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自然科学研究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摘要追溯晚清民国期间综合性大学文理综合版与中英文混合版学报历史的背景,考察1949年至今70年来大学科技学术期刊分册专辑出版模式的形成和发展。认为1951年的《厦门大学学报》和1963年教育部主导的《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专辑出版,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读者群体未能细分的缺点,达到了准专业期刊或准专辑出版的效果,有积极的借鉴价值。建议推广分册专辑出版,以便弱化大学综合性自然科学版数量过多、规模过大、与科学和教育发展规律相悖、与期刊传播规律相悖的不利态势,变劣势为优势,变优势为特色,进一步发挥大学科技学术期刊在国家科学技术研究中的重大作用。
关键词大学科技学术期刊;综合性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分册专辑出版
1百年历史沉淀而成的文理综合版与中英文混合版
1.1晚清民初的中英文混合版与文理综合版
我国大学科技学术期刊在萌芽时期,表现为一种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混沌不分的状态或中文与英文杂处的状态,我们称其为“文理综合”与“中英文混合版”。1889年创刊于上海圣约翰书院的《约翰声》(《TheSt.John’sUniversityEcho》)文理综合版和中英文混合版,是迄今所知我国最早的文理综合性与中英文混合的大学学报。这种文理综合性的模式,至1909年的《金陵光》(《TheUniversityofNankingMagazine》,中英文混合版)、1915年的《清华学报》(《TsingHuaJournal》,中英文混合版)和1919年的《北京大学月刊》(中文)趋于鼎盛。然而,不同于《清华学报》的是,《北京大学月刊》创刊伊始,就是以文理综合性学术期刊分册专辑出版的形式面世的。其编辑出版方式是由“各研究所主任迭任之”“每册之总编辑,则各研究所主任迭任之”“其临时增刊之总编辑,校长任之”[4]。即由各研究所主任轮流担任主编,按学科分册的编辑出版形式出刊,像陶孟和(哲学)、朱希祖(国文)、马寅初(经济学)、胡适(英国文学)、陈启修(政治学)、黄右昌(法学)、秦汾(数学)、张大椿(物理)、俞同奎(化学)、孙云铸(地质学)、刘慎谔(生物学)等,均曾担任过分册的主编者[5],蔡元培校长也担任过第7册的总编辑和增刊的总编辑。这使融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与一炉,按研究领域或按学科出版月刊成为一种制度。
1.21931年的《复旦季刊理工专号》
20世纪30年代,文理综合与中英文混合版出现分化的迹象。复旦大学出版委员会于1931年3月创刊的《复旦季刊理工专号》就表现出这种迹象。该刊“每年要另出四期,就本校文、理、法、商四学院分配,每学院每年须担任一期”[6]。这与此前1926年7月出版的第2卷第2期《复旦(土木工程专号)》和复旦大学理工学会学生于1928年6月出版的《理工学报》两刊不同:一是《复旦季刊理工专号》为校方主办,且按年统筹规划,与《理工学报》和《复旦(土木工程专号)》均系学会临时主办不同;二是《复旦季刊理工专号》为学校按四大学院分配专号,更近似于1919年《北京大学月刊》按研究所分配专号,同时,这也不同于此前1930年第6卷第1期的《清华学报》文哲学号与第2期自然科学号的做法,更类似今人文社会科学版与自然科学版的分化。
[关键词]自然科学基金;基金申报;医院;管理
我院是集医疗、科研、教学于一体的全省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医院,科研工作是我院的重要工作之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其“自由申请、同行评议、公平竞争、弹性资助”的竞争机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科技人员参与,竞争日趋激烈。“十二五”以来我院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91项,总经费累计达20675万元,居全国医院前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有效支持,使我院的基础性研究充满活力,保持和发展了我院的特色和优势,提高了我院的科研水平和学术地位,促进了我院的学科建设。
