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自媒体宣传管理办法范文

自媒体宣传管理办法精选(九篇)

自媒体宣传管理办法

第1篇:自媒体宣传管理办法范文

首届广告行业培训班今天开始了,在这一天的时间里,市局*局长将亲临会场,作重要讲话,*科长向大家系统阐述了广告业的现状与发展,市场处*同志讲解了广告监督管理的具体工作和今年的主要任务,市工商局商标广告监管处*处长分析了*广告市场的现状及违法广告管理,会议内容丰富,希望各位同志认真学习,珍惜机会。

这次培训之后,我市市以下的广告监管体系就正式启动了,各位同志回去后,要按照《*工商局关于开展广告市场专项整顿工作的通知》(*发[*]*号)部署,按照这次培训要求,尽快开展本辖区的广告监督检查工作。市局不久将出台有关广告监督管理工作的考核办法,对广告监管员的工作进行考核,以便推动这项工作扎实深入的进行下去。

下面,我要几点:

一、工商部门的广告监管工作,首先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视以及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这样才能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广告审查办法》的规定,在广告监管方面,工商部门要发挥主渠道作用。以前我们大部分县、包括有些市(区)的广告监管工作一直力度不大,和相关部门没有协调好,一定要积极主动地和相关部门联系,讲解我们的政策法规,取得相关部门的理解和支持,配合工商部门开展广告的监督检查工作。

二、注意协调和媒体、媒体管理部门(宣传部、广电局、新闻出版局等)的关系,避免产生冲突。我们的监督检查工作可能会影响到媒体的利益,同时,我们的工作也需要借助媒体的力量来进行宣传,有些时候还需要媒体有“自嚗家丑”的勇气,我们一定要相互理解,才有可能互相沟通,达成共识。所以,在工作中要注意与媒体、媒体管理部门的沟通,一定要把握分寸,依法办事,要利用座谈会或者上门拜访等形式,听取媒体对广告监管的建议和意见,也可以把我们对媒体的要求与媒体直接进行交流。另一方面,主动与人大、政协、宣传部、广电局、新闻出版局等媒体管理部门联系,汇报我们工作,取得各部门支持。

三、借助*月*日宣传日活动的机会,让公众深入了解工商部门在广告监管方面的职能,向公众宣传识别真假,增强公众对违法虚假广告的识别能力,正确对待广告所宣传的内容,不受虚假广告的误导。宣传日活动的统一宣传资料已经分发给各市(区),以保证宣传日活动的当天,在主要醒目位置张贴宣传海报。要充分利用直接面对消费者和分布广泛的特点,将宣传日活动引向深入、扩大宣传效果。最好在宣传日活动的时候,能够向社会公布本辖区的违法广告举报电话,发挥社会力量监督违法广告。

第2篇:自媒体宣传管理办法范文

(二)组织“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创建工作巡礼采风”宣传活动。组织省内主流媒体,对全省食品药品 安全示范创建县(市、区)、示范园区进行深入采访报道,全面展示食品药品安全放心工程重点项目取得成果。(省政府食品药品安全办、省食品药品监管局)

(三)开展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培训活动。组织各市州食品企业安全管理体系有关负责人、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骨干人员,开展食品安全体系、追溯体系建设培训活动,进一步提高我省食品安全质量,提升工作人员管理水平。(省工业与信息化厅)

(四)开展诚信从业专题宣传活动。对我省食品工业诚信信息服务平台进行改造升级,针对全省婴幼儿乳粉企业增设专门版面进行宣传,进一步加强食品工业诚信平台建设。组织我省诚信体系试点企业和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开展诚信从业和食品安全知识普及等宣传活动,扩大诚信建设的影响力,提升企业诚信意识。(省工业与信息化厅)

(五)举办“检验机构开放日”活动。邀请媒体记者、社会公众、高校学生走进食品检验机构和实验室,实地观摩水产品、粮食、预包装食品和餐饮食品的检验操作,了解食品安全技术监督常识,提高社会各界对食品安全的科学认知。(省水利厅、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省粮食局)

(六)开展水产品技术咨询和质量安全宣传活动。组织技术人员深入水产养殖企业进行面对面技术指导,邀请水产专家开展技术咨询,向部分渔业生产企业赠送技术资料;组织渔业行政主管部门面向社会公众开展集中宣传,通过发放宣传材料、开展掌上媒体科普等形式,广泛宣传水产品质量安全知识。(省水利厅)

(七)组织诚信守法经营公开承诺活动。组织渔业生产企业签署责任书,公开承诺依法诚信生产、自觉接受监督;水产品质量安全倡议,积极倡导诚信从业风气,引导渔业生产企业及从业人员学法、知法、守法、用法,自觉强化主体责任意识。(省水利厅)

(八)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咨询宣传活动。结合《农药管理条例》实施,组织开展现场咨询宣传,在吉林农网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内容,在《吉林农业》刊发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普知识。(省农委)

(九)举办“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开放日”活动。邀请媒体记者及群众代表现场参观疾控中心重点实验室,展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风险评估工作进展,介绍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流程,展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有关检测方法、仪器设备,宣传风险监测建设相关进展成果。(省卫计委)

(十)组织开展省、市、县三级消费体察活动。发挥消协组织桥梁和纽带作用,邀请普通消费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消协理事、消费维权志愿者、义务监督员等参观食品生产或流通企业,开展互动交流,现场解答消费者疑问;召开座谈会,讲解食品消费维权知识,调动消费者参与食品安全监督积极性。(省工商局)

(十一)组织广播电视等媒体开展全方位主题宣传活动。指导省电台、省电视台、各市(州)广播电视台结合频率、频道特色和栏目定位,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网站、新媒体客户端等媒体优势,全方位、多角度、多形式做好食品安全月的宣传报道工作。(省新闻出版广电局)

(十二)开展食品安全责任保险专题宣传。组织全省17家财险公司在校园、超市、高校、饭店、企业等地通过播放视频、发放材料等形式开展宣传,利用官网、微信公众号大力宣传食品安全责任险功能作用及工作进展和成效,积极推动重点领域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试点工作。(中国保监会吉林监管局)

(十三)开展“吉林好粮油”宣传活动。组织开展现场宣传,引导消费者建立绿色优质粮油产品理念,服务消费者多元化、个性化、定制化粮油消费需求;邀请公众参与互动交流,提升消费者对粮油食品安全信心。(省粮食局)

(十四)开展畜产品质量安全主题宣传活动。举行“吉林省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监管系统上线运营”启动仪式,开通“吉林省畜产品质量安全短信信息推送平台”,开展畜产品安全法规、科普户外宣传,组织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信息活动。(省畜牧局)

(十五)开展涉牧科技下乡服务活动。组织行业内质检机构和相关专家深入养殖场(户),开展速测和技术指导咨询活动;组织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在活畜交易市场,开展法规宣传和违法案例宣教活动;利用“吉林现代牧业网”信息平台,开展技术咨询、热点答疑活动,畜产品质量安全政策法规、科普知识和技术信息;在《吉林牧业》杂志开设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专栏。(省畜牧局)

(十六)组织铁路一线食品安全系列宣传活动。组织人员深入站段一线,开展现场咨询服务和科普宣传,举办旅行方便食品现场检测活动,向旅客介绍铁路食品监督抽检情况和安全保障措施;开展“食品安全监管网络行动”,对铁路站车食品安全保障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集中整治,教育食品经营单位自觉落实主体责任。(沈铁长春办事处)

(十七)开展餐饮业食品安全质量提升宣教活动。组织全省餐饮服务监管人员进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业务培训,宣传解读相关法律政策,培训新版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进一步提升我省餐饮业质量安全水平。(省食品药品监管局)

(十八)举办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管业务培训。宣传贯彻新颁布的法律法规,指导全省保化监管人员熟悉监管实务,强化监管能力,促进保健食品化妆品行业自律和规范发展,增强消费者对保健食品化妆品的了解与认知。(省食品药品监管局)

(十九)开展“12331・守护食品安全”进校园、进社区宣传活动。组织监管人员、食品专家走进校园、社区,与学生、社区居民互动,讲授食品安全知识,介绍“12331”投诉举报平台职能,发放宣传手册,观看宣传片和公益广告,集中宣传食品安全投诉举报工作,提升12331公众知晓率和认知度。(省食品药品监管局)

(二十)组织“食品安全守望者”推荐活动。配合总局开展人选遴选、上报工作,展现基层人员风采,传递“尚德守法,共治共享”的食品安全理念,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共同“守望安全”的责任与激情。(省食品药品监管局)

(二十一)制作刊播食品安全科普节目。围绕真假食品鉴别、食品消费提示、食品抽检信息、食品谣言粉碎等内容,组织摄制系列科普节目,在社会媒体和政务网站等媒体刊播。(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省食品药品监管局、新闻媒体)

(二十二)利用新媒体开展宣传活动。宣传月期间,利用网站、微博、微信持续推送科普宣传信息;推广“寻找笑脸就餐”APP,扫码获取全省餐饮单位权威信息;组织参加“全国食品安全网络知识竞赛”。(省食品药品监管局)

第3篇:自媒体宣传管理办法范文

关键词:宣传职能;重要性;媒体;格局;机制;

