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自媒体培养方案范文

自媒体培养方案精选(九篇)

自媒体培养方案

第1篇:自媒体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媒介素养 舆论引导 非公有制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舆论引导工作是一种主观目的十分明确的传播活动。无论是作为传者的政府工作人员,还是作为受者的企业经营者、普通员工,二者的媒介素养如何,必将直接影响舆论宣传的最终效果。所谓的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在使用媒介或解读媒介信息时所需要的能力。在以往的研究中,我们往往对政府工作人员的媒介素养关注较多,而对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从业者的媒介素养却重视不够。其实,两者的媒介素养对传播效果的取得都有直接的影响。如果传者的媒介素养不足就难以选择正确的媒介渠道、运用合适的传播技巧,如果受者媒介素养低下就无法充分理解传播内容,准确甄别信息,及时提供反馈。

目前,针对我国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从业者媒介素养状况尚缺乏专门的调查,不过有关中国公民、大学生、农民工媒介素养的调查结果却可以间接地回答这个问题。复旦大学“媒介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组于2008年公布的《中国公众媒介素养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在深度阅读、批判质疑、独立思考、核实报道四种能力之中,中国公众仅在独立思考这一维度的平均值超过中等水平,余者均在中等水平以下,这说明中国公众的媒介信息处理能力总体上还处于中等偏弱水平。一项针对全国大学生媒介素养的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大学生对媒介伦理问题认识不清。比如,在对“网络黑客是否值得崇拜”的回答中,持肯定的态度的比例占11.6%,“不清楚”的占21.7%。在“对匿名任意信息和图片”的看法方面,7.8%的学生表示“同意”,21.7%表示“不清楚”。2008年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尉天骄先生对南京市大学生媒介素养状况进行调查,发现网络媒体成为大学生最喜爱的媒介,但学生对这一媒体的复合利用程度不够。学生在上网时,没有目标地随意浏览占40%,发邮件和娱乐占26%,看新闻等实用信息占23%,查找学术资料的只占11%。一项针对农民工媒介素养调查显示,农民工的媒介素养总体状况不佳,主要表现在媒介使用不均衡,过于依赖手机与电视;对媒介信息缺乏质疑与批判意识;找不到媒介参与途径。

上述问题的出现,主要是由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落后状态决定的。媒介素养的形成主要依靠的是学校教育。在很多国家,早在上世纪就已经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到国家正式教育体系中。比如,在英国,1997年全国就有近三分之二的学校开设了媒介研究课程,截至2000年,全英国所有的中学都开设了媒介教育课程。在加拿大,从1999起,全国各省自小学到大学都设置了有关媒介素养的独立课程。在美国,已经有60多所大学开设了媒介素养课程。但是,在中国大陆,媒介素养教育却刚刚起步。目前,只是在个别地区开展了试点工作。比如,2003年杭州市夏衍中学开设广电特色班,2004年,上海交通大学在国内高校第一个开设了媒介素养公选课,2005年,深圳市在中小学开展媒介素养教育。

媒介素养教育一时之间还难以在各级学校进行普遍推广,但提升非公有制领域的舆论引导又势在必行。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和个体、私营企业就应当率先开展媒介素养教育。而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官、企、学、研各司其职

媒介素养教育是一项庞大的工程,需要借助官、产、学、研四方力量的鼎力配合。首先,政府应当做好媒介素养教育的宣传组织工作。媒介素养教育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还是新生事物,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管理者、员工在短期内很难认识到它的价值,这就需要政府担负起创新推广的任务,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做好宣传工作。同时,媒介素养教育会牵涉到企业、学校、行业组织等各个方面,也需要政府出面协调。其次,教育、科研单位是媒介素养知识的传播者。要开展媒介素养就必须拥有优秀的教师队伍。但是,如果借助政府、企业等方面的力量建设一支全新的教师队伍,无论从成本投入的角度,还是从时间急迫性的角度,都存在很大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的办法就是整合社会现有资源。目前,中国很多高等院校都开设了新闻、广告、播音主持等相关专业。一些科研单位也拥有从事新闻、传播研究的学者、专家。以高等教育为例,2006年,全国高校开设新闻传播专业点661个,2008年,这一数字又增至877个。而且,这些新闻传播专业点的分布极为广泛,即便在、贵州等文化教育相对落后省份,也不存在空白。新闻传播专业网点的覆盖面大,专业教师数量众多,能够为各地的媒介素养教育提供充足的人才和便利的服务。因此,在各高校、教科院所选拔一批理论知识丰富的专业人才组成教师团队,通过培训、讲座等方式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是完全可行的。第三,企业应当为媒介素养教育提供物质支持。媒介素养教育中教师聘请、培训场地建设、教材编写等等均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这些需要企业来出面解决。

二、确定科学的培养目标

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培养目标,国内外学术界均有详细论述。比如,John Pungent先生认为媒介素养教育应当使学生具备以下知识和能力:欣赏、批判和分别媒体产品的能力;媒介发展的历史;讨论、辨析媒体的用途;辨析媒体运用的技巧和语言;辨析与媒体产品生产相关的各种因素的能力;对媒体信息进行评述、解释、分析和评估的能力;理解媒体对社会的影响;自主选择媒体信息的能力;通过媒体表达观点的能力。但是,由于这些学者关注的是公民媒介素养教育问题,因此他们在总结的过程中更多考虑的是目标的普遍适用性。而此处所提到的媒介素养教育针对的是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从业者,因此在培养目标的确定上就必须考虑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教育对象的具体状况,二是服从服务于舆论引导的大局。

对于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从业者,媒介素养教育应将培养目标集中在以下几个方向:第一是信息甄别力。信息甄别力包括两个:其一是观点性信息与事实性信息的区分能力。具备这一能力的人掌握了观点性信息与客观事实性信息的差异点,不会把媒体中的代表一家之言的观点、判断与客观事实等同起来。其二是真实信息与虚假信息的辨别力。具备这一能力的人会对日常接触的信息保持适度警惕,了解媒体、人群中常见的信息造假手段,能够识别一般的谣言、假消息。第二是信息传播参与能力。这一能力的培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对宪法等相关法律的讲解,使教育对象认识到自己在信息传播中权利和地位,从而产生主动传播的意识和愿望。二是通过对媒介渠道的介绍和技术培训,使教育对象掌握信息搜索、制作技术,不仅能够以最简捷、最经济的方式满足自己的信息接收需求,还能够将自己的所知、所思通过正当的渠道传播出去。第三是传播伦理法制常识。网络、手机媒体日益普及,为人们提供了便捷的信息平台。但是,由于缺少最基本的传播伦理、法律知识,一些人往往在有意或无意间进行着不良信息传播,从而扭曲了事实真相、误导了社会舆论。通过媒介素养教育应当使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从业者既懂得如何用正当的传播手段保护自己,又明白不能采用不正当的传播手段伤害他人、危害社会。

三、长期培训、分段推广

针对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从业者的媒介素养教育必须采取长期培训、分阶段推广的方式。这样做的原因有三:第一,媒介素养理论体系的知识含量丰富,对于未接受过新闻、传播教育的人来讲,通过短期突击培训是很难全面掌握的。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须按照由浅入深的顺序分阶段地讲授,而绝不能急于求成。第二,媒介技术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导致媒介素养相关知识更新的频率越来越快。美国传播学者施拉姆曾将人类发展的100万年假定为一天,在这一天中的21时33分出现了原始语言,23时出现正式语言,23时53分出现文字,23时59分14秒出现古腾堡印刷术,23时59秒55分出现电视,23时59分57秒电子计算机、人造卫星。由此可知,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传播技术的更新越来越快。而且,新媒体一旦出现之后,其普及的速度也变得十分惊人,媒体更新换代的周期间隔正变得越来越小。比如,网络进入中国至今不足二十年,但是截至2008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2.9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2.6%。截至2009年底,我国东部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40.0%,西部地区为21.5%。在这种情况下,媒介素养教育只能作为一种长期的终身教育,根据时展随时补充新知。第三、针对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从业人员的媒介素养教育不是全日制教育,必须在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产经营活动的前提下进行。同时,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人员流动性强,长期的持续性教育很难实施。

因此,将长期的媒介素养教育分割成多个短期培训,而且尽量保证各期培训的内容具有相对独立性,这样一来,不仅方便了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从业者的学习,而且有利于从事媒介素养教育的教师根据社会发展变化随时调整、补充教学内容。

四、建立媒介素养教育档案

在媒介素养教育推广的过程中,一定要将相关信息随时记录下来,搞好档案建设工作。一方面,只有建立媒介素养教育档案,政府或企业才能够及时了解宣传对象的媒介素养状况,因地制宜地开展舆论引导工作。另一方面,媒介素养教育时间跨度大、覆盖人群广,要想实现科学管理、逐步推进,就必须准确掌握政府、企业的媒介素养教育进展情况,以便组织下一阶段的学习。当然,在私营企业开展此项工作确实存在很多困难。这是因为多数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管理者对于档案工作的价值比较漠视,企业中既没有专门的档案管理人员也缺少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而非公有制领域的人员流动性大,如果不及时建立媒介素养培训档案,又必然导致日后媒介素养培训教育的混乱和无序。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政府部门或者行业协会出面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一如既往地积极宣传建立档案对于企业实现科学管理、保证生产安全等所具有的重要意义,督促私营企业建立、健全档案制度;二是在媒介素养教育的过程中,借助电子技术随时储存教育对象的基本信息,开发一种开放性、全国性的媒介素养档案网。凡参加过媒介素养教育者,都可以通过档案网站查询到他的相关信息。这样,一旦有人调换了工作或变更了居住地,政府和企业仍能很方便地掌握他的媒介素养教育情况。

注:本文作者魏海岩为博士在读。

课题项目:本文为2011年沈阳市统战部课题。

参考文献:

[1]周葆华,陆晔.受众的媒介信息处理能力――中国公众媒介素养状况调查报告之一.新闻记者,2008,(4).

