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劳动教育教学方式范文

劳动教育教学方式精选(九篇)

劳动教育教学方式

第1篇:劳动教育教学方式范文

劳动技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和途径,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育人功能,本文着重论述劳动技术课的德育功能问题。

一、德育不能离开劳动教育

我们说,任何一种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实现都会有适合它的表现形式和载体。随着时代的变化,德育同样需要新的育人方式。对于学校教育而言,课堂教学还是最主要的德育方式。课堂教学既有理论学习,又有实践活动,其中,劳动技术教育课程的设置、学科地位以及德育功能是不可忽视的,劳动技术教育课程是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

我们知道,劳动创造了人,成就了人的发展。教育的起源在于劳动的社会分工。而德育则起源于对人的态度,对劳动分工的态度。从基础教育阶段开始,劳动技术课承载着培养创新型国家建设所需要的人才的基础作用。而德育需要贯穿到学科教学中,挖掘学科本身的德育价值,并在实践中得以深化、升华,这是德育有效性的理性选择。而劳动技术课便是实施德育的有效载体。德育需要多元化的实践形式,也只有在多元化的实践中才能深化,才能升华,才会更加具有实效性。

二、“以劳育德”理念的时代性

(一)劳动是人的第一实践活动

“以劳育德”是我国教育工作者在劳动技术课的长期教学中形成的重要理念和经验结晶。劳动承载着社会生活方式、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塑造着人的勤奋、责任心、诚实、正义、纪律、严谨、自信、向善、创新等品性和德性。劳动是社会肌体的最好防腐剂,是人生经验积累、成长、成熟、成功的端点,劳动的过程是锤炼人意志的过程。每个人需要学会欣赏劳动的美,感悟劳动中的文化,深刻体味劳动对人格的完善和历练。正像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我们的劳动教育理想是,要使每一个人早在少年时期和青年早期就找到这样一种劳动,在这种劳动中能够最充分、最鲜明地展示他的天赋才能,并给他带来精神创造性的幸福。”

(二)素质教育,德育为先

德育是对人的品德的一种教育行为和实践要求,德育是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是对“真、善、美”主流社会价值目标的认同教育,是对“温、良、恭、俭、让”人生文明态度的提倡。素质教育就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德行是做人的基础,劳动是人一切活动的基础。20世纪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者纳什也曾认为:“当孩子们在一起共同劳动而解决问题和参与民主过程的时候,他们实际上就在理性地学习道德德性。”由此可见,劳动技术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道德孵化”、“道德养育”的功能,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三)以劳育德

目前,劳动技术教育缺乏制度性规定,没有在教育方针的表述中得到真正的体现。“应试教育”愈演愈烈,素质教育的实施遇到了来自各个方面的阻碍,从而导致学生只知知识方面的学习,而忽视劳动技能方面的培养。而教育专家苏霍姆林斯基早就认为:“在‘劳动素养’这个概念里,不仅包括完善实际技能和技巧,掌握技艺,而且包括劳动活动在人的精神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包括劳动创造活动的智力充实性和完满性、道德丰富性和公民目的性。劳动素养还指一个人达到了这样的精神发展阶段:他感到缺少为大众谋福利的劳动就无法生活。劳动作为一种高尚的道德鼓舞力量充实着他的生活,并且从精神上丰富着集体的生活。”著名教育家,南京师范大学心理与事业发展咨询中心主任钱焕琦教授通过自己的研究指出:如果不给今天的孩子进行普通劳动者教育,艰苦奋斗教育,孩子既缺乏吃苦的经历,又缺乏遭受挫折的准备,他们是很难具备良好的素质的。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黄济先生认为:“劳动教育既是贯彻教劳结合教育方针的重要措施,又对启智、育德、健体和益美有着重要作用。从我国教育的现实情况来看,又是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对于解决当前独生子女娇生惯养、缺乏独立生活能力,更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三、劳动技术课与其他学科的协调发展中的德育作用

(一)正确理解德、智、体、美、劳五育的关系

“德育是人全面教育的核心”是指德育居于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内核,其他各育则围绕它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人的教育的有机整体。在这个“有机体”中,德育为人的精神成长承担着“种子”的作用,其他各育则是人精神成长的养分,德育则渗透在其他各育之中,引领其他各育的精神方向,其他各育又深化着人的行为培养和精神发展。怎样理解“五育”的关系――以劳育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益美、以劳促新?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教授陈桂生指出:“我们不能忽视教育的核心问题――‘立’什么‘德’,‘树’什么‘人’,即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不仅影响着个体的发展,还会影响整个社会的健康l展。反思当前学校教育实践可以发现,学校培养人的目标大多不是成‘人’,而是成‘材’、成‘器’,这无疑会阻碍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首先应该是成‘人’,一个和谐的‘人’,一个身心各方面都能得到全面发展的‘人’,即使他资质不够,能力平平,但倘若他能够通过教育从生活中获取自己的幸福和快乐,那我们也可以认为这样的学校教育就是成功的。”张承先先生认为:“劳技教育是影响人的素质的根本问题。”顾明远先生认为:“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动脑与动手的结合。”人的全面发展教育虽然从理论上把人的教育分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等方面。但这并不意味着学校教育或人的教育就是按照这几个方面独立进行的。人的身心发展具有整体性,是一个有机的系统,人的每一种活动都是人的各种素质的综合表现。

(二)劳动技术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和途径

劳动技术课程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倡社会主义劳动原则,现代劳动技术课是融知识性、实践性、技能性、教育性为一体的一门课程,它蕴涵着勤奋的精神、坚强的意志、劳动的快乐、学习的方法、智慧的启迪以及劳动美感、技术思维、工具意识、规则意识、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团队意识等劳动素养教育的内容。所以,它最能培养孩子的优秀品质。在教织物洗涤,烹饪,花卉与盆景课程时,积极启发学生认识劳动的重要性,教育学生要热爱劳动,树立以劳动为荣,以不劳动为耻的观点。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用自己的劳动来服务自己,服务他人,将来更好地为让会创造财富,为人类服务。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恰如其分地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的教育,还可以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

总结:我们的德育教育如果缺少和淡化了劳动技术教育,对培养青少年的思想品德、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将是一个很大的损失。劳动技术教育的课程内容包括了科学文化的品质、科学精神、科学思维、科学方法以及技术文化、技术思维和人文精神。劳动技术教育是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潜在媒介,具有传播先进文化的本质属性。我们需要优先发展教育,需要科学发展教育,所以必须重视劳动技术课的德育作用。

参考文献:

[1]纳什.德性的探询:关于品德教育的道德对话[M].李菲,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

第2篇:劳动教育教学方式范文

[关键词]农村职业教育 模式 农村劳动力转移

“三农”问题是制约我国现代化进程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中共中央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建设新农村就必须解决作为“三农”主体的农民问题,必须解决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问题。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有多种途径和模式,而职业教育和培训是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最有效的途径和手段。本文主要就如何通过职业教育模式创新,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作一探索性研究。

一、模式构建的基本原则

其一,区域性原则,指在模式构建与选择中,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综合考虑区域经济、社会等发展特点及人才需求特点,确定相应的职业教育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模式。区域特点总体而言是指区域经济、社会以及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差异性和特殊性、特色性。

其二,互补性原则,指每种模式一方面必须体现自身的特殊性,能独自运作,独立发挥作用;另一方面,每种模式又必须是职业教育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转移模式,相互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和互补性,能广泛适应全面、整体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促进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的需要,使职业教育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整体性作用大大加强。

其三,动力性原则,指所构建的模式应有利于调动办学者、投资者、受教育者等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形成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强大合力。按照国务院六部门制定的规划,2006~20l0年,要对拟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5000万农村劳动力开展引导性培训,并对其中的3000万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同时,对已进入非农产业就业的近亿农民工开展岗位培训。但是,据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系统的调查,2003年年底,接受过职业技术培训的劳动力或有技术特长的劳动力仅占农村劳动力的16.1%,其中接受过农业技术培训的劳动力占全部农村劳动力的8.9%,有专业技术职称(证书)的只占农村劳动力的2.7%;超过70%的农村实用人才集中在东部地区,其他地区所占比例不到30%,其中西部地区所占比例更小。由此看出,农村劳动力市场是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市场,需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所以,任何一种办学模式都应既能调动学校办学的积极性,又能调动各类受教育者接受职业教育,实现“龙门”一跳的积极性;既要能调动社会各界,尤其是企业投资的积极性,又能调动与职业学校,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相关部门或机构办学、服务的积极性。

其四,发展性原则,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要对职业教育实践中现存的各种模式进行提炼、提升与完善,使之形成有一定理论系统,具有一定迁移推广性的模式;二是要根据职业教育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促进劳动力转移的需要,大胆探索创造新的、更具活力和可操作性的模式。模式创新应更注重实践者的聪慧与灵感,更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其五,选择性原则,指任何一种已出现或新构建的职业教育模式都是建立在特定的职业教育土壤上的,或者说每一种模式的应用都具有特定的使用条件或作用范围。因此,每种模式的构建或选用我们都必须基于一定的条件或放在特定的背景中去思考、去应用。

