。特别是对资金和学生都有公办中学的保护,在民办中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存不突出,外部检查和监督更容易成为教育质量的一种形式,难以进一步提高。在没有具体的规范和要求的情况下,很难准确地掌握实施过程中的监控和控制,比如对各种类型的监控工具的实施,监测标准的依据是什么,监测周期应该是多长时间,如何评估效果如何。对此,希望中学有专业人员提供了更多的理论和操作指导,探索式的中学教育,但似乎缺乏有形的东西。
三、中学教育内部质量监控的路径策略
(一)强化科学的教育质量监测意识
(一)
1.高职院校美术教育的师资力量缺乏,观念相对来说较落后
在美术教育中,很多高职院校由于受多方面的条件限制,没有专业美术教学教师,很多都是由兼职教师代上。不管是专业的美术教学教师还是兼代美术教学教师,在美术教学专业分寸比较难把握,如何掌握美术教学课程的专业性是高职院校面前的一个难题。随着美术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美术教师观念上也有待于提高,注重美术理论知识与美术教学实践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教书育人,而且也越来越多地从事相关的教学科研工作,在授课过程中,有意识地将美术教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把与美术教学相关的学术界最新研究成果讲给学生,把枯燥的美术理论课程变活,将学生的视野变得开阔,我们一直都在期待着看到这个变化。在美术课堂教学中,除了教师的专业知识能力外,影响美术教学的重要因素还有教师的授课方式。由此可看出,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已不再适合现代美术教育的学习,如何转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态度,让学生被动为主动,激发学习积极性也是教师面临的又一个难题。教师个人专业能力、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和教学能力的不断提高对于美术教学起到促进作用。
2.高职院校的美术教学模式没有转变
目前仍有很多高职院校没有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的重要性,从而导致学生的美术专业素养与综合素质的缺失,影响了今后从事美术教育技能的培养。现在美术专业高考重视专业基本功,文化录取线低,这样不利于全面综合艺术素质的考查和人才的选拔与培养,也不利于美术教育事业的长期发展,同时也误导了学校的美术教育。现在许多学生在高考文化无望的情况下,转来报考美术,作为取得大学文凭的捷径。他们入学后既不喜欢美术专业,也没有基本美术基本功的素养,学习积极性较差,对高校美术教育教学模式培养起来很困难。另一方面从学生自身情况来说,只重视实践而忽略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美术学习作用。长久以来,美术专业高考录取分值的较低,导致招录进来部分学生文化涵养欠缺,对理论知识学习兴致不高,再加上现在很多高职院校的美术课被随意占用,从而使学生的美术常识与大学美术课程的衔接上出现断层。有些学生考入高职院校后,美术理论知识从最基础开始学起,其学习难度与美术教师的授课难度无疑又增加。美术属于专业理论基础课,在高职院校中,校方为方便管理把美术课程进行划分,实践课由学院自主排课,理论知识课统一由学校教务部门来排课、管理。在这期间,不适合美术课程特殊性的管理方式导致美术教学无法开展实地参观和实践的多样化教学模式,这对美术课程的学习是有害的。虽然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视频和图片来辅助教学,但这与面对实物是有差异的。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直观教学对美术的学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教师可带学生去美术馆和博物馆等实地考察,在考察过程中将相关知识有机结合对学生作讲解,既提高了学生的理论知识的掌握能力,又使其对美术教育做了实践活动,反映甚好。我国各级美术馆、博物馆和纪念馆都免费开放,这给美术课程创造了很好的直观教学条件。但目前来看,仍有很多高职院校并没有充分利用好这些有利条件,美术的教学模式还需得到进一步的转变。
3.高职院校对美术教育管理存在不足地方应加强科学管理
现在很多高职院校的美术课程考察多采取闭卷考试的模式。闭卷考试只考察学生的简短文字材料或识记性问题,考试内容比较简单,大多能从书本上直接找到答案,这种考试形式虽有利于考查学生的识记、简单理解和应用能力,但会让学生死记硬背、追求及格为最终目的,根本考察不出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也不利于培养其综合能力,所以我们应该考虑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评定学生对美术相关知识的掌握水平。另外,在整个美术教学管理中,美术教材的作用也十分重要,怎样在美术教材中选取符合教育部规定又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教材,学校也应做审慎的思考。高职院校美术教育工作就是管理力度不够,没有相应的管理机制。因此高职院校美术教育要得到健康稳定的发展,就必须走依法治教的道路。就必须要求各高职院校执行国家教育部关于$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的要求,同时各级地方教育部门也应该完善并制订相应的高职院校艺术教育的规章制度,将美术教育纳入综合教育改革、督导评估等各项工作中去,使高职院校的美术教育与整个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对高职院校美术教育的科学管理。高职院校美术教育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对美术教育的学习不单单是掌握在过去的历史中,而是在看清过去的同时更好地展望未来。美术教育与人以及社会形成了彼此联系、双向构建的关系。对于以培养人才为基础的高职院校而言,将现代的美术教育理念与培养高模式人才意识相结合,同时吸取国际上各种美术教育形式的优点加以发展、创新,使美术教育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一定的价值及其重要地位。总之,虽然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美术教育教学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但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美术教育教学状况也在逐步发展。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的探索与研究适合我国高职院校的美术教育专业教学,就会达到相应高度的教学水平。