[2]张男星,王炳明.当前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研究报告.大学・研究与评价,2008,(9).

[3]尉天骄.南京市大学生媒介素养状况调查与分析.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4]郑素侠.农民工媒介素养现状调查与分析――基于河南省郑州市的调查.现代传播,2010,(10).

[5]宫淑红,张洁.媒介素养教育与理论与实践.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3-137.

[6]陈彬.学科30年嬗变之新闻学:从“分枝”成长为“大树”.科学时报,2008-11-25.

第2篇:自媒体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数字媒体技术;课程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1)08-0088-04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DMT)是近几年我国高等院校申报的热点专业之一。据统计,目前开设数字媒体技术与数字媒体艺术的院校已超过80余家。2010年12月,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数字内容安全专业委员会,全国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建设联盟在北京举办了“第二届全国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建设研讨会”,会议举办方收集了国内外数字媒体技术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近百份,其中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46份。通过对数媒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统计分析以及对参会企业的调研,我们发现,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建设刚刚起步,发展思路不明确,正像北京邮电大学杨义先教授所讲,我们正处在“照猫画虎”的阶段,甚至还存在“无猫可照”的尴尬。各院校在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很多,如招生规模偏小,不利于学校集中投入与建设;专业体系的整体认识不清,不利于形成专业的优势与特色;专业方向设置泛化,不利于集中优势资源进行专业人才培养;课程设置拼盘化,不利于突出学生的核心竞争力等等。

一个专业的创建与发展,是在社会经济结构调整中对某方面专业人才的需求孕育而生的。在我国,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发展还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专业建设除了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做好人才定位与培养方案外,加强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的构建显得尤为重要。课程是一个宽泛的概念,若站在不同角度,对其定义与理解不完全相同,如,施良方在他的《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中介绍了课程研究过程中几种典型的课程定义:(1)课程即教学科目。(2)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3)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4)课程即学习经验。(5)课程即社会文化的再生产。(6)课程即社会改造。不管怎么定义课程,我们觉得作为一个专业的课程体系一定是为人才培养目标服务的,尽管不同专业的课程体系不同,但不同专业的课程一定符合本专业的特点与内涵,具有一定的课程设置理念与内在逻辑结构体系,另外作为组成课程体系的课程,一定有自身的内容与特点,实现较为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可实施,可评价。

数字媒体技术是教育部限报、试点性质的目录外专业(专业代码为080628S),面向理科招生,授工科学位。办学单位以理工科、综合类大学为主。培养目标是从计算机技术出发,需要掌握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图形图像领域的基础理论与方法,并且将数字媒体技术应用到相关的领域,为社会提供数字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基于以上分析,在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中,我们提出“技术为骨、艺术为魂、方向为基、实践为根、特色而立,应用为本”的理念与原则,为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提供指导。

一 技术为骨

《2005中国数字媒体技术发展白皮书》指出,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是一个以计算机技术为主,艺术为辅,技术与艺术相结合,涉及多学科交叉的新兴专业。因此,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以技术类课程为骨架是其内在要求。美国在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开设技术类课程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类(美国的CIP-2000):计算机软件技术,网页、数字/多媒体和信息资源设计技术,出版技术,预出版/桌面出版和数字图像设计技术,动画、交互式技术、视频及特效技术,数据建模/数据库和仓库管理技术等。我国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开设技术类课程占到总课程的80%以上(包含和艺术交叉类课程),基本实现技术课程为主的课程构架体系。但是大多数技术类课程选择较盲目,缺少内在的逻辑,不能很好支撑某一专业方向的核心技能。

技术类课程的设置建议从三类课程考虑,如图1所示,一是计算机科学技术类,包括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操作系统、软件工程、数据库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电子电工与信号处理类课程等;二是网络技术类,如计算机网络、网络程序设计、网络管理、网络互联技术、网络安全技术等;三是媒体设计与著作类,包括网站与网页设计制作工具、动画制作工具、数字图像处理工具、视音频编辑工具、游戏创作工具等。每一类课程较多,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在课程选择时应“突出基础、服务方向”,例如,不管是什么专业方向,高级语言基础、电子电工与信号处理类基础都是要学的,然后再根据不同专业方向,有选择地开设相应课程。

二 艺术为魂

数字媒体技术主要是服务文化创意产业,艺术素养是数字媒体专业的灵魂。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者需求的转变,世界经济产业格局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文化创意产业开始成为这个新格局中的重要角色。众所周知,“文化创意产业是人本产业,有赖于人的经验、灵感、创新与创造能力”,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一般是依托计算机等信息技术类专业发展起来的。通过对46份不同院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设置的分析,有13所院校开设了艺术类课程,占28%,开设的艺术类课程一般不超过3门,如素描、色彩等,当然并不是说,没开设艺术类课程的数字媒体专业就没有对学生进行创意与艺术素养的培养,但从另一侧面可以说明,我们很多院校对学生的艺术素质培养重视不够。

“人才创意能力的高低可以用来评判一个社会发展水平的高下”,创意更是所有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广告等专业课程的灵魂与核心。然而,虽然很多院校意识到开办数字媒体专业首先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意能力,但由于考虑到学校的实际情况,如师资、资源缺乏等因素,却有“按人下菜”之嫌。因为,在我们设计的课程体系里却很少出现专门训练艺术素质与创意的课程。在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只侧重培养学生对某些专业技能的掌握,而忽视了创新能力的培养。例如在平面设计课中,教师通常是在讲授PS制作软件的技术过程中让学生实践制作,并在学期末提交一副自己制作的图片作品,却很少在课程中提及构图、色彩,并且究竟什么样的创意才符合当代人的口味需求。或者教师会在教学中一味地拿外国优秀作品来做案例分析,学西方文化的皮毛,学生却不懂得作品背后的创意究竟是如何发生的。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需要技术与艺术等人文素养的结合,例如在动漫创作中,美国人抓住中国丰富的文化资源,根据曲折感人的花木兰故事创作出《花木兰》等惊世之作。因此,作为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不仅要作为有所专长的技术性人才,

更要成为具备人文素养和文化品位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除了必须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外,还要具有丰

富的人文艺术知识与艺术修养。

三 方向为基

数字媒体技术是一个综合性专业,通过大学四年的教育,不可能在数媒领域各方面都成为行家里手,但至少要在某一方面有所突出。要想真正成为一专多能的实用型人才,就需要在专业方向上优化设置。专业方向的设置,一方面要考虑社会的需求,另一方面要考虑学校的实际。例如北京印刷学院、西安理工大学印包学院把出版印刷作为非常重要的方向之一,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把影视制作作为重要的人才培养方向,充分发挥各学校的优势资源,为优化人才培养服务。

通过调研,在开设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学校中,90%都设置了2个及以上的专业选修方向,可以让学生在三、四年级根据自己的基础与特点选择不同的专业方向。如图2所示,图中横轴为培养方向,纵轴为方向的院校数量,各学校专业方向设置较多的是游戏设计开发、动画设计开发、影视节目制作、数字媒体软件开发等。但是,分析后也发现了不少问题,一是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方向雷同,没有体现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特点;二是专业方向课程设置比较随意,例如,有些院校设置的动漫制作专业方向,就随意地选择了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专业中的三到四门课程。

专业方向的设置是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基础,专业方向设置一般要考虑以下因素:

(1)社会需求,社会需求决定了学生的就业,决定了专业的生存与发展:

(2)学校的实际情况,要发挥学校的资源优势,扬长避短;

(3)考虑学生的实际,例如二本院校开设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应突出应用,即“有效使用信息技术,而不是开发信息技术”;

(4)优化专业方向课程体系的设计,应强调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避免内容交叉与重复。

四 实践为根

数字媒体技术是一个应用性非常强的专业。实验实训课程与实践体系的构建非常重要,要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应立足实践,以实践为根本。在数字媒体技术人才培养中,实践教学的形式一般有三种,一是通过实验课程,二是通过集中实践,三是通过企业实训。