二、模式的构建与选择

构建职业教育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模式,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来探讨。在本文中,主要是根据有关各方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作用的不同而进行了不同层次的模式构建。

(一)学校主导型

学校主导型模式是指职业学校根据所掌握的市场信息(包括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和农村人力资源对教育的需求情况),以及自身的教育资源情况,自主设置专业,确定人才培养目标,选择办学模式。学校主导型模式以新生劳动者职前培养教育为主,但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职业教育功能的进一步拓展,以及农村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的一体化趋势的形成,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培训将成为各级各类农村职业学校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在学校主导型模式中,各职业学校在专业设置、招生对象、办学形式、课程设置等方面居于主导地位,有关企业主要是积极参与,政府主要是从政策上给予积极的支持。学校主导型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1.区域协作转移型——学校主导,政府推动。(1)模式含义:指不同发展区域的有关职业学校,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性,以及由此决定的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特点,结合区域教育资源特点和优势而实行灵活的职业教育合作形式,以实现区域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促进农村,尤其是不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办学模式。区域协作转移型模式的实质是充分利用经济发达地区的就业优势及其优质教育资源,促进不发达地区农村人力资源通过接受职业教育,提高从业能力,从而实现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尤其是城市的有序转移。(2)协作范围:泛指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农村职业学校的合作,包括“东西合作”“南北合作”“南南合作”。这其中既包括省内不同区域的职业教育合作,也包括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农村职业学校的合作;既有不同地区职业学校之间的强弱合作,也有强强合作。(3)协作方式:主要是通过对口招生、联合办学,实行“1+2”“2+1”“1+1+1”等模式。即由不发达地区职业学校面向当地农村招生,并在当地职业学校学习1~2年,完成文化课和部分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再到经济发达地区条件较好的职业学校和相关企业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毕业后在经济发达地区就业。区域协作不仅仅限于东西部职业学校问的协作,各地区也可根据经济、教育发展特点,积极提倡协作办学,以促进广大农村地区劳动力的转移。(4)保障条件:一是应把教育促转移计划纳人到当地政府发展规划中去,将教育促转移行为转化成政府的自觉行为,政府的推动作用不可低估;二是要建立区域学分互认机制,为学习者跨域学习和转移就业创造条件;三是协作学校应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课程充分衔接,管理一体;四是为使毕业生就业有保障,输入地学校应充分掌握就业动态,与用人企业保持良好的协作关系。

2.校企合作转移型——学校主导,企业参与。(1)模式含义:指职业学校和企业共同以面向农村、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为宗旨,充分利用校企双方优势和资源,实施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从而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办学模式。该办学模式强调企业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到招生、就业整个过程的密切合作和全程参与。该模式较以往的校企联合办学有显著区别:该模式中校企合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均主要针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而且不仅注重办学过程中企业的全面、全程参与,更强调通过共同协作,使所培养的人才以后能在相关企业就业,实现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所以,在该模式中,企业对农村学生或农村其他学员的转移与就业责任更为重大。(2)合作方式:校企合作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模式多种多样,可以是股份制,也可以是“订单式”或“双元制式”等。如浙江省就有四种典型的校企合作模式:“依托企业、产教结合”模式,“强强合作、优势互补”模式,“依托区域优势、与企业群合作办学”模式,组建大型校企合作的职教集团。校企合作模式的核心是实施“订单培养和培训”,即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签订用人协议,确保面向农村招收的学生毕业或结业时能够就业。(3)保障条件:一是校企双方必须统一认识,并以就业为导向;二是学校办学必须面向企业,紧盯劳动力市场需求;三是学校必须全面出击,信息通畅。

3.城乡协作转移型——学校主导,政府统筹。(1)模式含义:指政府和学校根据农村城镇化发展趋势,考虑城乡职业教育资源特点和各自的比较优势,实施的统筹城乡职业教育资源,共同开展的旨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办学模式。通过城乡职业教育的统筹管理与发展,实现城乡职业教育的良性互动,推进城乡职业教育向一体化方向发展,并促进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通过统筹发展,发挥城乡教育资源优势,提高职业教育投资效益。(2)统筹内容:包括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建立完善的一体化的具有区域性的职业教育体系;统筹招生,使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享有平等的职业教育选择权;统筹课程设置,使城乡职业学校合作进行人才培养设计的课程体系科学衔接;统筹就业,促进农村受教育者向城镇转移,并逐步享有与城市受教育者同等的职业选择权;统筹城乡职业教育服务体系等。(3)统筹方式:一是通过统筹城乡职业教育招生、就业市场实现劳动力转移。即城市职业学校直接面向广大农村招生,学生毕业后在城镇就业;二是通过城乡职业教育合作办学,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合作形式类似于前述的区域协作转移型,即可以是“1+2”“2+1”或“1+1+1”等多种类型。这种形式充分利用了城市的优质职业教育资源,而且城市学校比较熟悉就业市场,能较好地解决农村学生的就业问题,因此,该模式能够大大地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4)保障条件:一是政府必须用科学发展观和和谐发展的指导思想,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统筹考虑,并给予充分的政策支持;二是必须建立城乡统一的招生、就业市场,这或许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三是城市职业学校必须充分掌握就业市场的特点和动向,据此确定人才培养计划;四是城乡合作最好是同一辖区内的合作,这样便于得到区域市、县政府的重视和推动,从而以“一盘棋”的思想发展城乡职业教育。

(二)政府主导型

1.资源整合转移型——政府统整,学校自主。(1)模式含义:政府依据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效益优化、共同发展的理念,通过自身的行政力和导向作用,将各类教育资源统筹规划与整合,形成职业教育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合力和网络体系,从而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2)整合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次:一是整合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资源,形成以职业教育为龙头,成人教育为支撑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养和培训基地。二是整合城乡职业教育服务资源,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就业服务市场,广开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城乡职业学校以及就业服务机构应互通信息,掌握劳动力市场动态。三是整合农科教教育资源,三者各自发挥优势,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四是整合社会资源。充分利用城市、社区、行业、企业单位的教育资源,开展对进城劳动者及其子女的就业与再就业培训,包括对转移劳动力的适应性培训、引导性培训以及新市民培训。(3)保障条件:一是要充分发挥各地政府在职业教育资源整合中的导向作用和协调作用,必要时要用政府的“有形之手”进行适当调控;二是要改革以往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建立强有力的领导机构,使经过整合后的劳动力转移联合开发体能正常运作。

2.制度创新转移型——政府导向,制度规范。(1)模式含义:指通过职业教育制度及其相关的劳动就业制度的改革与创新,激发农村劳动力自觉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的积极性,提升职业能力,从而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2)模式类型:信用投资型——主要指对经济比较困难、暂时支付不起学费的学习者实行的先培训、后以各种形式偿还应当承担的教育培训费用的办法。这种措施有利于调动农村劳动者接受职业教育的积极性。这包括以协议的方式让学生在工作后一定时间内还清学费、特困生也可以工代费等。河北东方家政学校开展了“万人上学、万人就业、万户脱贫奔小康”的教育扶贫培训工程。该校面向贫困地区,招收贫困家庭的初、高中毕业生免费到该校接受两年职业教育,学校负责安排就业,学生就业后前三个月收入的一半返回学校,用于补偿学校的教育培养经费。政策扶持型——各级政府根据本地经济发展情况,以及农民经济承受能力的不同,给予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以促进农民接受职业培训。政府补贴可以通过定额方式直接补贴到相关的职业学校或培训单位,也可以“教育券”方式发放给农民或学生,充当培训费用交到职业学校或有关培训单位。如浙江长兴市采取了发放“教育券”的方式,而江苏则实施了职业教育助学金制度,这些都是促进农村劳动者接受职业教育、实现就业转移的好办法。就业准人型——通过就业准入制度的实施,引导农村劳动者自觉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提高就业能力,从而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实行就业准入制度,既有利于“强制”农村劳动者接受职业教育,又有利于通过就业能力的增强促进劳动者就业质量和工资收入的提高。“就业准人”包括职业准人和城市准人。前者指凡是国家已规定的职业准人的行业或职业,劳动者必须通过职业学校等培训机构培训获得相应的资格证方能就业,这是从农村“出口”上把握的第一关;后者指城市各类企事业单位只能录用持有职业资格证或技能培训合格证书的农村劳动力就业。这是对农村劳动力进行的强制性职业教育和培训,是从城市“人口”上把握的第二关。“双准入”制度的实施,并不是人为阻止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城,而是引导农村劳动力自觉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从而为更好地实现转移和在城市扎根、生存与发展打下基础。

