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严谨学风,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科学文化,促进国际科学文化交流,探索防灾科技教育、教学及管理诸方面的规律,活跃教学与科研的学术风气,为教学与科研服务。
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简报、专题研究。
地址:北京市王府井大街36号,邮编:100710。
1、投稿时请将稿件电子版(以WORD形式)发送至本刊投稿邮箱,在稿件中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单位、电话、电子邮箱、样刊投递地址和邮政编码,如需署笔名请注明;并提供作者简介、中文摘要和关键词、参考文献等内容,具体规范要求如下。
2、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简历以及研究方向(任选)。
3、中文摘要:篇幅为100~300字;关键词:每篇文章可选3~8个。
4、参考文献:
(1)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出版社:初版地,初版年.起止页码.
(2)期刊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3)报纸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报纸名,初版日期(版次).
(4)电子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5、切勿一稿多投。稿件一经发表,即付稿酬。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本刊已被国内多家数据库收录,如作者不同意将文章编入,请在来稿时声明,本刊将作适当处理。
6、对以电子邮件方式投稿者,本刊均以电子邮件方式将处理结果告诉作者,请及时查收电子邮箱;对以信函方式投稿者,仍以信函方式通知作者。对未采用稿件不退原稿,请作者自留底稿;对采用的稿件,在不改变原意的前提下,将作必要的修改、删节或摘编,如不同意请说明。
7、凡向本刊投稿者,均作自愿接受上述约定。
从考古与古文字的角度看《仪礼》的成书年代
评价纵横家文学的基本文献
唐代佛、道二教的发展趋势
关于《围场厅志》的若干问题
中国传统医学中的“传统”与“革命”
新石器研究的世纪巨著无私坚韧的人格象征——《中国新石器研究》读后
从中国佛教净土思想的演变看传统与现代的转换
楚景平王与古多字谥——重读“秦王卑命”钟铭文
东汉建初四年巫祷券书与古代的册祝
略论寒山与道教的关系
从《名理探》看明末的西书汉译
十九、二十世纪之际中日欧语言接触研究——以‘历史’、‘经济’、‘封建’译语的形成为说
丝绸之路与历史上的西北贸易
中国古代士人的消闲意识
清代学者对经书中有关天文学的研究
古籍校勘原则之我见
白居易作品中的口语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