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岱考古·辑刊》创刊于1989年,发行周期:年刊,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管、主办的学术期刊。是一份专注于考古学研究的专业学术期刊,尤其关注山东及其周边地区(即古称“海岱”区域)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该杂志致力于发表关于这一特定地理区域内从史前到历史时期的各类考古学研究论文、发掘报告、文物介绍以及相关的学术评论等,旨在促进对海岱地区古代文化的深入理解和研究。同时,这份杂志也为政府部门制定文物保护政策提供了坚实的学术支持,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该刊以推动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山东半岛及其邻近地区的考古学研究为己任,通过高质量的学术交流平台,促进国内外学者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其办刊宗旨在于通过对海岱地区丰富的文化遗产进行系统性探索和分析,揭示该地区在中华文明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并为保护和利用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报道最新的考古调查结果及重要遗址的发掘进展,包括详细的田野工作记录和技术方法。凭借其地域特色鲜明的内容设置,在中国考古学期刊中独树一帜。
文献综述、研究报告、简报和专题研究
地址:北京东黄城根北街16号,邮编:100717。
1、正文应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文中插图应比例适当、清楚美观,标明图序与图题;表格应结构简洁,尽量采用“三线表”,必要时可添加辅助线,要有表序与表题。
2、来稿内容题材新颖、结构严谨、文字凝练、阐论精辟,有一定理论水平和学术价值。
3、论文均要求有中文摘要和关键词,摘要用第三人称撰写,分目的、方法、结果及结论四部分,完整准确概括文章的实质性内容,以150字左右为宜,关键词一般3~6个。
4、中文标题力求简明、醒目,能准确反映出文章的主题,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不用非公知公认的缩写或符号,尽量避免用英文缩写。
5、期刊要求稿件论点明确、结构严谨、文字通顺。严禁学术腐败,严格学术不端检测。一旦发现稿件存在抄袭、剽窃、造假、不当署名、一稿多投等问题,将立即作出退稿或撤稿处理。
6、注释采用页下注(脚注)的方式。页下注(脚注)中引证文献标注项目一般规则为:中文文章名、刊物名、书名、报纸名等用书名号标注;英文中,文章名用双引号标注,书名以及刊物名用斜体标注。
7、作者简介包括:作者姓名,出生年月,性别,民族,籍贯,学位(学历),工作单位(全称),职称,研究方向。另请随文附上联系电话、电子邮箱、详细通讯地址、邮编等。
8、文中图表要精选,应有图序、图题和表序、表题。插图要求内容真实且标注明确,数据要与文中表述一致。表格要求表述简洁,一般采用三线表。
9、多次引用同一著者的同一文献时,在正文标注首次引用的文献序号,并在序号的“[]”外著录引文页码。原始语种非英文参考文献后同时附相应的英文项目,并注明其原始语种。
10、基金项目指文章产出的资助背景,如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省教育厅重点研究项目、市级、院级科研课题等。获得基金项目省市各级科研课题立项的文章应注明其名称,并注明项目编号。
本站合法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仅销售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合法期刊,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本站仅提供有限咨询服务,需要用户自己向出版商投稿且没有绿色通道,是否录用一切以出版商通知为准。提及的第三方名称或商标,其知识产权均属于相应的出版商或期刊,本站与上述机构无从属关系,所有引用均出于解释服务内容的考量,符合商标法规范。本页信息均由法务团队进行把关,若期刊信息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我们会认真核实处理。 地址:北京东黄城根北街16号,邮编:10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