(三)企业主导型

模式含义:企业根据转移劳动力的特点包括劳动力的文化基础、技能状况、职业道德等综合素质,以及企业对上岗人员的综合职业素质要求,而对转移劳动者施行的岗前针对性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企业基本情况介绍、企业发展特点、各岗位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培训目的是为了使农村转移劳动力能尽快适应岗位要求,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使新的转移员工能够认同、接受、融人企业文化,促进企业发展和劳动者个人的发展。所以,企业主导的岗前针对性培训实质上是一种引导性、适应性培训。模式运作:一方面,企业是办学主体和投资主体。针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企业主导型培训,办学主体和投资主体是企业,也就是由企业组织具体的培训工作,转移劳动力的培训经费以企业积累的培训储备金为主,同时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政府给予适当补贴。另一方面,各方协调运作。企业要主动与有关中、高等职业学校、成人学校或社区教育机构联系,合作开展培训。学校和企业在劳动力转移培训中各有优势,充分合作有助于取得多元共赢。同时,企业间应相互合作,统筹培训资源,包括统筹培训对象、师资、仪器、设备、实验场地等,这样可以有效地实施分层分类培训,形成培训的规模效益,也有利于提高师资等教育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培训的投资效益。保障条件:一是完善法制,明确责任。必须从法律上或制度上更加明确企业在农村转移劳动力中的培训责任,并使这种培训制度化,成为企业发展的自觉行为。在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强化企业培训责任意识的同时,还要加大监管和执法的力度,从而确保转移劳动力的培训到位,使受训者通过培训真正提高自身的素质,增强生存与发展能力。二是严格制度,有效监管。积极实行劳动预备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对技能要求以及劳动安全要求较高的企业必须严格实行和强制执行先培训后就业制度,新增转移劳动力上岗,尤其是进人特殊岗位的必须坚决实行岗前培训,待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对制度执行情况严格监督,并配以相应的奖惩激励措施。

(四)社区主导型

模式含义:指充分利用社区内的一切教育资源,为失地农民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以及为转移后劳动者城市角色的形成和职业适应所进行的职业教育和培训活动。构建社区教育转移模式基本的出发点在于:一方面担当为在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被征用的失地农民提供就业所需要的职业技能,使之尽快实现再就业;另一方面,为每个转移劳动者提供一个理想的学习、创新、发展的社会环境,使其潜能得以充分开掘,创造才智得到充分施展,自身的社会价值得以充分实现。教育和培训目的主要是通过对转移劳动力进行各种劳动力的转移培训教育,使其尽快形成职业技能,或从“农民”的角色转化为“市民”,逐步具有市民的基本素质,以及适应城市生活的基本条件。同时,通过培训教育,促进转移劳动力就业技能的提高,提升其职业适应能力,提高劳动报酬,为其在城市职业生涯的发展创造条件,从而巩固劳动力转移的成果以及转移的质量。发挥社区教育机构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作用,有助于保障和满足转移劳动者的基本学习权利和终生学习需求,特别是有利于保障处境不利的弱势人群和特殊人群等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和自主的教育选择权,真正体现教育机会的均等和公平;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其模式类型有:职业技能培训型——主要是满足失地农民或转移劳动力就业、再就业和职业转换与提高的需要而进行的旨在提高转移劳动者职业技能的针对性培训;新市民角色转换培训型——主要是为了使转移人员通过培训,养成作为一个市民必需的基本素养,促进其尽快适应城市生活,融入新的生活环境,实行从“农民”到“市民”的角色转变而进行的引导性和适应性培训。保障条件:建立由政府统筹的社区教育管理组织;建立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相互开放和资源共享的机制;满足社区成员的学习需求,形成开放互动的学习制度。

[参考文献]

[1]周济.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全力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8).

[2]张昭文.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现状和推进措施[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26).

[3]石家庄市教育局.面向三农 统筹规划 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9).

[4]青岛市教育局.加强统筹 创新机制 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9).

[5]田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教育[J].人才开发,2004(9).

第3篇:劳动教育教学方式范文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现代生产;现代教育;“教劳结合”

在资本主义以前的“最初的社会形态”,人类的劳动分工是十分粗浅的、笼统的,教育基本上是与生产劳动结合在一起的。到了近代以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形态为典型的“第二大(社会)形态”阶段,机器大工业取代了工场手工业,人类劳动的体力方面和精神方面的分裂、对立达到了顶点,人被视为完全不需要具备任何专门技艺的工具,人手的灵巧被机器的精确所代替,他只需被动地伺候机器的运转,在资本眼里,人仅仅是大机器工业中的一个活部件。马克思说道:“要改变一般人的本性,使它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再次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生死攸关的问题。

自欧洲第二次产业革命以来,学校教育又开始被要求与社会生产力发展联系在一起,与改良生产工具、提高生产效率联系在一起,与人们的生产劳动和谋生、糊口联系在一起。产业革命的发展,要求学校教育突破古代学校教育对原始社会广义职业教育的异化,创造一种新形式的教育——学校形态的职业教育,这成为近代学校教育发展不可避免的趋势。因此,职业教育的产生是社会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既是现代生产的客观规律,也是现代学校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

首先,学校形态的职业教育以机器大工业生产的技术为基础。欧洲产业革命以后,社会生产以机器生产形式代替了手工业的生产形式,社会生产力发生了质的飞跃。“现代工业的技术基础是革命的,而所有以往的生产方式的技术基础本质上是保守的。”它使单个人的生产经验和技能作为微不足道的附属品而消失,而使人类世代所积累的生产经验,整个社会所创造的经验,即间接经验的作用越来越大。为了进行生产劳动,劳动者再也不能仅仅凭借个人直接在生产中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而主要依靠间接经验。因此,通过专门的学校教育和训练,授以劳动者各种间接经验,就成了维护和发展社会生产活动不可缺少的手段。现代国家和有为政府就必须重视与生产技术、生产效率密切相关的职业教育。

其次,近代大机器生产和学校职业教育是同社会分工细化、专门技能技巧深化以及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产业革命以后,现代生产体系和技术分工基本形成,并在社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现代生产中的创造发明和技术革新不断出现,促进了技术革命,于是就对劳动者的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劳动者应该掌握一定的科学基础知识,具有符合社会规范的职业态度和职业道德,熟悉机器的结构、原理和操作技术。这同时也就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学校教育必须同现代生产活动相结合,传授生产中需要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技巧,培养适应现代工业生产性质的操作型、技能型的实用人才。这就说明,现代职业教育是现代社会分工和大工业生产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大工业生产生死攸关的问题。

职业教育打破了古代社会以来学校教育仅服务于统治阶级治国治民需要的局限,使教育重新回归于本初状态,即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紧密联系、为人类的生存繁衍服务。同时它也冲破了正规学校和全日制学校的时间和空间,直接为社会生产服务。就当时的职业教育具体形式来说,主要有两种:一是18世纪末出现的技术工人讲习所(mechanicsinstitutes),如1799年,在格拉斯哥大学生产科学仪器的工厂中开设的科学和数学夜校讲习班,对象是技术工人;二是政府强力推进建立的各种职业技术学校,如法国大革命时期国民议会批准开办的公共工程中心学校(1794)、综合技术学校(1795,即后来著名的巴黎理工学校)、德国虔信派牧师开设的“实科学校”(1708、1747)等。但马克思并不推崇这两种形式的职业教育,而是从工厂教育的实践中发现了未来教育的方向,即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历史上最早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的人是托马斯·莫尔,他在《乌托邦》一书中阐述了教育与农业、手工业劳动结合的思想。17世纪英国经济学家约翰·贝勒斯在《关于创办一所一切有用的手工业和农业的劳动学院的建议》中提出建立“劳动学校”的想法,首次明确提出教育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主张。18世纪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认为,劳动是儿童教育和发展最重要的条件,适当的体力劳动能够促进人的智慧和道德发展。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主张并进行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试验。

在19世纪初的英国,工厂生产中使用童工是普遍现象,童工每天劳动时间长达14—16小时,其体力、智力及道德备受摧残。1800年1月,29岁的欧文从岳父大卫·戴尔手里接任苏格兰新拉纳克纺织厂经理一职,由于受到法国唯物主义者关于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学说的影响,他在自己的工厂中实施了“通过改变环境来塑造人的性格,从而达到社会改良的目的”的改革计划。他将每天劳动时问缩短为10小时半,在历史上第一次为工人子女开办公共学前教育机构,为6~10岁的儿童开办初等学校,为11~17岁的童工开办夜校,教授适合儿童年龄并且对未来生活有用的知识。1816年1月,欧文将他的工厂教育机构命名为“性格陶冶馆”。

由于欧文的示范作用,加上其他社会有识之士的支持,最重要的是在工人阶级的斗争下,英国议会先后三次通过工厂法,规定若干保护童工的措施,并附有童工教育条款。例如,《1802年工厂法》规定,工厂主应对童工进行读、写、算的教育;《1833年工厂法》规定,纺织厂14岁以下童工每天必须接受2小时的义务教育;《1844年工厂法》规定,8~13岁童工每周须在学校学习6个半天或3天,否则不得受雇。

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时,十分敏锐地注意到了劳动力再生产问题,他发现工厂教育制度中实践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也是改造旧教育、促使人全面协调发展的唯一途径。马克思的基本观点概括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马克思认为,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劳动创造了人,同时,人的个性、才能和世界观是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

二是马克思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理论基础上,揭示了现代教育与现代生产劳动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辩证关系,指出生产劳动同教育的早期结合,必然发展为现代教育与现代生产劳动的结合。