       高校院系办公室是为保障学校各项中心工作正常运转而提供综合性服务的基层的综合办事机构,在管理体系中起着上传下达、协调左右、联络内外的枢纽作用,具有信息传递等功能,是高校与社会联系的一个最重要的渠道[2]。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高校教育市场化、新闻宣传全球化等新形势,高校应重视发挥院系办公室宣传职能,不断向社会展示自身办学特色和亮点、塑造形象、扩大影响,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为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3]。

   一、正确认识院系办公室的宣传职能

院系办公室宣传工作主要是将学校工作的重点、办学特色和亮点等情况,通过媒体平台向社会推荐、宣传的过程。它既是高校主动向社会打开的窗口,也是社会了解高校信息的绿色通道[4]。

(一)宣传也是竞争力。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深层次发展,高校的办学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面对高校之间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学校要在竞争中赢得主动,不仅需要强大的竞争实力作基础,而且需要强大的舆论力量作保证。因此,院系办公室宣传工作应该主动适应时代和社会需求,抓住机遇,借助媒介大力宣传本校的改革发展成果,不断扩大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从而进一步增强本校在国内外的竞争力。

(二)宣传也是凝聚力。随着新兴媒体的飞速发展,信息的传递和获取越来越快捷,新闻舆论的作用越来越突出。高校不可能置于世外,远离社会关起门来办学。相反,只能拆墙透绿,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高度重视宣传工作的潜移默化作用,以校园媒介为载体,以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为题材,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进行广泛的宣传,不断弘扬学校优良传统、大学精神、大学文化、不断宣扬师生员工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以及学校发展的勃勃生机,把全体师生员工团结起来,统一思想,形成凝聚力,齐心协力为学院发展而奋斗。

   (三)宣传也是发展力。生源是学校的生存之源,声誉是高校的生存之本。借助现代化媒体将高校的办学特色、就业前景、科研成果转化等情况及时报道出去,一方面为学校能争取丰富优质的生源打下良好的基础,获得生存并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另一方面,为许多寻求合作开发的企业牵线搭桥,有效地促进了产学研的有机结合,在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高校科研经费紧张的瓶颈问题。事实证明,许多高校正是利用校外的报纸、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不仅扩大了在国内的声誉度,而且引来国际上关注的目光,为吸收社会资金、改善办学环境创造了良好条件。

二、院系办公室的宣传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对宣传工作重视不够

目前,一些高校对院系办公室宣传职能的重要性在思想上重视不够,在财力、人力、物力上投入不足。院系办公室宣传工作受人员、经费等条件的限制,未能将宣传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宣传工作整体滞后,宣传力度不强。其表现为:

1、经费投入不足,硬件配置不到位,尚未进入应有的正常运转轨道,一些高校虽然把校园现代化的媒体硬件都武装好了,但是应用这些硬件的“软件”如宣传队伍建设,管理等并未同步跟进。完全交由学生操作,基本上成了学生自娱自乐的一个场所。

2、宣传队伍业务水平不高,不少高校虽然设有专职宣传人员,但由于高校宣传工作队伍存在着流动快、人员不稳、缺少专业训练的不足。专业宣传人才缺乏,懂新闻专业、能撰写重大新闻稿件人员较少,其质量和社会媒体相比有较大的差距,难以满足校园受众和社会媒体的需要。

(二)宣传工作目标不够明确

宣传工作重在落到实处。一些高校对院系办公室宣传工作缺乏研究,宣传目的不明,效果不佳。其表现为:一是对宣传工作缺乏整体策划,没有计划,想到那儿做到那儿,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盲目性;二是对新闻资源发掘不够深入,对切入点把握不准,宣传内容枯燥,报道千人一面,使受众产生审美疲劳;三是缺乏正确的媒介意识,尚未建立起良好的媒介关系;不了解各类媒体的特点和需求,稿件质量不对媒体 “口味”,稿件录用率低,新闻时效性差,对外宣传工作处于一种被动态势。

(三)宣传工作运行机制不够完善

宣传工作运行机制不够完善。表现为:

1、宣传工作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对宣传工作主体认识存在偏差,认为宣传部门是高校宣传工作的唯一主体,没有发动广大师生员工的广泛参与,各部门之间宣传各自为阵,宣传部门没有掌握整体情况,缺少沟通,对外公布信息口径不一,给宣传工作造成被动和混乱。

2、应急机制不完善。新兴媒体的飞速发展给高校的宣传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严峻挑战,在高校突发危机中,面对多元的信息传播渠道,高校院系办公室缺少科学有效的应急机制与应急反应能力,对于突发事件往往被动性保持沉默。

三、院系办公室宣传职能发挥的媒体、格局与机制

(一)以创新宣传媒体为切入点

1、宣传媒体的选择。面对当今全球化背景下的宣传,传统媒体对高校宣传工作尽管还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无法满足新兴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需要,因此,必须做出相应调整,即工作重心必须从重视传统媒体向传统和新兴媒体并重转移。在充分利用和发挥校园网、校报、广播台、电视、报刊栏等校内媒体的基础上,要深入研究并利用好多种形态新兴媒体,如以互联网为基础的论坛或BBS、博客、手机报等。寻找宣传突破口,创新载体,提高宣传效果。

2、宣传内容的选择。市场化经济条件下,最大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就是办学特色。而目前校园媒体新闻大都是会议交流、领导讲话、工作动态等报道,存在内容单调、时效性差、可读性不强等不足,使校园媒体失去了应有的吸引力。因此,要充分认识和尊重受众的主体地位,注重挖掘宣传资源的内涵,要按照多样化、分层次的要求,尽量满足公众不同层次的精神需求;坚持“三贴近”原则,即贴近实际、贴近职工、贴近生活,增强针对性、生动性和实效性。

3、加强与社会媒体沟 通协作,提高宣传实效

学校对外宣传工作能否取得实效,除了稿件本身的质量因素外,还取决于高校与新闻媒体之间能否主动沟通协作。因此,学校一定要加强与社会媒体的新闻业务方面的交流。有目的、有计划邀请媒体联合采访报道,做到与媒体记者的新闻业务、选题方向等方面的对接,避免宣传活动、宣传形式、宣传力量等形式单一而不成规模;此外要充分挖潜校外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力量,有效利用媒体把我们想宣传的内容传播出去,提高外宣工作的有效性。

(二)以构建宣传工作新格局为着重点[5]

1、解放思想,更新思路,树立“人人都是宣传员”的新理念

高校宣传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方方面面的力量积极参与、通力合作,齐抓共管。因此,高校转变观念,更新思路,树立“人人都是宣传员”的理念,改变依靠少数部门和少数人做宣传工作的思维模式,高度重视和充分挖掘全校每一师生员工、校友、合作企业等主体的宣传价值。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宣传部门组织实施,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的宣传运行机制,形成“人人为宣传”的工作格局。

2、切实加强宣传工作队伍素质的建设

宣传队伍建设是做好对外宣传工作的根本保障。因此,高校应注重加强对宣传队伍的综合素质建设[6]。要通过调整、培养等有效措施,建立一支以专职为骨干、以兼职为主体的宣传队伍。新闻宣传者除了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素养外,还需要具备较强的知识水平和过硬的业务能力。这就要求新闻宣传者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武装头脑、全面树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政治上,时刻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始终坚持同党中央保持一致,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越是形势复杂,越要保持头脑清醒,大事面前不糊涂,关键时刻不动摇;要强化学习意识,养学习习惯,积极参加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开展经验交流,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培养过硬业务能力。

(三)以完善宣传工作的机制为落脚点

1、建立校园网管理机制

网络作为一种重要的宣传渠道,具有传播速度快、信息容量大的特点,为宣传工作带来了机遇。因此,院系办公室掌握学校涉外新闻宣传的主动权,充分发挥学校门户网站在网络宣传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及时、准确地宣传院系办学特色、科研成果等情况。通过这些媒介,既可以随时随地让社会了解高校的动态,也可以及时掌握社会对学校的舆论动态,从而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从而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对于网络上的一些有害信息,应采取必要的疏通、 引导措施,不断化解各种消极因素,减少负面影响。

2、建立新闻宣传工作管理制度

宣传工作必须切实负起政治责任,严格把关,不给错误言论提供传播渠道。因此,院系办公室要建立新闻宣传工作归口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新闻稿件把关制度,宣传报道应立场坚定,客观真实,反映积极健康的主流意识形态。新闻稿件未经宣传部批准,不得抢发、误发。

3、建立考核机制和奖励机制

要建立和健全新闻宣传工作评估、考核制度和奖励机制,确保宣传工作规范、有序开展。学校要全盘规划学校年度重点工作的宣传工作,精心策划,狠抓落实,定期对各部门开展宣传工作的情况进行考核,对在学校对外宣传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给予适当奖励,以提高对外宣传报道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

参考文献:

[1] 张令峰. 高等学校招生宣传工作探析[J] .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7) : 129-132.

[2] 高礼霞.肖文宁.高校院系办公室的工作职能[J] .秘书.2009(04): 28-29

    [3] 王子彤、谢清志等新形势下高校对外宣传工作的探讨[J] .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4]  戴世勇. 新形势下做好高校对外宣传工作的思考[J] . 扬州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版). 2007(06) : 49-51.

