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历史论丛》创刊于2007年,发行周期:半年刊,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主管、主办的学术期刊。作为语言历史研究领域的权威刊物,一直秉持着学术严谨与创新并重的原则,不仅深耕理论研究,更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这本杂志不仅是学者们探讨语言历史演变、挖掘语言背后深层文化意蕴的学术殿堂,也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杂志中的每一篇论文,都是作者们基于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严谨的研究态度,经过长时间的资料搜集、整理与分析的结晶。这些论文常常依托于大量的古文献资料,这些珍贵的历史记录如同时间的信使,承载着过往时代的语言风貌和文化特征。作者们通过对这些古文献的细致解读,挖掘出其中蕴含的语言现象、语法结构、词汇变迁等关键信息,为语言历史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证材料。
同时,杂志也高度重视现代语言数据的运用。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规模语言数据的获取和处理成为可能。杂志中的论文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将现代语言数据与古文献资料相结合,通过深入的分析和比较,揭示出语言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这种跨时代的数据对比,不仅增强了研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也为语言历史的研究开辟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语法、词汇、方言、训诂
地址:成都市锦江区三色路238号新华之星A座36层,邮编:610023。
1、期刊以语言学理论与应用为核心,涵盖现代汉语、汉语史、汉语方言及文字学等领域,尤其重视具有创新性的学术论文与深度学术评论。内容兼顾海内外研究成果,为学者提供高质量交流平台。
2、编辑部实行稿件三审制,周期三个月。三个月后未接到本刊采用通知,稿件即可自行处理。请自留底稿,因人力与经费有限,来稿一律不退。
3、题名应简明、具体、确切,能准确地概括文章的要旨,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原则,并有助于选择关键词和分类号。
4、前言:交代本研究历史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提出研究需解决的问题,重点阐述本研究创新点。不需详述历史过程,不涉及本次研究的数据和结论。避免和摘要雷同。
5、摘要和关键词所有论文均要求有中文摘要和关键词,摘要用第三人称撰写,分目的、方法、结果及结论四部分,完整概括文章的实质性内容,以150字左右为宜,关键词一般3~6个。
6、图、表力求简明清晰,墨色要黑,线条要匀,图中文字、符号、坐标中的标值必须写清,并与正文一致。照片要求图像清晰,层次分明;表格一律采用三线表。图、表中出现的数值都应标有明确的量与单位。
7、征稿要求论点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炼,每篇论文必须包括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单位所在地及邮政编码、摘要和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
8、注释中重复引用文献、资料时,第一次必须引用完整信息,再次引用时可以略写。若为注释中次第紧连援用同一文献、资料等的情形,可使用“同上注”。
9、参考文献应保持在5条及以上。参考文献中的作者为1~3位时应全部列出,多于3位时只写前3位,后面加“,等”即可;多位作者之间用逗号“,”隔开,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要齐全,顺序要规范。
10、如果来稿系基金项目资助的论文,请在首页论文题名后以“宰”符号标注,并链接至论文首页地脚中表明基金项目的类别、名称、项目编号。
本站合法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仅销售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合法期刊,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本站仅提供有限咨询服务,需要用户自己向出版商投稿且没有绿色通道,是否录用一切以出版商通知为准。提及的第三方名称或商标,其知识产权均属于相应的出版商或期刊,本站与上述机构无从属关系,所有引用均出于解释服务内容的考量,符合商标法规范。本页信息均由法务团队进行把关,若期刊信息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我们会认真核实处理。 地址:成都市锦江区三色路238号新华之星A座36层,邮编:61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