三是马克思把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建立在现代大工业生产的物质基础上。他们通过对现代工业生产的考察和研究,指出了现代工业生产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创造了物质条件。提出了客观的需求。

四是马克思直接批判继承了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等人的关于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优秀思想成果,确立了科学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并且通过批判资产阶级的工厂教育制度,从《工厂法》中看到了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萌芽。

马克思十分推崇欧文在自己工厂中的教育实践活动。他在《资本论》中说道:“正如我们在罗伯特·欧文那里可以详细看到的那样,从工厂制度中萌发出了未来教育的幼芽,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我们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是职业教育发展的理论基础之一,它的基本原意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马克思是从现代大工业生产的客观发展规律中预见到了未来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现代工业使男女儿童和少年来参加社会生产这个伟大事业,是一种进步的、健康的、合理的趋势,虽然这种趋势在资本的统治下遭到了可怕的歪曲。”

第二,马克思所说的生产劳动主要是指以机器大工业生产为基础的物质生产劳动,亦即现代工业性质的生产劳动;所说的教育是家庭以外的教育,主要是指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匹配的学校形态教育。因此,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建立在机器大工业生产基础上的现代生产与现代教育的结合。

第三,马克思所说的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包括有多方面的内容,不仅包括科学知识同生产劳动结合,也包括智育、体育、技术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马克思专门指出,技术教育与培训“要以生产各个过程的一般原理为内容,并同时使儿童和少年学会各种行业基本工具的实际运用与操作。”

在以现代机器大工业生产为基础的学校形态职业教育出现之前,职业与教育是分离的:从事谋生糊口的职业劳动者一生一世都没有机会进学校学习,而从事传道授业的教育活动者也是一生一世都远离职业(尤其是体力)劳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现代职业教育的理论基础,颠覆了之前以家庭劳动和工场手工业为基础的学徒制职业教育模式,它第一次使职业教育建立在以社会化大工业生产和新的劳动分工的基础上,既可以使学校教育获得社会实践的基础,使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结合起来,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提高教育质量,又可以使生产劳动受到科学原理和智力活动的指导,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从根本上说是指现代教育与现代生产之间的互相作用问题。现代生产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现代生产使教育在体系结构、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和方法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使教育第一次在革命性的生产方式基础上有了完整的体系,既“劳心”又“劳力”,并不断向前发展,最终合二为一。但是,中国的学校教育十分强调治“学”的正统观念,长期以培养治国的“接班人”为目的。不屑培养治“事”的“建设者”,所以,职业教育的地位十分尴尬,既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居于边缘位置。

21世纪以来,职业教育对提高生产力,对发展经济的作用,以及对人的劳动能力发展的作用,都得到各个国家的一致认可,都认为发展职业教育“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马克思这句话的重点是强调教育的作用,强调现代教育是现代生产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那么,职业教育对现代生产都有哪些作用呢?总的来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职业教育起着传递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重要作用。科学是一种一般社会生产力,是一种没有物化的生产力。把科学物化在生产中就可以变为直接生产力。这种物化表现为两种形式:其一是把科学变为生产技术,物化在生产工具中,改革工具,革新技术;其二是把科学知识传授给劳动者,使劳动者具有生产技术和能力,提高智力水平。职业教育是实施这两种物化的重要措施,是这种物化的最有效的形式。在现代职业教育中,人类长期所积累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是经过有目的的选择、提炼和概括传授给学生的。同时,学生的学习又是在教师科学传授方法引导下进行的,因此具有较高的效率。这对于现代生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方面,通过现代教育所传授的某些部门的自然科学知识,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运用于生产中,转化为生产的一个条件,在生产中发挥作用,各种职业技术教育和短期训练在这方面的作用更为显著。另一方面,现代学校教育还起着促进科学知识的联系、积累和发展,从而促进社会一般生产力的发展的作用。如各类学校所传授的自然科学知识方面的学科,都不是某一历史时代的产物,而是人类社会整个历史过程的知识结晶。在这一积累和发展过程中,学校教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其次,职业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和造就具有知识技能劳动力的重要途径。职业教育直接参加了劳动力的训练和培养过程,不仅要为社会生产培养有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劳动后备大军,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要培养和造就从事脑力劳动的专门人才,即工程师、科学家和各种技术人员等。这些人将随着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物质生产的重要劳动力。马克思有一句重要的话:“充分发展起来的个人自身又作为最大的生产力反作用于劳动生产力。”里说的“反作用”,主要是指人通过学校教育,从基础教育、专业教育到训练成专门劳动力的过程。人通过教育过程的培养和训练,就会使自身充分发展起来,具有较高水平的劳动能力。

第4篇:劳动教育教学方式范文

(一)劳动法制教育实践活动缺失,学生对劳动法律知识的应用能力较差法律实践是提高法制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法律重在应用,学会法律知识不是开展法制教育的最终目的,学会应用法律知识,将法律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才是法制教育的目标。劳动法律知识实践性很强,学生只有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才能有效维护自身权益。目前劳动法律教育大都采用传统方式,注重课本知识的灌输,缺乏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课外又很少组织相关的实践活动,学生对劳动法律知识的应用能力较差,实践活动对大学生劳动法制教育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二)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不高,不能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及就业指导课程的任课教师大都是非法学专业出身,专业化水平不高。教师对劳动法律知识的研究和理解不够深入透彻,在知识体系的构建与优化、教学方法的有效运用等方面还有许多局限性。有的教师上课时照本宣科,不能把劳动法律知识系统地、深刻地传授给学生;有的教师由于缺乏法律实践经验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如何培养大学生劳动法律维权意识及能力更是无从着手,极大地影响了劳动法制教育的实效性。

二、加强大学生劳动法制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推动我国劳动法治进程的基本要求劳动关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和谐的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是企业发展、社会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保证。我国目前影响劳动关系和谐的问题和矛盾,主要表现为用人单位侵害劳动者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劳动报酬、劳动安全卫生等方面的合法权益,增加了劳资矛盾。《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为保护劳动者的切身利益,明确了双方的权利义务及相应的法律责任。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劳动者劳动法律知识和维权意识的欠缺,许多用人单位公然实施违法用工行为,甚至在有些领域成为一种常态,劳动法的立法宗旨在现实生活中未能真正实现。法律意识是决定法律制度能否得到有效运作的内在动因。在建立了完善的法律制度之后,法治精神能不能得到弘扬,人的素质是最关键的。我国每年有几百万高校毕业生进入社会,大学生作为劳动者的主力军,应该成为实践法律的楷模。加强大学生劳动法制教育,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宣传劳动法律;通过大学生的劳动维权意识和行为,使违法的用人单位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既维护了自身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对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也是一种有效的监督和扼制。用人单位的用工行为规范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才能得到保障,双方才可能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可见,对大学生进行劳动法制教育直接影响我国劳动法治的进程。

(二)是培养学生法制观念和法律素养的重要切入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衡量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使学生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学生能否在就业及工作过程中依法维护自身权益是检验大学生在校期间法制教育效果的重要依据。高校法制教育可以从加强大学生劳动法制教育入手,引导学生提高法律认知水平,关注公民权利,强化法律意识,不断提升综合素质。

(三)是维护学生自身权益,提高综合就业能力的现实需要当前大学生普遍劳动法律知识匮乏,法律维权意识淡薄,主要表现为对平等就业权如何保障,创业优惠政策如何落实,订立劳动合同注意的问题,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劳动争议发生后如何处理等问题知之甚少。在法律实践中,许多刚毕业的大学生在求职及履职过程中合法权益遭受侵害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大学生劳动法制意识现状及劳动维权水平决定了必须加强在校大学生劳动法制教育的实效性。通过劳动法制教育,使学生提高法律维权意识及能力,有效降低就业风险,避免权利侵害,以增强学生的综合就业能力。

三、加强大学生劳动法制教育实效性的对策建议

(一)优化教学内容,提高劳动法制教育的针对性劳动法律教育只有反映最新的劳动法律规范的内容,才具有实践指导意义。2008年以来,我国陆续制定颁布实施了《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社会保险法》等多部劳动与社会保障方面的法律,并成为调整劳动关系的重要依据。对大学生进行劳动法制教育,应当加大劳动法制内容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就业指导课程中的比重,同时以劳动法律制度及劳动关系现状为依据,结合大学生的实际需要,优化教学内容。应保证劳动法制教育涵盖学生在校期间勤工助学、实习实践劳动权益保障、就业权益保障、劳动合同订立、履行中的权益保障及相应法律救济途径等内容,提高劳动法制教育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二)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满足实际需求劳动法制教育涉及的内容较多,与大学生在校期间及毕业后的劳动权益息息相关。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劳动法制教育,应该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全程指导。这就要求劳动法制教育教学模式不能仅限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就业指导两门公共课程的教学,应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可以开设大学生劳动维权、大学生创业讲堂、以案学法等以劳动法制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公共选修课程,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全面系统地进行劳动法制教育,弥补现有教学模式的不足。

