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亚古丝路文明研究》创刊于2021年,发行周期:年刊,燕山大学东北亚古丝路文明研究中心主管、主办的学术期刊。是一份专注于探讨东北亚地区古代丝绸之路沿线文明的学术期刊,旨在为国内外学者提供一个交流平台,促进对这一区域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及其相互联系的研究。不仅是专业研究人员的重要参考资料,同时也面向广大对古代文明感兴趣的普通读者。杂志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风格介绍专业知识,使得更多人能够领略到东北亚古丝路文明的魅力。
通过这些深入的研究,东北亚古丝路文明研究不仅揭示了东北亚地区内部各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也展示了其与更广阔的世界之间不可忽视的互动关系。此外,杂志还特别强调跨学科研究的重要性,鼓励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语言学等多个领域的学者共同参与讨论。例如,在探讨某一特定遗址时,可能会结合最新的考古发掘成果、历史文献资料以及语言学证据来全面解析该地区的文化特征和社会结构。这种多角度的研究方法有助于更加全面地理解东北亚古丝路文明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考古、艺术、历史、文化、宗教、语言、经济等
地址:石家庄市友谊北大街330号,邮编:050051。
1、正文中所有字符均使用中文、英文或其他插入的文本符号,禁止使用小图片代替有关符号。
2、公式中的外文字母的大小写、正斜体、上下角标、数学符号、数字、公差值、绝对值和其他符号使用正确,书写清楚。
3、参考文献指在论文中引用的文献。序号用方括号标注。著作的页码在文中标注在序号边,如[2]123。引用经典著作请使用最新版本。可参看近期刊发稿件的参考文献格式。
4、带圈数字与脚注内容之间空一个字符。对文章中所引用的资料第一次进行注释时,必须将该文献的作者姓名、文献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时间、资料所属页码一并注出。
5、作者限于主要参与论文的写作、实验操作、数据采集和处理,并能对文稿内容负责、解答有关问题的责任者。作者的排列顺序由供稿者确定。
6、来稿请附中、英文摘要、中图分类号和关键词。其中,中文摘要应在200字以上,内容包括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要具体详细,不能空泛而谈;英文摘要应有与中文摘要对等的信息量(不少于100个实词)。
7、引征应能体现所援用文献、资料等的信息特点,能(1)与其他文献、资料等相区别;(2)能说明该文献、资料等的相关来源,方便读者查找。
8、来稿内容为作者未曾公开发表过的研究成果,不涉及泄密问题;表述力求充实精炼;引用数字、资料应给出参考文献;凡被国内外正式出版物公开发表或已录用的稿件本刊不予受理。
9、基金项目:论文涉及的课题如为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或攻关项目,应注于文章首页,如“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30271269)”。
10、题名:恰当、准确、简明、清楚的反映论文全部重要信息,尽可能将表达核心内容的主题词放在题名开头,保证检索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慎用缩略语、特殊符号、疾病例数等。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
本站合法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仅销售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合法期刊,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本站仅提供有限咨询服务,需要用户自己向出版商投稿且没有绿色通道,是否录用一切以出版商通知为准。提及的第三方名称或商标,其知识产权均属于相应的出版商或期刊,本站与上述机构无从属关系,所有引用均出于解释服务内容的考量,符合商标法规范。本页信息均由法务团队进行把关,若期刊信息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我们会认真核实处理。 地址:石家庄市友谊北大街330号,邮编:05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