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您现在的位置:公务员期刊网 医学杂志 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 北京地区 杂志介绍(非官网)
中华中医药杂志

全年订价:¥1540.00/年

中华中医药杂志北大期刊CSCD期刊统计源期刊

China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y

同学科期刊级别分类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部级期刊 省级期刊

  • 月刊 出版周期
  • 11-5334/R CN
  • 1673-1727 ISSN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邮发代号:18-90
创刊时间:1986
开本:A4
出版地:北京
语种:中文
审稿周期:1-3个月
影响因子:2.32
被引次数:1655
数据库收录:

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优秀期刊)知网收录(中)万方收录(中)CA 化学文摘(美)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哥白尼索引(波兰)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查看更多

中华中医药杂志简介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名《中国医药学报》,1986年创刊,2005年更名)是中国科协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国家级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科协所属的自然科技期刊中反映中医药学术进展的中医药学科杂志。作为中华中医药学会会刊,本刊以“把握前沿、探索未知”为己任,坚持“继承与发展并重、中医与中药并重、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原则,全面反映中医药学科(含中医、中药、针灸、中西医结合、民族医药等)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技术、新成果,交流国内外中医药学术信息,为发展中医药学术、提高人类健康水平服务。本刊读者对象为广大中医药科技工作者。

中医药学是中华传统文明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为中国人民的健康和保健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医药学起源于东方哲学,它是中国人以特有的智慧,建立了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指导的独特而复杂的模型体系。形成了对自然、社会和人体独特的认识,成就了与西方医学截然不同的生理、病理、药理、诊断以及治疗方法。尤其是中药、针灸、气功、按摩以其独特的魅力征服了世界各地的人民,为世界各种族人们的健康做出了贡献。自然的奥秘无限,科学的真理没有国界。条条大道通罗马,相信中医药学的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在世界医学发展中必将发挥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中华中医药杂志栏目设置

本刊主要设有论著、临证经验、标准与规范、专题讲座、继续教育、述评、综述、会议述要、研究报告、临床报道、读者·作者·编者、信息窗等栏目、题材灵活多变、内容翔实可信、深受广大中医药科技工作者的好评。

中华中医药杂志荣誉信息

中华中医药杂志订阅方式

地址:北京市和平街北口樱花路甲4号,邮编:100029。

中华中医药杂志社投稿须知

1.文题:题名应简洁、确切、醒目,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等。中文题名一般20个汉字以内;外文题名一般不超过10个实词,第1个字母大写,其余小写(专有词首字母大写),定冠词“the”省略;一般不使用副题名。

2.作者:作者最多不超过12名,作者姓名及排序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更动。作者单位(使用全称,以单位介绍信公章名称为准,具体至院系、科室,邮政编码)加圆括号另列于作者姓名下,不同单位作者右上方加数字上标,以示区别,不同单位以“;”分隔。指定通讯作者,并补充通讯作者详细联系方法(包括具体地址、邮编、联系电话、传真、E-mail等)脚注于文题页,文后请附作者简介。指导者加圆括号列于作者姓名旁,其他要求同作者。

3.摘要及关键词:论著、临证经验及研究类文稿,应附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中文摘要200-300字,列于关键词、正文前;关键词3-8个;英文摘要400个实词左右。摘要按照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段格式撰写;指示性摘要(200字左右)可除外。英文摘要亦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姓在前大写,名连成一词,加英文连字符,不缩写)、单位名称(按统一公布名称),作者1-3名应全部列出,3名以上作者只列前3名,之后加“,etal”,英文需隔行打字,其他格式同中文要求。

关键词:西医学尽量使用最新版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交流中心编译的《中文医学主题词表(CMeSH)》中的汉译名,关键词中的缩写词应按MeSH还原为全称,如与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医学名词》(科学出版社,1989年及以后各版)矛盾,以后者为准;中医药学使用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情报研究所《中医药学主题词表》。中医药词语英文翻译以意译、直译相结合,中医药专有词汇建议音译。

4.引言(或绪论):应言简意赅,不要与摘要雷同。可简要介绍目的、范围、相关领域的前人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基础和分析、研究设想、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预期结果和意义等。“国(内)外未曾报道”应写“作者未见文献报道”。

5.正文:一般论文不强调统一格式,临床和实验研究类文稿内容格式宜有共性,必须实事求是,客观真切,准确完备,合乎逻逻,层次分明,简练可读。

6.结论:应准确、完整、精练。如果不能导出应有的结论,也可进行必要的讨论。可以在结论或讨论中提出建议、研究设想、改进意见、尚待解决的问题等。

7.科技名词术语:使用1989年以来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医学名词》和医学相关学科的名词,暂未审定公布者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编写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中医药词语全文应统一。

使用英文缩略语,文内首次出现时,应先注明中文全称,括号内注明英文全称及缩略语。中药一药一名,不可连写,使用药典名称或常用名,一药多名者,文稿中应统一;如属引用医籍内容,可按原书所用;地方药应加以注释。西药中文名称应按200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逻的《药名词典》中的化学名,可在括号内标注商品名。草药注明拉丁学名。中医古籍使用全名,如文章内容需要,可标注相关版本信息。