通过调研发现,虽然各学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都安排有实验课程,但是实验课所占比例各不相同,总体来讲,实验课的课时偏少,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其中,只有近三分之一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安排有3-5周的课程集中实践,例如针对平面设计课程的1-2周计算机艺术设计实训、针对游戏类课程的1-2周游戏设计与开发实训等。极少数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了企业实训的内容与时间。总体看来,我国数字媒体人才培养实践实训课程开设明显不足。

结合数字媒体专业特点,我们建议:

(1)加大实验课程比例,实验课程课时应占总课时2/3以上,最好8课时以上的实验课程应单列为相对独立的课程;

(2)加大核心专业课程的集中实践与实训,集中实训课程应以任务或案例形式呈现,实训结果应相对完整独立,可评价。例如一个小型手机游戏的开发、一个片头的设计与制作等。

(3)加大企业实训力度,通过校企联合培养学生的数媒产品的设计与开发能力,企业实训时间至少应在半年以上。同时鼓励企业工程师和代课教师共同编写实训教材,给学生上实训课程。

五 特色而立

各校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应以特色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所谓特色就是比较优势,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独特优势。一个学校特色的创建与学校长期的文化积淀、区位优势等密切联系,浙江大学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以培养数媒软硬件产品研发人员为特色,他们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学生90%将继续深造。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印刷学院的行业特色非常明显,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建设很容易找到自己的特色。

但是,原有特色明显的院校必定是少数,大多数院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没有特色或特色不明显。通过对各院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分析发现,很多院校的课程设置雷同,不同院校的师资力量不同、生源质量不同,相同的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很难凸显自己的特色。

那么,怎样才能突出本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呢?一要努力挖掘本校长期积累起来的文化积淀。文化积淀是历史形成的,要从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办学历史中,总结提炼办学特色。特色发展不能割断历史,另起炉灶,必须从母胎中培育,这样才能使特色发展有一个坚实的根基,同时也使一个学校的文化得以延续和提升。二要明确专业发展问题,准确定位专业发展方向。专业特色的发展不能偏离学校发展的具体情境,否则就会失去发展的动力与保障。特色的衡量标准不是外在形式上的特殊性,而是内在的办学质量与办学效益,特色是在解决专业发展中的问题中形成的,所以,只要找到专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才能对专业发展准确定位。三要寻找核心竞争力,确立比较优势。找到专业发展问题后,解决问题的途径可能有很多种,每一条途径都可以形成特色。如教学管理方面、教学模式与方式方面,充分利用地域优势或周边资源对人才的培养等方面,都可以形成自己的特色。四要整合资源,重点突破。在专业开设前,可能很多资源分散在不同部门或领域,围绕专业建设集中优势资源为人才培养服务,有利于专业特色的培育。

六 应用为本

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指向应用,要坚持应用为本。这里的应用主要指围绕数媒行业某一领域的需求培养的“适用”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核心能力的构建、课程体系的设置都是为培养“适用”人才服务的。大多数本科院校对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应用型高级人才”,作为工科专业的数字媒体专业,课程设置更应该坚持“应用为本”的理念。

目前我国开办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院校有985院校、211院校和普通本科院校,但大部分集中在普通本科院校。通过调研发现,有很多普通本科院校课程设置向重点院校靠近,当然不否认有一部分学生将来要读硕士与博士,但大部分学生还是要面向市场。关键是人才培养定位问题,这在理论上看起来分辨得很清楚,但实践中有所偏离。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要坚持“应用为本”,我们认为要做到以下几方面:一是课程体系的构建要契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改变基础理论教学课时比例过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不足的情况。二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不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特点决定了应加强实践教学,要走校企联合培养的模式,应加强新的课程理念下的活动类课程的建设。三要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期末一张试卷的评价方式对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大部分课程是不适用的,必须要将作品评价、项目报告评价、创意报告评价等引入评价体系中。

参考文献

[1]施良方,课程理论一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数字内容安全专业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规范(工程技术型)试用版》[Z],2010

[31科技部,2005中国数字媒体技术发展白皮书[z],2005

[4]美国联邦教育部,CIP(Classification of InstructionalPrograms)美国高校学科划分与专业设置基本状况的学科专业目录[EB/OL].

第3篇:自媒体培养方案范文

论文关键词: 工科力学 多媒体教学 工程案例 科学研究素养

论文摘 要: 开放性教学模式下工科力学的多媒体教学,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势,实现课堂教学手段科学化和多样化。在教学过程引入具体的工程案例,且在教学过程中与科研紧密结合,对多媒体教学内容、形式和方法上进行改进,使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而且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素养。  

 

工科力学教学在高等工程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国内力学教学从借鉴国外先进教学经验到现在,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组合,共同参与教学过程,形成自己的特色,可谓成绩斐然。当然也并非尽善尽美,在经历了面向21世纪课程教学改革的今天,现在工科力学多媒体教学,理论性强,缺乏形象、生动的工程实际实例。因此为了更好地满足中国现代工程教育的需要,跟上时展的步伐,在开放性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的指引下,迫切需要与之相应的多媒体教学。为了充分地发挥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本文对工科力学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教学进行了探讨。 

一、工科力学多媒体课件制作 

1.适用教学 

多媒体课件应用的目的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这既要有利于教师的教,又利于学生的学。多媒体教学要通过与教学相关的媒体信息,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信息源[1]。 

2.具有科学性 

科学性无疑是课件评价的重要指标之—,在讲解力学的基本原理、演示工程实例时,要符合科学性。所以,演示原理、实例要正确,要反映基本的力学机制,淡化细节,尊重事实。 

3.注重“以人为本” 

多媒体课件应做到“以人为本”,即以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为本。制作多媒体课件既要便于老师操作,又要便于学生的感性和理性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实现教、学和人三者的有机统一。 

4.注重工程实际的应用 

因为工科力学的教学不同其他课程的教学,工科力学具有逻辑性、理论性较强的特点,本身学生接触的工程实例比较少,课本上的实例都是经过处理和简化以后抽象出来的力学模型,缺少和现实工程中的实际案例的对照。开放性教学模式下的工科力学多媒体课件应体现从工程案例到力学模型的具体演化原则,即从具体到抽象、从复杂到简单的原则。 

二、工科力学多媒体教学 

1.实现教学的基本目的 

首先多媒体教学应实现工科力学教学的基本目标,制作多媒体课件需根据教学大纲要求,首先明确教学目的,突出重点、难点,要根据工科力学本身体系、内容进行对应多媒体教学。在内容选取上,要以新编写的工科力学教材为蓝本,从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需要出发,但又不能为课本所束缚,要充分增加课件的含金量。优秀的多媒体教学不能只是教材的幻灯片演示,而应该增加它的生动直观的作用。教学既要能解决教学内容中重点、难点问题,同时又要便于理解、加深印象、促进记忆,使学生能正确运用已学过的知识,等等。 

2.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基础 

引入较多的具体工程案例介绍,对工程案例进行简化、分析,从工程案例中抽象出具体的力学模型,并引导学生怎样解决相应的力学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认识能力。为了使学生掌握所学理论知识在工程实际中的具体应用,增强学生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了工程案例介绍,如彩虹桥倒塌原因分析、上海杨浦(大桥桥面结构力学性能分析)、韧性薄膜的力学性能分析,等等典型工程实例分析专题[2-4]。从工程案例入手讲解怎样从中获得简化的力学模型,并根据简化的力学模型进行分析求解。此种方式可以使学生学习工科力学的热情得到极大的提高。这样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具有了较强的理论基础,而且具备了从具体的工程实例中分析抽象出合理力学模型,并解决力学问题的实践基础。同时在考试方法上,着重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和从事创造性工作的能力,实行目标教学法和多样化考核方式,彻底改变过去只通过期末考试成绩决定学生课程成绩,重理论轻实践,重考分轻能力的应试教育考试制度,建立工科力学课程综合素质能力考核和学习效果评价体系。 

3.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 

课程教学作为本科生教学的主要形式,也是学生获取科研信息、培养科研能力的重要形式。建设科研过程与教学过程紧密结合的课程,使教学过程科研化,便是实现培养大学生创造能力目标的又一重要途径。因此在新时代下工科力学的多媒体教学可以适当把教学过程与科研过程结合,在多媒体教学内容、形式和手段上进行改进。在教学内容上,要跟上时代创新的步伐,注重知识更新,与时俱进。在教学方法上,改革以讲为唯一形式的做法,实行多种形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重视学生的科学研究方法和技能的培养,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就会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的基本素养,对学生的继续深造和走向工作岗位以后的工程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学手段上,着重把新技术特别是一些常用的数学软件,如mathematic、matlab等引入教学。将创新能力培养与传统的教学方式融为一体,为实现人才培养教育目标提供一种新的途径。这种在课程体系内对学生实施全过程的科研训练,对学生科研素养培养自然会收到更显著的效益。 

总之,我们应当制作符合工科力学教学的多媒体课件和进行相应的多媒体教学。在多媒体的教学中,首先应该从工科力学教学的基本目标出发,要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先明确教学目的,根据教材体系、教学内容进行多媒体教学。其次,需引入较多的具体工程案例介绍,从中指导学生怎样抽取简化的力学模型,并引导学生怎样解决相应的力学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认识能力。最后,要时刻关注工科力学知识的更新,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重视学生的科学研究方法和技能的培养。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既具有扎实的工科力学基础,同时又具备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科学研究素养,成为21世纪合格的工科力学人才。 

 

参考文献: 

[1]贺永存.浅析多媒体教学思想[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08,(5):4-5. 

