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您现在的位置:公务员期刊网 医学杂志 知网收录(中) 湖北地区 杂志介绍(非官网)
郧阳医学院学报杂志

郧阳医学院学报杂志部级期刊

同学科期刊级别分类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部级期刊 省级期刊

  • 双月刊 出版周期
  • 42-1401/R CN
  • 1006-9674 ISSN
主管单位:湖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郧阳医学院
邮发代号:38-152
创刊时间:1982
开本:A4
出版地:湖北
语种:中文
审稿周期:1-3个月
影响因子:0.19490000605583
数据库收录:

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万方收录(中)CA 化学文摘(美)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

郧阳医学院学报杂志简介

《郧阳医学院学报》创刊于1982年,是以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教学研究为主要内容的医学综合性学术期刊。原名为《武汉医学院郧阳分院学报》,1986年3月随校名变更为《同济医科大学郧阳医学院学报》。1995年2月,由于郧阳医学院独立设置,随着学校更名,刊物也改名为《郧阳医学院学报》,同年6月,经湖北省新闻出版局审核,并报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郧阳医学院学报》正式转为公开发行的综合类学术性期刊,双月刊,由湖北省教育厅主管,郧阳医学院主办。2010年9月随着学校更名为湖北医药学院,学报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亦更名为《湖北医药学院学报》。主要反映我院科研、教学、医疗等方面的新成果、新技术和新经验。内容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祖国医学、药学、临床病理(例)讨论、临床护理、新技术新方法介绍、短篇报道、文献综述等。本刊以满足读者需求为中心,竭诚为广大医疗、科研、教学人员服务;热忱欢迎全国医学科技工作者向本刊赐稿。曾用名:《同济医科大学郧阳医学院学报》、《武汉医学院郧阳分院学报》,现用名:《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郧阳医学院学报杂志栏目设置

论著、论著摘要、实验技术、经验交流、个案报道、护理医学、综述。

郧阳医学院学报杂志荣誉信息

郧阳医学院学报杂志订阅方式

地址:湖北省十堰市人民南路30号,邮编:442000。

郧阳医学院学报杂志社投稿须知

1来稿应具有先进性、科学性、逻辑性。要求资料真实,数据可靠,论点明确,结构严谨,文字精炼,标点准确。

2本刊有权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减,凡有涉及主要内容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来稿采用者收取一定的论文发表费,同时付给作者相应的稿酬,并赠当期杂志2册。作品在发表之日起3年内获取任何成果奖请来函告知,以便备案和酌情增补稿酬。请作者自留底稿,不用稿件恕不退还,但会以电子邮件方式告知。

3本刊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美国《化学文摘》全文收录。凡在本刊登载的稿件,均视为同意入编期刊,不愿入编者,请在来稿中注明。作者稿酬中已包含上述著作权使用费。

4特别声明:凡主动投向本刊的文稿均自动认定为本人原始研究报告;来稿的原创性与真实性由作者自负;来稿在投到编辑部1个月内确定是否录用,请作者自留底稿,不用稿件恕不退还,但会以电子邮件方式告知。作者欲转投他刊,应事先与本刊编辑部联系;修改稿1个月不回复,则视为自动撤稿。

5撰稿要求:论著由题名、署名、中英文摘要、中英文关键词、正文、致谢、参考文献、图表等。具体要求如下:

5.1题名(篇名):题名应选用最恰当、简明的词组反映论文的中心内容,除公知公用者外,尽量不用外文缩略语。中文文题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英文题名不宜超过10个实词。中、英文题名含义应一致。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取得国家或部、省以上基金或属攻关项目,请在文题页左下角脚注中注明,括号内注明编号。如“×××基金资助课题(No.×××)”,脚注与正文之间用横线隔开。

5.2署名:文章的每位作者应是论文学术内容的创始构思者或设计者、实验数据的采集者并能给予解释者、能对编辑部提出的审改意见进行修改者、能在学术界就论文内容进行答辩者。对本文有贡献的其他人可写在致谢中。每篇论文作者的排序应在投搞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一般不再作变更。作者的工作单位(包括单位全称、科室名称、所在省市名及邮政编码)置于作者姓名之下,作者单位不同时,在名字右上角用阿拉伯数字分别标明。论著稿请在脚注中标明第一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简历或研究方向、e-mail地址。