第4篇:自媒体宣传管理办法范文

6月17日上午,在北京举行“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启动仪式,有关部门、单位领导同志致辞,部门单位、新闻媒体、行业企业、学术机构代表参会。(国务院食品安全办、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农业部、商务部、卫生计生委、工商总局、质检总局、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粮食局、、中国科协主办,经济日报社、中粮集团承办,中国经济网执行承办)

二、第五届中国食品安全论坛

6月17日上午,宣传周启动仪式之后即举行“第五届中国食品安全论坛”(主论坛),有关部门、单位领导同志及特邀嘉宾围绕宣传周主题进行演讲;各有关司局负责同志参加6月17日下午的分论坛活动。(国务院食品安全办、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农业部、商务部、卫生计生委、工商总局、质检总局、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粮食局、、中国科协主办,经济日报社、中粮集团承办,中国经济网执行承办)

三、中国国际食品安全与创新技术展览会

6月17日至19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办“中国国际食品安全与创新技术展览会”。展会将对食品安全控制、检测、追溯等领域的最新技术成果和应用设备进行集中展示,通过现场演示、互动体验等方式,树立我国食品安全领域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技术装备的良好形象。(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部指导,中国经济网、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集团公司主办)

四、“食品安全诚信守望”新闻宣传公益行动

开展“食品安全诚信守望”新闻宣传公益行动。宣传报道一批食品行业道德诚信典型及其感人事迹,集中进行采访拍摄,制播公益广告,在《经济日报》、中央电视台多档栏目同步播发,并在宣传周期间推至高潮。(国务院食品安全办、中央宣传部、中央外宣办、中央文明办指导,经济日报社、中央电视台主办,有关部门、单位配合)

五、食品安全电视节目

在中央电视台《消费主张》栏目开辟专题节目板块。通过实验演示、实地体验、专家点评、权威等电视媒体表现手法,展现食品安全领域热点解析、谣言破解、热门常识等多元话题,建立食品安全正面宣传长期出口。(国务院食品安全办、中央宣传部指导,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中央电视台主办,有关部门、单位配合)

六、中国食品安全30人论坛

举办“中国食品安全30人论坛”成立仪式。组建涵盖各细分专业和传媒研究领域的食品安全权威专家团队,建立新闻、信息沟通、风险交流、决策建议、媒体培训等工作机制。举办“新闻媒体食品安全培训班”,邀请主要报刊、广电、网络媒体的有关记者、编辑、主管参加,分析舆情热点,普及专业知识,交流观点认识。(经济日报社主办,国务院食品安全办、中国科协指导,有关部门、单位配合)

七、系列主题日

6月18日至2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农业部、商务部、卫生计生委、工商总局、质检总局、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粮食局、中国科协等10部门,按照以下顺序依次举办主题日活动:

(一)6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

1.实施婴幼儿配方乳粉“提升乳粉质量水平,提振国内消费信心”行动(简称“双提”行动)。指导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采取切实可行措施,进一步提高国产乳粉质量安全水平,提振消费者信心,促进乳制品工业健康发展。

2.启动婴幼儿乳粉质量安全专题宣传活动。通过对比进口与国产婴幼儿乳粉抽检结果、企业公开承诺质量安全和诚信从业等形式,宣传中国乳业在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和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措施及成效。

3.举办“食品安全深度行”公众开放日活动。部署部分省(区、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组织乳制品等企业举办公众开放日活动,邀请消费者和媒体记者实地参观,接受社会监督。

4.举办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标准和评价人员培训班。

(二)6月19日公安部

1.公布典型案例。集中公布“打击食品犯罪保卫餐桌安全”专项行动主要成效及典型案例;组织中央媒体对重点案件进行采访,在宣传周期间集中播发。

2.展示工作成果。组织部分城市集中展示今年以来各地公安机关打击食品犯罪的成果,教授识假辨假方法,普及法律法规知识,鼓励群众举报线索。

3.组织在线访谈。参加人民网等在线访谈节目,就公安部“打击食品犯罪保卫餐桌安全”行动总体部署、打击成果、下一步打击重点等,与网民沟通互动。

(三)6月20日农业部

1.举办“农产品质量安全常识有奖竞答”活动。

2.举办“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实验室公众开放日”活动。

3.发放“农产品安全消费知识科普宣传册”。

4.组织专家面向公众,集中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热点解读、科普培训和消费指导。

5.集中开展新闻,邀请主流媒体宣传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工作取得的成效。

(四)6月21日卫生计生委

1.召开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和标准工作新媒体沟通会。邀请第三方宣传平台和新媒体代表参加,充分发挥第三方宣传平台和新媒体作用,对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和标准工作进行宣传。

2.举办“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开放日”活动。邀请30多家主流媒体记者和社会公众,参观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和专题展览,宣传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和标准工作取得的成绩和评估中心主要职能,让公众直观感受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和标准工作的复杂性与严谨性。活动将通过评估中心官方网站、微博,进行全程图文直播。

3.集中开展食品安全风险交流活动。通过微博访谈、人物专访、社区宣传等形式,重点解读食品安全领域常见误区和谣言,宣传食品安全科学理念。主要包括:食品安全没有零风险、致病性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是主要的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安全标准为何内外有别、食品安全检测不是万能的、食物相克不科学等。

4.印发《食品安全的真相与误区》宣传折页。

5.组织全国卫生计生系统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工作培训班,印制“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培训手册”。

(五)6月22日商务部

1.6月22日至24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办“第九届中国肉业博览会”。展会设置促进肉品安全成效展、肉类产业链品牌企业展、屠宰行业科技展、国际及台港澳展、肉品安全消费科普展等五大展区,展示我国促进肉类产业升级和肉类行业技术进步,及保障肉品质量安全所取得的成果;开展企业诚信宣言、肉品质量安全知识竞赛、品牌肉制品营养及美味评比、科普宣传资料发放等活动。

2.指导中国商业联合会会同各地商业联合会,在宣传周期间举行“食品安全进超市科普宣传活动”。在各大商场、超市向广大消费者发放宣传资料;利用商场、超市电视、广播、海报、电子显示屏等渠道,宣传食品安全科普知识;开展知识竞猜和现场咨询活动。

3.开展“酒类专业知识培训宣传活动”。拟选取部分酒类消费重点城市,指导经销商、消费者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识假防骗能力;组织行业专家在中央和地方主流媒体发表酒类科普知识文章。

4.联合国资委召开“2013年行业信用建设工作会议”,研究提出下一步行业信用评价和信用建设工作的具体措施。

5.印发放心肉生产与消费、倡导健康餐饮消费、认识农产品产业链系列食品安全科普知识宣传画、册。

(六)6月23日中国科协

1.举办“食品安全一一走进食品工业”系列科普活动,包括启动仪式、食品安全科普教育基地授牌仪式、“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食品加工厂实地观摩等系列活动。

2.制播“食品安全科普公开课”。针对消费者关注的食品安全话题,组织专家摄制科普讲座网络视频,通过中国数字科技馆在线播出,并形成适于反复播放的科普宣教作品。

3.制播食品安全科普宣传片。已完成《食品科学家的一天》、《食物中的细菌》、《冷冻的新鲜》、《生命的保障》、《色香味的秘密》、《方便面,你不知道的》等。

4.制发“中国数字科技馆食品安全手机报专刊”。

(七)6月24日粮食局

1.举办“粮食科技活动周”、“放心粮油宣传日”系列活动。通过产品展示、专家咨询、现场服务、发放资料、消费指导等多种形式,直接向广大消费者普及粮油安全知识,增强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2.举办“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实验室开放日”、粮油安全系列科普讲座活动。通过实验室参观、样本对比展示、科学小实验等互动交流方式,向广大群众普及粮油质量安全鉴定评价实用知识。

3.开展“走基层、察实情、听民意、解难题”专题调研活动,深入基层宣传粮食质量安全政策。

4.启动夏粮收购质量安全调研与抽查工作,指导和督促粮食收购企业严格执行国家粮食质量安全标准和有关政策。

(八)6月25日工商总局

1.开展普法宣传和科普教育,展示工商系统维护食品市场秩序、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成效。

2.动员《中国工商报》、《中国消费者报》、《工商行政管理半月刊》、工商总局政府网站等主管平台,协调中央级主流媒体,开设专刊、专栏、专题,发表评论文章,播放公益广告。

(九)6月26日质检总局

1.举办“进口食品安全口岸行”活动。组织各口岸直属局围绕宣传周主题,开展企业承诺、业务咨询、实验室开放等系列活动。

2.组织全系统开展“食品安全大家行”等各种宣传活动,宣传食品、食用农产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科普知识,组织开展有机产品认证宣传活动,展示质检系统维护消费者利益、维护食品安全的工作成效。

3.印发食品、食品监管有关知识小折页。

(十)6月27日食品药品监管总局

1.部署全系统开展《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法律法规宣贯培训活动。

2.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大讲堂”活动。由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领导带队,深入学校、农村、社区、机关、工地,讲解食品安全科普知识,传播科学理性消费观念。