[2]孙立红,吴云鹏,刘宝良.深化材料力学教学改革提升学生专业素养[j].高等教育研究,2008,25,(3):54-55. 

第4篇:自媒体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高职新闻专业;校媒(体)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一、高职新闻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新闻教学与新闻实践严重脱节

长期以来,高职新闻专业没有突出职业技能导向。其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过于重视知识的传输,过于重视课堂的理论教学,而忽视了新闻实践环节,其结果是理论与实践的分离,学与用的脱节,以至于学生上岗后,面对新的环境、新的设备,茫然不知所措,无法满足新闻传播界提出的“上手快、后劲足”的要求。

2.新闻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

一是实践课程结构不合理。其具体表现是实践课程比重偏低,课时分配不科学等。二是实践课程内容不合理。实践课程内容普遍缺乏层次性,实践模块设置重单项、少融通、少综合,虽能在校内完成单项职业技能培训,但缺乏对专业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进行系统融合的机会,学生往往难以解决复杂的、综合性较强的新闻实际问题。

3.高职新闻教育“双师型”师资严重匮乏

高职新闻专业,由于实践性、综合性都比较强,要求专业教师必须是理论水平高又有丰富新闻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然而,由于高职新闻教育发展的历史不长,许多高职新闻专业的教师多为理论型的教师,缺乏丰富的新闻实践经验;其次,由于近年来高职大规模扩招,新闻专业师资紧张;第三,高职新闻专业所需要的“双师型”教师一般都有相对优越的工作环境和工薪报酬,当一名教师的愿望一般较小,这也限制了高职新闻专业“双师型”教师的来源渠道。

4.高职新闻教育硬件不足

新闻教育是一个高投入的教育,随着新技术在媒体中的不断运用,学校有责任让学生在校接受正规的新闻实践训练。但由于目前实践设备的短缺滞后和实践教学的欠缺,导致新闻专业学生毕业实习时不能适应新闻媒体工作,签约后无法立即投入新闻工作。如许多高职院校缺乏新闻采编网络及广播电视采编设施,新闻业务教学就无法与现代新闻传媒的实践接轨。硬件的缺陷严重制约了高职新闻专业的发展,难以完成培养掌握现论与技术的应用型新闻人才的目标。

二、高职新闻专业“校媒(体)合作”实施的具体措施

对高职新闻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有效的解决方法是在高职新闻专业中实施“校媒(体)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所谓“校媒(体)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就是高职院校与新闻媒体机构(如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紧密合作,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利用学校和新闻媒体机构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取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新闻实践有机结合,把理论学习与新闻实践的结合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培养新闻媒体机构需要的“上手快、后劲足”的具有较高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型新闻人才。高职新闻专业“校媒(体)合作”实施的具体措施,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

1.与媒体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高职院校在实施“校媒(体)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时,均与新闻媒体机构(如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磋商,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先由学校根据共同制订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案,制定公共基础课程及行业基础课程,然后和新闻媒体机构(如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协调制定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实践课程,实行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的人才培养模式。

2.与媒体共同优化课程设置

高职新闻专业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合理的课程设置至关重要。笔者认为,高职新闻专业在设置课程时,必须与媒体通力合作,从媒体发展的最前沿不断采集、加工信息,依托新闻媒体岗位需求、技术发展需求以及市场需求来设置课程。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专业教学在一定时期内的方向性和有效性。而高职新闻专业的课程设置应从以下方面着手进行优化:一是压缩新闻理论课程。比如,可以把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等课程合并成一门“新闻传播基本原理”课程。二是增加专业实践课比重。高职新闻专业课程,应突出学生的新闻实践,着重培养学生的新闻实践能力。因而,在课程设置方面,应增加新闻专业实践课比重。三是增设新兴专业课程。以数字技术、通信技术等为代表的现代传播技术的发展,正在不断地给高职新闻教育提出新的课题。为了充分满足市场需要,高职新闻专业应该尽快设立与媒体最新发展相适应的课程,比如网络传播采访学、网络广告学、视频编辑等课程。

3.与媒体共同构建全新教学模式

高职新闻专业在培养人才过程中,应积极利用媒体的教育环境与教育资源,共同构建全新的教学模式。一是构建开放的教学课堂。首先是课堂时间上的开放。即除了课堂教学外,专业课程可以使用网上课堂教学平台,增强在课后与学生的实时答疑交流。其次是课堂空间上的开放。即利用课外时间,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媒体的新闻实践活动,或与合作的媒体合办新栏目,让学生参与策划、编辑、组稿、写稿等活动。此外,在教学环节中还可以积极开展与合作媒体的多种形式交流活动。二是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高职教育最突出的特点是技能教育,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因而,在高职新闻专业课程教学时,应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如,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其关键的是案例。而“校媒(体)合作”时聘请的一些有实践经验的记者、编辑从事教学工作,就能让媒体的操作手段变成课堂上鲜活的教学案例,学生就能在案例的学习过程中增强新闻实际操作能力。同时,体验式教学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方式,如教师可以结合正在发生的新闻,把讲课地点调整在新闻现场,教师在现场讲解采访要点以及获取素材的要求,并解决学生在现场提出的问题,然后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采访、写作来感悟和提高对新闻的认识以及采写能力。

4.与媒体共同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

在高职教育中,“双师型”是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着力点和方向,是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高职新闻专业应与媒体合作,共同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一是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派专业教师到媒体进行新闻实践锻炼,提高专业技能,积累实践经验,成为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二是引进具有丰富媒体实践经验的人士充实教师队伍,或者聘请合作媒体的资深记者、编辑等担任兼职教师。三是根据新闻专业实际需要,制定“双师”师资培训计划,充分利用合作媒体资源,定期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资深记者、编辑等,来校举办专题讲座、学术交流或对教师进行新闻专业技能培训,以提高教师的新闻专业技能。四是鼓励教师对外开展各种类型的新闻专业技术开发和服务,如可以在媒体担任策划工作、优稿评选工作等等,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技能提高。五是学校要制定一定的政策,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新闻专业资格考试,获取“双师”资格。

三、高职新闻专业推行“校媒(体)合作”的意义

1.有利于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推行“校媒(体)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学生既能学习新闻理论,又能在学校和合作媒体组织的新闻实践活动中,通过真实的新闻采访等实际工作,容易娴熟地学会技术,形成技能,大大弥补校内教学的不足,使学生毕业后就能很快适应新闻岗位,做到毕业与上岗的零过渡。同时,学生置身于真实的新闻工作环境中,有利于深刻认识社会,了解新闻行业,学会做人,学会团队合作,增强工作责任感,培养良好的新闻职业意识和新闻职业道德。总之,这种培养模式有利于学生更快地从学校人向“新闻人”的角色转换,从而有利于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高。

2.有利于促进高职新闻专业课程改革

推行“校媒(体)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使学校能及时了解新闻行业的新知识、新方法和新技能,真正把握媒体的最新发展趋势,从而有利于高职新闻专业进行课程结构的改革和调整,使新闻专业人才的培养更能贴近媒体、贴近社会,使学生的技能更能贴近新闻职业岗位的实际。通过“校媒(体)合作”,促使高职新闻专业改革课程体系,做到整体优化;改革教学环节,突出实践性、先进性;改革教学方法,凸显以学生为中心,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实现课堂教学的创新。总之,推行“校媒(体)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让媒体参与其中,高职院校才能真正了解媒体的岗位需求和能力需求,从而有利于促进高职新闻专业的课程改革,达到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新闻人才的目的。

3.有利于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在高职新闻专业推行“校媒(体)合作”,有利于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一是从媒体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资深记者、编辑等担任兼职教师,能优化师资队伍的整体结构。二是选派专业教师到合作媒体进行新闻实践锻炼,能使教师及时了解新闻行业的新知识、新方法和新技能,并在新闻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新闻实践技能。三是学校教师和媒体兼职教师相结合的师资队伍,有利于教师“双师型”素质的形成。

4.有利于提高高职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效益

推行“校媒(体)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提高高职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效益。一是降低了人才培养成本。推行“校媒(体)合作”,高职院校就可以充分利用媒体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开展新闻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提高新闻实践技能,从而有助于解决高职新闻教育实践设备和资源的不足,降低人才培养成本。二是推行“校媒(体)合作”,能够使学校更加清楚地知道媒体对新闻人才的具体要求,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课程结构的调整和教学方式的改革,从而培养出受媒体欢迎的学生。三是推行“校媒(体)合作”,学校可以与媒体就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改革计划和教学模式改革等问题建立定期协商机制,提高人才培养的有效性和针对性,缩短新闻专业学生成才期限,使他们能够在毕业后的短时间内顺利完成由学校人向“新闻人”的转变。