5.3中英文摘要:本刊论著文章所附的中英文摘要一律采用国际通用的结构式摘要,中文摘要250字以内。结构式摘要分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4部分,以上4部分连续排列,各部分的撰写要求如下:

(1)目的(Objective):简要说明研究的目的,说明提出问题的缘由,表明研究的范围和重要性;

(2)方法(Methods):简要说明研究课题的基本设计,使用了什么材料和方法,如何分组对照,研究范围及精确程度,数据是如何取得的,经何种统计学方法处理;

(3)结果(Results):简要列出研究的主要结果和数据,有什么新发现,说明其价值及局限,叙述要具体、准确,并需给出结果的置信值、统计学显著性检验的确切值;

(4)结论(Conclusion):简要说明经验、论证取得的正确观点及其理论价值或应用价值,是否可推荐或推广等。

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相对照,英文摘要请写文题,列出所有作者、单位名称及邮政编码。英文摘要中的国人作者姓名汉语拼音采用姓前名后,中间为空格,姓氏的全部字母均大写,复姓应连写;名字的首字母大写,双名中间加连字符,姓氏与名均不缩写。

5.4关键词:本刊采用浅标引,每篇文章标注3~8个关键词。标引的关键词应针对文章所研究的重点内容。请尽量使用最新版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IndexMedicus》中医学主题词表(MeSH)内所列的词。如果最新的MeSH中尚无相应的词,处理的办法有:

(1)可选用直接相关的几个主题词进行组配,如“食管异物”一词,在MeSH中查不到,则可用MeSH中列有的“食管”和“异物”两个主题词分别列出;

(2)如果无法组配时,可根据树状结构表最直接的上位主题词,如“五硫化物”(MeSH中无)则可标“硫化物类”(MeSH中有);

(3)必要时,可采用习用的自由词排列于最后。关键词中的缩写词亦以MeSH为准,一般应按MeSH还原为全称。列关键词时,各词汇之间用分号。

5.5中图法分类号:为了便于检索和编制索引,本刊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标注论文分类号,置于中文关键词的下方。作者可在文稿中留空,由本刊编辑部统一标注。

5.6正文

5.6.1格式和层次结构:论著、研究报告可按照引言、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4部分撰写。各层次的编号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如一级标题序号用1、2、3…;二级标题序号用1.1、1.2、1.3…;三级标题序号用1.1.1、1.1.2、1.1.3…。编号层次一般3级,最多不超过4级。各层标题应简短明确,同级标题不应时有时无。段落内序号可用(1)、(2)、(3)…;下一级用①、②、③…。

5.6.2引言:简要介绍立题的目的、历史背景或理论依据、研究设想及意义。

5.6.3材料与方法:扼要叙述研究对象的特征,主要实验材料的来源、性质及数量,仪器设备(包括厂家、型号)等实验条件。所用方法凡有文献记载者,引用文献即可;对方法有改进者须详述改进之处;创新的方法应详加叙述。要求所有方法均可重复验证。

5.6.4结果:应客观、真实、准确地描述研究所得数据和所观察的对象。所有数据均需经统计学处理。根据情况选用文字、图和表表达,但三者不能重复;不展开论证;不引证他人资料。

5.6.5讨论:应围绕研究结果进行。着重阐述研究结果的意义,实事求是地评价其科学价值。可与前人的有关结果进行比较论证,探讨尚无定论之处。客观真实地解释研究中出现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切忌偏离研究结果地罗列资料。

5.7图表:图表应有自明性,可用文字叙述的则不必用图表,图表不相互重复。图表随文,按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码。说明性的资料置于图(表)注释中而不放入图(表)内,并在注释中标明图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认的缩写。本刊采用三线表,表中取消竖线。图要精心设计,大小适中,线条均匀,主辅线分明,图中文字与符号均应植字,大小适宜;照片用彩色片,反差须鲜明,清晰宜辨,显微照片应注明放大倍数和染色方法,图和照片不得折叠。原始图表最好放在独立文件夹内。