1广泛动员、鼓励创新,做好基金项目的组织申报工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要求申请者具备扎实的研究功底,掌握学科最前沿的知识,其宗旨在于提高我国基础性研究的水平,为社会发展进步进行科学技术贮备。在每年度的基金申报工作中,医院提前召开动员大会,将《项目指南》下发到各科室,积极宣传基金委的“依靠专家、发扬民主、公正合理、择优支持”的评审原则和“控制规模、提高强度、拉开档次、支持创新”的资助方针,强调只有争取更多国家的高层次研究基金才能保持学术地位和学科优势,使更多的杰出人才脱颖而出。创新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灵魂,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所谓创新管理,就是在管理工作中,善于总结工作中的问题与不足,并结合当前发展的新形势,提出新的管理思想、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要资助基础研究,基础研究的规律证明,取得具有原始性创新的研究成果并不完全取决于研究过程,更多的是取决于研究者的创新思想、创新思路、以及良好、宽松的研究环境和条件[1]。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项目的选题上,我们注意发现、选择、组织有创新性研究前景的课题申请科学基金,结合自身和我院的优势,选准研究方向,瞄准国际前沿,提出新的学术见解和独到之处的申请项目,并采取情报检索查询、同行专家及学术委员会把关等措施,力求申请项目能以新取胜,以优取胜,从而增强了申请项目的竞争力。
2加强学科建设,强化服务意识
学科建设是医院建设工作的核心内容。学科建设的两个主要要素是学术水平的高低以及高层次的人才队伍,只有充分利用医院各类资源,提高学科建设的成效,才能增强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抓好学科建设是医院顺利开展医疗、教学、科研工作的基础,是医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在重点学科建设中,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主要内容,是推动学科建设最重要的因素,是评价学科建设最客观的指标。首先,应选准研究方向,既要有广度、深度、还要切实可行,既要着眼于学科发展前沿,又要根据学科自身实力、优势和特色来选择主攻方向,使该研究领域能在国际或国内有一席之地。医院顺应跨学科技术发展的趋势,扩大了学科交流的领域,给科研人员提供了一个高起点,为科学基金申报提供了一个多领域的平台。科学基金管理工作者应有较强的主动服务意识,要不断努力学习科学基金管理新办法、新理论和信息技术的新知识;对科学基金管理工作的系统性、科学性要有足够的认识;勤学相关管理论著和管理文献;将创造性思维方式引入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工作中,不断强化竞争意识,提高自身管理素质。从一定意义上讲,管理也是服务。管理部门是为广大科学家和科研工作服务的,所以基金管理部门的管理要体现在做好服务工作上。
3扩大学术交流,努力提高申报基金项目的竞争力
摘要:众所周知,自然科学与哲学有着密切的关联,自然科学作为哲学概括的重要基础之一,是推动哲学发展的革命力量。同时,自然科学又是唯物主义历史形态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自然科学的划时代进步,唯物主义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每一次关于自然科学的重大发现都牵涉着唯物主义历史主题的转换。从以往的文献研究中可以发现,关于自然科学与唯物主义历史形态的研究,主要是论述古代、近代及现代科学的发展与唯物主义哲学形式的改变问题。本文在这个问题上除了对唯物主义历史形态的“三阶段”进行论述,还将更细致地挖掘唯物主义历史形态的形成与自然科学发展的关系,其目的是理清唯物主义历史的发展脉络,揭示自然科学与哲学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以及在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中切不可割裂自然科学与唯物主义来研究唯物主义发展的历史形态,旨在说明把握自然科学与唯物主义关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关键词:自然科学;哲学;唯物主义历史形态
1自然科学发展概述