(三)开展丰富的劳动法律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劳动维权意识劳动法制教育的目标及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都要求把实践活动作为大学生劳动法制教育的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法制教育,应结合课程教学的需要,广泛利用社会资源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如组织学生观摩、模拟劳动争议案件的仲裁及法庭审理,开展劳动合同法实施状况的社会调查等活动。同时在课堂教学之余,可以邀请专家学者、司法工作者、劳动争议调解仲裁等人员开展劳动法律知识讲座;组织劳动法律知识竞赛、征文、演讲等活动;指导学生成立劳动法制教育社团,邀请专业老师作指导教师,在学生中开展劳动法律咨询等活动。通过丰富的劳动法制教育实践活动,构建起课堂内外、校园内外一体化的劳动法制教育网络,引导学生认识劳动法制教育的重要意义,从而形成学习的内在动力,真正树立劳动维权意识,提高维权能力。

第5篇:劳动教育教学方式范文

关键词:玩中学 做中学 教学做合一

一、劳动技术教育目标的生活化

劳动技术教育目标的层次化是实现劳动技术教育目标生活化的最好体现。通过劳动技术教育要达到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适应未来社会劳动的潜能的目的。因此,我们制定教育目标一定要密切联系生活,密切联系社会。

1、基本生活劳动技术要求人人达到。

基本劳动技术指一些以自我服务劳动为主的生活必须掌握的劳动技术,要求人人达到。教育学生从小学会洗脸、洗头、洗澡、穿衣、梳头、刷牙等等基本技能以及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不管是谁,不管将来从事什么工作,最基本的生活劳动技能还得人人具备。不至于上了大学,连鸡蛋要剥壳吃也不知道!没有基本的生存能力,何来人类社会的发展。

2、特色劳动技术要因材施教,分别对待。

特色劳动技术指一般生活劳动技术以外的为适应未来社会劳动的技能。诸如缝纫、烹饪、陶艺、园艺、木工、竹编、机械维修等等特色劳动技术,不必给学生定出整齐划一的标准。社会需要的不是同一模子铸成的,统一规格的人才而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各有特长的人才;每个学生有各自的特点,也不可能达到统一的标准。因此,我们要制定切合学生实际的,合乎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同学生分别对待,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兴趣、爱好自由选择想学习的内容和想达到的层次。这样无疑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有利于劳动技术教育质量的全面丰收。

二、劳动技术教育形式方法的生活化

学生劳动知识的获得,劳动技能的形成,绝不是仅靠课堂上教师的教能解决的,它更需要学生自身的劳动实践。实践出真知,劳动技术教育尤其如此。没有劳动实践的劳动技术教育只是纸上谈兵,不能算真正的劳动技术教育。那种光说不练的方法是教育不出有能力的学生的。所以,劳动技术教育形式方法的生活化势在必行。

1、改变常规教学模式,变课堂为学堂。

通常的教学总是教师站在讲台前教,学生坐在下面学。这种形式不利于劳动技能的培养。劳动技术教育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大可不必老站在讲台前,不妨走到学生的后面去,让学生动脑想想,动口讲讲,动手做做,动脚走走,自主学习,尝试错误,教师只在必要时,给予指导、帮助,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有时,教师甚至可以是学生的"同学",和学生打成一片,同学,同玩,同做,同乐,相互配合,相互帮助,教学做合一。课桌也应根据教育的具体内容合理布局,不拘一格。从而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学会劳动,学会协作。

2、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奔向社会。

有些劳动技能的培养单在课堂内是无法完善的,最好能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奔向更广阔的学习天地--社会。比如:端午包、煮粽子,可以结合学校实际,借用食堂,让学生围在食堂的大桌台周围,边学边包;陶艺教育课可带学生到一片空旷的田野,挖泥,摔泥,揉泥,捏泥,"现炒现卖";带学生上山拾柴,下海捡贝,能去的地方都可以去。学工,学农,学军,学商,能学的内容都可以学。

3、发挥家庭教育功能,家务劳动建卡立制。

学校教育获得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体系。而家庭教育在劳动技术教育中的作用尤为突出。我们可以结合学生年龄特征,密切与家长的联系,制定相应的家务劳动内容,分散在一个学期里。每生一卡,按周编制,每周规定一两项劳动内容,学生再自行选择一项,家长负责督促子女按要求完成任务并填写执行情况,每周反馈一次。把家务劳动情况与学生品德操行评定结合起来,鼓励鞭策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劳动,培养体贴孝敬父母,从小热爱劳动的情感,成为真正的小主人。

4、玩玩、做做、学学,切实提高学生劳动能力。

小学生天生爱玩,如果把劳动技术教育与游戏、比赛、表演等方法相结合,寓教于乐,事半功倍。

游戏法:游戏是儿童定向发展心理功能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使孩子们通过模拟活动发展想象能力,认识周围世界。动用游戏的技能训练设计方法,就是在强制与基本强制性的训练中引入儿童在游戏时所能体验到的那种轻松活泼、自由选择的情感,实现在训练过程中师生、学生间的全面合作。我们可将劳动内容编成游戏,让学生在玩耍中掌握技能。例如"猜一猜,我在干什么?"游戏时,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一名学生做动作,其他学生猜一猜,学生或梳头,或系鞋带……个个兴致盎然。

比赛法:儿童好胜心、进取心特别强烈。组织合理的小型比赛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激励"方法。如低段安排刷牙、穿衣、洗手、洗手帕等比赛,高段可进行钉钮扣、做垫子、做蝇拍等比赛。由于比赛时学生十分投入,因此收效甚高。

表演法: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国茨基曾讲到表演教学的好处:一是由孩子自己进行,有直接生活感受,二是能促使孩子的思维发展,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表演完全符合小学生爱动好玩、富于想象、善于模仿的年龄特征,因而特别受孩子们的喜爱。事先让学生按兴趣爱好自由组合成表演小组,然后按根据特长选定内容。由于内容形式不受限制,又有充分的准备时间,表演时学生总能拿出各自的拿手好戏。这样,准备、表演多次练习,学生的技能自然得到了提高,而且培养了他们的协作精神。

模拟法:计算机网络的应用为劳动技术教育开创了更为宽广的新局面。例如,要让学生学会上超市购物,可设计相应的模拟情境,让学生在网上逛超市、购物、付款。集趣味性、实践性、综合性于一体。

第6篇:劳动教育教学方式范文

关键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实践;技能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4-0262-02

2010年度全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强调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努力开创职业教育新局面。会议上指出校企合作既体现了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与行业企业最紧密最直接的鲜明特色,又是当前改革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教学模式、培养模式和评价模式的关键环节,更是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重要途径。

职业教育与企业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二者之间是既互相联系又互相促进。职业教育培养的技能型人才是直接能为企业一线服务的,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动力;生产一线是职业教育的最佳实习课堂,企业的发展会促进人才的需求、促进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但是目前我们的绝大多数企业游离于职业教育的门外,成了一个旁观者。既想从学生中选拔出能为企业带来效应的直接工作者,但又不想为学生提供或很少提供相关实际的技能培训。从而造成现在社会上存在的结构性和摩擦性的就业困难。现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为职业教育提供各种政策机会发展,鼓励校企结合,创办新的教学模式,来适应现在社会需求。笔者认为,要改变上诉这种现状,加强校企合作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学校与企业形成合作伙伴

校企合作的主要形式是职业院校和企业通过订立合同的方式进行合作。职业院校和企业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任何一方都不能凭借其经济实力或其他优势而凌驾于他方之上。

近几年来,中国的制造业发展迅速,逐渐成为继德国、日本之后的世界第三制造大国,并且成为了“世界工厂”,在劳动力市场上,一方面是缺乏优秀的技能型人才和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另一方面则是为各行各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中等职业教育,由于资金的不足、实训条件的限制等问题造成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较低,学生仅仅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实践技能、动手操作能力则没有达到应该达到的水准。采用现代经济的运作模式,订立合同,明确责任,责任是在义务不履行时才发生的,但义务的法律拘束力是由责任来体现的,责任担保着义务的履行和债务的实现,因此,可以说现在以普遍认为接受学生实习和教师实践是企业应承担的一项义务,并通过宣传,积极引导,让企业明白会得到的效益,我想一定会大大提职业业学校毕业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如果我们的职业教育能让所有的学生都经过真正的上岗实习,掌握一定的实践技能,再加上其拥有的理论知识,毕业生一定是真正的中等技能应用型人才,这样的职业教育一定能让我们的国家从制造业大国走向制造业强国。

二、建立学校与企业股份合作模式

校企股份合作模式是企业和职业院校通过订立章程,企业以设备、场地、技术、货币等多种形式向职业院校注入资金双方形成一个新的股份合作实体的模式。同简单的合同合作模式相比,股份合作模式更为稳定,校企之间因为是股权关系,无论出现什么情况,只要股权关系没有变化,就无法切断他们之间的联合,始终是一个利益共同体。校方和企业通过制定合作章程明确股份合作关系,明确组织机构和办学宗旨及实施方案,合作形式、合作内容更加多样,更为便利。如在解决贫困生接受职业教育的问题上,校企合作模式有着较大的优势,不仅注入资金的企业可以利用自己的股东地位与学院协商和贫困生签订劳动合同的预合同,由企业代学生缴纳学费,待学生毕业后可用其工资偿还,而且还可以开展半工半读实现免费职业教育(现在出现的企业订单式培养)。而校企结合模式是建立在合同基础之上的,往往由于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和国家经济形势变化的影响而解除合同。

