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历史与传统文化论丛》创刊于2015年,发行周期:年刊,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主管、主办的学术期刊。是一份专注于中国历史及传统文化研究的学术期刊,它致力于发表高质量的研究论文、评论文章以及书评,旨在为学者提供一个深入探讨和交流关于中华文明各个方面的平台。杂志不仅关注中国古代的历史事件、人物和社会变迁,还深入挖掘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包括哲学思想、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
此外,中华历史与传统文化论丛还积极利用数字出版技术,通过官方网站和移动应用程序等方式,提高了期刊的可访问性和影响力。定期推出专题特辑,集中探讨某一特定主题或领域内的最新研究成果。例如,“丝绸之路与东西文化交流”、“明清时期的中外贸易”等。在线平台不仅方便读者随时查阅最新的研究成果,而且支持多媒体内容的嵌入,使复杂的概念更加直观易懂。无论是对于从事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还是对中国历史文化感兴趣的普通读者而言,该杂志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知识宝库。
启予国学、古史专题、特稿、民族文化史、近代史专题、中共党史研究、“大思政课”建设专栏·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大思政课”建设专栏·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笔谈、秦皇岛地域文化专栏、书评
地址:北京鼓楼西大街甲158号,邮编:100720。
1、请特别注意:著录参考文献出处时,期刊引文须注明的是引文所在具体页码,而非该文献在期刊中的起讫页码;报纸引文必须在日期之后注明文献所在的版次。
2、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或攻关项目资助,应脚注于文题页左下方,如“基金项目:××基金资助项目(基金编号××××)”,并附证书复印件。
3、正文:论文篇幅(包括摘要、图、表、参考文献)。应包括研究背景、方法、结果、结论或讨论等几部分内容。
4、文题:应简明确切,尽量不用副标题,以20个字以内为宜。若有国家或部、省级基金资助或属攻关项目的论文,请在文题页左下方脚注位置注明基金来源及编号,并提供基金项目复印件。
5、摘要和关键词:论文需附300字左右的中文摘要,需能反映文章内容,本刊采用报道式摘要,即为一段式,无需写成结构式摘要。除教育类论文外,其他论文需附英文摘要,中英文摘要文意应基本一致。关键词一般3~8个,置于摘要下方。英文关键词应与中文关键词对应。
6、文稿中摘引他人成果,请按《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指明原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及其来源,并以注释的形式在文后列出。
7、作者单位包括单位全称、所在省市名及邮政编码;单位名称与省市之间加逗号分隔;各工作单位之间连排时以分号隔开,并在其工作单位名称之前加与作者姓名顺序相同的数字;所有单位用一个圆括号括起。
8、伦理学要求:凡涉及人的调查研究型论文,包括心理调查量表,需提供伦理审查证明文件,涉及患者(受试者)的,应签订知情同意书,如所在单位没有伦理委员会,则要说明研究是否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的原则。
9、文中叙述时不需重复表和图的数据,只需简述其主要发现。分别按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并按先见文后见表(图)的原则排列。
10、本刊主要发表与医学有关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性论文,来稿应反映作者的研究成果,特别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切忌简单的现象罗列和工作总结。稿件应实事求是,观点明确,论据充分,逻辑严密,语言流畅,文字简洁。论文不少于6000字。
本站合法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仅销售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合法期刊,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本站仅提供有限咨询服务,需要用户自己向出版商投稿且没有绿色通道,是否录用一切以出版商通知为准。提及的第三方名称或商标,其知识产权均属于相应的出版商或期刊,本站与上述机构无从属关系,所有引用均出于解释服务内容的考量,符合商标法规范。本页信息均由法务团队进行把关,若期刊信息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我们会认真核实处理。 地址:北京鼓楼西大街甲158号,邮编:10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