在古代,哲学与科学浑然一体,很难区分开来。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科学极不发达,只有天文学、初等数学和力学有一定的发展,人们在很大程度上只能借助思维的直观猜测和想象,他们力图从世界的本身去说明世界,把一种具体形态的物质作为万物的本原,并且力图用它们来说明世界的统一性。近代自然科学发端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这一时期正是经验自然科学萌芽生根的时期,在这一时期的自然科学家看来,世界在本质上是某种僵化的东西、某种不变的东西,而在他们中的大多数看来,则是某种一下子造成的东西。科学还被禁锢在神学之中。而结束这个时期则是牛顿关于神的第一次推动的假设,这一时期的自然科学所达到的最高的普遍的思想,是关于自然界安排的合目的性的思想;当时哲学的最高荣誉就是坚持从世界本身去说明世界,把细节方面的证明留给未来的自然科学。这一阶段直到康德的“星云假说”给形而上学的自然观打开第一个缺口,1755年出现了康德的《自然通史和天体论》,它指出:“地球和整个太阳系表现为某种在时间的进程中逐渐生成的东西。”康德的发现中包含着一切继续进步的起点,这说明地球上的万物不仅有在空间中互相邻近的历史,而且还有在时间上前后相继的历史。接着,赖尔提出地质学“渐变论”的思想、物理学中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的发现、生物学中细胞学说和达尔文进化论的提出等,这些,都兆示着旧形而上学观的破产。新的自然观的基本点完备了:“一切僵硬的东西溶化了,一切固定的东西消散了,一切被当作永久存在的特殊东西变成了转瞬即逝的东西,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到十九世纪中叶,自然科学在十七、十八世纪以来成就的基础上,获得了多方面的重大进展。英国科学史家贝尔纳在回顾这一段科学发展史时,带着惊叹的口气写道:“十九世纪中叶所记录的科学进步,其方面如此之广,以致在几页之内,只能拣出它的主要成就而已。物理学、化学、生物学都扩展了,并繁育成为分立的分支科学。对自然和技艺的所有部门都做了大规模的探索,如培根所曾梦想而未实现的那样。”自然科学这种多方面的重大进展,极大地促进了产生唯物主义历史形态的各种历史前提的发展,为最终形成的历史唯物主义提供了丰厚的土壤。
2自然科学发展与唯物主义历史形态的“三阶段”
唯物主义哲学在其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经历了三种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三种形态的唯物主义虽然都认为物质是意识的本原,都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但它们之间又有区别,是三种不同形态的唯物主义。这三种主要形式的唯物主义哲学的产生和更迭,都是和当时自然科学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的。
2.1朴素唯物主义
1合作背景
1.1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一InstitutesofHealth,NIH)概况
NIH既是美国重要的国立医学科学研究机构,又是资助医学研究的政府机构。成立100多年以来,已发展为由27个研究所和研究中心组成的世界一流的生物医学研究机构和代表美国政府的最主要的医学研究资助机构。在美联邦政府中,其研发经费仅次于国防部。2011年度,NIH研发预算约达320亿美元,其中80%以上用于资助NIH以外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开展生物医学研究。每年资助3000余个公立及私立研究机构和大学的数万名研究者进行生物医学研究和人才培训项目。NIH的院外研究和院内研究密切结合,在促进医学前沿科学发展、提高疾病的诊断和防治水平、培养医学研究人才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1.2自然科学基金委与NIH的合作关系的由来
在双方组织高层领导人的高度关注下,历经几年来的不懈努力,自然科学基金委与NIH于2010年正式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2010年10月14日,双方在北京签署了两组织间的合作谅解备忘录。合作关系的建立不是一跳而就的,它承载了双方生物医学科学界对深化合作的迫切期望,倾注了两组织高层与管理工作人员的心血,经历了以下重要历程:2005年,时任NIH院长的依莱亚思•泽荷尼(EliasZerhouni)博士访华并拜会自然科学基金基金委主任陈宜瑜后,双方表达了合作的愿望。2007年陈宜瑜主任访美,进一步推动了中美基础研究的实质性合作。2009年,自然科学基金委成立了医学科学部,为更好地支持医学基础研究合作提供了新的平台,同时,经过前期的联络接触,自然科学基金委与NIH间的沟通交流开始进人经常性、程序化阶段。