由于企业是投资人股,校企股份合作模式有可能受到企业经营的某些负面影响、尤其是没有发展前景的企业或责是夕阳产业往往容易发生这样的问题。企业是一个市场主体,趋利避害、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是他的本性,同时也是市场竞争的需要,否则就有可能在残酷的竞争中被淘汰。但是,教育具有公益性,国家设立职业院校的目的是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三、学习先进经验,加强管理

职业教育与企业是密不可分的,二者之间是互相联系和互相促进的关系。但是职业教育与企业各自属于不同的行业,校企之间的合作并不是都能够顺利形成的。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没有规范化管理,首先是管什么,怎么管,谁来管的问题没有解决。在这个问题上可以借鉴国外经验设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在校企之间起协调作用。众所周知,在职业技能教育中,德国和日本是发展走在前面的。看一看他们的办学模式对我们研究校企结合是有很大帮助的。如在日本和德国设有专门的组织机构:日本的产学恳谈会、德国职业资格委员会、商业与技术教育委员会等,负责将企业界对人才需求反映给学校。学校根据企业需求来制定教学内容,培养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

在中国则可由劳动部门主管,根据企业用工状况,给职业技校安排教学专业。劳动部门的权威性不用质疑,能起到很好的中介作用,一边能是代表成员企业利益,为当地创造经济效益,在企业与政府之间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一边则有义务向政府提供行业的有关情况,向企业宣传贯彻政府的方针政策,并要求企业执行政府所作出的决策。职业院校往往根据自己设置的专业加入若干行业协会,而企业也是协会的会员。如果职业院校或企业向协会提出和对方合作的意向,那么通过协会的居间沟通,校企之间的合作就会比较顺利。尤其是校企之间互不相识,没有可以联系的渠道之时,行业协会可以利用自己的优势,在校企之间搭建一个合作的平台。

四、统一规范与因地制宜相结合

职业院校的生产劳动主要是教育性的劳动,目的在于培养一代新人。通过生产技术教育,使学生初步掌握一定的生产技术知识与劳动技能,并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这些都是劳动技术教育的统一要求。

而根据劳动技术教育任务的广泛性,要求组织学生参加的劳动实践活动也应该是多样性的,所以在校企结合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因地制宜。中西部由于发展落后,有些地区没有相应的工业产业。所以无论是生产性的劳动或服务性的劳动、工业的劳动或农牧副业的劳动、手工劳动以及机器操作的劳动,都应尽可能地纳入校企结合的范围。但是,从指导思想上应明确要立足于现代生产技术。因为现在科学技术正在深入发展,世界已进入一个以电子计算机为标志,以新兴电子工业、遗传工程、海洋开发和航天事业为代表的新的技术革命时代,工农业生产的技术基础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这就要求职业院校实施劳动技术教育应该立足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只有努力创造条件实现这一要求,才能使培养出来的人才与当前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

五、充分考虑学生年龄和性别特点

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生产劳动实习,要有利于他们自身德智体的全面发展。首先,在选择生产劳动的项目时,要考虑青少年学生的知识、智力发展的水平和身体方面的发展特点,要选择适应面比较广,有利于教学、生产、科学实验三结合。必须是无毒无害的、无危险的劳动项目。还有不得安排学生到娱乐场所实习。其次,在安排学生劳动时,要注意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一般劳动逐步提高到技术性较强的劳动,产品工艺过程不要太复杂。最后,要科学地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劳动的内容、时间和劳动量应该是学生力所能及的,以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劳动前要进行充分的劳动保护与安全生产的教育,事先了解学生的劳动条件,严防工伤事故发生。在劳动期间要注意学生的休息和营养条件,学校的校医要随时对学生的劳动进行医疗卫生监督,对体弱有病的学生和月经期间的女生,应予以必要的照顾。决不能把学生的劳动同工人、农民的劳动同样要求,要注意劳逸结合,以免影响他们的身心正常发展。

当前,中国正处于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高度重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世界各国的成功做法和有效经验;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迫切需要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作为支撑;就业是民生之本,人民生活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社会需要更加公正、更加和谐,需要加强职业教育,帮助失业人员获得从业技能,支持在岗人员更新技能,提供全民接受更高技能培养培训的机会。因此,继续加强职业教育,这是大势所趋,是人心所向,是国家需要,是人民期盼。以就业为目标,着力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是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整合教育资源,改进教学方式,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着眼点和着力点。校企合作既体现了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与行业企业最紧密最直接的鲜明特色,又是当前改革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教学模式、培养模式和评价模式的关键环节,更是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蔡泽寰.深度推进校企合作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7.

[2]余争鸣.加强校企合作 培养高技能人才[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3]石伟平,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第7篇:劳动教育教学方式范文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养模式探索

一、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现状分析

我国现在正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在这一进程中,大批农民将要转移到城市中。由此所引发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必然会成为事关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问题;成为改革社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在此过程中,如何将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出来,提高培养和就业质量是前提和保证。如今,新生代的农民更加意识到要想在快速发展的城市中拥有较好、较稳定的工作,没有知识没有技能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因此,他们迫切地希望能够有专门的学习机会,来帮助他们提升自己,实现愿望。目前,他们通过学习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式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参加由教育部门管理的常规的职业教育;另一种是参加由扶贫部门或是劳动部门组织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主要方式有:

1、农业产业化技能培训:针对农村劳动力,由承担任务县(区)相关部门在认定的教学点,紧紧围绕主要产业、特色产业等开展培训时间为5天的委托式培训。这种培训方式对发展特色产业,农民就地转产十分有利。

2、普通农民工培训:针对农户年满16-45周岁,身体健康,自愿转移就业的富余劳动力,由承担任务县(区)相关部门在认定的教学点开展培训时间为七天的委托式培训。这种培训占整个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比例最大,约80%,对年龄较大、急需出外打工的农村劳动力处理面对社会的一些日常问题有很大帮助。但因培训时间短,受训人员基本没有学到业务知识,即使转移出去了,也很难找到稳定的工作,更不要说高薪工作了。

3、农民初级技工培训:针对农户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年满16-35周岁,身体健康,自愿转移就业的富余劳动力,重点是农户家庭初中和高中毕业的新增劳动力。由承担任务县(区)相关部门在认定的教学点、认定的技工工种范围内开展委托式转移培训,培训时间不低于480课时。这种培训方式效果较好,能使农村劳动力获得一项专业技能,可以找到基本稳定的工作,对转移就业有很大帮助。但因受资金、师资、场地的限制,培训规模有限,且无法纳入长效机制。

总体上看,现存的几种培训方式都存在时间较短;培训机构师资力量相对较弱、实训设备相对简单、落后;受培训者获得的技能不高,理论知识水平有限,造成在以后工作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很吃力,在用人单位许多岗位不能胜任,易被淘汰,失业率较高等缺点。但其在对受培训者职业技能的培养种类选择上和创业能力的引导上,与市场需求有较好的适应性,这是当前转移培训最显著的优点。

相对而言,参加职业教育由于得到了较长时间的规范化学习,学生获得了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具有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现场突发性问题的应变能力和一定的操作技能。但目前职业教育的培养功能与迅速发展的经济状况及社会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办学体制、人才培养模式与运行机制还不能满足当前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全部需要,而且还有大多数农村贫困劳动力由于费用问题也未能进入职业教育领域,这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职业教育和转移培训作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必经环节,在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就业能力,推进劳动力结构调整,解决就业问题方面意义重大 。因此,发展职业教育与转移培训,是一项积极而稳定的就业支持政策。但同时也应看到还存在一些不足:普通培训过于市场化,职业教育过分强调理论,脱离实际;两种方式的管理部门各不相同,造成多头管理,优势不能互补;资金分散,有限的资源得不到有效使用,培养质量不高,满足不了用人单位需求,更不利于农村劳动力的长效发展。这些问题的出现是由于现有的体制造成的,因此当前急需将教育部门、扶贫部门和劳动部门联合起来,达到资源与管理整合,形成优势互补,共同探索一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新模式。

二、充分利用职业教育优势,探索新时期劳动力转移培训新模式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职业教育要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要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要为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是职业能力服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把加强职业教育作为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支持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参与新型农民、进城务工人员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职业教育是面向全民的教育,是涉及大众的教育,农村剩余劳动力应该成为职业教育的主要对象之一。因此中等职业学校(以下简称“中职学校”)应坚持以提高质量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市场为导向的办学方针,紧密结合社会发展,充分利用中职学校职业教育优势,积极主动与教育部门、扶贫部门和劳动部门沟通、联系,通过理顺多头管理,整合培训与职业教育资源,探索出新时期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培训+学历教育”培养模式。即:针对25岁以下、身体健康的农村应往届高中毕业生,由承担任务省、市、县(区)相关部门在认定的中职学校、认定的专业范围内开展委托式转移培训,学制为一年,经课程成绩考试和实习考核合格后,获得全国通用的中级职业技能证书或专项职业资格证书及特种行业上岗证;并颁发教育部门验印的中专毕业证书,最后由学校统一推荐就业。

