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订价:¥190.00/年
《陕西气象》杂志是陕西省气象局和陕西省气象学会主办的,以气象科学为主,融知识性、实用性于一体的综合期刊。重点刊载气象科学技术各领域的最新研究论文和应用成果,追踪和及时介绍国内外气象科技动态;交流和积极推介气象业务及服务的新经验和新做法,促进气象从业人员业务技术素质不断提高;刊载和介绍有关气象工作重点和热点问题的气象软科学研究成果,帮助各级管理人员提高气象科学管理水平,促进陕西气象事业发展。可供气象、农林、环保、交通运输、民航、水文、卫生、地理、旅游等部门科技人员和大专院校师生阅读参考。
《陕西气象》杂志坚持为气象业务服务、为相关学科和行业服务、为气象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基层台站和广大气象科技工作者服务的办刊宗旨。积极回应读者的意见和要求,进一步提高刊物质量和水平。
《陕西气象》杂志研究论文、技术报告、经验交流、工作研究、气象科普。
地址:西安市未央路102-1号,邮编:710016。
1.来稿要求论点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炼,每篇论文必须包括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单位所在地及邮政编码、摘要和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一般为导师)简介(包括姓名、性别、职称、出生年月、所获学位、目前主要从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在文稿的首页地脚处注明论文属何项目、何基金(编号)资助,没有的不注明。
2.论文摘要尽量写成报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方面内容(100字左右),应具有独立性与自含性,关键词选择贴近文义的规范性单词或组合词(3~5个)。
3.文稿篇幅(含图表)一般不超过5000字,一个版面2500字内。文中量和单位的使用请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最新标准。外文字符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黑、白体,上下角标应区别明显。
4.文中的图、表应有自明性。图片不超过2幅,图像要清晰,层次要分明。
5.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采用顺序编码制,请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所引文献必须是作者直接阅读参考过的、最主要的、公开出版文献。未公开发表的、且很有必要引用的,请采用脚注方式标明,参考文献不少于3条。
6.来稿勿一稿多投。收到稿件之后,5个工作日内审稿,电子邮件回复作者。重点稿件将送同行专家审阅。如果10日内没有收到拟用稿通知(特别需要者可寄送纸质录用通知),则请与本部联系确认。
7.来稿文责自负。所有作者应对稿件内容和署名无异议,稿件内容不得抄袭或重复发表。对来稿有权作技术性和文字性修改,杂志一个版面2500字,二个版面5000字左右。作者需要安排版面数,出刊日期,是否加急等情况,请在邮件投稿时作特别说明。
8.请作者自留备份稿,本部不退稿。
9.论文一经发表,赠送当期样刊1-2册,需快递的联系本部。
10.请在文稿后面注明稿件联系人的姓名、工作单位、详细联系地址、电话(包括手机)、邮编等信息,以便联系有关事宜。
利用VC++开发气象地面小天气图
旬邑防雹基地防雹作业专家系统思路初探
用好安易软件推进电算化进程
XDR-X雷达与711雷达
知识经济与陕西气象科技服务发展
县级气象台站MICAPS系统的日常维护
咸阳市“8·14”与“8·8”两次大暴雨天气对比分析
延安市冰雹云初始回波识别
一次冰雹过程的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气候变化对韩城花椒生产影响及适应对策分析
修复被病毒破坏打不开的文件和文件夹的三种方法
安康地区一次突发性大暴雨天气过程成因分析
阎良机场春季天气特点及对试飞的影响
铜川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榆林市长城沿线风能资源分析
宝鸡市干旱气候特征分析
使用OSSMO2004版软件应注意的问题
资助课题 | 涉及文献 |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1BA901A41) | 11 |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2005DKA31700) | 4 |
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1K09-GT) | 3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4B01) | 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75025) | 2 |
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计划(2001DIB200095) | 2 |
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2007]017-07) | 2 |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 | 2 |
中国气象局气象新技术推广项目(CMATG2008Z12) | 2 |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07LASW10) | 2 |
资助项目 | 涉及文献 |
陕西省气象局气象科技创新基金 | 45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35 |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 25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 11 |
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 | 11 |
陕西省气象局研究型业务重点科研项目 | 11 |
陕西省气象局重点科研项目 | 11 |
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 | 8 |
中国气象局气象软科学项目 | 7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