双方交流的领域更加宽泛,不仅包括未来项目合作的讨论,还涉及管理经验的交流。如:双方项目主任实现了互访,参加对方组织的项目评审会,并就同行评议等议题举办了专题报告会。201。年5月,自然科学基金委派出由国际合作局和医学科学部组成的工作小组访美,访问了NIH癌症研究所(NCI)、变态反应和传染病研究所(NIAID)、神经与中风研究所(NINDS)、药物滥用研究所(NIDA)、福格蒂国际中心(FIC)等。双方讨论了两组织间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的有关事宜,并具体考虑和讨论在癌症、传染病研究等领域共同支持合作研究与交流的初步计划。经过反复计划与协商,应自然科学基金委之邀,NIH院长柯林斯博士于2010年10月访问自然科学基金委,与陈宜瑜主任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该谅解备忘录的签署,标志着两组织间的合作进人了实质性阶段。
1.3在合作谅解备忘录下共同资助合作研究项目
2010年n月,双方达成共识,以联合工作组的形式开展工作,并专门成立了执行秘书处开展经常性沟通。执行秘书处由双方各主要部门联系人组成。在执行秘书处的密切协调下,双方于201。年12月签署了项目的《实施安排》。《实施安排》确定了首轮试点项目的优先领域为:肿瘤、免疫与传染病和艾滋病领域的研究,并明确了工作时间进程表等具体事项。为了争取在备忘录签署的次年即能给两国的科研人员一个实实在在的合作机会,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双方完成了首轮试点项目的计划,决定首轮试点项目为一年期项目,NIH以对在研项目增补形式、我方以合作研究项目形式予以资助,共拟资助33项。我方的资助强度为30万元人民币/项,美方的资助强度为10万美元/项。执行秘书处通过频繁的会面和与美国本土的电话、视频会议保持联系,确定了评审的机制,即:分别进行第一阶段评审,然后召开联合工作组会议并批准项目。NIH方面由NIH项目管理人员进行第一阶段评审,自然科学基金委由医学科学部组织函评,每个项目指派3位同行专家函评。首轮项目征集期间,自然科学基金委共收到222份申请,双方在交换形式审查意见后,确定共同受理172项。经过第一阶段评审,共同推荐52项在联合评审会上评议。
摘要:运用CiteSpace和Excel工具,以云南师范大学为例,对该校在2003-2016年间被SCI收录论文从六个方面(学科分布、年度分布、研究热点、期刊分布、基金资助、被引频次)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结论,提出建议,来促进该校自然科学学术水平的快速发展,同时为区域性师范类高等学校构建更为科学、公平的自然科学学术评价体系提供借鉴.
关键词:SCI;自然科学;统计分析
0引言
学术论文的数量和质量是反映一个地区或行业或一所高校的社会科学发展状况、实力和创新水平的重要依据[1,2].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CitationIndex,简称SCI)于1961年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nstituteforScientificInfor-mation,简称ISI)在美国费城创办,是涵盖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医学、农业、技术和行为科学等广泛的科学领域的引文数据库.SCI(科学引文索引)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3].机构或个人发表的学术论文被SCI收录或它引用的数量,已被世界上许多大学作为评价学术水平的一个重要依据[4],也是衡量国家和地区、机构和学者科技研究和“知识生产”能力和水平的重要尺度[2].本文以云南师范大学2003年至2016期间所有被SCI收录的论文为研究对象,运用CiteSpace作为分析工具对其进行统计分析,主要从自然科学论文研究的六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与分析:(1)学科分布;(2)年度分布;(3)研究热点;(4)期刊分布;(5)基金资助;(6)被引频次.通过研究来促进该校自然科学学术水平的快速发展.
1数据收集
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于WebofScience数据库以在“地址=YunnanNor-malUnivAND出版年=(2003-2016)”检索出14年间被SCI收录的含有该校作者的论文共1754篇.
2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