参考文献:

第5篇:自媒体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工科力学;多媒体教学;工程案例;科学研究素养

工科力学教学在高等工程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国内力学教学从借鉴国外先进教学经验到现在,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组合,共同参与教学过程,形成自己的特色,可谓成绩斐然。当然也并非尽善尽美,在经历了面向21世纪课程教学改革的今天,现在工科力学多媒体教学,理论性强,缺乏形象、生动的工程实际实例。因此为了更好地满足中国现代工程教育的需要,跟上时展的步伐,在开放性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的指引下,迫切需要与之相应的多媒体教学。为了充分地发挥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本文对工科力学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教学进行了探讨。

一、工科力学多媒体课件制作

1.适用教学

多媒体课件应用的目的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这既要有利于教师的教,又利于学生的学。多媒体教学要通过与教学相关的媒体信息,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信息源[1]。

2.具有科学性

科学性无疑是课件评价的重要指标之―,在讲解力学的基本原理、演示工程实例时,要符合科学性。所以,演示原理、实例要正确,要反映基本的力学机制,淡化细节,尊重事实。

3.注重“以人为本”

多媒体课件应做到“以人为本”,即以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为本。制作多媒体课件既要便于老师操作,又要便于学生的感性和理性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实现教、学和人三者的有机统一。

4.注重工程实际的应用

因为工科力学的教学不同其他课程的教学,工科力学具有逻辑性、理论性较强的特点,本身学生接触的工程实例比较少,课本上的实例都是经过处理和简化以后抽象出来的力学模型,缺少和现实工程中的实际案例的对照。开放性教学模式下的工科力学多媒体课件应体现从工程案例到力学模型的具体演化原则,即从具体到抽象、从复杂到简单的原则。

二、工科力学多媒体教学

1.实现教学的基本目的

首先多媒体教学应实现工科力学教学的基本目标,制作多媒体课件需根据教学大纲要求,首先明确教学目的,突出重点、难点,要根据工科力学本身体系、内容进行对应多媒体教学。在内容选取上,要以新编写的工科力学教材为蓝本,从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需要出发,但又不能为课本所束缚,要充分增加课件的含金量。优秀的多媒体教学不能只是教材的幻灯片演示,而应该增加它的生动直观的作用。教学既要能解决教学内容中重点、难点问题,同时又要便于理解、加深印象、促进记忆,使学生能正确运用已学过的知识,等等。

2.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基础

引入较多的具体工程案例介绍,对工程案例进行简化、分析,从工程案例中抽象出具体的力学模型,并引导学生怎样解决相应的力学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认识能力。为了使学生掌握所学理论知识在工程实际中的具体应用,增强学生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了工程案例介绍,如彩虹桥倒塌原因分析、上海杨浦(大桥桥面结构力学性能分析)、韧性薄膜的力学性能分析,等等典型工程实例分析专题[2-4]。从工程案例入手讲解怎样从中获得简化的力学模型,并根据简化的力学模型进行分析求解。此种方式可以使学生学习工科力学的热情得到极大的提高。这样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具有了较强的理论基础,而且具备了从具体的工程实例中分析抽象出合理力学模型,并解决力学问题的实践基础。同时在考试方法上,着重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和从事创造性工作的能力,实行目标教学法和多样化考核方式,彻底改变过去只通过期末考试成绩决定学生课程成绩,重理论轻实践,重考分轻能力的应试教育考试制度,建立工科力学课程综合素质能力考核和学习效果评价体系。

3.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

课程教学作为本科生教学的主要形式,也是学生获取科研信息、培养科研能力的重要形式。建设科研过程与教学过程紧密结合的课程,使教学过程科研化,便是实现培养大学生创造能力目标的又一重要途径。因此在新时代下工科力学的多媒体教学可以适当把教学过程与科研过程结合,在多媒体教学内容、形式和手段上进行改进。在教学内容上,要跟上时代创新的步伐,注重知识更新,与时俱进。在教学方法上,改革以讲为唯一形式的做法,实行多种形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重视学生的科学研究方法和技能的培养,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就会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的基本素养,对学生的继续深造和走向工作岗位以后的工程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学手段上,着重把新技术特别是一些常用的数学软件,如Mathematic、Matlab等引入教学。将创新能力培养与传统的教学方式融为一体,为实现人才培养教育目标提供一种新的途径。这种在课程体系内对学生实施全过程的科研训练,对学生科研素养培养自然会收到更显著的效益。

总之,我们应当制作符合工科力学教学的多媒体课件和进行相应的多媒体教学。在多媒体的教学中,首先应该从工科力学教学的基本目标出发,要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先明确教学目的,根据教材体系、教学内容进行多媒体教学。其次,需引入较多的具体工程案例介绍,从中指导学生怎样抽取简化的力学模型,并引导学生怎样解决相应的力学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认识能力。

参考文献:

[1] 贺永存.浅析多媒体教学思想[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08,(5):4-5.

[2] 孙立红,吴云鹏,刘宝良.深化材料力学教学改革提升学生专业素养[J].高等教育研究,2008,25,(3):54-55.

第6篇:自媒体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新媒体;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地方综合性高校;

作者:朱志勇

一、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类型及现存问题

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高校广告学专业数量快速增长,从早期的6所高校开办广告学专业,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增加至90所。2007年9月,我国设有广告专业的高校有322所[1]。截至2013年8月,全国共有412家设有广告专业的院校,数量庞大[2]。目前,我国开办广告学专业的高校,包括综合类、理工类、农林类、师范类、财经类、民族类、政法类、美术类等类型高校,这体现了广告学专业多学科特点,也决定了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

在这种多类型高校与多学科交叉渗透培养的背景下,高校广告学人才培养模式有以下三类:一是设立在地方综合性大学的新闻传播类广告学专业,如河北大学、黑龙江大学、郑州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二是设立在财经、工商类大学的营销管理类广告学专业,如浙江工商大学;三是设立在美术学院的设计类广告学专业(现改为视觉传达),如广州美术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这三类培养模式有其各自的特点,新闻传播类广告学专业,侧重媒体、传播、创意、策划;营销管理类广告学专业侧重经济学视野下的营销和管理;设计类广告学专业则比较单一,重点在于培养设计师。这三种类型也有交叉和融合,因所在高校自身资源和定位而有所差异。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技术渗透与媒体融合对师资队伍的知识储备、教学方式构成强力冲击,三类人才培养模式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挑战,其通病是存在四个脱节:一是在教育观层面依旧延续传统媒体思维方式,与新媒体脱节;二是在培养目标方面依旧固守既有模式,与市场需求脱节;三是在课程设置方面,有新媒体之名,无新媒体之实,与业界脱节;四是在教学实践环节方面,缺少新媒体实操环节,与学生脱节。进一步而言,第一类人才培养模式即地方综合性高校广告学专业,这四个脱节尤其突出,亟须积极转变陈旧的专业教育观,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等三个方面入手,进行人才培养模式革新。

二、新媒体视域下地方综合性高校广告学专业教育观需要转变

正如中国传媒大学黄升民教授所说,广告学科是一个与产业发展密切关联的应用型学科,“创新其实是一个永恒的命题,从广告教育研究的角度,可以归纳为三个问题:第一,广告专业教育怎么去适应产业环境的变化;第二,大学是个知识装置,社会环境都变了,怎么建构新的专业知识框架;第三,找到自己专业的核心资源和社会实行交换”[3]。毋庸置疑的是,新媒体视域下广告产业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这必然对广告学专业提出新的要求,而教育者的教育观也需转变。

(一)新媒体视域下广告产业新变化要求专业教育观转变

在广告产业环境方面,新媒体迅速发展,微博、微信、微视频的盛行,让社会化媒体逐步走向成熟,广告产业环境因而发生巨变。中国传媒大学黄升民教授提出:“当下中国广告产业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四个方面的调整:一是经济大环境的变化;二是消费市场呈现出疲软的态势;三是媒介也在转型;四是广告业自身,如操作流程、核心技术的变化。”[4]这些变化令传统广告人很难应对,也让传统广告教育无所适从。

2015年2月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较2013年年底增加5672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2013年的81.0%提升至85.8%[5]。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使智能手机成为新媒体的主要平台,广告传播的主体正在发生位移。大数据的深挖和运用,也使媒介格局与传播环境、传播方式都发生变化,以上变化必将导致“广告主”和广告公司面临新的传播与营销问题,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也更高。而在广告学传统教育观层面,基础理论课程缺乏新媒体层面的考量,各种概论性质的课程,还在传统媒体层面展开,无法适应广告活动领域的拓展,所以,当下广告学专业教育观必须向新媒体延伸和拓展。