8.图表、数字及计量单位:图表要求少而精,病理照片应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表格编排采用“三线式”,每幅图表冠有图题或表题,表内同一指标的有效位数应一致。正确使用阿拉伯数字及中文数字。采用法定计量单位,按照GB3100-93(《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GB3101-93(《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具体可参阅《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中华医学会杂志社.3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

9.符号和缩略词:数字公式、计算式和化学方程式、分子式等均应用符号书写,可另注明所用文种(如拉丁文、希腊文、日文)、字体(正斜体、大小写)和形式(上下角标)等。统计学符号按GB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

10.参考文献:必须是作者亲自阅读的、对本文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正式文献,以近期发表文献为主,内部资料、文摘、转载、保密资料、未发表论文等不得作为参考文献引用。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采用顺序编码制,文内标注及文后参考文献表中格式内容按照GB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及本刊规定,在引文末右上角按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注明,如[1]、[6,15]、[2-5]。中文文献应同时提供对应的原始英文,若无,请翻译并注明。日文文献中的汉字不可以我国的简化字代替,可提供参考文献首页复印件以备核实。

参考文献的作者1-3名应全部列出,3名以上作者只列前3名,之后加“,等”,英文加“,etal”;外文作者姓列在前,名列在后,且缩写不加缩写点。外文杂志名称按《IndexMedicus》中医学期刊名称缩写书写,不加缩写点。示例:

【期刊】作者.文题.刊名,年,卷(期):起页—止页

[1]曹洪欣.保持和发扬中医理论与实践的先进性的研究.中华中医药杂志,2007,22(1):3-5

CAOHong-xin.PreservingandDevelopingProgressiveness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TheoryandPractices.ChinaJournal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andPharmacy,2007,22(1):3-5

[2]BerkesJ,ViswanathanVK,SarkovicSD,etal.Intestinalepithelialresponsestoentericpathogens:effectonthetightjunctionbarrier,iontransport,andinflammation.Gut,2003,52:439-451

【书籍】作者.书名.卷(册)次.版本(第1版不著录,其他版次需著录).出版地:出版社,年份:起页£¬止页

[1]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o中册.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212-214

[2]唐o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补注.刘震,校订.武汉:汉口余生印刷社铅印线装本,1935.北京图书馆藏

[3]诸国本.建设中国特有的中医药管理体制//崔月犁.中医沉思录(一).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7:213-215

【报纸】作者.文题.报名,年-月-日(在括号中著录报纸的版次)

[1]李灿东.此胆非彼胆.中国中医药报,2010-5-19(6)

中华中医药杂志范例

中医药治疗小儿癫痫的系统评价

吴鞠通《温病条辨》养阴诸法探析

知柏地黄汤对解脲支原体感染大鼠睾丸组织IL-2及TNF-α表达水平的影响

慢性前列腺炎中医证型临床调查

104例男男性接触HIV/AIDS患者症状特征分析

EGF和TGF-α影响大鼠舌背黏膜上皮细胞周期和凋亡的比较研究

热敏灸治疗大龄儿童弱视的疗效观察

低频电磁复合脉冲刺激对动物皮肤形态学的影响

基于四诊合参的PSD证候多模态识别的策略

数据挖掘中的分类算法及其在中医证候学中的应用

安宫牛黄丸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急性脑出血后脑水肿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

双黄连、清开灵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对耐药大肠埃希菌协同作用的动物实验研究

新疆地区114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的回顾性研究

方剂中生地黄配伍规律的研究

恒古骨伤愈合剂对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超微结构的影响

中华中医药杂志数据信息

影响因子和被引次数

Created with Highcharts 4.2.6影响因子被引次数影响因子被引次数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00.511.522.5010k20k30k40k50k

杂志发文量

Created with Highcharts 4.2.6发文量9301 0331 1421 2741 4171 5101 4921 5691 6551 8061 667发文量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800100012001400160018002000

中华中医药杂志发文分析

主要资助课题分析

资助课题 涉及文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6CB202302) 6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30087) 41
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12FY130100) 35
河南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6HANCET-05) 29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1CB505405) 24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1310720013) 22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 21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J50301) 21
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3502Z20100006) 21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7CB512605) 19

主要资助项目分析

资助项目 涉及文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6193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975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417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366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278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259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241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229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 196
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 191
中华中医药杂志

中华中医药杂志

订阅价格:¥1540.00/1年 发行周期:月刊 纸张开本:A4

过刊购买 单期购买

免责声明

本站合法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仅销售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合法期刊,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本站仅提供有限咨询服务,需要用户自己向出版商投稿且没有绿色通道,是否录用一切以出版商通知为准。提及的第三方名称或商标,其知识产权均属于相应的出版商或期刊,本站与上述机构无从属关系,所有引用均出于解释服务内容的考量,符合商标法规范。本页信息均由法务团队进行把关,若期刊信息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我们会认真核实处理。 地址:北京市和平街北口樱花路甲4号,邮编:100029。

投稿咨询 投稿辅导 文秘咨询 订阅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