5.8医药学名词:医学名词应以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医学名词》(科学出版社出版)为准。尚无通用译名的名词术语于文内第1次出现时应注原词或注释。药名(包括中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版)为准,中文药物名称应使用其化学名,不用商品名。

5.9缩略语:文题一般不使用缩略语,特别是英文缩略语。摘要及正文中的缩略语应于首次出现处在括号中注明中文或英文全称。

5.10文字及标点符号:简化字按国务院1986年10月15日公布的《简化字总表》的规定书写,通常可参照新版的《新华字典》。标点符号以国家标准GB/T15834—1995《标点符号用法》为准。

5.11计量单位:严格执行国务院《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全面贯彻国家标准GB3100~3102—93《量和单位》的规定,在文稿中应正确使用和书写量和单位的名称和符号。量的符号一般为单个拉丁字母或希腊字母,并一律采用斜体(pH例外),如m(质量)、t(时间)、λ(波长)等;为区别不同情况,可在量符号上附加下角标,如物质B的量浓度cB,物质B的质量浓度ρB等。单位符号一律以正体拉丁或希腊字母表示,例如秒(s),分钟(min),小时(h),天(d),国际单位(IU),千克(kg),米(m),压力、压强、应力(Pa)。文稿的图表中,表示数量的量和单位时,应采用“量/单位”的标准化形式,即把量符号写作分子,单位符号写作分母。例如:“m/kg”(质量单位“千克”),“t/h”(时间单位“小时”),“p/kPa”(压力单位“千帕”)等。人体内某物质的含量,凡已知相对分子质量者,一律用物质的量浓度单位表示,如葡萄糖、钾、尿素、卤素、CO2结合力用mmol/L,胆红素、皮质酮、肌酸、铁、铅、抗坏血酸用μmol/L,蛋白结合碘、肾上腺素、汞、黄体酮用nmol/L,雌二醇、胰岛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维生素B12用pmol/L;尚未精确测得相对分子质量的组分,仍可用质量浓度单位表示,如生化指标总蛋白、总脂用g/L。不论使用的量浓度或质量浓度,一般使用L(升)作为人体检验组分浓度基准单位的分母。克分子浓度、克当量浓度应改为物质的量浓度,更不宜使用不是计量单位的“%”来表示每百毫升(dl)。

组合单位中表示相除的斜线不能多于1条,也不可混用斜线和负指数幂,即不能用ng/kg/min或ng/kg•min-1的形式,要用ng•kg-1•min-1或ng/(kg•min)的形式;组合单位的分母中一般不加词头,一般也不在分子分母同时加词头,如kJ/mol不写成J/mmol,MV/m不写成kV/mm。

5.12数字用法:凡是使用阿拉伯数字且很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数值的修约不能采用“四舍五入”法则,应为“4舍6入5看后,5后有数进上去,5后为零看左数,左数奇进偶舍弃”。数值范围的表示形式:5至10应为5~10;5万至10万应为5万~10万,不能写成5~10万;3×109至5×109应为3×109~5×109,或(3~5)×109,不能写成3~5×109;百分数范围20%至30%应为20%~30%,不能写成20~30%;有相同单位的量值范围:1.5~3.6mA不必写成1.5mA~3.6mA。偏差范围:(25±1)℃不写成25±1℃或25℃±1℃;(50.2±0.6)%不写成50.2±0.6%或50.2%±0.6%。附带尺寸单位的量值相乘写为:50cm×80cm×100cm,不能写成50×80×100cm或50×80×100cm3。分数的分号用斜线表示,数学公式例外。检验结果构成比统一用小数表示,不用百分数,如白细胞分类中的中性粒细胞占75%,应写成0.75。