(二)新媒体视域下广告内涵的变化要求专业教育观转变

在新媒体的推动下,广告的内涵也发生深刻的变化。广告创意、策划、文案、媒介、公关被迅速整合在一起,很难区分彼此的分工和先后。一些广告公司的新媒体团队已经和“广告主”紧密结合在一起,时刻关注市场,一旦发现机会,便会迅速跟进,制造话题,让话题以病毒式的方式传播开来。如2013年美国超级碗比赛在中场休息时停电,“奥利奥”饼干的新媒体团队利用停电这一事件,实时而迅速地通过官方facebook发起话题和互动,成为年度营销事件,在这个不到10人的团队里,无法区分谁是传统意义上的策划、创意、文案或者公关。2013年3月,素以严肃、专业著称的《哈佛商业评论》杂志甚至打出了“传统广告已死”的骇人标题[6]。广告运作模式正在走向大广告或者说是泛广告的范畴,更注重新媒体的整合营销的运用和互动。因此,培养“新媒体”视域下广告学新型人才,是时代的必需。

(三)新媒体视域下广告学专业毕业生及用人单位的变化要求专业教育观转变

黑龙江大学广告学专业作为地方综合性高校广告学专业的代表之一,自2000年以来,经过近15年的专业建设和发展,已有毕业生1100多人,集中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黑龙江大学广告学专业一直在搜集和整理与专业建设相关的数据和经验。2013-2014年,黑龙江大学广告学专业成立调研小组,由专业教师带队,对已有毕业生及毕业生所在用人单位进行了问卷调研和座谈,收回毕业生有效问卷400份,对20家用人单位进行了走访和座谈。相关数据不仅反映出地方综合性高校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优缺点,还显现出新媒体视域下广告学专业毕业生及用人单位的变化。

调研显示,毕业生中42.72%在从事广告及与广告有关的相关工作,25.24%在企业工作,接近68%在从事与商业有关的工作。毕业生在广告公司的就业率最高,其次是企业营销部门和媒介广告部。在调研数据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88.7%的毕业生认为增加新媒体方面课程的比重非常有必要,诉求强烈。92%的用人单位对于新媒体方面的人才需求是迫切的,认为省属地方综合性高校广告学专业在这方面是落后于市场的,认为十分有必要增加相关课程的比重。75%的用人单位认为,当下广告公司和企业市场部门无论是在线上营销、线下活动还是在线营销,都进行了较大革新,地方综合性高校广告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必须以广告行业趋势为根基,应该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方面有所突破,从而跟上行业前进的脚步。调研还反映出地方综合性高校广告学专业在新媒体技术使用和高端师资引进方面都存在问题。新媒体视域下广告业界对原创内容型人才、内容加工型人才、设计技术型、经营管理型人才提出新的需求,需要在人才培养体系中有所革新,理论素养前瞻性培养和技术实操性的培养要结合在一起。

三、新媒体视域下地方综合性高校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

(一)新媒体视域下地方综合性高校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革新

广告行业及广告本身正在发生巨变,为适应这种变化,地方综合性高校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在保持既有优长的同时进行革新。调研显示,虽然85%的地方综合性高校广告学专业毕业生喜欢自己所在的专业,但是有近50%的毕业生认为原有的人才培养目标陈旧。毕业生认为,在就业过程中,专业能力和素质修养是就业成功的关键;毕业生表示,自身在策划、创意、文案等能力方面具有优势。90%的用人单位在看重毕业生团队协作能力、学习能力、专业能力等素养的同时,也注重其人文底蕴、身心素质和社会实践等因素。此外,用人单位对于毕业生的相关能力的认可,偏重于策划、创意、文案等方面。调研基本反映出以策划、创意、文案为核心的课程模块设置,是地方综合性高校广告学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原有优势。无论如何革新,这个优势需要保持。策划、创意、文案相关专业能力,符合现阶段以及中长期的广告行业人才基本需求,适合传统广告业的核心业务发展。无论广告行业在新媒体的影响下如何发展,对原创内容型人才、内容加工型人才的需求是基本的。

在保持优势的同时,地方综合性高校广告学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要大胆尝试,要以培养符合新媒体视域下广告产业发展需求的新型广告专业人才为最终目标,应该采用“贯穿新媒体宽广视野,深挖人文基础课程,整合跨专业资源”的培养手段,让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等三个方面达到以下要求。在知识方面,专业学生需要掌握新闻学、传播学、营销学、广告学、社会学等学科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设计、策划、创意、制作、消费者行为等相关知识及操作流程,了解广告及新媒体方面的前沿及发展动态;在能力方面,专业学生必须具有自主学习及相关专业综合能力,具备市场分析、消费者行为分析、策划、广告创意、广告文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策略制定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在素质方面,专业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创新意识和持续学习的能力,具有崇高的专业理想、专业的职业素养、良好的心态和高度团队合作的精神。概括起来,就是“一基、两核、三型”。“一基”指的是基础要厚,多学科交叉,为新型广告人才培养夯实基础。“两核”指的是新媒体与大策划这两个核心,这两个核心都要突出,都要兼顾。一方面,新媒体是必然趋势,新媒体的交互性、复合性等特征改变了行业对广告专业人才的需求,地方综合性高校广告学专业要更好地培养懂技术、了解社会、掌握新媒体技能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让学生在学校就能够熟悉未来业界融合业务流程,模拟新环境下各种媒介形态产品的策划和制作,培养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下产品整合开发的视野和能力;另一方面,大策划则是必然之选,以适应大广告的变化,在保持专业原有优势的前提下,让策划统和创意、文案等能力,与新媒体相呼应。“三型”指的是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代表着学科专业的特质及培养模式达成的手段,复合型代表着培养模式的结果,创新型代表着培养模式的未来趋势,三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二)新媒体视域下地方综合性高校广告学专业课程体系的革新

调研结果显示,市场迫切需要大量人文底蕴深厚、新媒体视野开阔、实践能力强的策划创意人才,因此,地方综合性高校广告学专业应该以“一基、两核、三型”人才培养模式为方针,结合自身优势资源和区域特色,对旧有课程体系进行改进,为专业学生提供有针对性、开放的课程体系。针对“一基”,如新闻学、传播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艺术学、美学、文学等相关课程要设置合理;针对“两核、三型”,相关必修课和选修课要做积极调整。

在学科基础课建设方面,在保持原有的广告史、广告学概论、市场营销学等基础课程上,可以尝试进行一些相关调整,将传播学概论课程学分增加,在课程里增设新媒体传播研究的内容和实践环节,也可以将网络与新媒体概论课程设置为学科基础课,增加以新媒体的角度展开营销的比重。在开设新闻学概论的基础上,增加全媒体写作一门课程,在兼顾传统媒体教育的同时,提供全媒体的范式。可以考虑增设社会学概论、美学概论两门基础课,以此丰富专业学生学科视野,使其跳出局限,以此强化艺术美感,注重人文熏陶;在专业必修课方面,以《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2013年版)为指导,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增设新媒体营销、古代文学作品选、现代文学作品选等课程;在专业选修课方面,可以设置广告综合能力、营销实务技能、融媒能力拓展、创业等四个模块课程组供专业学生选择。各模块都有紧贴培养目标的特色课程,广告综合能力模块,除了技术层面的课程,还可以开设项目管理等课程,夯实基础。营销实务技能模块可以增设电商营销、社交媒体专题研究等课程。融媒能力拓展模块设置融合新闻研究、融媒杂志制作等课程。在选修课的设置上,应充分考虑市场的实际需要,不断推陈出新。

通过以上课程调整来支撑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样就能在一个具体的方向上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理论滋养与实际训练,只要学生认真学习,就能逐渐形成专业特长,学生个体的特长集合起来,最后体现出来的就是整个专业的特色,而专业特色的形成,是一个专业核心竞争力的直接体现。

(三)新媒体视域下地方综合性高校广告学专业实践教学的革新

在新媒体视域下,地方综合性高校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不仅要在理论教学上有所突破,更要在实践教学方面寻找教学改革的突破口。通过深挖自身资源,借力专业赛事,搭建孵化平台等手段实现“一基、两核、三型”的人才培养目标。

以广告创意文化节为依托,深挖自身资源,自建新媒体实践平台。地方综合性高校广告学专业可以尝试举办“广告创意文化节”,强化专业教师在各个环节上的指导,让广告专业学生组建组委会,设置执行主席、新媒体宣传部、创作部、财务部、后勤部、活动部、公关联络部、大赛部等职位和部门,展开工作。整个活动的周期可以设置为9周,内容涵盖新媒体大赛、广告学术讲座、广告比赛、广告饕餮之夜、摄影作品展、作品创意评审会、赞助商选定、广告人才专场招聘会等环节,将新媒体运用、传统媒体协调、策划、创意、公关执行、平面广告设计、影视广告制作、提案、就业等各个环节贯穿始终。在广告创意文化节的实践中,让学生通过对广告节官方微信、微博、微视频及APP的实际操作,体验新媒体实操的各个环节,强化新媒体素养。地方综合性高校广告学专业也可以将“广告创意文化节”的新媒体环节设置为“新媒体综合训练”的选修课,把独有资源以课程的形式固定下来,使其流程化、制度化和课程化。