3.制播公益广告。推出一批立意清新、制作精良的广告作品,倡导广大公众树立安全信心、坚守道德诚信、履行共同责任。

第5篇:自媒体宣传管理办法范文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适应新闻宣传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为塑件化工厂改革发展创造良好舆论环境,主动应对媒体对事件的关注,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同时化企业危机为转机。1.2编制依据

根据中共__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委员会《关于进一步规范市国资委企事业单位新闻制度的意见》国资党发[20__]17号文件、《市化轻公司重特大事件应急预案》、《塑件化工厂突发事故(件)应急救援预案》及塑件化工厂党政主要领导指示精神。

1.3分类分级

1.3.1分类

(1)工业生产事件

工业生产事件主要包括火灾爆炸、危险化学品(含剧)和油气管线泄露、放射性事件等。

(2)公共卫生事件。

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突发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急性职业中毒事件、重大传染病疫情和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等。

(3)自然灾害事件。

自然灾害事件主要包括破坏性地震、洪汛灾害和气象灾害等。

(4)社会安全事件。

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油气供应事件、、恐怖袭击事件和境外事件等。

(5)环境事件。

环境事件是指由于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经济、社会活动与行为,以及意外因素的影响或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原因致使环境受到污染,人体健康受到危害,社会经济与人民群众财产受到损失,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突发性事件。

1.3.2分级: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危害识别、风险评估及安全评价结果,塑件化工厂将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事故(件)划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一级(特别重大)、二级(重大)、三级(较大)、四级(一般)。

1.4适用范围

本预案在《市化轻公司重特大事件应急预案》和《塑件化工厂突发事故(件)应急救援预案》框架内实行,适用于涉及塑件化工厂发生突发事件的媒体应对工作。

1.5工作原则

有效的突发事件媒体应对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第一时间原则

在第一时间引导舆论,即抢占制高点,先入为主。第一时间新闻,就掌握了舆论的主动权、事件处理的主导权。不求全,但求快,且要准。突发事件的突发性要求突发事件处理必须迅速有效。突发事件一旦发生,伴随着大众媒体的介入,会立即引起社会公众的关注,企业必须快速反应,各单位必须立即向媒体应对办公室报告情况,以便及时信息,有效地避免各种谣言的出现,防止突发事件的扩大化,加快重塑企业形象的进程。

(2)全局利益优先原则

在应对媒体对事件关注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和把握好国家利益、区域整体利益和企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以维护企业形象和降低企业损失为目标。

(3)口径一致原则。

在突发事件处理过程中,企业只能以一个声音对外,以确保宣传口径一致,不出现矛盾或存在差异。

(4)满足基本需要原则

新闻采访与写作有六个基本要素,即“五个W一个H”(who—何人,when—何时, where—何地,what—何事,why—何故,how—如何)。这些都是记者和公众最关心的,由于时效等原因,不可能一次披露所有的信息,但要最简明扼要地把几个基本情况讲清楚。

(5)滚动原则

第一时间的信息,不一定是全面的。有了进一步的信息,滚动,不断最新情况,对过去由于情况不清晰而的不准确的信息要立即纠正,保持企业是信息最权威者的地位。

(6)以我为主原则

媒体对突发事件的过分炒作往往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因此,在第一时间只介绍事情的基本情况,企业认为应该对公众的提醒,而不一定要披露具体细节。在告诉公众基本事实的同时,一定要告诉政府和企业采取了什么措施,以安定人心,体现负责任企业的形象。

1.6应对体系

1.6.1公司级应对体系

(1)媒体的日常公关:由宣传部牵头组织相关人员对社会主流媒体进行日常公关,加强日常联系,及时沟通新闻线索,报告新闻事件,增进媒体感情,为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做好媒体应对前期准备。

(2)媒体的采访接待:由宣传部组织相关人员负责媒体接待工作,主要负责向媒体提供由公司审议通过的新闻稿,有必要时通过新闻发言人向新闻单位说明发稿要求,掌握报道主动,引导社会舆论。

(3)事后统计评估:包括各类媒体的性质,覆盖面,媒体对事件的关注度,各类媒体对事件的发稿量,公众对事件的关注度、评价和反应。

(4)设立基础资料库:资料库包括塑件化工厂的介绍,各生产装置的规模、产品、装置的挥发物、装置有毒有害物体明细等。各单位根据《塑件化工厂突发事故(件)应急救援预案》所列的关键装置、要害(重点)部位的明细向厂党委宣传部提供以上基础数据。

1.6.2各单位应对体系

各单位应根据厂应对预案和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应急预案,主要包括报告程序,确定事件报告人和报告人具体职责,并报厂宣传部备案。

1.6.3各车间(队)应对体系

确保事件发生后,在第一时间信息快速上报到指定部门。

2、组织体系

2.1领导机构:

根据塑件化工厂的组织结构和工作实际,成立突发事件媒体应对领导小组,确保对事件的准确判断和快速反应,统一领导、组织、协调,减少中间环节,提高效率,做到管 理的有序、有力、高效,发挥整体协调能力。领导小组由厂党政一把手任组长,主管宣传的党委副书记任常务副组长,其他领导班子成员任副组长。

2.2办事机构:由厂长办公室、党委办公室、党委宣传部、安全监察部、环境保护部、保卫武装部、行政管理部、塑件化工厂电视台、厂报编辑部、事件责任部门和事发单位等成立媒体应对办公室,办公室常设机构设在厂党委宣传部。

各部门的主要职责是:

厂办公室:统一协调内部各部门,传递领导指示;沟通上级有关部门,落实接待媒体记者的场所等。

党委办公室:与厂办公室一道协调各方,传递领导指示。

党委宣传部:沟通上级新闻管理部门寻求支持,收集分析新闻信息,商定新闻口径,接待媒体记者采访,协调内部报道事宜,进行与新闻事务有关的善后处理工作,必要时进行新闻。

安全监察部、环境保护部:沟通上级安全环保监督部门,及时传递事件信息,商定新闻口径。

保卫武装部:沟通公安部门,做好现场的治安安全保卫工作;在事故状态下,派员在警戒区内巡逻,劝阻擅自入内的记者离开警戒区,以保证记者的生命财产安全。

行政管理部:和医疗卫生部门沟通,统一对外问询口径,报厂媒体应对办公室统一。

厂电视台、厂报编辑部:组成应急资料拍摄小组,做好事件资料的现场采制及事后整理、保存工作,适时对事件进行报道。

事件责任部门和事发单位:及时并动态传递事件信息,商定新闻口径,了解职工心态,加强内部控制,在厂保卫武装部的指导下,做好现场的治安安全保卫工作,协助做好现场记者接待等相关工作。

2.3工作机构:塑件化工厂媒体应对办公室根据事件性质分设各专业机构,由各部门根据分管工作围绕媒体可能提出的各种问题给予权威咨询,以方便新闻发言人对外信息。

2.4专家组

根据事件的性质在厂范围内就媒体关注的话题,提供技术咨询。厂建立各专业人才库,名单由各专业处室提供。

3、运行机制

3.1事前公关:建立主流媒体定期走访机制,在厂年度预算考虑公关费用。建立定期电话交流公关机制,适时向主流媒体通报新闻线索,不定期组织和策划新闻事件,吸引媒体报道,并以此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3.2信息:根据事件等级,由塑件化工厂突发事件媒体应对领导小组商定的对外口径后,由新闻发言人统一对外信息。如需要由市化轻公司或__市政府的信息由塑件化工厂突发事件(故)指挥中心上报市化轻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和__市国资委宣传处,由市化轻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或__市政府统一对外,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外信息。

3.3应急处理

3.3.1信息报告

当发生特大事件时,应立即报告厂媒体应对办公室,塑件化工厂应急指挥中心立即向市化轻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和__市国资委宣传处报告。

当发生重大事件时,机关各职能部门、相关机构及各单位应按照《塑件化工厂突发事故(件)应急救援预案》在得到相关信息后,立即向媒体应对办公室提供相关情况,以便及时掌握事件发生的动态,应对媒体可能想了解的情况。

3.3.2应急响应

在接到厂应急指挥中心或各单位信息员报告发生各类突发事件后,厂媒体应对办公室,应立即启动应对预案,并报厂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

3.4媒体统计

媒体统计应包括事件发生时和事件发生后,参与采访报道的新闻单位的数量、各媒体的发稿数量及体裁、到现场采访的记者人数、媒体的性质、有无境外媒体。

3.5调查与评估

采取各种方式调查媒体和公众对此次事件的反映和评价,总结应对方案的成败,评估事件的影响,策划另外的新闻事件弥补因事件带来的消极影响,降低公众和媒体对事件发生后对厂形成的看法,重新塑造或扭转厂的外部形象。

4、监督管理

4.1预案演练:本预案演练应纳入到塑件化工厂突发事故(件)应急救援预案演练中,可在塑件化工厂突发事故(件)应急救援预案演练中同步进行,媒体应对办公室不单独组织预案演练。

4.2宣传和培训:

厂媒体应对办公室要会同相关部门,通过各种宣传手段,对塑件化工厂媒体应对预案进行广泛宣传,要做到人人皆知。要根据本预案及时在全公司范围内进行宣传和培训,培训和演练方式要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宣传部要做好事前计划。

