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震研究》创刊于1985年,是由辽宁省地震局、吉林省地震局和黑龙江省地震局联合主办的综合性地震科学学术刊物,国内外发行。本刊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双百方针”,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和学科基础理论研究,交流科技成果,促进学院教学、科研工作的发展,为教育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本刊主要反映东北地区及全国地震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通过交流、讨论提高地震监测预报水平,促进防震减灾事业发展。读者对象主要是从事地震科学和相关学科的科技工作者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主要刊载内容是地震前兆信息的研究,地震预报的实践和理论,地震地质及地震工程与工程地震,地震观测技术,科技管理和群测群防经验等。主要面向从事地震工作的科技人员、有关学科的工程技术人员、大专院校的师生等。现用名:《防灾减灾学报》。
反映东北及相邻区域地震监测研究最新科研成果、学术讨论,实践经验及其地震动态等。以期对地震科技人员,观测人员有所帮助,促进地震科学研究,为我国的防震减灾事业服务。
地震监测预报、地震地质、工程地震、深震、火山、仪器研制、计算机应用、防震减灾。
地址:沈阳市黄河北大街44号辽宁省地震局(东北地震研究编辑部),邮编:110034。
1.文章标题:一般不超过300个汉字以内,必要时可以加副标题,最好并译成英文。
2.作者姓名、工作单位:题目下面均应写作者姓名,姓名下面写单位名称(一、二级单位)、所在城市(不是省会的城市前必须加省名)、邮编,不同单位的多位作者应以序号分别列出上述信息。
3.提要:用第三人称写法,不以“本文”、“作者”等作主语,100-200字为宜。
4.关键词:3-5个,以分号相隔。
5.正文标题:内容应简洁、明了,层次不宜过多,层次序号为一、(一)、1、(1),层次少时可依次选序号。
6.正文文字:一般不超过1万字,用A4纸打印,正文用5号宋体。
7.数字用法:执行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凡公元纪年、年代、年、月、日、时刻、各种记数与计量等均采用阿拉伯数字;夏历、清代及其以前纪年、星期几、数字作为语素构成的定型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临近两数字并列连用的概略语等用汉字数字。
8.图表:文中尽量少用图表,必须使用时,应简洁、明了,少占篇幅,图表均采用黑色线条,分别用阿拉伯数字顺序编号,应有简明表题(表上)、图题(图下),表中数字应注明资料来源。
9.注释:是对文章某一特定内容的解释或说明,其序号为①②③……,注释文字与标点应与正文一致,注释置于文尾,参考文献之前。
10.参考文献:是对引文作者、作品、出处、版本等情况的说明,文中用序号标出,详细引文情况按顺序排列文尾。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普通图书[M],会议论文[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汇编[G],档案[B],古籍[O],参考工具[K]。
11.基金资助:获得国家基金资助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的文章请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及编号,按项目证明文字材料标示清楚。
12.作者简介:第一作者姓名(出生年月-),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现供职单位全称及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13.其他:请勿一稿两投,并请自留原稿,本刊概不退稿,投寄稿件后,等待审查。审查通过编辑部会通知您一般杂志社审核时间是1-3个月:如果要是到我中心给你论文代发请详细看。
MDCB电磁辐射前兆仪对花莲6.7级地震异常特征初探
利用数字化加速度记录仿真速度及位移时程应用研究
基于混编的地震前兆数据可视化系统
断层气测量用于银川地堑隐伏断裂活动性的研究
利用FOCMEC方法反演2011年江西瑞昌与湖北阳新交界M_S4.6地震的震源机制解
五大连池地震火山监测站面波震级偏差研究
固原体应变与水位和气压相关性研究
日本9级地震前后五大连池流体异常分析
吉林省地电阻率观测干扰分析研究
丹东地区地下水位微动态信息初探
牡丹江地震台与密山地震台供电系统故障分析
LED显示屏在地震台网中的应用
SP-2100A型气相色谱仪的安装与调试
辽宁省丹东市新城区活动断裂探测及地震危险性评价
不同土层地震反应计算程序对比分析
沈阳市建筑物震害预测
2011年9月18日印度锡金里氏608级地震热红外变化
辽宁地区5级以上地震复发间隔及地震概率预测模型研究
地质灾害易发性区划的系统概念模型研究
资助课题 | 涉及文献 |
地震科学联合基金(A07058) | 7 |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G2004-14) | 2 |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6BAC01B03-04-04) | 2 |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6BAC01B03-02-03) | 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244021) | 2 |
地震科学联合基金(D08041) | 2 |
地震行业科研专项(200708006) | 2 |
中国地震局震情跟踪合同制定向工作任务专项(2009010108) | 2 |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G200605) | 1 |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4BA601B01-01-01) | 1 |
资助项目 | 涉及文献 |
地震科学联合基金 | 21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13 |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 9 |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 5 |
中国地震局地震监测、预测、科研三结合课题 | 4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 3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 2 |
地震行业科研专项 | 2 |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 2 |
中国地震局震情跟踪合同制定向工作任务专项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