在一组中的x±s的有效位数要一致,考虑到个体的变异,一般按标准差s的1/3来定位数,如(3614.5±420.8)g,它的s1/3超过100g,平均数波动在百位数,故应写(3.6±0.4)kg。又如8.6±0.27cm,s的1/3=0.09cm,达小数点后第2位,故平均数也应写到小数点后第2位,即(8.61±0.27)cm。

5.13统计学符号:按国家标准GB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常用如下:(1)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x表示(中位数仍用M);(2)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3)标准误用英文小写sx;(4)t检验用英文小写t;(5)F检验用英文大写F;(6)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2;(7)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8)自由度用希文小写ν(钮);(9)概率用英文大写P(P值前给出具体检验值,如t值、χ2值、Q值等)。以上符号均用斜体。

5.14致谢:对参加部分工作的合作者、接受委托进行某项工作的辅助人员,以及给予指导、提供资助者,可用简单的文字表示感谢。原则应征得被感谢人的同意方可提名感谢。致谢内容加括号置于正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

5.14参考文献:按国标GB7714-87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其著录要求如下:在引文处按论文中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将序号置于方括号内,并视具体情况把序号作为上角标,或作为语句的组成部分。如:“……张××[1]、王××[2,3]、李××等[4~6]对这一现象作了研究,数学模型见文献[7]。”尽量避免用摘要作参考文献引用,未发表的观察资料和个人通迅一般不作为参考文献。二次文献不宜作参考文献引用,应引用其原始文献。参考文献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3名,后加“,等”或“,etal”,作者姓名之间不用“和”或“and”,而用“,”分开;中国人和外国人的姓名一律采用姓前名后著录法,西文作者的名字部分可缩写,并省略缩写点“.”。外文期刊的名称缩写以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IndexMedicus》所列为准,参考文献必须由作者与其原文核对无误。参考文献按文中引用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排列于文末。

郧阳医学院学报杂志范例

早产、足月胎兔动脉导管平滑肌细胞中胱硫醚-γ-裂解酶mRNA表达及意义

铜绿假单胞菌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相关基因研究

多层螺旋CT对小肠间质瘤的诊断价值

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颠胃酸口服液中山莨菪碱含量

HPLC法检测注射用酒石酸吉他霉素中吉他霉素各组分含量

手法复位及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经舟状骨-月骨周围脱位

湖北省2010年35家医院综合ICU三种导管相关性感染调查

托莫西汀对哌甲酯治疗无效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不同剂量异丙酚对体外循环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骨样骨瘤的影像学诊断价值

腮腺多形性腺瘤MSCT表现与病理学基础

气道内超声定位下经支气管针吸术对肺癌的诊断价值

应用椎弓根内固定系统经髂腰间复位固定治疗TileC型骨盆骨折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高危孕产妇剖宫产中应用时机研究

肩胛骨骨折手术治疗28例临床分析

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肾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和肾功能的影响

宫腹腔镜在节育器异位诊治中的应用

镍钛聚髌器联合空心钉及张力带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

乳腺癌Ⅰ类切口抗菌药物使用调查分析

郧阳医学院学报杂志发文分析

主要资助课题分析

资助课题 涉及文献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005ABA079) 9
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计划项目(T200811) 5
湖北省教育厅优秀中青年人才项目(Q20082407) 4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007ABA371)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00306)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00614) 3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006ABA342) 3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207072) 3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39825124)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970295) 2

主要资助项目分析

资助项目 涉及文献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3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5
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 16
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 15
湖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 10
湖北省教育厅优秀中青年人才项目 7
湖北省教育厅资助项目 5
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计划项目 5
湖北省教育厅青年基金 5
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 5
免责声明

本站合法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仅销售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合法期刊,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本站仅提供有限咨询服务,需要用户自己向出版商投稿且没有绿色通道,是否录用一切以出版商通知为准。提及的第三方名称或商标,其知识产权均属于相应的出版商或期刊,本站与上述机构无从属关系,所有引用均出于解释服务内容的考量,符合商标法规范。本页信息均由法务团队进行把关,若期刊信息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我们会认真核实处理。 地址:湖北省十堰市人民南路30号,邮编:442000。

投稿咨询 投稿辅导 文秘咨询 订阅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