4.3责任和奖惩

4.3.1塑件化工厂媒体应对工作实行党政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

4.3.2塑件化工厂媒体应对领导小组对在媒体应对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4.3.3对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重特大事件重要情况或应对工作中有其它失职、渎职行为的要按照塑件化工厂管理制度对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处理;对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附则

5.1本预案由塑件化工厂媒体应对领导小组制定,厂媒体应对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6篇:自媒体宣传管理办法范文

关键词:新媒体 高校 宣传思想 方式 创新

高校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是引领时代精神的殿堂,是人才最集中、思想最活跃的地方。高校培养的人才思想品质和价值取向如何,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中国的兴衰成败与长治久安。在新兴媒体迅猛发展的时代,普通高校传统的宣传工作思路和方式越来越被动,如何改变这种局面,增强思想宣传工作效果,是当前高校宣传工作者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一、现状与困惑

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多变性和差异性增强,人们的价值取向呈现多样化的趋势。高校是人才荟萃之地,也是国内外敌对势力开展舆论斗争、争夺青年学生的主战场,不可避免的受到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面对一个开放多元的“全媒体”环境,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不断显现。

(一)导向层面:各种不良文化侵蚀,主流意识形态淡化

高校历来是思想文化汇集之地,敌对势力依托其经济、科技等优势将文化思潮、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以各种方式渗透,形成东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相互碰撞和激荡;非法宗教势力和组织、封建迷信活动披上合法的外衣,伺机而动。

就大学生群体而言,在政治理想上,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功利意识严重的情况;在价值取向上,重物质利益轻社会奉献,重等价交换轻爱心付出;在行为方式上,以自我为中心,诚信意识淡薄,团结协作观念缺乏;在人生目标上,追求实惠享受,艰苦奋斗精神淡化。

(二)工作层面:体制机制不健全,工作合力没形成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离不开人力与物力的支撑,需要学校领导班子、各个部门和广大师生的大力支持、密切配合和积极参与。而在目前的情况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难以形成留住人、有作为的体制机制,基础不牢固,直接影响了宣传思想工作的及时性、前瞻性、引领性和创新性。

第一,宣传思想工作队伍高学历专业人才偏少,工作压力较大。由于高校在发展过程中遗留的历史问题,在高校宣传人员中,硕士研究生学历较多,博士研究生学历工作人员少,有哲学、政治学等专业背景的工作人员更少。近年来,高校行政人员偏多,而宣传思想工作职责范围越来越宽泛,包括宣传部在内的职能部门引进高素质的新人十分困难,造成了不断扩大的工作职责和人数有限的工作人员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直接导致宣传思想工作人员工作压力越来越大。

第二,宣传思想工作人员职业发展规划不清,前景不容乐观。宣传思想工作者要想真正成为“让人信服的行家里手”,必须要经过系统的培训和长期的工作实践,这就需要有相应的职业发展政策相支撑,但截至目前,教育主管部门没有出台相关文件,能让宣传思想工作者享有行政人员和教师双重身份,解决教师聘任,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等问题。

第三,宣传思想工作基本构架不全,组织结构不合理。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是相通的,通常有新闻中心、新闻网、理论教育、校报编辑、文化建设、电视台、广播站、对外宣传等八个职能机构共同承担着宣传思想工作的全部职责,高校在进行机构设置时,往往只根据高校规模大小进行增减,从而容易造成相互之间职责不清或职责缺失。

第四,宣传思想工作意识淡薄,各部门单打独干。与其他工作不同,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没有刚性约束,与中心工作的关联性较少,加上教学、科研、学习任务繁重,师生缺乏主动参与的热情。在宣传内容上,各部门考虑自身利益较多,有时造成宣传口径不一致;在宣传形式上,敷衍现象较严重,一旦上级部门有检查,各部门就疲于应付。

(三)方法层面:传统方法不管用,新的方法不会用

高校校园媒体是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载体,主要包括校报、校园广播、校园有线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及校园网络这一新媒体。在新媒体环境下,校园媒体正遭遇着发展困境,其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主要角色正逐渐失去它的魅力。同时,由于对于新媒体的认知不足,又造成新阵地的丢失,出现工作中的盲区和断层。

第一,阅读习惯不断改变,传统媒体功能削弱。以校报为代表的传统媒体是当前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中的主流媒体,但新媒体的出现,在信息的容量上达到无限,传递速度上接近即时,高校师生更多地通过新媒体获取信息。高校传统媒体所发挥的作用逐渐减弱,特别是在危机事件发生时尤为明显。

第二,被动接受不断减少,互动功能缺失严重。高校的宣传思想工作大多求稳,求不出错,在内容上,以“总结式”、“赞歌式”的“现代八股文”为主,在形式上,多采用灌输式、说教式,缺乏与广大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显得呆板和枯燥,从而难以引起广大师生的关注。

第三,新兴媒体不断涌现,工作载体盲区显现。高校的官方网站是宣传思想工作新媒体载体的重要体现,但纵观各高校网站,大多一副居高临下的面孔,更多地是将传统媒体的信息搬入网络平台,在版面设计,栏目设置上趋于雷同;而在很大程度上忽视甚至忽略QQ、微信、博客等新的媒介载体,大大缩小了宣传思想工作的覆盖面,影响信息的传播。

二、问题与结论

在新媒体的冲击下,高校传统的宣传思想工作观念和方法路径已经显现出难以适应的“症状”,宣传实效也正被新媒体传播的爆炸式的信息不断冲淡,因此,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亟需高度重视这一问题。

(一)主体内容需要坚持

社会主义的主流价值观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它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需要大力弘扬的主要内容。高校要始终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并且努力转化为师生的自觉追求,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二)体制机制需要完善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是时代性很强的工作,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传媒方式的变革,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职责、重点、条件等均发生了巨大变化。高校要贯彻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的新要求新部署,合上时代节拍,就必须不断优化宣传思想工作的体制机制,夯实宣传思想工作基础。

(三)主流载体需要保持

作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参与者、建构者的校园媒体,在报道学校各个层面发展建设的过程中,其本身的媒介文化形态在营造校园舆论氛围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学校和师生之间起着桥梁作用,必须坚守这块主阵地不动摇。

(四)方式方法需要创新

老办法不灵、新办法不多,宣传力量薄弱,当前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积极探索新媒体时代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新途径和新办法,包括网络建设、社会实践等诸多环节。

三、策略与途径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新媒体时代,高校应紧紧围绕培养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突出高校特色,推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的德育教育体系的整体构建。

(一)突出主流思想正确导向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学校党委要树立导向意识,牢牢把握宣传思想工作“两个巩固”的根本任务,始终把宣传思想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掌握网上舆论斗争主动权。始终把阵地意识摆在突出位置,用大众语言诠释深刻道理,用创新方式解读创新理论,不断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领域的主导地位,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在涉及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的问题上敢于表明态度,帮助广大师生澄清模糊认识、站稳政治立场。

(二)构建“全员宣传”的工作体系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树立大宣传的工作理念,各级党委要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动员各条战线各个部门一起来做,把宣传思想工作同各个领域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离不开舆情处置机制建设。一要构建舆情引导队伍,以学校主管部门领导、党委宣传部、学工部、团委、辅导员、思想政治课教师为基础,着力建设和培养一批既具有较高政治理论水平、熟悉宣传工作规律,又能较熟练掌握和运用网络技术的骨干力量,建立网络舆情汇集和分析团队,制定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职责。二要增强媒介素养教育,积极引导学生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上网习惯,赋予他们完备的知识构型,提高对负面舆论的免疫力和自身的抗干扰能力,从而掌握信息使用的主动权。三要利用校园文化建设契机,将爱校、护校观念植根在每位师生员工的内心深处,使高校师生主动、自觉地维护学校形象。如此,在遇到紧急状况时,才能够及时、灵活调动各方资源,有的放矢地利用各种媒介进行有效处置。

(三)创新发挥高校自办媒体的作用

高校自办传统媒体是校园信息的官方平台,是当前高校中发展最为成熟的主流媒体,在信息内容生产上具有决定性优势,在高校师生中享有不同程度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高校要更加有效地利用传统媒体,巩固其成果。

首先,学校党委要创新传统媒体运行机制。与新媒体相比,传统媒体有其滞后性、单向性传播的劣势。对此,传统媒体的采编可以借用新兴媒体的渠道,通过建立校报QQ群、微信群等方式,广开言路,增强互动,并通过手机报等形式将富有特色的宣传内容即时。同时,调动学生通讯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完善教师通讯员队伍,构建一条直达师生,能相互交流的媒介通道。

其次,学校主管部门要提高传统媒体的运用能力。一是要整合校园报刊资源。注重对学生记者团的培训,对学生社团的指导,使之成为学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力量;二是要统筹安排校园橱窗、电子显示屏等简易媒体。加强主题策划,内容审核,设施维护,使之成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导向标。三是要规范广播、电视的播出。重视采、播制度建设,建立节目质量评比标准和体系,使之成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生力军。