摘要:新时代中学劳动教育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抓手。文章简述中学劳动教育的内涵,提出中学劳动教育的实施困境,分析造成困境的原因,探讨中学劳动教育的实现路径。要强化师资力量,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独立开设劳动教育课程,开展多样化的劳动教育实施方式,充分发挥劳动素养评价功能。
关键词:新时代;中学劳动教育;内涵;路径;核心素养
劳动教育对于当代中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实施劳动教育是开展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实施劳动教育也是培养高中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中学劳动教育发展至新时代,其育人功能逐渐增强,然而目前中学劳动教育实践仍存在发展受阻的现实困境。本文通过明确新时代中学劳动教育的内涵,对新时代中学劳动教育的实现路径进行探索
一、新时代中学劳动教育的内涵
1.从静态到感知:劳动教育的新目标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迁,劳动教育的目标也在不断变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劳动教育的目标由最初的在劳动中进行教育到劳动服务于社会再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劳动教育从静态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走向了致力于感知劳动精神、树立劳动价值观、培养劳动技能的道路。2020年7月9日教育部颁布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新时代中学劳动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劳动观念,弘扬劳动精神,培养劳动能力,传承劳动品德,养成良好劳动习惯。要使中学生积极学习劳动理论知识,并对劳动充满热忱,对劳动工作者衷心敬佩,对他人的劳动成果精心维护,培养中学生基本的劳动技能,让中学生在劳动实践中感受劳动人民的伟大,养成勤俭节约的品德。
2.从孤岛到整合:劳动教育的新内容
一、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在课程上存在的不足
(一)学校注重专业课程、忽略心理教育课程
很多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都比较晚,致使一些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不够认识和了解,在他们的心中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不强,对专业课程的兴趣更高,因为觉得专业课程才是对他们最有用的东西,加之学校学习这门课时仅仅用分数来衡量课程的好与坏,而不注重学生的实际主体特点,也忽略了他们在年龄上的一些因素,这样的教学制度不仅不能让学生的心理健康得到改善,还反而刺激了一些学生的心理,使学生更加呈现出叛逆状态,最后让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失去兴趣,也让师生的关系处于不和谐状态,最后以至于心理健康教育受到阻碍。
(二)课本内容缺乏“三性”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课本都比较死板,没有灵活度,缺乏“三性”,所谓的三性指的是渗透性、系统性以及连贯性,这三性在心理健康的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一些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考核课程,用分数来衡量学生的心理素质,不把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内容付诸实践,做到活学活用,让学生将心理健康教学与其它课程的内容综合起来学习,这让一些学生又产生了另一种错觉,觉得他们学习心理健康教育也是为了应付考试,所以让他们会有一种增加了压力的思想,由此对心理健康教学这门课程越来越反感,这种缺乏渗透性的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使很多学生丧失了信心和动力。另外加之现在的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没有规范统一的课本,都是一些待用课本材料,所以缺乏系统性与连贯性,根本就没有达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目的,换一种角度的证实了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的开展失败。
(三)单调的授课模式
中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授课模式还遵循的是其它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在这期间,学校依然只是重视课本的知识,而不注重教学的实效性。让一些学生在其它专业课程的压力下更增加了一些负担,从而让学生更加厌倦心理课,这就与起初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的逆向而行了。由此可见,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开展具有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才能推进心理健康教学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