三、中职学校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学历教育” 培养新模式的实施要点

生源输出地的政府是招生工作的主体。在招生工作中要深刻领会国家政策、准确传达文件精神,并借助互联网等现代媒体宣传国家惠民政策,充分利用中职学校品牌和影响力,在学校与企业确定好订单后再进行招生。

中职学校承担对学生的培养和就业推荐的责任。在学生管理上要聘请经验丰富的班主任充分掌握他们的基本情况,要清楚多数这类生源有过打工的经历,但由于技能水平低,职业竞争力不强,工作稳定性低,因此他们愿意主动到学校接受学习,充实自己,毕业后有决心再到职场上去拼搏。对他们学校要有针对性的引导并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并在课余时间尽可能组织比普通中职生更丰富的各种形式的专题讲座与活动,提高他们的职业能力。

鉴于培养对象选择的是高中生,文化基础较好,年龄稍大明事理的特点,在教学上据任课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反馈,他们学习自觉性、积极性更高,目的性更强、学习更加刻苦。因此更应配备既有丰富教学经验又有广泛实践经历的教师担任教学工作,他们除了能够组织活泼的课堂教学外,又能在实验室和实训场地对学生进行具体指导,充分保证各学科的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对他们实施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的教学要求和目标应比普通中职在校生更高。除了传统教学方法外,还应采用目前比较好的各种教学方法如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兴趣小组教学法、校企协作教学法和模拟教学法等来实施教学。教师应针对不同的教材和他们的实际情况,在从事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采取自己得心应手的方式方法,创造出自己的授课路子和风格。其目的就是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使他们能更快更好的掌握知识与技能,培养出合格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

转移就业是转移培训工作的最终目标,是整个工作中的核心环节。为增强新模式班级学生的就业竞争实力,学校除了在平时对他们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和非专业能力培养,使他们具备较高综合素质外,在每次转移就业前还应开展专项的岗前安全教育,提高他们自我安全防范意识,减少工作中的安全事故。学校应严格注重新模式班级学生就业质量,确保不低于95%的就业率,不低于80%的专业对口率,并为学生争取充分体现其价值的起薪。

跟踪服务是确保转移就业成功的重要步骤,设立专门机构,对整个转移培训工作分阶段实施指导和监控,收集新模式班级学生就业中的相关信息,并建立就业单位回访制度,收集就业单位对这些学生专业技能、工作态度和职业素养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提高下一轮教育培训质量。

四、中职学校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学历教育”新模式的实施效果

我校(贵州省建设学校)于2007年就开展了针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学历教育”新模式试点工作。通过几年几届的办班运作以及毕业学生转移就业情况的反馈,我们越来越认识到这种新的办学模式确实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等多方面效果。

农村劳动力通过“培训+学历教育”新模式学习后,由于采用了普通转移培训紧密与市场需求相结合的特点,使受培训者职业技能的培养种类选择与社会有较强的适应性;再加上中职学校所具备的优势,使其可以获得相对完整、相对系统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技能,并且中职学校除了在专业能力上培养培训以外,还利用大量的课余时间对其非专业能力(如与人沟通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自我学习能力以及职业素养等等多方面)进行培养,综合职业素质明显提高,从而大大增强其竞争能力。另外,每个中职学校都拥有较强的就业平台,使他们也有了更多、更好的就业选择机会,从而获得相对满意的工作岗位,就业稳定率较高。

对中职学校来说,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积极推动转移培训模式改进,一是政府赋予的责任;二是拓宽自身发展空间;三是可以弥补一个时期以来的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脱节"的缺陷,更好的融入到"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中,从而推动职业学校自身和谐、健康的发展。

但是,通过这几年的探索,我们感到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怎样更好地将教育、扶贫和劳动等各部门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资金整合,从而使更多的农户受益等等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第8篇:劳动教育教学方式范文

一、不断改进教师评价制度,推进践行教书育人使命

教师评价模式不但影响到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也直接影响学生的培养,评价教师不能“唯论文”“唯帽子”,要建立多元教师评价制度,全面衡量教师的专业知识、能力、业绩、态度和师德。教师评价应强调对教师进行综合评价。综合评价就是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对教师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系统的、全程的、较长时间的、循环往复的评价。教师评价包括以下几个方式:校长评价(行政人员评价),同行评价,自我评价,学生评价。

1.始终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的第一标准。我校通过教职工大会反复讨论制定了科学有效的《临泽一中教师考核办法》,作为对教师评价的重要依据,认真落实师德一票否决制,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业绩考核、职称评聘、评优树模首要要求。

由于高考竞争压力大,有些教师注重课堂教学,轻视德育工作,学校在考核中加大了德育考核的分值,引导教师注重德育工作,好多女教师积极主动承担班主任工作,担起了教书育人的责任。

2.突出教育教学实绩。把认真履行教育教学职责作为评价教师的基本要求,引导教师上好每一节课、关爱每一个学生。完善教师绩效考核办法,绩效工资分配、评优树模向班主任倾斜,向教学一线和教育教学效果突出的教师倾斜。这些措施的落实,激发了老师的干劲,使临泽一中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迈入全市前列,赢得了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认可。

二、不断完善学生评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高考是教育事业最重要的评价指挥棒,影响甚至决定着整个基础教育阶段的人才培养模式。克服“五唯”最重要的举措是建立和完善多元评价高考制度,不“唯分数”,建立综合的学生水平评价体系,录取学生以学生的综合水平为依据。

1.完善德育评价。我国的教育目标明确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德育的领先地位不容置疑。教育学生不仅要掌握知识,还要掌握学习的方法,更要学会做人、学会生活。我们要明确“德育无小事,事事都育人”的深刻道理。我校通过每周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开设立德班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思想道德、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通过信息化等手段,探索学生、家长、教师以及社区等参与评价的有效方式,客观记录学生品行日常表现和突出表现,特别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况,将其作为德育评价的重要内容。

2.强化体育评价。学校开足开齐体育课,建立日常参与、体质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查机制,将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作为教育教学考核的重要内容,引导学生养成良好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锤炼坚强意志,培养合作精神。学校每年请小屯卫生院对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标准检测,每学年对学生进行体育达标测试,客观记录学生日常体育参与情况和体质健康监测结果。

3.改进美育和劳动教育评价。把学生学习音乐、美术、书法等艺术类课程以及参与学校组织的艺术实践活动情况纳入学业要求,促进学生形成艺术爱好、增强艺术素养,全面提升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临泽一中教学质量的提升,使学校的智育工作质量明显提高,相对而言美育、劳动教育成为短板。为了提高艺术教育和劳动教育质量,学校建立健全艺术教育机制,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任副组长的艺术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艺术教育工作。学校把艺术教育工作列入学校工作计划之中,制定和完善了《临泽一中美育工作年度计划》、《临泽一中艺术教学规范》、《临泽一中音体美教师单列考核办法》等制度,认真贯彻执行课程规定标准,在各学年开齐、开足、开好音体美课程。开课达到体育每周2节,音乐、美术每周各1节,做到教师到位,课时落实到位,任何时候都不得随意删、减、挤、占音体美课程。

同时,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将劳动课纳入学校课程管理,落实劳动教育课程。劳动教育课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学生每学期参加劳动教育课不少于20课时。根据我校实际采取集中授课的方式,每班每月集中上劳动课半天4课时,由教导处制订学期总课表,每天安排一个班级上劳动课。探索建立劳动清单制度,明确学生参加劳动的具体内容和要求,让学生在实践中养成劳动习惯,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加强过程性评价,将参与劳动教育课程学习和实践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

美育和劳动教育课程的加强和落实,学生的美育和劳动教育评价更加规范,也促进了我校美育和劳动教育同德育、智育齐头并进共同发展,弥补了短板,增强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三、逐步探索、健全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综合素质评价是新高考改革“两依据一参考”中的参考,是基于学生成长发展事实,对学生学业修习状况、核心素养和日常行为表现的系统评价,旨在客观反映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情况。评价内容主要分为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五个方面。核心在于培养学生德(思想品德)、智(学业水平)、体(身心健康)、美(艺术素养)、劳(社会实践)全面发展。

第9篇:劳动教育教学方式范文

摘 要 职业教育“2+1”模式下培训劳动者劳动技能中体育教育应结合职业教育的本专业的职业属性,体育教学活动项目与社会实践活动内容的适宜的、科学的结合,以适应现代工业社会生产力极大发展的要求,培养出更高素质的实用型技术人才。现代大工业化生产劳动中,劳动力体能的强弱业已变得对劳动技能的施展至关重要。中职体育课教学内容必须要体现出全面性、均衡性及可选择性,必须是以全面发展学生身体为基础,以职业属性需求为目标、兼顾学生个人兴趣来设计教学内容,限定选项教学所占的课时总量的比例。目前看来各部分教材所占比例以达标项目占比例30%、个人兴趣项目占比例40%、专门性体力、体能储备项目占比例30%为宜。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职业属性 相关技能