再次,要提升传统媒体内容的质量。一方面要克服高高在上、因循守旧的心理,进一步加强受众本位意识,改变自办传统媒体自娱自乐的倾向,把自办传统媒体做精、做深、做透;二要从不同层次上把读者群细化,突出“民生”,报道身边人、身边事,发挥榜样的力量,善于用故事潜移默化的输入主流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四)与时俱进利用好新兴媒体

据《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3年底,中国网民规模已达到6.18亿人,学生依然是中国网民中最大的群体,占比25.5%。从发展趋势上看,以博客(blog)、播客(podcasting)等为起点的“个性化”网络技术蓬勃兴起,尤其在青年学生中广泛应用,其影响力日益凸显。

高校党委首先应更新观念,加强新媒体理论研究,调整宣教人才培养机制。高校管理者必须深刻认识新媒体的重要意义,顺应潮流,改变过去只注重传统理论的思维,在日常工作中加强新媒体的研究与开发;在高校宣教人才的培养上建立新的观察点和指标体系,以对新媒体的熟悉和态度作为重要指标,加强学校教师、技术与管理及行政人员不同层次的全员培训。

其次,要加强学校官方网站建设。一要在特色上下功夫。因为在高度信息化的社会里,只有个性化的网站才能吸引受众。二要在主客体互动上下功夫。在现有网站功能的基础上,实现视频、语音、数据的实时互动,使信息得到及时传递与反馈。

再次,要注重扩大网络品牌的社会影响力。利用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博客、播客、贴吧、微博等媒体形态,采取个人和团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品牌博客、贴吧、微博等的建设,积极搭建网络宣传新平台。

第四,要主动开启智能手机宣传模式。据《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到2013年年底,利用智能手机使用即时通讯工具的网民规模达到了4.31亿人,即时通讯工具的使用率达到了86.1%。要依托智能手机载体,开发微信公众号、微信群、QQ群等即时通讯工具,建立校园信息系统,提高家校沟通能力,提高学校、师生、社会的多维沟通和互动交流能力。同时,创建并利用“群”这一平等互动的交往平台,拓展班级建设的形式与范围,有效引导学生。

(五)积极拓展非媒介宣传教育渠道

第7篇:自媒体宣传管理办法范文

论文摘要:随着“注册入学”的试行,为满足招生需要,高职院校的招生宣传工作也将随之进行改革。本文在明确“注册入学”与招生宣传工作密切的关系后,针对2011年我省首次“注册入学”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招生中宣传工作产生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论文关键词:注册入学;招生;宣传工作

一、“注册入学”与招生宣传工作的关系

二、“注册入学”中招生宣传工作存在的问题

2011年,江苏省第一次试行“注册入学”,这也是各高职院校的招生宣传工作与“注册入学”政策的第一次磨合。在今年的“注册入学”中,大多数高职院校加大了招生宣传力度,但在调查中,还是有不少考生及家长表示非常迷茫,甚至无所适从。其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对“注册入学”模式本身的陌生,二是对参加注册入学的学校及专业不了解。这也反映出高职院校的招生宣传工作仍存在不足。 2.忽略网络宣传的作用。网络是最现代的传播技术,具有开放性,无中心,虚拟性等特点,它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垄断性,改变了人们的沟通方式,把人际传播“点对点”的“对话式”双向传播和大众传播“点对面”的“独白式”单向传播融于一身。在数字化的网络空间,人际交往更自由,“注册入学”的招生宣传,不能仅仅拘泥于对于本校网站的建设,而忽略了对贴吧、百度等“点对面”宣传的管理。

3.宣传角度单一。在传统的高校宣传工作中,突显办学特色,弘扬办学精神,彰显校园文化,是招生简章、招生海报的重中之重。应对“注册入学”的新形势,传统的招生宣传角度、方式已显得力不从心。除了办学条件、办学理念之外,择校前,考生还对校园生活条件、设施以及学校周围环境等问题比较关心,各种海报或是招生简章缺少这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导致了宣传角度的单一性。 "

三、“注册入学”中招生宣传工作应对方法

针对“注册入学”宣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先拟定以下应对方法。

1.重视网络宣传与管理。第一,加强网络监管工作。信息资源是世界共同的资源,网络信息量大且来源复杂,设立专人管理网络信息,建立以宣传部门为主导、各部门相配合,统筹规划做好舆论引导工作,在加强信息共享的同时也应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搞好网络信息管理。第二,加强网络技术创新。网络宣传人员要用网络技术武装自己,加强网站负责人培训,确保网络工作覆盖面更广,时效性更强。第三,加强网络媒介整合。重视网络宣传并不是意味着放弃传统媒介宣传,网络宣传需要坚持运用现代化手段与行之有效的传统媒体相结合,充分利用网络,又不能只依靠网络,传统宣传媒介将同网络媒介一道相互促进,各显所长。

2.招生宣传内容点面结合。一方面,宣传工作只有植根于深厚的教学、科研土壤之中,才能充满生命力。招生宣传中要突出自己的特色专业,用品牌专业吸引生员。另一方面,将学校良好的宿舍条件、便利的交通、有利的地势等作为招生宣传的又一亮点。深入调查考生择校时所关心的问题,针对考生普遍关心的问题,在各种宣传媒体上做全面的、及时的解答。在“注册入学”的招生宣传工作中,做到突出重点又覆盖全面的宣传角度,提高招生宣传的有效性。

第8篇:自媒体宣传管理办法范文

美国的对外宣传历史悠久,但本文聚焦于本世纪的外宣变革。当然,为准确理解变革,有时也需要考察其历史背景。

国际竞争环境之变化

在乔治·W·布什执政期间,美国奉行单边主义政策,导致美国的国际形象急剧下滑。“9·11”事件更是当头棒喝,迫使美国人进行战略反省。反省的结果是,美国急需提升说服能力,并需将其与军事力量整合运用。于是,美国战略家提出,国家实力由外交、信息、军事和经济(合称“DIME”)组成。信息被赋予了如此高的战略地位和战略价值。

战略界的建议很快获得决策层认可。美国前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强调,冷战“既是军事力量的对抗,也是思想意识的较量”。他进一步阐述:“从长远来看,我们无法通过杀戮或俘虏来夺取胜利。在20世纪,非军事行动——劝说和激励——是赢得意识形态对抗的重要武器。在21世纪同样如此,甚至更为重要。”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上任伊始就强调“软实力”的作用。

白宫、国防部和国务院很快便出台了相关政策文件,一系列相关概念,如“软实力”、“巧实力”、“思想战”、“公共外交”、“战略传播”、“非动力作业”,纷纷出笼或重新获得青睐。2002年上半年,时任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签署总统令,特别关注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国际机构、新闻媒体和盟友的关系。2002年6月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提交了“自由促进法案”,意图重振公共外交,遏制反美宣传,培训媒体大使。

2006年9月,时任美国总统乔治·布什的《打击恐怖主义国家战略》指出:“长期而言,反恐怖主义战争的胜利意味着必须取得‘思想战’的胜利。” 2010年5月,美国总统办公室签发的《国家安全战略》列举了国家实力的支柱:国防、外交、经济、发展、国土安全、情报、战略传播、美国人民和私营机构。为应对新媒体挑战,美国国务院成立了专门机构,国防部和各军种都颁布了自己的新媒体条令。

美国外宣媒体之架构

目前,美国由政府资助的非军事类国际广播电视全部由广播理事会(Broadcasting Board of Governors,简称“BBG”)管理。广播理事会成立于1990年,最初隶属于美国新闻署(United States Information Agency,又译作“美国信息局”)。美国新闻署成立于1953年,其使命是“理解、告知并影响外国公众以推进美国国家利益”。1999年10月1日,美国新闻署被取消,广播理事会成为独立的联邦机构。

广播理事会现在管辖的广播电视网络有五个,无论从创办动机还是现实运作分析,这些都是美国货真价实的外宣媒体。

1.美国之音:简称“VOA”,由战时情报局(Office of War Information)于1942年2月组建,现在它以43种语言,经由广播、电视、网络和手机向全球传播。

2.自由电视台(Alhurra)/萨瓦电台(Radio Sawa):隶属于美国“中东广播网”,使用阿拉伯语广播。自由电视台还辟有伊拉克频道。

3.自由欧洲电台/自由电台:使用28种语言向21个国家广播,听众横跨11个时区。负责运营面向伊朗的波斯语广播Radio Farda。

4.自由亚洲电台:每天使用9种语言通过广播、电视和网络传输节目。针对中国的内容采用了普通话、粤语、维吾尔语和3种藏语方言。

5.马蒂电(视)台(Radio and TV Martí):隶属于美国“古巴广播办公室”,使用西班牙语,定向向古巴传播。

美国外宣媒体之变革

在美国的外宣媒体中,美国之音是“排头兵”,总被委以重任。每当国际局势剧变,美国战略重心转移,美国之音的任务常被调整,所采用的语种和节目时间也会相应调整。2001年,美国之音采用了53种语言。美国其他国际广播也紧紧围绕美国国家利益调整。譬如:

1991年,前苏联解体后,美国大幅削减了国际广播的预算,但针对古巴的马蒂电(视)台例外。与此同时,美国之音增加了不少新语种广播,包括藏语、库尔德语、克罗地亚语、塞尔维亚语、波斯尼亚语、马其顿语、卢旺达-隆迪语。

2002年,“9·11”事件后,美国组建了“中东广播网”,其中萨瓦电台主要服务年轻人,以流行音乐为主,新闻节目为辅。

2005年,美国之音将在华盛顿的夜班编辑办公室迁到香港,改为白班,一为扩大新闻采访范围,二为节约运作成本。不过有分析说,美国之音此举是为加强情报收集能力,方便干预香港事务。①

2010年9月,美国之音开始在苏丹播音,因为美国在苏丹南部的利益显著增加。

当全球信息生态发生变化时,美国的外宣媒体在内容制造和传播方式上也随之调整。例如:

1994年1月31日,美国之音开始网络传播。现在除了门户网站、新闻网站外,美国之音还通过社交媒体与用户交流。

2011年2月,由于中国国内广播听众锐减,美国广播理事会向国会提出,拟于2011年10月起停止美国之音的普通话和粤语广播,但该提案被否决。

2011年,美国国会对美国之音中文部的拨款日趋减少,美国之音的中文节目从2011年5月8日起缩短为每天播音8小时,并停播了部分非新闻类节目。

2011年6月18日,美国之音推出了iPhone中文应用程序,开始通过手机服务中国用户。

2012年6月18日,美国之音推出“VOA卫视”,使用26种语言播出。

针对特别封闭的欧洲国家,自由欧洲电台/自由电台使用SMS短信发送新闻。

2011年6月,广播理事会在拜会时任国务卿希拉里时表示,理事会计划对美国的国际广播进行系统改革,而且已开始实施为期五年的战略计划。理事会称,改革不会在一夜之间完成,但是正在实施的改革“将提升广播理事会履行支持国家利益的使命”。希拉里对此予以鼓励。②

美国外宣媒体之管理

美国外宣媒体的主管机构随着政府涉外部门的调整而调整。以美国之音为例,1942年成立之初隶属于战时情报局,1945年划归国务院,1953年后划归新闻署,自1999年10月1日至今,由广播理事会管辖。

1994年4月30日,为强化对外广播,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签署法案,成立了国际广播局,隶属于新闻署。1999年10月1日,新闻署撤销,国际广播局划归广播理事会管辖。自该日起,广播理事会成为独立的联邦机构。

广播理事会的理事大多是义务的兼职人员,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资源来管理庞大的国际广播网络。广播理事会的理事须由总统提名,并经议会确认。广播理事会有时长达数年人员不足,有时竟连续数年没有主席。

广播理事会成员还被批评不够专业。有论者建议,应剥夺广播理事会的管理权,代之以建议权。2010年4月,参议员汤姆·柯本在接受采访时直言不讳:“广播理事会是联邦政府中最没价值的部门,其成员对媒体和外交政策一无所知。”其他参议员也表达了强烈的不满。

2004年,美国“政府问责办公室”就国际广播了系列评估报告。其中一份报告称:“从组织结构上看,五个网络各自独立已导致诸多弊端:语种上重叠,节目内容重复,新闻采集和支持项目冗余,彼此难以协调。”2011年3月1日,时任国务卿希拉里在听证会上表达了对美国国际广播的强烈担忧。

2012年夏,广播理事会提出将自由亚洲电台、自由欧洲电台/自由电台、中东广播网合并(以下简称“三台合一”)。此计划引发了强烈批评和反对。2012年6月7日,众议员Zoe Lofgren致信广播理事会负责人表达关切和反对。民间观察组织和人士也表达了反对意见。

2013年1月23日,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在听证会上说,由于预算削减,广播理事会已无法正常工作。她说,广播理事会现已病入膏肓,急需“帮助、介入和改革”。希拉里说,在国家利益存在的地方,广播和电视依然是很重要的媒体。③2013年1月31日,希拉里在外交关系委员会发表演讲时称:我们的广播媒体几乎已被放弃,这是个错误。广播理事会理应是现代化、高效率的。

美国外宣媒体之启示

从1942年美国之音开播至今,美国外宣媒体已有70余年的历史了,其经验和教训都是宝贵的财富。概而言之,美国外宣媒体的主要经验是:

其一,科学制导。美国的外宣媒体注重市场调查和效果评估,其决策的科学性较高。譬如,调查发现,目前中国的短波用户只占中国人口的0.04%,比例较低,于是广播理事会提出停止对华广播。即使在古巴那样难以公开调查的国家,媒体依然通过电话访谈、访问移居美国的古巴人等方式开展调查。

其二,因地制宜。《美国之音》规定,“必须赢得听众的注意和尊重。”美国的外宣媒体在这方面十分灵活。譬如,面对中东的萨瓦电台定位于35岁以下思想活跃、渴求变革的年轻人。广播内容注重趣味性、时效性,以流行音乐主打,而将新闻节目置于次位。再如,美国之音的粤语节目常聚焦广东水污染。

其三,与时俱进。随着通信与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生态的演变,外宣媒体在传播渠道、技术、内容、策略方面都随之进化。美国外宣媒体在新闻采集、编辑、传输方面的设备都是最先进的。美国之音是世界上首家通过网络传播的新闻媒体,目前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综合型数字音响系统。

其四,全程评估。外宣媒体不仅开展内部评估,“政府问责办公室”、国务院和广播理事会的“总检察长办公室”更肩负监管之责。参众两院的相关议员和委员会也都负有监督义务。

当然,美国外宣媒体也存在诸多问题。美国的国际广播是战时的产物,天生具有宣传的本性。美国之音是由战时情报局创建的,其动机不言自明。《美国1994年国际广播法案》规定,自由亚洲电台的使命是“传播信息与思想、推进美国外交政策之目标”。今天,美国的国际广播是公共外交与战略传播的作业平台。

1999年,曾供职于克林顿政府的人权专家Catharin Dalpino称,自由亚洲电台是“在浪费钱”。她个人的研究显示,自由亚洲电台严重依赖流亡中的,内容极不平衡,它的节目不像是报道,而像是民主教材。即使在美国人听来,自由亚洲电台都是在宣传。④外宣媒体都由政府资助,没有市场压力,这损害了其创造力和生命力。

成立于1983年的马蒂电台和成立于1990年的马蒂电视台都是针对古巴的宣传媒体。美国政府问责办公室指责马蒂电(视)台使用攻击性、煽动性语言和未加证实的消息进行政治宣传,甚至把个人观点当作新闻。⑤还有人指责马蒂电视台违背国际法,未经许可就向国家传输广播电视信号,是典型的信息帝国主义行为。

1996年,马蒂电(视)台的演播室从华盛顿迁到了迈阿密。马蒂电台专注于当地突发事件,借助手机把报道传递给古巴博客作者和独立记者。自2004年8月起,马蒂电(视)台开始从飞机上向古巴发送信号,成本很高,但马蒂电视台的收视率仅为1%的三分之一。美国之音为伊朗量身订做了讽刺性电视节目。所以,美国的外宣媒体时常被指责鼓动骚乱。

在信息时代,人们接收的信息更加丰富、多元,鉴别能力已显著提高,而外宣媒体却陷于“思想战”泥潭不能自拔,以拓展国家利益为最高指针,最终难逃被抛弃的命运。美国之音就是明证。二十年多年前,美国之音在中国——尤其是知识分子中——威名赫赫,然而今天,还有多少人会关注它、相信它呢?在很大程度上,使命决定了其命运。我们须引以为戒。

注释:

①《美国之音通宵广播移至香港 加强情报收集能力》,《国际先驱导报》,2005年4月22日

②“BBG Meets With Secretary Of State Clinton”.SEPTEMBER 13,2012,http://bbg.gov/press-release/bbg-meets-with-secretary-of-state-clinton/

③“Clinton: Government Has Left Media Message Void That Jihadists Filled”.Jan 23 2013,http:///policy/clinton-government-has-left-media-message-void-jihadists-filled/141364

④Dick Kirschten.“Broadcast News”. May 1, 1999,http:///magazine/1999/05/broadcast-news/6021/

第9篇:自媒体宣传管理办法范文

关键词:传媒体制;媒介格局;市场化;自由化;俄罗斯

中图分类号:G219.5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0961(2008)01-0050-03

作者简介:李妍(1979-),女,山东淄博人,讲师,博士,黑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主要从事俄罗斯语言文学研究。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戈尔巴乔夫的“民主性”和“公开性”政策的推动下,苏联的社会政治改革轰轰烈烈地展开,传媒成为推动变革的重要工具。过去新闻业高度集中、高度封闭的模式开始发生变化。报道内容日趋广泛,言论逐步被打破,一时间从历史问题到现实问题,从经济改革到政治改革都有不同的观点在争鸣。1991年苏联解体,俄开始向资本主义和民主政治转型。政治与经济体制的转变极大地影响着传媒领域,使其在推动社会变革的同时,自身迅速地发生变化,成为俄社会中率先实现变革的领域。经过20世纪90年代新闻体制的急剧演变,在政治民主化、舆论多元化、经济私有化的推动下,新闻体制改革也以商业化、多元化为特征,逐渐完成过渡与转型。

