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共史学集刊》创刊于2018年,发行周期:半年刊,中国人民大学史学理论研究所主管、中国人民大学史学理论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期刊。作为一本专注于公共史学领域的权威杂志,其办刊宗旨“传播学术薪火,弘扬历史文化”深刻体现了杂志的学术追求与文化使命。这一宗旨不仅强调了公共史学在传承与发扬历史文化中的重要角色,还突出了其在学术研究与交流中的桥梁作用,致力于将历史的智慧与学术的严谨相结合,为公众提供丰富、深入的历史知识与文化体验。
“传播学术薪火”意味着杂志承担着连接过去与未来,学者与公众的重要任务。杂志通过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和历史解读,不仅为史学研究者提供了一个展示研究成果、交流学术见解的平台,也为广大读者打开了通往历史深处的大门,激发了公众对历史的兴趣与尊重。杂志注重历史教育的普及,通过专栏文章、历史小故事等形式,让历史不再是书本上的冰冷文字,而是生动鲜活、触手可及的文化遗产。
“弘扬历史文化”则体现了杂志对文化自信的坚守与传承。杂志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专题策划、历史遗迹探访、文化遗产保护讨论等栏目,展现了中国历史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魅力。同时,杂志也关注世界历史文化的交流与融合,通过国际视野下的历史比较、海外华人的历史记忆等话题,促进了中外文化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开篇的话、专题研究、实践者说、调查分析
1、稿件应具有真实性、先进性和实用性,论点明确、论据可靠、数据准确、逻辑严谨、文字通顺、插图清晰。
2、文稿字数不少于2500字符。尽量少用图表,以文字叙述为主。不得抄袭,文责自负。
3、文章务必注明邮政编码、单位、地址和联系人等联系方式。
4、本刊只接受电子稿(Word文档)方式投稿。
5、正文中层次标题应简短明确,同一层次标题应尽可能排比。不同层次的标题,有上下关系者,在内容上应相互联系。题末不加标点符号,空1字书写内容。
6、注释是对文章中某一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也可以是作者对自己观点的阐发。注释随页标注,采用“①、②、③……”符号排序。
7、审稿周期为三个月,三个月内未收到答复,作者可自行处理。
8、关键词置于中括号内(“[关键词]”)每篇文章通常标注3~5个,关键词之间空2个字符以区隔。
9、题目中除公知公用的缩略语外,尽量不用外文缩略语。中文题目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
10、请在文稿后面注明稿件联系人的姓名、工作单位、地址、电话、邮箱等信息,以便本刊编辑联系有关事宜。
本站合法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仅销售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合法期刊,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本站仅提供有限咨询服务,需要用户自己向出版商投稿且没有绿色通道,是否录用一切以出版商通知为准。提及的第三方名称或商标,其知识产权均属于相应的出版商或期刊,本站与上述机构无从属关系,所有引用均出于解释服务内容的考量,符合商标法规范。本页信息均由法务团队进行把关,若期刊信息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我们会认真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