本研究从人文的角度、实用主义的立场上来思考中职学校体育课教学的现状,反思形成现状中所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的原因,力争为今后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体育课教学的发展摸出一条即适合学生毕业后所从事职业劳动时所应具备的体能与体力,又能满足中职学生们多变的兴趣要求并能促进他们健康、全面地发展身体的需求。锻炼这种体育能力所需运动能力的体育行为的培养方案和养成习惯的教学模式。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同时也为学生在社会中生存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以此为题研究在“2+1”模式下中职学校体育课改革的方向及实施方案。

广州地区各中职学校体育课开设的现状并不理想,有部分学校、部分专业课程设置上出现体育课课时量减少的现象。使的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的身体发育所必需的运动量得不到基本的保障,希望政府相关的职能部分能够引起足够的重视,在管理上完善体育教育的监督机制。要用制度保证青年中职学生们体育课的课时量。能够用强健的机体来促进中职学生们身心成长的健康发展。以保障建设祖国的青年从业人员的身心健康,能更高效地为社会奉献他们的聪明才智和执业技能。本文是想在广州市土地房产管理职业学校业已开办专业中的几种专业具体工种执业专门性劳动所需执业体力、适宜于执业专门劳动的体能储备进行科学、有益的探讨。

职业教育的实质本就是培训劳动力的劳动技能。职业体育教学须以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把身心健康、强身健体、体格塑造、终身体育的理念传授给学生,必须注重体育教学活动项目与社会实践活动内容的适宜的、科学的结合,以适应现代工业社会生产力极大发展的要求,培养出更高素质的实用型技术人才。现代大工业化生产劳动中,劳动力体能的强弱业已变得对劳动技能的施展至关重要。职业教育中的体育教育自然演化成劳动力技能培训及养成的必备学科,是促进劳动力从事终身体育活动的最直接的教育养成活动。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强有力的保障、是每一个中国人实现中国梦的劳动技能基础。

“2+1”模式下是我国教育部倡导的中职学校职教改革的新方向,在该模式下的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方向应该结合专业劳动的社会实践需求针对性地对体育教学进行教育改革。用加强中职学生的参与专业劳动相适宜的体育活动,在促进专业技能发展时培养中职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使他们养成参与体育活动的习惯,努力增强中职学生的体能为中心,以培养中职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和从事本职工作时所必须具备的身体素质,体力特征、体能领储备为重点,为学生的专业劳动与职业发展为基准,以确立中等职业学校体育课程的改革思路。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在各级学校的深入开展,中职学校改革进行的如火如荼。在2010 年度召开的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了改革创新的方向,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就是职业教育教学领域改革创新的成果。体育课作为中职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中职学生身心健康、体质与技能教育相结合有重要意义。然而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师虽然按照新《纲要》推行素质教育及选项教学,但改革却没能反映出中职教育的中等职业技术劳动特点及中职学生的特点,没有充分体现出职业教育所必须坚持的以职业属性为导向的专门化体育课程, 改革成效并不明显。本文认为只有以中职学校特点及中职学生的学情为改革的立足点,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才会有新的突破。

专业教育与素质训练、行为规范、就业训练的关联技能教育必顺整合,使专业教学能有效结合企业(用人单位)岗位的实际需要,紧密结合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考证的教学;教学过程充分结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并使学生素质训练与企业的社会评价密切相连。是职业教育改革的唯一可行的出路。

中职体育课教学内容必须要体现出全面性、均衡性及可选择性,必须是以全面发展学生身体为基础,以职业属性需求为目标、兼顾学生个人兴趣来设计教学内容。各部分教材所占比例以达标项目占比例30%、个人兴趣项目占比例40%、专门性体力、体能储备项目占比例30%为宜。

在课时安排上必须要注意在充分完成专业教育学时的前提下,必须保证在中职的学习学生每周至少二节体育课。在校阶段必须要安排学生们两学年的体育课以保障学生们有健康的身体、充沛的体力来完成职业劳动。专业培养需求不能以牺牲学生体质下降为代价,学生体质健康与否是生产力培养的基础和前提。没有好的体质决不会有先进的生产力。所以中职体育的教学改革必须为提高生产力这一中心任务服务。

结合各校特点结合各个专业的职业属性合理规划校内体育课教学大纲,合理地修订体育课程教材的选修内容和必修内容的比例。加大关系着职业专门性劳动所需体能项目的教学,加强专门性劳动所需体能的储备。在测验评价体系中加大相关项目的测试概率。大力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用更多样、多种形式的学生社团来引导他们。让他们充分能够享受到体育活动带给他们的欢乐。积极拓展校企合作的形式、丰富合作内容,灵活合作机制。尽快组织编订结合职业属性特点的职业院校体育教材。

中职体育教学须以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把身心健康、强身健体、体格塑造、终身体育的理念传授给学生,必须注重体育教学活动项目与社会实践活动内容的适宜的、科学的结合,以适应现代工业社会生产力极大发展的要求,培养出更高素质的实用型技术人才。现代大工业化生产劳动中,劳动力体能的强弱业已变得对劳动技能的施展至关重要。职业教育中的体育教育自然演化成劳动力技能培训及养成的必备学科,是促进劳动力从事终身体育活动的最直接的教育养成活动。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强有力的保障、是每一个中国人实现中国梦的劳动技能基础。

“2+1”模式下是我国教育部倡导的中职学校职教改革的新方向,在该模式下的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方向应该结合专业劳动的社会实践需求针对性地对体育教学进行教育改革。用加强中职学生的参与专业劳动相适宜的体育活动,在促进专业技能发展时培养中职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使他们养成参与体育活动的习惯,努力增强中职学生的体能为中心,以培养中职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和从事本职工作时所必须具备的身体素质,体力特征、体能领储备为重点,为学生的专业劳动与职业发展为基准,以确立中等职业学校体育课程的改革思路。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在各级学校的深入开展,中职学校改革进行的如火如荼。在2010 年度召开的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了改革创新的方向,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就是职业教育教学领域改革创新的成果。体育课作为中职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中职学生身心健康、体质与技能教育相结合有重要意义。然而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师虽然按照新《纲要》推行素质教育及选项教学,但改革却没能反映出中职教育的中等职业技术劳动特点及中职学生的特点,没有充分体现出职业教育所必须坚持的以职业属性为导向的专门化体育课程,改革成效并不明显。在劳动过程中,力量因素愈益从属于空间和时间因素。在机械化生产的条件下,时间因素已经最后地使力量因素从属自己。于是巨大的力量运动就进一步分割为较小的分量运动,直至出现手指头的小运动。然而还有许多由肌肉来完成的大运动和小运动同时存在。向自动化生产过渡要求最大限度的精确性和反应速度(即提高时空成分的作用)。大肌肉的活动是不可能实现这种精确性的。只有最细微的手指运动才能保证必要的精确性。在操纵遥控装置时,大量小运动的出现也是与此联系着的。在这些运动中,力量因素并不消失和简单化,而是发展和完善起来。可能这些小运动较之粗俗的力量运动,更要求一定数量的肌肉用力[1]。”关于不同的劳动过程要求从业人员具有相应的身体能力和技能。国外学者称之为职业素质或职业属性,包括从业人员的心理素质和运动素质两个方面[2]。本人认为只有以中职学校特点及中职学生的学情为改革的立足点,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才会 有新的突破。

专业教育与素质训练、行为规范、就业训练的关联技能教育必顺整合,使专业教学能有效结合企业(用人单位)岗位的实际需要,紧密结合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考证的教学;教学过程充分结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并使学生素质训练与企业的社会评价密切相连。是职业教育改革的唯一可行的出路。

中职体育课教学内容必须要体现出全面性、均衡性及可选择性,必须是以全面发展学生身体为基础,以职业属性需求为目标、兼顾学生个人兴趣来设计教学内容,必须限定选项模块所占课总量的比例。目前从实践中总结,各部分教材所占比例以达标项目占比例30%、个人兴趣项目占比例40%、专门性体力、体能储备项目占比例30%为宜。

在课时安排上必须要注意在充分完成专业教育学时的前提下,必须保证在中职的学习学生每周至少二节体育课。在校阶段必须要安排学生们两学年的体育课以保障学生们有健康的身体、充沛的体力来完成职业劳动。专业培养需求不能以牺牲学生体质下降为代价,学生体质健康与否是生产力培养的基础和前提。没有好的体质决不会有先进的生产力。所以中职体育的教学改革必须为提高生产力这一中心任务服务。

结合各校特点结合各个专业的职业属性合理规划校内体育课教学大纲,合理地修订体育课程教材的选修内容和必修内容的比例。加大关系着职业专门性劳动所需体能项目的教学,加强专门性劳动所需体能的储备。在测验评价体系中加大相关项目的测试概率。大力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用更多样、多种形式的学生社团来引导他们。让他们充分能够享受到体育活动带给他们的欢乐。积极拓展校企合作的形式、丰富合作内容,灵活合作机制。尽快组织编订结合职业属性特点的职业院校体育教材。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