一、传媒理念的转变

与西方大众传媒(СMИ)不同,苏联时期的媒介系统被称为 СMИП(Средства массовой информации и пропаганды),即大众信息与宣传媒介,这充分说明了苏联传媒长期单一的政治宣传功能。因此,当西方传媒进入商业化、娱乐化的高峰时,苏联传媒还仅限于传达上级指示,以宣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主旨。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苏联传媒只是一台政治宣传工具,是名副其实的“喉舌”,自利被限制到最小的程度,有人将这种情形称作是“媒介完全工具化,报道完全宣传化,言论完全统一化,领导完全集权化”。

直到1985年,戈尔巴乔夫掀起社会改革,“公开性”政策首先解放了各大媒体。1991 年苏联解体,政治与经济形势的变化导致多年一贯的传媒理念发生转变。这种转变首先表现在对传媒的社会角色的认识上。苏联时期,作为意识形态的宣传者和国家政体的维护者,传媒的角色是单一的,其政治职能掩盖了其他一切职能。苏联解体后,私有化和商业化使大量媒体摆脱过去的全盘政治化,开始追求丰富多彩的传媒形式与内容。传媒的经济职能凸显,政治宣传功能减退,信息性、娱乐性骤然上升,媒体真正成为大众传媒。据数据显示,到2001年俄罗斯《消息报》中党政大事所占版面从1984年的12.85%下降到2.49%,而娱乐休闲内容则大幅度上升,从15.11%上升到26.41%,同时,广告内容从无到有,占据了10%~15%的篇幅。这说明,转型时期俄罗斯传媒理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政治报道的中心地位正在让给经济广告、信息传播和生活娱乐节目。目前,无论报刊、电台、电视台,其信息性和经济功能都大大超过过去任何一个时期。展示生活时尚、引导流行品位的节目,以及体育比赛、文艺演出等占据了传媒大量篇幅[1]。

二、多元化的媒体调控形式

俄罗斯政府目前对传媒的调控,与苏联时期的国家所有制模式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主要通过政治、经济、法律等多种手段进行调控。

(一)行政管理手段

苏联时期,政府是传媒的惟一所有者,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了一种高度集中、高度封闭的管理体制。政府不允许任何其他所有制的传媒存在,因此传媒无一例外全部是国家财产。党通过国家政权对新闻媒介进行管理,使大众传媒成为教育人民群众的工具。而今,国家只是传媒领域众多的主人之一,占据部分的传媒资源。在俄罗斯,中型以下的传媒机构拥有更多、更全面的自由。这样,非政治领域的传媒便以各种手段追逐赢利,因为国家只关注主流传媒的政治倾向和舆论导向,有意控制的也只是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领域和机构。因而,从中央到地方的金字塔式的垂直管理模式被打破,代之以地方自治、集体负责的平行管理模式。首都传媒与地方传媒之间不再是过去层层领导的垂直管理关系,变成了互助合作的平行协作模式。

当来自中央的统一控制不复存在,中央大报向各地区的行政命令也就随之取消,加上邮政不便、运输费用高涨,种种因素使得苏联的中央大报如《真理报》、《消息报》等丧失了地区需求,全国性报纸数量锐减,各共和国、自治州和地区的报刊剧增。据《俄罗斯联邦1991年出版年鉴》提供的数据,在1991年共4 836种报纸中,全国性报纸只有112种, 而各共和国报纸为137种,区属报纸则达到1 658种[2]。

(二)经济结构模式

苏联时期的传媒是彻底的国家事业单位,各大传媒均为国家和地方机关的直属机构,传媒的经费全由政府预算拨款,经济收入也归入国家或所属机关的账户。当时,传媒是依靠国家存活的,从运作经费到员工的工资福利,全部由国家负责解决,传媒只须集中精力做好社会舆论的宣传者和监督者。如今,国家的管制解除了,同时,来自国家的经济源泉也被掐断。整个90年代,俄罗斯传媒的主要经济来源有四个方面:广告收入、国家资助、金融机构或企业资助及外资融入。

在这四者中,广告收入本应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但受国家经济形势的影响,传媒市场紧缩,其收入远不够保障传媒的生存。国家资助基本上是杯水车薪,外资的数量也极其有限,因此,事实上俄传媒主要依靠金融机构和企业资助来运转。如今,大部分俄传媒的经营体制普遍采用股份制,股东大会是最高管理机构,传媒的日常活动由执行机构理事会、编委会负责,也可以由总编、主编实行一长[3]。有的传媒还设立监事会,对公司的利益分配、产权转换等重要经济活动进行监督。

(三)法律监控手段

90年代初期的苏联,传媒领域的激进与自由化趋势日趋明显,为了规范日渐失控的大众传媒,俄国社会变革催生了两部传媒法。1990年6月通过的《苏联传媒法》拉开了传媒变革的大幕,它使苏联传媒彻底摆脱了原来的创办者――各级党组织和政府机构,赋予了主编和记者更大的自,为传媒的自由化行为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于是,90年代初期,俄罗斯传媒迎来了变革开始后的第一个增长高峰:大量机构、组织和个人纷纷创办了自己的传媒,新传媒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紧接着,1991年《俄罗斯传媒法》取代前者成为大众传媒变革的法律基础。在这部法律基础上,大众传媒开始与整个俄罗斯国家一道,朝着资本主义自由化、私有化和市场化方向急剧转型。一方面赋予新闻界许多前所未有的宽松条件和活动领域,同时也规定了消息报道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界定了当局所能接受的“言论自由”和“舆论自由”的范围,以便将“解放了的”新闻界纳入政府所期望的“法制管理”轨道。

1993年12月俄新宪法生效后,联邦议会又对《俄罗斯传媒法》进行了多次补充和修改,以便使其更加符合俄联邦社会制度转型的现实需要,更加适应现政权建设西方式“民主”、“自由”、“法制”国家的需要。为了解决新闻领域内的新闻自由、广告等问题,1993年又专门设立了俄联邦总统直属信息争议仲裁法院。该法院是国家和媒体之间的调停者,据认为其活动宗旨是既要保障新闻自由,又要同滥用新闻自由的行为作斗争。总之,俄罗斯政府正在通过对一系列具体问题的法律上的确认,来规范新闻媒介的行为。

三、多主体的传媒格局

进入21世纪后,尽管传媒进入了一个国有化的回收阶段,普京政府将大部分电视传媒收归国有,但是,如今的传媒市场,特别是在印刷传媒领域,已形成了多主体、多元化的所有制格局:

(一)国家资助的新闻媒介

一种由俄联邦政府直接控制,如俄通社―塔斯社、俄罗斯新闻社、《俄罗斯新闻报》等;另一种由俄罗斯议会控制,如《俄罗斯报》等。它们享受国家财政补贴,得到政府扶助,经济上无后顾之忧,发行量相对稳定,因此成为俄罗斯政府推行其内外政策的舆论工具。另外,地方报刊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官办的,由地方行政机关创办或经营。

(二)政党媒体

到1993年年底议会选举前,俄罗斯业已经形成十几个较大的政党,其中一些政党在国家杜马中取得了合法席位。为了政治宣传的需要,这些政党和组织大都掌控了一定的传播媒介作为自己的舆论工具。这类报刊有:《苏维埃俄罗斯报》、《公开性》、《俄罗斯真理报》、《斗争报》等。各政党的资助是这类报刊的经费来源,它们经营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归属政党的实力的消长。

(三)个人所有传媒

这类媒体不受政府及党派资助,由其自行决定在政治问题上的立场和态度,经济上完全进入市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如《真理报》、《消息报》、《工人论坛报》、《莫斯科真理报》等。它们的经费来源靠广告以及同仁们共同筹集,一般不受政府及党派资助。一些新办的报刊,如《独立报》等,也属于此类。

(四)商办媒体

这是在俄罗斯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新型报刊,一般由经济实体或公司集团所办,以提供商业信息、指导商务活动为宗旨。它们分属于不同的经济实体和股东集团,具有良好的经济条件,在报业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此类报刊包括《生意人报》、《经济与生活》、《股东》、《市场》等等。

进入21世纪之后,在普京政府领导下,俄政治趋于稳定,国民经济也有所好转,传媒市场在良好的内、外经济环境刺激下开始发展。据有关资料显示,到2001年,60%左右的传媒开始赢利,俄报刊、出版市场的总营业额已达10亿美元左右,如果加上广告,则达到35亿美元。这说明传媒经济在俄罗斯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变得重要起来。

综上所述,俄罗斯大众传媒在近二十年的转型中,没有停滞不前,没有完全西化,也没有回到起点,而是形成了一种新的传播体系。这种模式有别于美国式的完全商业模式,因为无论在任何一个历史时期,国家作为合法的传媒创办人和拥有者,自始至终没有离开过传媒舞台;俄罗斯传媒也有别于欧洲的公共模式,因为国家在这里的作用远不只是提供资助,还要行使其他权力。总之,这是一种适应俄罗斯国情的、国家资本主义式的传媒模式,是一种政治―商业传媒模式。

参考文献:

[1]李玮.转型时期的俄罗斯大众传媒[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98.

相关热门标签