借力专业赛事,提升新媒体实战水平。除了深挖校内的实践资源,借力学界及业界的广告专业赛事,也是构建科学、立体的实践教学的重要一环。低年级的专业学生可以借助广告创意文化节来体验实战的魅力,高年级的学生可以利用针对自身特点的学界及业界广告专业赛事来完善提升专业实战能力。近三年来,学界及业界广告专业赛事中新媒体的环节设置逐渐增强,地方综合性高校广告学专业应该鼓励学生在新媒体竞赛环节上多投入,这个元素的导入,会使新媒体实践教学更加丰富、立体、系统。专业能力以及新媒体操作水平,各有标准,而权威的评判是关键。通过专家的公正审定,层层选拔和淘汰,专业性通过这种磨砺,会更加成熟和清晰可见。作为地方综合性高校,通过参加全国的专业赛事,是新媒体实践教学开展的重要阵地。

第7篇:自媒体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新媒体;《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学方法;革新

一、《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与教学方法

《新闻采访与写作》是各高校新闻传播学专业的核心必修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新闻采、写、编能力,课程由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两个部分的内容构成。《新闻采访与写作》是技能培训课程,实践性较强,因此,课程必须与现实接轨,培养适应媒介市场需求的新闻采编技能。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开宗明义地声称教学方法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探讨不会使教员感到烦恼,或使学生感到厌恶,能使教员和学生全都得到最大的快乐的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师教学思想的体现,服务于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科学的教学方法是达到良好教学效果的最重要方式。当下,媒介市场以网络、手机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占据最多的市场份额。然而,新媒体的崛起未能在学界得到充分回应,如若学界忽视新媒体的影响力,在教学层面不能与时俱进,革新内容与方法,培养的学生必将与业界脱轨,落后于时代需求。因此,《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迫在眉睫。

二、《新闻采访与写作》传统教学方法的误区

1.理论教学:讲授法为主,教学方法单一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进行思想教育的方法,在教学方法中运用广泛。毋庸置疑,任何一门课程都需要讲授法传授知识。《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对于高校学生而言是一门全新的课程,之前毫无学习经验;教师需要通过课堂讲授帮助学生认识、了解、熟悉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基本知识,因此,讲授法在《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是必要的教学方法。当前,虽然媒介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之变化,《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仍旧沿用“口头理论讲解+案例分析鉴赏”的讲授法,重点传授理论知识,其他方法使用甚少。然而,讲授法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以理论讲解为主,缺少直观的技能呈现、缺少直接实践环节,也缺少学生掌握情况的反馈,教师不能对学生学习效果做出及时判断,很容易导致注入式教学。传统媒体下,由于对技术的要求不高,加之新闻写作相对模式化,新闻采写技能尚能通过假期实习等方法基本掌握。然新媒体强调创意与技术,这两样都需要理论及时付诸实践,并且需要长期地、不断地训练,以提高技术、激发创意。实践滞后于理论,片断式的实践已然不能满足新兴媒介市场对人才培养的需求。2.案例陈旧,未能与时俱进案例分析属于讲授法的范畴,案例分析因其形象性、具体性而深受学生欢迎。然而,案例选择绝不能随意而为,需要遵循典型性、及时性和现实针对性原则。具体而言,课堂选择的案例必须能够很好体现知识要点,同时要能够反映当下的最新问题和最新情况,与时代同步。市面上,《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的教材比较多,但整体而言,教材中的案例比较陈旧,有的教材中的案例竟然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界80年代。在信息传播正在发生巨变的当下,新闻传播的内容、方式都在随之变化,陈旧的案例显然已经不适应当前的媒介市场,对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传媒人才毫无助益,甚至会产生反效果。同时,《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的案例仍旧以报纸、电视为主,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个案少之又少;在新媒体崛起、新媒体从业人员需求量增大的背景下,教学中新媒体案例缺失无疑将导致教学滞后于业界发展,学生不能够掌握最新的媒介技能,不利于学生就业。3.实践教学:情景模拟法为主,缺少实地体验大多数高校的《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都设置了实践课,但至今在教学方法上仍以情景模拟法为主,即模拟新闻现场,让学生根据“虚拟现场”训练新闻采写技能。然而,虚拟毕竟不等同于现实,情景模拟受到“演员”演技、新闻现场逼真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不能完全复制新闻现场;特别是一些突发性事件,基本无法还原新闻现场;同时,虚拟新闻现场中,学生心理“真实感”不强,对“现场”不能做出“身临其境”的反应。

三、新媒体环境下《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

第8篇:自媒体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新媒体;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培养目标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7-0013-02

2010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7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置方案,这是新闻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一个重大转折点。该方案突出强调了在新闻与传播硕士培养过程中的实践导向,旨在推动新闻与传播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的模式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模式转变,完善新闻与传播人才的培养体系。

以新媒体时代为大背景,研究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目标和方式,对于中国新闻业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积极意义。

一、新媒体发展迫使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教育改革

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近年来发展速度日益迅猛。相较于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具有传播速度更快、信息量更大、内容更丰富、互动性更强等特点,在给新闻行业乃至整个社会发展带来巨大变革的同时,也对新闻从业人员的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闻从业人员也因此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传统媒体为求生存,纷纷寻求转型,媒介融合的优势日益凸显,成为大势所趋。十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要利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这些都在向我们发射同一个信号,那就是媒介技术的革新,对新闻从业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自然成为当务之急。新闻学教育作为输送高素质新闻人才之根本,也自然迎来了更为巨大的挑战。

“在现阶段媒介融合的条件下,新闻业需要两类新型人才,一是能在多媒体集团中整合传播策划的高层次管理人才;二是能运用多种技术工具的全能型记者编辑。[1]”然而必须面对的现实是,长期以来我国各高校对于新闻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均以培养学术型研究生为主,这样的教育模式并不能完全满足新闻媒体对高层次应用型新闻专业人才的需求,造成这方面的优秀新闻人才本身就很短缺。在媒介融合对新闻从业人员自身素质提出更高要求的大背景下,传统的新闻传播研究生教育显然更无法满足当下业界对于新型新闻人才的需求,因而我国新闻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必须要有新的思考与改进,以促进整个新闻行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新媒体条件下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

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简称MJC,是我国近年来新兴的一种硕士研究生类型,该学位旨在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具有现代新闻传播理念与国际化视野,深入了解中国基本国情,熟练掌握新闻传播技能与方法的高层次、应用型新闻传播的专门人才。[2]”因而可以说,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的存在,正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化解因新媒体飞速发展而带来的新闻学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的尴尬局面。并且,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的存在,对于完善我国新闻传播学教育体系,提高新闻传播教育的整体水平,保证新闻从业人员队伍整体素质均具有积极的作用。

“培养具有现代传播理念与国际化视野,深刻了解中国国情,熟练掌握新闻传播技能与方法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这是2010年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中关于新闻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的明确定位。近几年来,媒介技术迅猛发展,在为传播新闻创造了更多可能性的同时,也使新闻业的专业性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尤其是微博、微信的兴起,使得传播主体日趋多元化,只要有一部手机,就拥有了一个新闻中心。这对于新闻工作者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如何科学地把握新闻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从而创新新闻与传播人才的培养模式,也自然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

在新媒体条件下,新闻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以下两个方面必须明确:一是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决定理论,是理论的来源,是理论发展的根本动力。若新闻理论与新闻实践脱节,新闻学教育则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改变传统的以理论知识讲述为主的教学模式,强化学生新闻传播业务技能的训练与提高。[3]”二是新闻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不能仅局限于某一领域,要多领域跨学科进行培养。媒介技术的革新,新闻传播速度之快、传播内容之复杂,已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因此,培养新闻传播专业复合型人才的目标必须在培养过程中被加以重视和体现。

三、新媒体条件下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的培养方式

对于新媒体条件下新闻传播人才的专业素养要求,曾指出,新闻工作者要解决好“本领恐慌”问题,真正成为运用现代传媒新手段新方法的行家里手。简而言之,就是要懂互联网思维,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深度融合。这也为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的培养提供了指引方向。

首先,在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的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的时间一定要保证。其实践教学的时间应相较于学术型硕士必须要长。这就要求学校不仅要聘请一批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的任课教师,还应将一些新闻从业人员请到课堂,向学生分享前沿资讯以及一些实战经验。以西南政法大学全球新闻与传播学院为例,在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的专业课程中,就安排了新闻实务界的专业人员做课程的任课教师。这样的方式无形中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习资源,增加了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

其次,课程的设置也是新媒体时代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的培养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不应被忽视。新闻学学科本身就是多学科的杂糅,不能局限于学科本身,加之当下媒体融合探索步伐的不断加快,新闻从业人员只掌握一门学科的知识已经远远不够。因此,要想培养出适应行业发展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应跨学科,涉及多个领域。并且注意与学术型硕士课程的区分。

另外,媒介融合的大背景给新闻学教育带来的不仅仅只有冲击,也为新闻与传播课堂教学提供了便捷,随时可通过手机客户端查找新闻并当堂分析、教学,现场模拟研究,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可见,善用新媒体技术,利用其带来的便捷,对于提高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的课堂教学水平的实现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新媒体条件下高校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培养的问题与改进

首先,是对掌握新闻与传播专业理论知识的忽视。理论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两者不能割裂,孤立地强调一个方面。若在课程安排上忽视对理论课程的合理设置,只片面追求实践,一样无法达到预期的培养效果。因此,应将理论知识的学习阶段与实践经验的积累阶段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设置。虽然相较于学术型硕士,专业硕士更加注重实践,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完全脱离理论,没有理论做基石,必然是不可取的。

其次,是在校时间短而所学课程多造成超负荷的课业压力。人的精力有限,超负荷的课业压力会使培养效果大打折扣。调查显示,目前很多高校的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都是2年制,在校学习的时间为一年,而这一年间所学的课程基本上是学术型硕士一年半的课程。不难想象,这一年专业硕士所面临的课业压力自然是相当繁重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延长学时才能解决问题。依靠改进课程设置,针对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方案打造合适的特色课程,去掉一些不必要的课程,不失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好方法。同时,这样也保证了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课程设置的合理性。

再次,是高校课程设置缺乏自主创新的意识。每个学校的情况不同,比如师资能力、校外资源、学生基础的不相同,所进行的课程设置也不会完全相同。然而,目前很多高校的课程设置都是在照搬一些有名气的高校。这样只会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对此,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综合自身师资力量来设置特色课程,这样既能减轻老师和学生的负担,也能在最大程度上优化资源,提高教学质量。若只是一味地照搬名校的课程设置,后果可能是老师讲不到精髓,学生也学不到真本领,这样实际上是对教学资源的极大浪费,有违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学位设置的初衷。

最后,是忽视跨学科人才的培养。目前高校设置的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的培养方案大多对培养跨学科人才的培养缺乏应有的重视,课程设置上只重视新闻理论知识与技能的单一性专业学习。显然,在新媒体时代的大背景下,这样的培养方式并不是最合理的,高校应尝试进行学科融合,通过学科之间的融合来推动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尤其是利用本校的优势学科资源,将该学科资源与新闻传播教育最大程度的结合,打造为本校的独有特色。例如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利用本校强大的法学资源,打造法制新闻研究、法制新闻学评论等精品课程,强调法学与新闻传播学专业之间的联系,增加了所培养人才在新媒体大环境下的适用性。

虽然当下各高校的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的培养过程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问题,但其取得的一系列成果确实是不容忽视的。我们必须看到,这样的培养模式为我国的新闻传播领域输送了一批优秀的新闻人才,我国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的培养的确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新闻与传播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这一模式会渐渐得以优化,进一步推动我国的新闻与传播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的模式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模式转变。

参考文献:

[1] 蔡雯.从“超级记者”到“超级团队”――西方媒体“融合新闻”的实践和理论[J].中国记者,2007(1).

第9篇:自媒体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新媒体;高职院校;市场营销;培养模式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移动互联网的快速普及,新型媒体的迅速发展,传统媒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当前存在浸淫职场多年,工作经验丰富的营销人才,很多已被当下新媒体环境将其已有成绩洗劫一空,因为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不再需要固守陈规、不懂前沿技术的人才。市场营销专业具有鲜明的与时俱进的共性,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探索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市场营销人才,已经成为高职院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新媒体环境下对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

市场营销是企业进行业务扩展的必要手段,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就需要将市场专项拓展为更加广阔的市场平台,企业为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就需要对企业进行宣传推广和营销。新媒体就是实现提升企业市场知名度和产品宣传推广的重要途径,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与新媒体联系密切,且从年龄方面来说,呈现高龄与低龄的趋势,这有力说明:只有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才能更好、更多地为企业开拓广泛的市场,新媒体能够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商机,从而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知名度,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

据统计,全国1000万家中小型企业中,至少10%的企业需要新媒体营销人才,在新增的创新创业型企业至少50%发企业需要新媒体营销人才,企业需求总量达300万家,按照新媒体营销团队最低配置标准计算,平均每家企业需要新媒体营销人才3人,2015年新媒体营销人才需求达900万人,远高于2015年全国应届毕业生总和。据一项调查显示,新媒体市场营销人才每年以20%的人才需求增长、30%的薪资增长。为此,社会各企业对掌握新媒体市场营销人才需求非常旺盛。所以培养新媒体营销人才势在必行,新媒体营销人才是在新媒体环境下催生的,与新媒体密不可分,而人才培养又与高职院校息息相关,因此,探究在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至关重要。

二、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随着我国对技术性人才的大量需求,我国高职院校数量不断增加,在全国范围内遍地开花,基本满足了社会经济增长对专业技术性人才的需要,其人才培养模式也在不断地革新、发展,但仍有很多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不能紧跟时展要求。以高职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为例,全国很多高职院校的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方案过于陈旧,依然采用多年前的课程与传统的教学方式,原来的教学计划在课程设置上基本没有涉及新媒体营销等课程,严重滞后社会企业对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通过系统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如下:

(一)教学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

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多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占比不足50%。且在比例失衡的情况下,多数实践教学为案例分析和情景模拟,缺乏创新,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更难以满足日新月异的社会需求变化。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是相互联系的,特别在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至关重要,学生不参与实践,不经过市场调研,仅仅依靠教师课堂上的理论讲解,不仅不能深刻理解课堂知识,甚至有可能真正参加工作后,发现学无所用,不知所措,因为市场是瞬息万变的,特别在新媒体环境下,市场信息更新迅速,仅仅依靠教师简单的理论讲解,参加工作后,高职学生难以充分运用所学知识,久而久之,会产生严重的心理落差。因此,在教学中,增加实践课程的比例,真正发挥实践课程应有的作用,对市场营销人才培养很有必要。

(二)教师缺乏实践教学经验

近几年高职院校快速扩张,导致全国高职教师紧缺,不少高职院校聘请刚走出校园的年轻教师,他们从一个校园直接进入课堂教学,没有真正的市场经验,教师普遍缺少实践经验,不能将前沿的信息及时传授给学生。加之市场营销专业与社会需求贴合更紧密,这直接造成高职市场营销与社会需求脱钩。

(三)教学方式方法跟不上市场节奏

企业对市场营销人才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职业道德等综合素质与能力要求更高,但一些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缺少相关课程,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很少进行互动式教学,更很少与时下社会需求相关联,导致学生在创新等能力上培养不达标。

三、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对策

在新媒体时代环境下,对于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一方面可以提升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另一方面会面临很多挑战。这就需要高职院校更加努力,构建一个满足社会对市场营销人才需求的培养模式。

(一)增强新媒体技术培训,推进教师能力提升

新媒体环境下技术快速发展,高职院校应借助新媒体渠道及时获取信息,例如微博、微信和各类手机APP客户端,一方面获取信息咨询,另一方面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在新媒体环境下,市场营销人才培养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通过技术指导让学生借助新媒体自行或团队完成学习任务。这就要求教师需具备更丰富、更前沿的知识与能力,高职院校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实现这一目的。

第一,选派一定数量教师外出培训。通过选派教师参加新媒体各类培训,利用寒暑假进行集中性实践培训,开展各种形式的技术培训,拓展教师的创新思维能力,保证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运用发散性思维,紧密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第二,鼓励教师到新媒体应用较多的企业挂职。高职院校与当地新媒体企业建立长期合作机制,通过教师与新媒体企业的密切结合,首先做到教师与社会需求吻合,其次满足高校对教师能力的要求,实现多赢。

第三,针对新引进教师,制定传帮带计划,所有新引进市场营销专业教师均设置一名帮带教师,以及一名企业导师,让新进教师快速掌握教育教学技巧。

第四,筹建新媒体市场营销人才培养小组,通过专题研讨、案例分享、授课评分等提升教学能力,推动师资队伍健康发展。

(二)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改变传统枯燥理论教学

传统填鸭式理论教学在新媒体环境下应成为过去时,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应积极与新媒体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第一,积极应用新媒体教学。在具体教学中可以结合实际案例开展教学,以天猫店铺为例,以实际案例教会学生如何开店铺、推广产品、设计海报等,并安排案例给学生,让学生提交完整的营销方案。

第二,充分利用新媒体工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例如影像资料、微信互动、微课堂等。

第三,在授课过程中,多采用启发式、引导式教学,注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结语

新媒体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和消费方式,企业的营销策略也在不断地跟随新媒体的特点而改变,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人才的培养模式也应随之改变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在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必须通过改变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包括改进教学方法、教师队伍、教学手段和人才培养模式等,针对新媒体环境下市场营销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索,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案,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市场营销人才。

参考文献:

[1]潘家俊,杨震伟.新媒体营销人才培养的时代价值分析[J].上海职业教育,2016.

[2]黄春丽.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新媒体营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中国商论,2016(05):203-205.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